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早起,顺手翻开一本杂志读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丛花上落着一只蝶,蝶怎么精灵,花怎么好看。开头是“我不知道那是一只什么蝶,也不知道那是一丛什么花”。结尾是“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一丛什么花,也不知道那是一只什么蝶”。
看得一头雾水,甚至有些躁动不安,真想去看看那到底是一只什么蝶,是一丛什么花。然而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那丛花、那只蝶在什么地方。
一个早晨陷入一种迷茫。不禁埋怨作者,既有这么多“不知道”,还这么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还写什么书。不过转念一想,也就罢了,或许是作者高深的寓意我没有读懂。记忆中的“我不知道”不是寓意各异吗?小时候看电影,它是一句最易记住也最易模仿的台词,配上这句台词的画面往往是一个英雄人物,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百般诱惑坚定不移地抛出一句话:“我不知道!”刚强有力,气震山河。看完电影,不知道电影名字,不知道故事情节,不知道演员是谁,只惹得我见人就把手一背:“我不知道!”也惹得家人朋友笑出眼泪。
后来的生活中,遇到过很多“我不知道”,说得酸一点,它几乎是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人生的许多关口,都留给我无限感慨。十五六岁的时候,我读过一篇短文,文章内容是一个女孩儿生日的时候,男友为她送了一束鲜花。文章中有一句话深深吸引了我:“当他把一束如春的鲜花塞进我的怀抱,我居然无地自容,是惊喜?是羞涩?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或许是少女的羞涩、浪漫的恋爱触动了同样处在少女时代的我?只读一遍,这句话就牢牢记住了。虽然没有像小时候模仿英雄人物的台词一样挂在嘴上,却可以在多年后见到作者的时候脱口而出。为此,我们在一瞬间就成为挚友。这算是记忆中一个最为美好的“我不知道”。
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送礼托关系刚刚风行。老实巴交的父亲,对此道就更不入行了。我的工作关系办好了几个月,却迟迟不能上班。父亲去问,单位领导说要研究,再问,就是“不知道”。父亲问领导,我问父亲,结果还是“不知道”。父亲的“不知道”让我很伤心,行不行总得有个结果啊,怎么会是不知道呢。而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能力回头洞察岁月另一端的这件小事(或是一件大事?),忽觉得很内疚,怎么能埋怨父亲呢,他只不过对我说了句实话,他是真的不知道。同时也有一丝踏实和安慰,毕竟我有一个老实的父亲一直对我说实话,试想如果当年父亲世事洞明,编一堆假话来骗我,或是精明地分析一统,拿一些需要送红包需要请客托关系,人情冷暖眉眼高低之类的灌输给我,我想对我来说未必就好。
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小小的县城不断请来明星大腕,在过去只唱样板戏的舞台上演出各种各样令人捧腹的小品。有一次天津的一对演员表演了一个小品《我不知道》,内容是一个男人与情人约会,留下了蛛丝马迹被妻子发现,妻子掂着棍子追问,男人怕挨打吓得钻到床底下,视死如归地喊:“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个小品尽管低俗,却在小城中热闹了一阵。一是表演小品的是著名演员,曾上过中央电视台,二是那个男人经典的怕老婆形象和那句经典的台词,成了男男女女茶余饭后,酒桌上的谈资笑料。更有甚者,竟然逗三岁孩子模仿,并给予掌声。
如今遇到的“我不知道”越来越多,会时不时地触动我,虽不及过去那么强烈,记忆深刻,也会让我为之躁动。有的不禁击掌叫好,比如那个恋爱中得了鲜花的女孩子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羞涩,她的娇态,全在一句“不知道”里面。像一首无题诗,无题即题。有的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则让我皱眉摇头,如食苍蝇般难受。比如文章开头的提到的那位。也有的让我沉默,无话可说。比如前几天参加一个会议,休息时看一个电视剧:一帮旧时的国民党官员勾心斗角,背后刀光剑影,当面称兄道弟,然后拍拍对方的肩膀,笑呵呵一句“我不知道啊”。正当我目瞪口呆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位不算大的领导突然击掌叫好:“这才叫政治!”惊得我赶紧逃离。我不懂政治,不敢插话,甚至不敢流露表情,生怕出丑。只有沉默着快速离开。
一句“我不知道”,居然让我一个早上这么浮想联翩,我这是怎么了!赶一句时髦吧,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