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0800000032

第32章 走出教育后进生的误区(1)

不要动不动就“态度挂帅”

后进生与老师发生冲突,言行对老师不够礼貌,这种事是常见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遇到这种事情,通常的做法是先“态度第一”,即不论事实如何,反正你这样对待老师就不行,你得先向老师承认错误,再说其他。我们不妨把这种工作思路叫做“态度挂帅”。

但我不赞成这种思路。据我看,遇到这种事情,可以先把交战双方隔开,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追究学生的态度,而是查清事实。如果事实证明教师冤枉了学生(这种情况较多),应该首先还学生一个公道,其次再批评学生对老师态度不好,让他承认错误,但是教师如果侮辱了学生,也必须向学生道歉。如果事实证明完全是学生无理取闹(这种情况较少),那一定要严肃处理学生,而且他必须向教师道歉。这才是讲道理、讲民主、讲平等的对策。

这样说并不是不重视态度,而是主张事实第一,态度第二,这样才符合科学精神。

曾在网上看见过一位校长写的文章,值得我们仔细探究。

这位校长是这样说的:

12∶05分,我正准备起身回家,突然进来了5位男同学。为首的开口就质问:“校长,你说老师打学生对不对?”

“当然不对啦,”我答道(后面的一个男孩马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不要说从《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角度讲,就是站在人道上讲也说不过去呀。”我接着平静而坚定地说。

如此反映情况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不是什么“良民”,而且他们往往是犯错在前,首先激怒了老师,老师失去了理智,做了出格的事,他们便马上反守为攻,得理不饶人,且惯于群体起哄,让老师转眼之间由主动变被动,下不了台。而他们还会接着步步进逼,直至上访告“御状”。因此,对于此类的“鸣不平者”,就是一直致力于当“平民校长”的我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因为闹不好自己也会陷进泥潭而不能自拔。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必然的,我能够理解他们,更乐意帮助他们——这是我的价值所在啊。老师也不是云端里的圣人、深山云游的老庄,工作的失误在所难免。我明白今天的这个阵势是不能用通常的方法来应付的。我要亦礼亦兵、亦亲亦疏、亦守亦攻、软硬兼施。好了,我已经找到他们的软肋了——服装不整齐,统统没有戴胸卡。

“那老师打了我,你说该怎样处理?”得了理的男孩加强了攻势,眼中还充满了委屈的泪水。“对呀,校长,你说该怎样处理?”后面的同盟军齐声质问。其中有一个男孩还说:“我们要公道,老师不讲理,班里的录音机坏了,她就认定是我们搞坏的,并且说要我们包赔……”

我感到当务之急是要阻止他们的攻势,便脱口道:“我们先打住这个话题,你们先看看自己的胸前,是不是少了一样东西。”他们同时低下了头,尴尬的窘态马上写满了脸颊,斗志一下子从云端里跌到了深谷,紧接着便是手忙脚乱地浑身上下摸索,最终4位同学找到了胸卡,还边戴边不自然地说:“忘在兜里了。”我接过话题道:“如果在商场里你拿了人家的商品就走,等到人家捉住了你,你才说‘钱我有,这不就在兜里’,能行吗?人家照样会拿你当小偷的。如果我也像你们一样,抓住了一个人的某一点失误不放,就应该马上请政教处的马主任过来把你们带走,你们还能说什么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彼此谅解,彼此宽容的。”他们纷纷点头称是。

火候已到,我转过脸来对着告状的男孩说:“你能说说事情的经过吗?”他说:“行。上午英语课时,英语老师到班里一看,录音机坏了,就大发脾气,认定是我们搞坏的,并且说要我们包赔。我气不过,就当即站了起来说:‘你不能说是我们弄坏的,我们是不会赔的。’老师彻底地被激怒了,立即告到了我们的班主任那里,班主任就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训了一顿,英语老师往我的腿上踢了一脚……”我说:“好,你说的是你先不尊重老师在前,老师打你在后。”他说:“是的。”

