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坐唱空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抚琴退兵的故事一定历历在目,其实这就是采用的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自己城内空虚,敌人产生怀疑,便会犹豫不前。二战中,蒙哥马利成功运用“空城计”,欺骗了德军。
1941年,蒙哥马利为了进攻德军在利比亚和埃及边境的防线,准备在沙漠里建立一个大型铁路终点站,用来装卸和储备军用作战补给物资,如汽油、炸弹、轻重武器等。为了成功建立这个基地,避免德军对这个地点的轰炸,英军决定在另外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假补给基地,修建假铁路,设立高炮连,一片繁忙的景象,铁路上机车、煤水车、棚车和油槽车运输频繁,不过这一切都是假的,机车只是模型,上面是生了炉子,日夜冒烟,英军摆出的这个迷魂阵,果然使德军中计,牵制了大量的德军军力,不仅保护了终点站的安全,掩护了英军正常的军事补给。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有不少商家成功运用“空城计”而取胜的事例。他们为了迷惑竞争对手,或者故意显示自己的实力不足;或以假象造成其判断错误;或者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产品销售,造成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假象,总之给人一种假象,实外虚内,一举获胜。
南方某省的茶叶进出口公司由于当时的红茶市场不好,却偏偏当年的红茶又大获丰收,茶农们纷纷将红茶交到了茶叶收购站。这给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么多的茶叶让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很犯愁,如何设法销售出去呢?
正在犯愁之时,忽然得到消息有外商想要大量收购红茶,他们感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有好好把握,就不愁茶叶卖不出去,同时还要设法卖个好价钱。为此,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向外商报价时,进出口公司将其他各种茶叶的价格按当时国际市场的行情逐一报出,惟独将红茶的价格提高了。
外商当然也对茶叶的国际行情非常了解,当即提出疑问:“其他茶叶的价格与国际市场行情相符,为什么红茶的价格要这么高?”进出口公司代表早料到会有此疑问,就说:“物以稀为贵,今年红茶收购量低,库存量小,加上前来求购的客户很多,所以价格就只得上涨。”
但外商对此话却将信将疑,当天谈判以失败告终,外商自然有他的打算,以为是故意提高价格,所以等了解中国行情后再定,这对进出口公司来说当然也心知肚明,所以一直没有降低红茶报价。在随后的几天,不断的又有客户前来询问。进出口公司始终没有松口,以同样的价格、同样的理由回复他们。
一晃时间过的很快,虽然他们对红茶报价心存疑问,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询问了其他同行的所得到的价格,得到的信息都是一样。外商心中没有底了,若是红茶需求量真的那么大,而库存量又小的话,那就必须快些签订购物合同,否则很可能一天一个价格,可能价格还会提高。
于是外商纷纷立刻与进出口公司就购销红茶一事签订合同,惟恐来迟了就没有货了,价格当然按照所报价一分钱都没有降低。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积压的红茶销售一空,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
“空城计”讲究的是虚虚实实,透过分析对手的心理状态,以奇谋取胜。现在,走在繁荣的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商家喊出要以“跳楼价”清仓,有时却打出此商品暂时无货,其实这都是商家的“空城计”。
例如当货多压库时,聪明的商家故意显示自己存货不足,给消费者造成假象和错觉,利用人们认为“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和越是紧俏短缺的商品越是要设法抢购的心理,以实作虚,打出“存货不多,卖完为止,欲购从速”的旗号,待到顾客纷至沓来,趁机抛售,赢取利润。
当商家感到此种商品市场疲软时,想带旺市场,经常宣布某一型号产品“清仓大甩卖”,待顾客蜂拥而至,却号称货早已卖光。其实商家根本没有库存,或根本无货,此时借机推销其他商品,将市带旺,顾客不自觉地会购买其他产品。
更有甚者,投机倒把,得知某些商品将要涨价时,就囤积居奇。待物价上涨之后,将库存的紧俏商品上市并成倍抬价出售,大赚其钱。
在“空城计”中,运用的最奇的要数朱利奥了。他所开的餐馆,与其他的餐馆有所不同的是,其他餐馆都有一份菜单,标明菜名、定价,供客人选择。然而,朱利奥餐馆的菜单,但却只有菜名,没有定价。不过在每个餐桌上都有这样一行说明:“在本餐馆用餐,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所以,菜单上无须定价,请您用后自行决定菜价付款。”
为什么没有定价呢?这就是朱利奥所唱的“空城计”,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餐馆自开张以来,用餐的人还真不少,常常是座无虚席,并且所付的款项都超出实际菜价,因为来光顾的几乎都是有钱人或大富商,为了炫耀自己的名声、地位和财富,更是出手大方,不少人甚至高于菜价数倍,一掷钞票,扬长而去。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是不惜破费。
朱利奥餐馆就是揣摩透了一些顾客的心理,事实证明,这种不定价的“空城计”,确实给朱利奥餐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