有些商品在出售时,其价格应根据供需变化和市场行情,随高随低,有涨有落,灵活掌握。这主要指集市贸易出售的一些农副产品或超市出售的一些鲜活商品,如:蔬菜、瓜果等。这些商品质量变化快、难保管、易损耗,略有延误,就可能变质腐烂,一钱不值,白白被浪费掉。因此出售价格一般不能定死,主要应随着市场行情而变化,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贵卖鲜,贱卖蔫,有路有赚,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也能使消费者感到满意。对于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的商品,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涨价或降价。人们购买商品时,在商品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总是乐意购买价格便宜的。“物美价廉”几乎是所有消费者购物的共同心愿。为什么人们总喜欢价格低廉一点呢?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总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购买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作为商品单有质量上的优势而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仍然是难以赢得市场的。商业部门正是要根据群众的这种心理要求,首先去组织那些物美价廉的和当前大多数群众在经济上能够承受得了的中低档商品。其次,要重视经营小商品。因为小商品在人们生活用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价值一般都不太高,很符合当前大多数人收入较低的购买水平。第三,要适时削价处理那些有问题的商品。这些商品虽然算不上“物美”,但物不美而价廉,也是很受群众欢迎的。
二百五十四、一分价钱一分货 待价而沽不赔
一定数量的钱,必须换取价值相当的货,这反映了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一致性,更确切地说,反映了商品价格与商品质量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同质量的商品应有不同的价格,做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同质同价。顾客付出一分钱的货币,应该换回价值相当的商品;同样,商店用价值一分钱的商品,也应该换回相当数量的货币,如果不是这样,其结果不是亏了顾客,就是亏了商店。所谓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一般来说,生产一种高质量的商品要多花一些人力物力,因而必然要增加它的价值量;而生产一种质量差的商品,由于花费的人力物力少或者不好的原因,因而它的价值量必然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在确定商品价格过程中,应该贯彻按质论价的原则。待价而沽,是指等待价格上涨或卖个好价钱再出售的商品。这些商品在等待出售前,要存在库房,占用流动资金,加大费用,因而看起来好像是赔钱的买卖,但是由于以后出售的价格高,不但能把储存期间增加的费用弥补上,而且还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所以说,待价的商品不为赔。
二百五十五、一筐苹果八个价 还价不如细看货
商品价格要定活,不能定死,但活又不能乱活,必须实行按质论价,分等订价。一筐苹果八个价正是这个要求的体现。即:在平均售价八九不离十的情况下,整卖是一个价,零卖是一个价,把苹果按质量分成好的、一般的、差的三个档次出售,又是三个价;苹果属于鲜活商品,质量随时变化,价格也要不断调整,开始卖鲜一个价,中间卖是一个价,末了处理又是一个价,这样加起来一筐苹果就卖出了八个价。这当然是一种形容,但商品定价的精神是一要活,二要准,既有利于出售,又让消费者买得公平合理。苹果这样,其它商品也应该是这样。人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在一般情况下,这句话是正确的。因此,与其讨价还价买便宜货,倒不如看准货物,多花点钱买个好货。因为,想买便宜货的往往买了次等货。为什么呢?因为“买家没有卖家精”。卖家总不会把好货卖个次货钱,除非它是亏本处理的商品。一般来说,生产成本是价格构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生产成本与价格的变化是成正比例的,它是价格最低的经济界限。在特定条件下,价格可以低于它的价值,但一般不能低于生产成本。否则,企业简单再生产就无法进行,更不要说扩大再生产了。由此可见,价格不是任意制定的。在商店里讨价还价也是有限度的。再精明的顾客总不会以低于成本买回商品;再愚笨的卖家也不会以低于成本卖出他的商品。“还价不如细看货”是有其道理的。
二百五十六、物以稀为贵 物以远为贵