我说:“我认为你最恼恨的并不是老师打了你,而是这一打伤害了你的人格和尊严,打的本身并不是多大的事,看起来你也没有伤着。”他回道:“是的。”我接着说:“既然你对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样看重,你再想一想,比你大了很多岁的老师,她对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难道不是看得更重要吗?更何况是在自己的学生——全班同学面前呢!谁是谁非你是应该明白的!尽管我们现在讲究师生平等,不再讲师道尊严了,但是我们做学生的对老师的尊重还是应该放到第一位的,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和自己的父母平等的,难道因为我们跟自己的父母是平等的就不再尊重他们了吗?上一周我在电视讲话中有一句话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一个人不懂了礼节不就等同于一般的动物了么?尊重是相互的。可以设想一下,假设你是英语老师,那位英语老师是你的学生,你进屋后一看马上就要用的录音机坏了,本来就气恼,发了几句牢骚本是正常的,可偏偏有个学生公开顶撞你,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这就叫换位思考,这就叫‘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就叫将心比心。再说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这应该是你们的福分,你们应该珍惜;不然的话,录音机坏了,正好,我不用了,省得罗里罗嗦的,管他教学效果呢!不是有很多老师明明仪器室、药品室里有的是仪器和药品,就是懒得去拿么!反正一节课45分钟,凑合着上到下课拉倒。我们学校老师的工资和奖金是不跟成绩挂钩的,一个年级10个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老师的工资奖金是一样的,何苦来呢?这样的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感激呢?”说到这里,问罪的孩子们已经心悦诚服了。为了巩固成果,我接着说:“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所以,你们犯错误老师是能理解的,是能宽容的,当然老师犯错误你们也同样要理解、要宽容。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也用孔子的话来说吧:君子,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我们可能做不到君子的境界,但起码要争取‘不三过,或者不四过’。这样,别人才可能看得起我们,不然的话,谁还会把我们当人看呢!”他们纷纷点头称是。我说:“你们还有什么冤屈要诉说?”他们纷纷表示没有了。

最后我说:“老师那一边的错误我会帮助她认识的,不管怎么样也不允许打学生,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而你们也必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地、尽早地改正才是。”“是,是。”我亲切地拍着一位男生的肩膀,边送他们边说:“祝愿同学们成长快乐,如有问题我很乐意帮忙!”

一看表,已经12∶15分了。“下班!”我轻松愉快地对自己说。

这位校长的做法值得研究。

英语老师到班里,看见录音机坏了,大发脾气,认定是学生搞坏的,并且说要学生包赔。一个学生气不过,站了起来说“你不能说是我们弄坏的,我们是不会赔的”,于是老师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踢了一脚,于是校长就说“你先不尊重老师在前,老师打你在后”,于是学生就服气了,于是校长就认为问题解决了。

可我们还是没明白这个录音机到底是谁弄坏的,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录音机确实是学生弄坏的,那必须找出此人,让他承认错误,而且赔偿损失,但是教师也要向全班同学认个错,您不能在没搞清事实之前就向全班同学发脾气,这是不公正的。

如果经查证录音机并不是学生弄坏的,或者查不出来,教师就更要向学生承认错误了。不但要承认自己乱发脾气、不尊重学生的错误,而且要承认自己“不尊重事实”的错误——这是一种反科学的态度,与教师的身份不相称。

“你不能说是我们弄坏的,我们是不会赔的”,这句话,在没有查清事实之前,不能认定是学生“顶撞老师”,“不尊重老师”,因为如果确实不是学生弄坏的,学生这样讲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种孩子敢说实话,应该表扬。

校长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校长的基本思路是“抛开事实谈态度”,而且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不是良民”。校长的策略是“迫使学生认错”,既然你错了,自顾不暇,就没功夫控告老师了。

校长采用的第一招是挑学生的毛病(找服装和胸卡的碴),打掉学生的气焰。这是典型的“偷换论题”手法,一种小花招。

然后校长就要求学生宽容老师,接着校长就诱使学生承认自己没尊重老师,然后学生就“没有冤屈”了。

可是录音机到底是谁弄坏的?不知道。

这位校长做的只是“抹稀泥”、“息事宁人”的工作,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而且师生双方都没有什么提高。下次班里再坏了东西,估计教师还会发脾气。经过校长的教导,学生可能不顶撞老师了,教师的“破案”能力却没有丝毫提高(校长按这种思路工作,自己的“破案”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问题得不到解决,教师急了就还会失控,于是这场戏就可能再重演一遍。

遇到问题不去研究问题,甚至有意避开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大毛病。结果表面上似乎“安定团结”了,其实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早晚还要冒出来。这位校长做的事,大部分属于无用功。这样搞,会越来越累的,因为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给自己“埋伏新问题”。

