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认识的一位男士,大专文化,妻子因病去世多年,独自带上学的女儿生活,自己在企业上班。多年前因企业精简,办理了病退,工资微薄,生活节俭,只好在外做临时工,维持生活。男士的父亲已去世多年,好在母亲退休,尚有工资,母亲已是七旬老人,因念儿子困难,每月从退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儿子、孙女家用。老人生活亦是捉襟见肘,但是每每提起儿孙,总是十分牵挂,儿子的生活也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怎奈爱莫能助,只能自己省吃俭用,帮助儿子。后来儿子办理了退休,每月再做点小生意或外出做点临时工,又有一套母亲赠予的单元楼出租在外,生活虽不富裕,但是也足够开销。大家都为其高兴,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老母亲也可以有所安慰,总算可以安度晚年了。殊不料,这位先生依然安心地接受母亲从牙缝中挤出的生活费,变着花样啃老母亲的微薄积蓄。而老母亲却总是心疼儿子,自己省吃俭用,晚上连灯都不舍得开,更不用说看电视了。每每提起儿子总是牵肠挂肚,眉头紧锁,唏嘘不已。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给儿子更多的帮助。
七十多岁的母亲越来越老了,耳朵已经听不清,走路也摇摇晃晃。去医院检查,母亲病了,要做手术。儿子说自己有工作岗位脱离不开,再也不提自己单位效益不好,自己病退,没工作没钱的事情。老母亲也怕影响儿子收入,老人的女儿也体恤哥哥,主动请假陪护母亲。母亲住院前仍不放心儿子,怕自己万一手术出现失误不能再见儿子一面,于是迈着蹒跚的脚步,去儿子说的机械加工厂看望儿子,却被告知,儿子只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因嫌累早已辞职回家。所谓的忙,原来是整日在棋牌室里吞云吐雾,通宵达旦。
这件事,情节绝不亚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那个发生在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故事。至今记得学生时代老师的讲评: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唯利是图、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倡导了多年“百善孝为先”的文明古国,发生在一个接受过多年教育,有知识有文化的所谓知识分子身上。而这位先生,多年以前,并不是这样的。那时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性格开朗,心地善良,意气风发。然而自从妻子病逝,尤其是病退之后,独居的日子,拮据的生活开始慢慢使他改变了许多。在人们的关心与叹息中,他越来越自怜自怨,自私,孤僻,卑微。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物质与精神上的施舍与同情。想起了学生时代的一篇古文《芋老人传》中一句话“时、位之移人也”,生活的处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仁义礼智信治世的中国,不知是生活中小人物的不幸与无奈,还是人性道德的缺失。关于这个人这件事,一直想提笔,却每每又无语落下。
无论什么原因,什么处境,父母都是最爱我们的人,永远没有理由对待自己的老人冷漠无情,不应该失去骨气与尊严,丢掉做人的良知,逃避身为儿女的责任。子欲养而亲不待,家有一老乃是一宝。难道一定要等到高堂已逝,才会想起父母的恩泽?人生总会有不如意,但纵然千般困难,亦不可让我们的父辈在垂暮之年为儿女担心。任何理由,都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父母在意的,只是儿女的平安与顺利。希望天下的父母健康,希望为人子女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