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告诉她聪明伶俐的女儿,说她需要的只是信念、毅力、勇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可以做生活中想做的任何事,不用理会支架和那条麻痹的腿。
于是,小女孩在9岁时撤掉铁支架。虽然医生们告诉她,她永远也不可能正常迈步,但4年后,她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锻炼出了有节奏的步伐。后来,这个小女孩冒出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她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女赛跑者。不会吧,难道她要成为个拖着那么一条腿的赛跑者?她是这个意思吗?
13岁时,她参加了一项比赛。她一直处于最后位置,直到终点。所有人都劝她放弃,因为她参加了中学的每一次比赛,结果都是倒数第一。直到有一天,她得了倒数第二。后来,冠军终于眷顾了她。从此以后,每次赛事中的冠军,都是威尔玛·鲁道夫。
在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时,威尔玛遇见了一位叫埃德·坦普尔的教练。女孩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执著的信念打动了这位教练,而且她还有很高的天赋。于是教练开始训练她。由于坦普尔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女孩参加了1996年的罗马奥运会。
一个名叫贾塔·海因的德国姑娘是威尔玛的强劲对手,她是当年最棒的女短跑运动员,无人能敌。可是这次百米和200米这两项的冠军都是威尔玛·鲁道夫。她赢得了两块奥运金牌。
最后,威尔玛和贾塔已跑出很远。不管追上这位快速而敏捷的姑娘是多么不可能,但威尔玛确实做到了。最终第3块奥运金牌也授予了威尔玛·鲁道夫。
这位曾经有人断言不能再正常迈步的姑娘,如今却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夺得3块金牌的女性!
我们在生活中,当错误已是既成的事实时,就必须勇敢面对、勇敢承担;歇斯底里地发脾气,不仅使别人遭殃,受害最大的也是自己。
没见过这么美的牛奶海洋●农先安
美国有位医药发明家,小时候很喜欢喝牛奶。有一次他打开冰箱,拿大罐的牛奶,结果没拿稳,手一松,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
他害怕地缩在墙角,因为牛奶洒了一地,他担心会挨骂。当妈妈听到异声走过来后,并未如想象中的生气,而是温和地说:“你好厉害,妈妈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你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把这里打扫干净?”母子俩于是挽起衣袖,将厨房打扫得很干净。这时,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塑料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打翻。
当年打翻牛奶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是个具有足够信心和勇气,不断尝试、试验的发明家。
心理学家说:“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的时候,发再大的脾气,也是于事无补,而且,愤怒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错误。若我们在生活中,当错误已是既成的事实时,就必须勇敢面对、勇敢承担;歇斯底里地发脾气,不仅使别人遭殃,受害最大的也是自己。”
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好坏与否是会影响未来的。与人相处或工作当中,遇到不平衡或不愉快时,倘若我们以愤怒的情绪来处理问题,往往让事情朝更不理想的方面发展,且让彼此间的人际关系毁于一旦。相反的,假如我们以不慌不乱、心平气和的心态来面对,如同那位医药发明家的母亲一样,用“正面思考”的方式来处理,不但能解除彼此间的尴尬与不愉快,也能让事情在圆满中获得有效的解决。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温暖●张玉庭
一个孩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4遍。爷爷挺纳闷,于是在连续回答了4次后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
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儿——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喜欢”。
这就叫温暖。
还有两个真人真事。
一个是在美国,曾有个小女孩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刻给孩子回了信,还真的留起了胡子。
一个是在印度,泰戈尔曾收到过一位小姑娘的信,信中问道:“爷爷,我想用您的名字给我的小狗命名,行吗?”泰戈尔不仅立即回信表示坚决同意,还特意在信中加了一句:“不过,命名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小狗的意见。”
自然,这也叫温暖。
难道不是吗?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温暖——那简直就是美丽的童话。
那么,该怎么给温暖下定义?
答曰: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尤其是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的确没有理由让他们的希望搁浅。
那么,当童心花似的开着,家长们——比如天下的爷爷们、外公们、奶奶们、姥姥们——你们,一丝不苟地呵护过吗?
