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离合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例如:卓文君夜奔相如(打一词汇),谜底为“好逑”,将“好”分为“女子”,“逑”分为“求之”,即“女子好逑,求之”。
(21)摘遍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例如:一年最热的时候(打一中草药名),谜底为“茯苓”,去掉同盖头后为“伏令”,切合谜面。
(22)放踵格:谜底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例如:十厘之积(打一词语),谜底为“忿懑”,去掉下半截“心”字,成为“分满”。
(23)辘轳格: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例如:冬至一阳生(打一词牌名),谜底为“应天长满”,读成“天应漫长”切合谜面。
(24)红豆格: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例如:九十九(打一成语),谜底为“百无一是”,将谜底断读为“百无一,是”。
(25)蕉心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例如:京师(打一成语),谜底为“千军万马”,谜底读成“千万军马”,古时计数以千万为京。
(26)解铃格:来自“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成语。明代瞿汝稷编的《指月录》里有段记载:有个法眼大师问众和尚:“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铃,谁能解下来?”泰钦禅师回答说:“原来系铃的人能解下来。”解铃格是它的借义。古代时,凡是改读字的本音,就要在字的右上方圈上红圈,好像铃铛一样,这叫做圈读。解铃格就是把应该圈读的字故意取消圈读,仍读本音。例如:盂诹庚寅(打《左传》中的一句话),谜底是“原将降矣”。屈原在《离骚》里说他的出生年月日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孟诹”“庚寅”是记载月日的,意谓着屈原在孟诹庚寅时降生。谜底“原将降矣”的“将”字圈读为jiàng,解铃取消了圈读,仍然读本音jiang。
(27)遗珠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例如:口(打一成语),谜底为“因小失大”,读“因失大”切合谜面。
(28)加冠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例如:大江东去(打一红楼梦词句),谜底为“……水,无复向西流”,从原句的“东逝水”借来“水”字。
(29)抵销格: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例如:尖端(打《水浒》二绰号名),谜底为“小遮拦、没遮拦”,“尖”之端为“小”,谜底上句“小遮拦”之“遮拦”由下句“没遮拦”抵消,剩一“小”字。
(30)加履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连读切合谜面。例如:党的号召(打一《韩非子·显学》句),谜底为“一国可使齐、为”,从下句“为治者用众而舍寡”解来“为”字。
(31)徐妃格:《南史·后妃传》里记有徐妃的一段故事:她因为梁元帝萧绎瞎了一只眼睛,所以每当元帝要进宫的时候,都半妆等候。元帝见了,非常生气地离开了。所以,谜底去掉每个字相同的左或右偏旁,最后只剩下每个字的一半,即为“徐妃格”,谜底每个字必须是相同的偏旁。例如:夜梦肥猪拱门(打一植物名),谜底为“核桃”,“核桃”去掉半边为“亥兆”,“亥”是猪,梦乃预兆。
(32)泄白格:灯谜术语,称之为“露春”,为文义谜的大忌。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例如:施珠则太赤,施粉则太白(打唐诗七言一句),谜底为“却嫌脂粉污颜色”,“粉”字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
(33)摩顶格:谜底删去首字,不入谜意,又叫“落帽格”等。例如:花木兰从军记(打一书名),谜底为“《儿女英雄传》”,删去第一字为“女英雄传”,与谜面相扣。