所以,还是多尊重事实,少搞“态度挂帅”的好。

面面俱到、面面俱损

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最终战胜强大敌人的法宝之一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实,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来说,这个思想或者叫战略战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误,毛病甚多,没有孩子样儿。这时候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见错就管”,全线出击,想在短期内让这种学生至少随上大流,像个学生的样子。但是,教师也不想想,多年形成的坏毛病,怎么可能一下子让他改过来?比较正确的办法是把他的缺点列一个清单,排排队,分出轻重缓急,先从一两个比较容易克服的毛病或者对集体防碍最大的毛病入手帮他改正,其他问题先放一放。要知道,他的有些毛病可能会跟随他一辈子的;老师不是神仙,我们能使学生“有所进步”,但不能保证他一定能“脱胎换骨”。

我们先来看一位“玲子”老师在网上发的“求教”帖子:

从教十多年的我,这是第一次教一年级,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班一个不到六岁的小孩与我的几则小故事。一个学期下来,他成绩很差,成了后进生。凭他的智力不是这个水平的,只是他的学习全是无意学习,全凭他个人的喜好。这个学期马上又要开学了,我用什么方法帮助他呢?请您帮帮我,好吧?

远具有不凡的灵气,但上课没一刻专注过,一分钟内不停变换坐姿,小手不停地做着小手工,让他坐在第一桌,不仅因为他矮小,还因为他的活动量大得惊人,上课也是个运动员。

报名时是他父亲软磨硬缠一周,我一时心软才收下的。这个小冤家,在一个学期中自动完成作业不过三回,上学迟到超过十次,我因为作业的事和他“抗争”不下十次,为他擦拭鼻涕不下五次,为他提起快掉的裤子不下四次,总觉得自己快成了他的家庭保姆加家庭教师。

把几次与远较量的经历记录下来做个纪念:

1.数学老师发现远上课拿着个小盒子一个劲地玩,就走过去要把小盒子收上来,谁知小家伙不肯,让他放进抽屉后,他一会儿又玩上了,气得数学老师硬把小盒子收上来了。他就开始挥舞着小拳头要打老师,没有打到就在教室里大哭起来。小朋友的笑声、读书声都没法掩盖住他的哭闹声,直到他自己哭累了才止住。思德与生活老师说他上课玩小刀,不小心划到了他的同桌。课堂上,他时常会一下子就不见了,再四处瞧,他又从桌子下面爬上来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多月,今天下午我上课时他倒又乖乖地读书,写作业了。

2.这孩子太小,不到6岁,父亲在外地工作。望子成龙的家长,学期初在学校缠了好几天,非让孩子上一年级不可,可是孩子一点要上学的意思都没有,有一天他居然趁打扫卫生的时候躲进厕所,让同学去叫他也不出来,等他觉得玩得没意思了,自个儿又回教室了。

3.昨天的课堂作业是我守着他写了一节课才完成的,今天又好话说尽还是不写,于是我采用了吓唬的办法,说到校长那儿去,这一招也不能让他动手。几个小朋友在看着他,好像在说,他不写,我也不写。抬头一看,六年级的办公室的门开着,没有一个人在里面,我把他抱到办公室,把门关上大声吓唬他说:“你不写作业,我就把你关在这里了,今晚就在这里,不能回家了。”这时,他开始哭泣,还用脚用力踢门,我打开门,他直往外走,我拉住他说:“你写不写作业呀?”见他不说话,我又装作要把他往里送,他这才说:“老师,我写。”我如释重负,摸摸他的小脑袋说:“这就对了,小学生来学校读书,怎么能不写作业呢,写作业的孩子学习才会进步,老师才会更喜欢你呀!”小远停止哭泣,我拉着小远的手,又说又笑地走向教室。

4.昨天小远终于把课堂作业补齐了,今天的拼音也写了,可是下午的写字又没有完成,我也真的黔驴技穷了。他妈妈说,拿着小棍子在一旁,他写作业就会好一些,我觉得这也有一点影响。与她谈过几次,也许只能等他父亲回家才能说好,这孩子真的是提前入学造成的,他还完全是个只想玩的孩子,过早让他接受有任务有目的的学习,真的有点拔苗助长、得不偿失啊!