当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你把麻烦其实也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他人的时候,其实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
坐里面的位置●俞彪
这是学校最有名的一位教授开设的讲座,去听的人特别多。等我赶到大讲堂的时候,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都已经被别人占去了,中间和后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却还空着。
向讲台上看去,教授早已经坐在那里了。
八点钟的时候,讲座准时开始。教授站起来,径直走下讲台,来到大讲堂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指着座位中间的一个同学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请允许我向这位同学致敬。”说着,教授向那位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讲堂里一下变得鸦雀无声,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授缓缓地说:“我之所以向这位同学鞠躬,是因为他选择坐里面位置的行动,让我充满敬意。”
讲堂里一下变得有些骚动起来。
教授依然用不高的语调说道:“我今天是第一个来大讲堂的,在你们入场的时候,我特别注意观察了。我发现,许多先到的同学,一进来就抢占了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在他们看来,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进好出,而且离讲台也近,听得也清楚了。只有这位同学,我注意到,当时靠前面和两边的位置还有很多,可是他却径直走到大讲堂的最后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间,进出都不方便的位置。这位同学把好的位置留给了别人,自己却宁愿坐最差的位置。这种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教授接着说:“我继续观察发现:先前那些抢占了他们认为是好位置的同学,其实备受其苦,因为排与排之间的距离小,每一个后来者往里面进时,靠边的同学都不得不起立一次,这样才能让后来者进去。我统计了一下,在半个小时之内,那些抢占了‘好位置’的同学,竟然为他们只想着自己的行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价。而那位坐在后排中间的同学,却一直安详地看着自己的书,没人打扰。”
教授停顿了一下,然后望着大家,缓缓地,但却很有力地说:“同学们,请记住:当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你把麻烦其实也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他人的时候,其实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
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久久没有平息。
并不只有沿街乞讨的人才是乞丐。
乞丐心境●袁刚
想讲两件事,应该说与乞丐无关,但又不能不让我想及乞丐。
故事一:甲和乙曾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一次,乙对甲说有急事要向甲借钱,甲当时刚工作不久,手头也不宽裕,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掏出了身上仅有的二百元钱。但想不到的是,之后乙不但没有还钱,甚至再也不和甲联系。甲多希望乙能写封信或打个电话来,如果真的困难只需说一声,冲着朋友的交情,甲也就不要他还钱了。但乙没有这样做,竟只为了区区二百元钱就断送了一段友谊,他当初接受的朋友平等的帮助就变成了接受了一种不平等的施舍,当乙决定这么做时,乙的心境已与乞丐无异了。
故事二:因为“扶贫帮困”,到过一特困户家。那家的确很穷,家里有卧病多年的妻子,有正在读书的孩子,男主人四十多岁,虽然身强力壮,却呆在家里十几年一直没有工作。其情其境很让人同情。我们在送给这家帮困金的同时,也积极为男主人联系工作。联系了几个,不料,男主人不是嫌累就是嫌脏,要不就嫌离家太远,说他情愿在家里靠救济金生活。我们才明白他一直没有工作的原因。他家的确是穷,但又不仅仅是穷,当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想靠自己的汗水获取报酬时,他的心境已与乞丐无异了。
于是,我知道,并不只有沿街乞讨的人才是乞丐。
法国人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已于事无补,而这时应该扪心自问有没有错或怎样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请问您有没有错●魏风
在法国读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每个星期四晚上都有课,下课后必须跑步赶地铁回家,否则就得在车站空等一个小时。某天晚上他赶到地铁站时,见车已进站,他急忙在打票机上打了票,并且清楚地听到了“咔嚓”一声。车到终点站时遇上查票员,他取出票来顿时傻了眼,刚才那台打票机并没有在他的车票上留下任何印记。查票员不容辩解便对他以逃票处置,罚款150法郎。他大喊冤枉,因为他确实打了票,一定是打票机出了故障。查票员打电话询问那个车站,结果不出他所料,有一台打票机的油墨干了。可是查票员对他说:“打票机坏了是车站的责任,但您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他说:“奇怪,我有什么责任?我只是为了赶车,打票后没多看一眼而已。”查票员说:“这就是您的错,因为站台上有4台打票机,而另外3台是正常的。当时您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但是现在您必须为这个小小的错误付出代价——罚款。”
还有一次,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同学去爬山,见山顶上有一座异常豪华的城堡,城堡的大门敞开着,受好奇心的驱使,一行人便走进了属于城堡的花园。这时整座城堡警铃声大作,一些法国军人冲过来将他们团团包围,他们被要求出示身份证件并不许离开城堡。他和大伙一起表示抗议,理由是他们不知道这儿属于军事区域,也没有看到城堡外面那块“闲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个士兵说:“那块牌子已经挂了很多年,也许以后应该换块看上去更醒目的,但是请问你们各位有没有错,并不是所有上山的人都会闯进城堡来的。”于是他们几个被“囚禁”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查清了每个人的身份后才被允许下山。
这就是法国人的“自我检错法”。在法国很少听到诸如学生因考试迟到而抱怨天气或堵车。法国人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已于事无补,而这时应该扪心自问有没有错或怎样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旅法多年,从未见过法国人在公共场合吵架,看来这个民族长期奉行的自我检错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
相比之下,国人(包括我自己)就鲜有这种“自我检错”的习惯。我很习惯的是,无论大错小错,几乎都是强调客观因素,能推则推,能赖则赖。有的甚至在事实面前也还要百般抵赖,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