指市场上,当一些商品稀少的时候,它的价格就会变贵。人们有时也用“物以稀为贵”形容某些因稀少而珍贵的东西,这已经不属经商的范畴了。一些商品其所以会以稀为贵,是由于受商品供求关系影响的表现。我们知道,商品在交换中,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商品价格与价值并不是完全相等的。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一致的,价格往往因为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偏离价值。一般的表现是:当商品发生供过于求的现象时,其价格就下降而低于价值;当商品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时,其价格又会上涨而高于价值。商品价格这种高低的变化,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的必然反映。商品产地远,运输不便,也是使商品变资一个重要因素。但产地远的商品,往往又是最能赚钱的。其原因:一是由于产地远,运输不便,经营的人不会多,竞争对手少,可以做少市生意甚或独门生意;二是虽然由于远而增大费用,但这些商品往往与当地某些商品没有固定的比价标准,而卖家可以卖个好价钱,三是远地来的商品在当地就卖得很新颖、独特,在人们共有的好奇心驱使下,它的销路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当然,经营远地产品,首先要注意在当地是否适销,看人们有没有使用这些商品的习惯和购买能力。其次,要选择好运输线路,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在途损耗,尽可能节省一切费用,不要把销价定得过高,如与产地价格差距过大,就会影响销售。
二百五十七、漫天要价 就地还钱千卖万卖 折本不卖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是旧社会市场上出现的一种讨价还价现象。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集市贸易上、城市农副产品市场上,以及其它一些小商品交易中,也屡见不鲜。有些经营者以为,把价格要得高些就可以多卖钱,多赚钱,其实适得其反。因为价格完全离开价值,价格与价值不符,购买者会觉得“划不来”。你向他“漫天要价”,他必然要“就地还钱”,如果双方一增一减,使价格与价值基本接近,或者双方都感到“划得来”,能够接受时,买卖才能成交。否则,只有吓跑顾客,失去生意,结果不是多卖钱、多赚钱,而是少卖了钱,少赚了钱。〖JP3〗 “漫天要价”也是一种不诚实、不义气的经商行为。在顾客眼里,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容易上当受骗,因而他们往往对漫天要价者嗤之以鼻,作出不屑还价的姿态便调头而去。即便由于顾客不了解行情而成交,但一次上当,下次是绝不再来的。而且,他们还会多方宣传,使企业名声扫地。“千卖万卖”,形容售货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时因地制宜。如:可零卖,也可整卖,可在门市卖,也可摆摊设点、送货上门卖;可以市价卖,也可低于市价卖。售货方法灵活多样,目的是为了扩大销售,快销多销,以便加速周转,多做生意。买卖要做得活套,但以不折本为限。因为商品都是花钱买来的,都有一定的成本价,即购进价,如果销售价低于购进价,预付资金便不能如数收回,甚至会越来越少,使生意无法继续做下去。折本不卖还要具体分析,如有的商品质次价高,花色式样陈旧,或某些鲜活易坏商品,假如不及时销售就会越放越不值钱,越放越赔得多,所以,即便是折本也要赶快推销。这样虽是亏了些钱,总比完全赔光要强。
二百五十八、人离乡贱 物离乡贵当令是宝 落令是草
贵,在这里主要作珍贵讲。有些商品离开产地,远销他乡,往往会比当地销售更受消费者欢迎。其原因,或者由于这类商品在当地短缺,以有济无,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要;或者由于这类商品比当地同类商品物美价廉;更为适用。特别是人们对没有使用过的商品,普遍有一种好奇和试试看的心理。事实上,各地都有这种情况:一种产品在当地并不引人重视,销售也不见佳,但在外地却很受群众欢迎。当然,重要的是要物美价廉,适销对路,如果质量不佳 ,经过群众实际使用后,下次就不会再买了。这里说的“宝”和“草”,主要是用以形容商品价格的贵和贱的。一种商品当赶上时令时,由于购买的人多,便容易卖上价,这样的商品因为购买者十分需要,因而视它为宝,商店也因为它能卖上价,有利可图,同样也把它看作宝货。所以说“当令是宝”。但是,当一种商品一旦落令之后,就会无人问津,商店为了避免积压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便会削价处理,因而使其身价大跌,变得像草一样的不值钱。所以叫“落令变革”。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在经营季节性强的商品时,如果不属国家规定的购销价格,要根据需求情况,把价格搞得活一些,一般来说,应该随行就市,该高则高,该低则低,不能一降到底。对于一些平销商品,要尽可能地在落令之前把价格降下来,以刺激消费者积极购买,不要在落令之后还把大量商品积存在库里、占压资金,加大耗用。
二百五十九、币重物轻 币轻物重价贱则畅 价贵则滞