5.上午的课上得很好,他主动完成了作业,还高兴地拿给我改。可是下午的作业他一个字也不写,眼看着快要放学了,我守着他,他还是不动笔。表扬他要像上午那样,老师才喜欢他,他还是无动于衷。我只好提起他的书包说:“小远再不写,就去老师家写哦!”没想到这个小鬼不但没有要写的意思,反而从教室墙角拿起一把扫帚,追上来要打我。我一边示意他放下,一边说:“小远不写作业,还打老师,这样做可不好!”我顺过去抓住了扫帚,想从小远手中夺过来,这孩子抓得真紧,我一用力竹棍子被我从这头抽出来了,可是小远哭了,回头一看,小手出了一点血,我连忙放下竹棍子,一看,小远的手被竹棍子的节弄破了皮。我一边帮他吹手,一边说:“疼不疼?下次还打不打老师?你看,你打老师,小棍子都吃你的肉了。”小远连忙摇头说:“不打了。”我真有点觉得对不起这孩子,弄疼了他的手,还说是他不对,棍子才吃他的肉的。但是我真没想出更好的法子来教育他。我又对他说:“作业你回家去做,叫妈妈给你上点药,老师给你吹吹,不疼了吧?”小远背上他的小书包走远了,可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快开学了,我和家长说什么呢?远这孩子会与我携手共进吗?请各位帮帮我!谢谢!

玲子

玲子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爱令人感动。

同类推荐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八年级上册)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八年级上册)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开在窗玻璃上的花》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等作家的作品,他们谈真情,谈善良,谈勇气和抉择。书中有温暖的冲动,千里归来,只因眷恋那一份乡情和亲情;有母女情深,女儿鼓励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有担当和责任,危机中种下可以拯救生命的善意谎言。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看到了感恩,看到了真情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 语文新课标必读-呐喊

    语文新课标必读-呐喊

    鲁迅(1881-1936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的士大夫家庭,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乡土的传统与民间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亡灵契约

    查理九世之亡灵契约

    多多他们来到了亡灵空间,遇到了死去的唐晓翼。你跟我说唐晓翼失忆了,我不信!生命之神要毁灭人类?唐晓翼是光明神之子?他能连接次元大门?诶,妈呀!我脑细胞不够用了!跟DODO冒险队一起去揭开真相吧,我不奉陪了。
  • 问道神霄

    问道神霄

    李旭被仙帝之女带到了修真界,本想苟着发育,但是仙子不同意。她只想重回仙界,逼着李旭大杀四方!唉,慎重有错吗?为什么要逼我!
  • 逃不开的爱恋:老婆,马上站住!

    逃不开的爱恋:老婆,马上站住!

    好好的婚礼,被他一手破坏,说什么她有了他的孩子,这家伙胡说八道什么呢?也就那些傻瓜才会听他糊弄,竟然全都站出来指责她…搞什么?不结就不结呗,只是为嘛他却阴魂不散,什么事情都跟他扯上了关系,实在让她抓狂,而刚跟他接触婚约的人马上又要结婚,且要她当伴娘…这些人脑子有病吗?见她好欺负是不是!
  • 妃爱不可:我的野蛮王妃

    妃爱不可:我的野蛮王妃

    如今世界真奇妙。吃个烧饼就穿越。大婚她男人给她脸色看?她不在乎。洞房又来调戏她?她不动声色。调戏之后又去和别的女人XoXo?她无所谓。和自己哥哥过于亲密,回来他就打她的PP。“呜呜呜~~不公平阿。只需官兵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于是,幼稚王妃要翻身!
  • 永劫之王

    永劫之王

    当沉寂不知多少岁月的门被打开的时候,他从无尽的沉睡中苏醒,面对早已不同的时代,伟大的王者平静的看着繁华的世界。
  • 无音

    无音

    她,不慎掉落异时空,在寻找回去的方法时,却意外发现自己本就是这个时空的人。顿时,封岚大陆风起云涌,她的命运是怎样的阴差阳错,千年的潜伏,最终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 原籍修仙道

    原籍修仙道

    猪脚楚天偶然间获得原籍金书,后来………………
  • 超越竞争——狼烟背后的广阔天地

    超越竞争——狼烟背后的广阔天地

    本书内容阐述了超越竞争的战略基准;超越竞争的战略目标;超越竞争的战略保障等等。
  • 巢林笔谈

    巢林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农女翻身:灵泉空间在手

    农女翻身:灵泉空间在手

    刘微微迷迷糊糊穿越,醒来对凶狗,家徒四壁,三间茅屋风中摇坠,地二亩,爹不知去向,幸得彪悍娘,萌萌二宝,立志带一家人走向发家致富,天降空间,开荒辟地,买店铺做生意,然遇极品外婆加小姨打秋风,这就算了,为嘛常有极品登门加狗吠,看刘微微如何整治极品棒打狗。只是这小子是从哪里来的,居然说要娶我。本文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