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基本理论辨证论治,用针和灸两种方法,在人体的腧穴上,通过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的作用是:调和阴阳,挟正祛邪,疏通经络。
一、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在正常情况之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二)阴阳平衡失调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认为,阴阳的偏盛和偏衰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1.阴阳偏盛:若阳邪致病,可致阳盛而伤阴,因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可导致阴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治疗时应采用“盛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法则。
2.阴阳偏衰:在阴阳失去平衡时,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虚则不能制阴,多表现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
(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调和阴阳
中医学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中医治疗的根本法则是用补泻的方法恢复阴阳的平衡。针灸学,其治疗作用也是调和阴阳,补救阴阳的偏盛和偏衰,这就是说,针刺治病的关键就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经穴内庭,针刺泻法。
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刺泻法,并灸。
二、扶正祛邪
(一)疾病的发生及其转归是邪正斗争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和食积等。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具体反映,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越了人体的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如果正气旺盛,邪气就不足以致病。假如正气虚弱,邪气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这就是说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三)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的补虚和泻实,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扶正的作用。
三、疏通经络
(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经络是脏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七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传递信息,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脏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
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如足阳明气血偏盛,可见消谷善饥,大便干,口渴,齿龈肿痛,颈肿,喉痹,身热等。经络气血偏衰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经络的功能性疾病。如足阳明经气不足可见胃痛、胃寒、腹胀,身寒栗等症。
(二)疏理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流通渠道的重要大法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或盛或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理经络,调理气血。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属实证,治宜泻法。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属经络气血阻滞者,疏通经络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三)针灸具有疏理经气,调理气血的作用
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通其经络,调其血气”,调阴阳,补虚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如足阳明经气偏盛之牙龈肿痛,可取足阳明经内庭穴,泻热通经止痛;足阳明经气偏衰的胃痛,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穴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之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