意思是说:货币值钱了,粮食和其它商品相对比较就贱了;粮食和其它商品贵了,相比较货币就不值钱了。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比重关系,一方面取决于货币的收放数量和质量(含铜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粮食或其它商品的多少以及余缺调剂的情况。人们要求比较便宜的商品,这种心理在商品经济社会几乎都是一样的。这是由商品交换的特点决定的。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总希望自己的商品能换得更多的货币,以便增补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获得较多的利润;而作为消费者,也总希望以自己手中的货币换回更多的商品。由于人们的购买力是有限的,所以出现货贱则畅,货贵则滞的状况是有其必然性的。特别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收入偏低的情况下,人们对商品价格的涨落非常敏感,同一商品如果出价格稍有降低,就能刺激不少顾客的购买欲,为商品打开销路打下基础。
二百六十、价高市者稀 价贱市者广宁卖九十九 不卖一○一
这是唐穆宗时右拾遗李现的观点,李现反对增加茶税。他认为对人民急需的商品征收重税,必然因租税的转嫁而提高商品价格。他说:“重税则价必增”,“价腾确则市者稀”。又说:“价高则市者稀,价贱则市者广”。价格上涨,必然买的人就少了;价格下跌,买的人就会多。因而重税未必能增大收入,轻税未必即减少收入。他已明确看到价格高低与销售量多少的反比关系。李过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是符合商品供求规律的要求的。九十九和一○一相比,不过相差一二分钱,这对顾客对企业都可说是无所谓的事。但这却是经商者的经验之谈,也是一种经营艺术,里边包含着不少学问哩。首先,这是对一般顾客购买心理的迎合与满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愿意买的东西便宜点,在商品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哪怕比别人便宜一分钱,顾客也是乐意求购的。其次,有利于和同行之间进行竞争,价格低廉是竟争要素之一。现在是到处商店林立,同行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只有价格比别人低一点时,才能为自己赢得市场,招来顾客。第三,薄利多销,多中取利,并不吃亏。
二百六十一、不怕店不大 就怕乱涨价多收一分钱 店子万人嫌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也是衡量一个商店是否公平交易、文明经营的标志。解放前很多旧商号的店堂外,都挂有“言不二价”的牌子,这“言不二价”对广大顾客也确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那时通货膨胀,市场动荡,物价上涨,有些商人更是借机胡乱要价,害得广大消费者往往大受欺骗,因而对“言不二价”的商店,便寄予很大的信任。事实上,商店无论大小,只要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就会在社会上建立起信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生意自然也会兴旺起来。相反哪怕是很大的商店、商场、公司,如果经营作风不正,执行价格政策不严肃,胡乱涨价,同样会受到人们的指责,绝不会因其规模宏大人们就可以原谅它。在价格上一旦声誉败坏,无论大店小店都会受到顾客冷落,使生意大受影响的。在旧商业活动中,尽管商人们以营利为目的,但仍然把任意涨价、牟取暴利、勒索顾客等行为视为不道德的表现。社会主义商业更是要求公平合理地制定价格,国家对不同商品规定有不同的定价办法,而且由物价管理部门负责检查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价格执行好坏,实际上已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商店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标志。对于那些不严格执行价格政策的,哪怕是多收顾客一分钱,也会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讨嫌之感。
二百六十二、货高价出头 货低价落尾破罐子自有破价钱
在同一市场上,同种商品若质量不同,价格便会有差异,货高可能价高,货低可能价落,这叫质量差价。质量差价也可具体分为品质差价、品种差价、等级差价、规格差价、式样花色差价等多种形式。这样以质量不同分等定价的方法,可以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同质同价的定价原则,“货高价出头,货低价落尾”便是这种原则的具体写照。这条生意经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一个“活”宇。经营要搞活,首先要把商品价格搞活。无论是收购或销售,都应坚持按质论价的政策,严格实行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除了少数重要商品由国家统一价格外.其它均应放开,让供求关系来自行调节。“破罐子自有破价钱”,反映了在价格问题上的灵活态度。一是说,出售商品应该按质论价,以质定价,既然是个破罐子,就只能按破罐子的价格卖,而不能按好罐子的价格卖;二是说,即便是个破罐子,但因为有破价钱去处理它,所以它还是可以找到买主的。总之,只要作价灵活,因时制宜,因货制宜,既可达到把货卖出去的目的,也可使顾客买得公平合理,不至上当受骗。
二百六十三、价大招远客 价贱招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