(34)玉版格:将谜面的字,部分暗隐叫销。如谜面上发现有“勿、不、休、莫、去、别、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邻近的多余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关谜底的字。例如:漏船载酒泛中流(打古文《喜雨亭记》一句),谜底为“是岁之春”,猜时将“载酒”二字作为谜面,其余字已暗隐,“载”扣“岁”,“酒”扣“春”。
(35)鸳鸯格:即谜面为上联,谜底为下联,要谜底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对、双、比、配、齐、合、偶、匹”等字词,像风求凰一样成对成双,所以又叫“求凰格”等。例如:虎鼓瑟(打一句谚语),谜底为“对驴操琴”或“对牛弹琴”,上联是“虎鼓瑟”,下联是“驴操琴”,前面加了个“对”字。
五、制作灯谜的方法
1.字谜、人名谜和地名谜的制作方法
(1)会意法
按照字本身所表明的意义,用提供线索的办法制成谜语。如字谜—F是在上边,上是在下边,不是在上边,生就在下边”,谜底是“一”。又如“风平浪静”,谜底是“宁波”等。
(2)离合法
把某个字的形状笔划,或者一部分结构分开,然后又巧妙地组合起来。如“甜一半,辣一半”,谜底是“辞”。
(3)误会法
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者特殊形状,故意在词意上设置障碍,使人产生误会。如“指东说西”谜底“诣”。
(4)象形法
按照某字的字形,制成谜面。如“锅子炒黄豆,两颗掉到锅外头(打一字)”,谜底是“心”。
(5)置换法
巧妙地把某字的一部分去掉,而用另一字或另一字的一部分换进去,使之成为一个新字。如:挖掉穷根巧安排(打一字),谜底是“窍”。
(6)别解法
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形状、字音上的某些特点而制成的谜。如:坐船规则(打数学名词),谜底是“乘法”。
(7)反射法
根据某一字的意思,从反面去制作谜面。如:无一死亡(打生物学名词),谜底是“共生”。
(8)分扣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因而可以把某一字分成若干部分,按照每一部分包含的意思,使之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制成谜面。如:立春时节雨纷纷(打一字),谜底是“泰”。雨纷纷就是没有太阳(日)只有(水)。
(9)剔除法
把一个字的某部分或某些笔划,用含蓄的词句把它剔掉,使之成另一个字。如:干涉(打一字),谜底是“步”。
(10)隐藏法
用生动、巧妙的词句把谜底隐藏在谜面之中,使人通过思索才发现。如:金银铜铁(我国一地名),谜底为“无锡”。
2.物谜的制作方法
(1)直描法
谜面通过比喻、状物,直接描写物的形貌、动态、本质和作用,只抓住其中一点,加以渲染,使猜者一时不易捉摸。如:一朵芙蓉头上戴,锦衣不是剪工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唱得千门万户开,谜底是“公鸡”。
(2)象形法
抓住事物形态特征,并把它和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制成谜面。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谜底是“花生”。
(3)反比法
按事物的形态特征,从反面去构思造象;但这种事物必须是能进行反比的。如: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子熟,只摘白毛不摘桃,谜底为“棉花”。
(4)矛盾法
利用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的不同方面,采用对比方法来描述。如:一家分为两院,弟兄姐妹众多,多的要比少的少,少的反比多的多,谜底为“算盘”。
(5)类比法
借用好多不同的事物,来描述某类事物的特征。如: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小动物),谜底为“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3.举一些灯谜例子,请结合谜格知识分析分析:
◎今日秋尽。(打中药名一)明天冬
◎仲尼日月。(打古人名一)孔明
◎落花满地不惊。(打晋人名一)谢安
◎降落伞。(打古人名一)张飞
◎相见时难别亦难(打一成语)祸不单行
◎二十四小时(打一成语)一朝一夕
◎齐唱(打一成语)异口同声
◎清除(打一成语)满不在乎
◎天涯何处无芳苹(打一成语)不毛之地
