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认为禄丰龙有两个种,即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巨型禄丰龙的体形要比许氏禄丰龙大三分之一,脊椎骨更加粗壮。”董老说着跨上一处小土坡,几个快步绕到坡势较缓的一面。“看这里!”他在山坡上面喊道,“有一个颈椎骨,可能是第二段(第一段连接头部),刚露出地面一点点,周围有一颗牙齿!”
这是我1998年,被董枝明教授领到云南禄丰,第一次看到野外状态下的恐龙骨骼化石!与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不同,野外的化石让人更加兴奋,每次发现都是一次奇妙无比的体验。在此彩云之南的梦幻龙域,到处是裸露的红土、零乱的小石子、低矮的灌木丛……一种史前荒芜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踏着紫红色的地层,轻触云端龙踪,当与化石肌肤相亲前,我已经被此环境所催眠。
眼前这3块脊椎骨属于禄丰龙,这是该山分布最广泛的恐龙,化石呈赤红色,破损比较严重,但是很干净,这是被当地农民用作农田排水口筑石的缘故。
这里的农民很久以前就把这种脊椎骨当作油灯使用,因为脊椎骨两端都有一个凹孔。早在1938年,地质学家卞美年便由禄丰农民手中的油灯而追猎到这种恐龙。
除了这个禄丰龙化石点,禄丰县还有一个超炫的化石点——川街化石点,7条大小不一、个体都超过10米的川街龙,压死了一条肉食龙,还附送了5个蛇颈龟化石。是不是让你感到困惑,陆地上的恐龙怎么会和水生的蛇颈龟呆在一起?这是异地埋藏。这片土地以前很可能是潮湿的沼泽和小山包,有的恐龙深陷淤泥深埋于此,有的则是在上游死亡之后,随着偶发的山洪被冲积到下游,它们和蛇颈龟的残骸掺杂在一起,被泥沙掩盖,深埋于地下,直到现在才重见天日。
记得川街化石点一号保护房里,我们曾挖掘到一具长18米的川街龙,躺在地上近2米的大腿骨比我还高,蜿蜒的脊椎骨,无不诉说着它生前的庞大,也诉说着灭亡的难以抵御的悲伤,最撼人的是这条川街龙躯干中部还压着一具近7米长的肉食恐龙化石。究竟是埋藏所至,还是生命最后一刻的生死搏击?我不得而知,只道这穿越时空的宿命在眼前重现着,展示着生命的壮美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