◎水管结冰用火攻(打一成语)融会贯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打一成语)点点滴滴
◎化妆讲座(打一成语)谈何容易
◎南北安全,左右倾斜。(打成语一句)东倒西歪
◎西施脸上出天花。(打成语一句)美中不足
◎五句话。(打成语一句)三言两语
◎游泳比赛。(打成语一句)力争上游
◎万年青。(打成语一句)长生不老
◎导游。(打成语一句)引人入胜
◎铁公鸡。(打成语一句)一毛不拔
◎爬楼梯。(打成语一句)步步高升
◎戒之在斗。(打唐五言诗一句)莫学武陵人
◎除夕守岁。(打论语一句)终夜不寝
◎劝君更尽一杯酒。(打离合字一)回
◎朱门美脯臭。(打离合字一)腐
◎十五天。(打字一)胖
◎十个哥哥。(打字一)克
◎两人十四个心。(打字一)德
◎上无兄长。(打字一)歌
◎多一半。(打字一)夕
◎半部春秋。(打字一)秦
◎岳父大人。(打字一)仗
◎草上飞。(打字一)早
◎春去也,花落无言。(打字一)榭
◎今朝泪如雨。(打字一)漳
◎一家十一口。(打字一)吉
◎是非只为多开口。(打字一)匪
◎弄璋之喜。(打字一)甥
◎中央一条狗,上下四个口。(打字一)器
◎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打字一)器
◎说他忘,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打字一)忙
◎一家十一口(打朝代一)周
◎人者何所乐。(打地名一)应山
◎锄禾日当午。(打地名一)田阳
◎永久和平。(打地名一)长安
◎黄昏。(打地名一)洛阳
◎一路平安。(打地名一)旅顺
◎四季花开。(打地名一)恒春
◎山明水秀。(打地名一)景美
◎北军归顺。(打地名一)南投
◎南军归顺。(打地名一)北投
◎君子之交。(打地名一)淡水
◎改邪归正。(打地名一)善化
◎开张大吉。(打地名一)新店
◎饮水思源。(打地名一)知本
◎玉皇太后。(打地名一)天母
◎空中霸王。(打地名一)高雄
◎雨后春笋。(打地名一)新竹
◎狼来了。(打地名一)杨梅
◎无盐。(打地名一)淡水
◎万世太平。(打地名一)永和
◎一声呼出喜怒哀乐,十指摇动古今事由。(打传统戏一)布袋戏
◎在横黄。(打闽南话歇后语一)无稳
◎葫芦墩白米。(打闽南话歇后语一)无错(无糙)
◎归横好好。(打闽南话歇后语一)无锉
◎阿哥住楼顶。(打闽南话歇后语一)高高在上(哥哥在上)
◎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百年树人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六神无主
◎建国方略。(打一字)玉
◎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五指山
◎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破
◎受感动全是汉子(物理名词)激光束
◎墙上挂灯谜(打一动物名)壁虎
◎爷爷当先锋(打南北朝人名)祖冲之
◎又一个星期(打古代文献名)周易
◎盼天明(打一欧洲首都)巴黎
◎无头无尾一亩田。(打一动物)狗
◎绝妙好言(打一动物·徐妃格)狼狗
◎人言此山天外来。(打一个书名)岳飞传
◎羌音打破苍暮声(打一个字)枪
◎柳拂翠首携幼主(打两字)羽樱
◎桥头佳人相道别(打一字)樱
◎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羽
◎上上下下,不上不下(猜一字)卡
◎姚明一溜烟(打一体育词语)男子长跑
◎书签(打一字)颊
◎中山立志振华夏(古书目)文心雕龙
◎出水芙蓉(打花名)荷花
◎哑姑(打一成语)妙不可言
◎一点不假(旅游胜地名)湛池
◎行行重行行(河南地名)漯河
◎十分精巧(广东地名)湛江
◎洞房花烛夜(中药名)桔梗
◎国际第一(司法名词)扣押
◎儿童不宜(打数学用语)无限大
◎地狱狭窄(打两字)小区
◎悬崖勒缰(打一国家名)危地马拉
◎七六(打一国家名称)希腊
◎七(打一日常生活用品)增白皂
◎愿用家财万贯,买个太阳不下山(4字教育用语)自费留日
◎狼牙山壮士跳崖(成语)五体投地
◎公主出世(礼貌用语)贵姓
◎吕奉先雄心十足(猜时人)布什
◎不难分解。(打一昆虫·徐妃格)蜥蜴
◎板门店和谈(打一成语)美不胜收
◎夜半新月挂枝头(打一字)手
◎芳龄几何(打一古人名)盘庚
◎一贯重视自我批评(打党史人名)向警予
◎话说长城(打党史人名二)陈云、万里
◎昨日之日不可留(打一国家名)乍得
◎十有四五皆倒戈(打一离合字)叛
◎江郎才尽(打一离合字)
◎牲(打中药名二)牵牛独活
◎频哭上苍何不应(打中药名二)苦参、天麻
◎聚餐(打金融名词)进口合同
◎勇一半,谋一半。(打字)诵
◎牛羊马齐全,还可闻猪声(打一字)朱
◎相聚西湖边,泪别断桥前(打一字)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打二字词语)影响
◎劝君更尽一杯酒(打一欧洲地名)巴尔干
◎寄书长不迭(打一成语)难以置信
◎魏武挥鞭(打一名词)操行
◎日落星出月当头(打一名词)生肖
◎一见钟情(打五言唐诗句)相看两不厌
◎望而生喜(打五言唐诗句)十五始展眉
◎包龙图一言不发(打五言唐诗句)青天无片云
◎残阳如血(打一花卉名)晚来红
◎齐心抓重点,欣然向前进。(打一字)斧
◎羞颜未开前缘定。(打一字)纽
◎进口连衣裙(打一字)尹
◎洞房第一曲(打酒名)孔府家酒
◎生财有道(打一出版名词)发行
◎笑语声中喜相逢(打一文艺名词)音乐会
◎牛头马面挂两边(打一口语)装神弄鬼,想吓唬谁?
◎家家迎元宵(学校用语)第二节
◎但愿花长开(打一礼貌用语)不要多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打《红楼梦》中一人物)惜春
◎文明(猜一人名)朱时茂
◎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节节胜利
◎下棋落子无俗手(打一国内家电品牌)步步高
◎清明前夜(打一传统节日)元宵
◎正月一去,再不出头(打一美国前总统)林肯
◎迁怒(打一国名)挪威
◎翻身得自由(打一字)甲
◎夏至(打一成语)地久天长
◎写点东西留人间(打一字)火
◎眉来眼去惹是非(打一字)声
◎初生月映之江畔(打一字)岸
◎望断南飞雁(打一日常用语)久仰
◎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日常用语)感谢
六、谜语与文学
谜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艺术。
谜语文体
在我国文学史上,刘勰是第一个把谜划为文学范围的理论家。他在《文心雕龙·谐讔第十五》中,对谜作了详细的论述:
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誓以指事也。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麴;叔仪乞粮于鲁人,歌珮玉而呼庚癸;伍举荆棘王以大鸟,齐客讥薛公以海鱼;庄姬托辞于龙尾,臧文谬书于羊裘。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于权谲,而事出于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汉世《隐书》,十有八篇,歆、固编文,录之赋末。
昔楚庄、齐威,性好隐语。至东方曼倩,尤巧辞述。但谬辞诋戏,无益规补。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恩,浅察以衙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荀卿《蚕赋》,已兆其体。至魏文、陈思,约而密之。高贵乡公,博举品物,虽有小巧,用乖远大。观夫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忭笑哉!然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若效而不已,则髡朔之入室,旃盂之石交乎?
在唐宋以前,不少书籍中就有关于谜语的记载。谜语与诗、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谜语与诗歌
汉末到南北朝时期,文人们大多用隐谜来创作诗歌,这也更促进了诗与谜的融合。如南北朝时徐陵编的古诗集《玉台新咏》中的一首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第一句“藁砧今何在”隐“夫”字,意思是问丈夫去哪里了。“藁砧”即藁碪;碪,砧板,古时斩人用的刑具。藁,即稻草。古时斩人时在碪上铺上稻草,犯人在上面受刑。后来“藁砧”便成为“丈夫”的代词。第二句“山上复有山”隐“出”字。“大刀头”隐“还”字。第四句“破镜飞上天”隐“月半”。“破镜”指夫妻离散;“飞上天”即半个镜子象半月形。全诗隐“夫出月半当还”。这是用诗作谜的开始,所以人们称之为诗谜之最。
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在这个时期,带有隐语性的诗更多。如大诗人李白《司马将军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