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当然要和群臣相见,可是从前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在临朝听政时,须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这个内外有别的原则,不仅仅皇家如此,从前社会上也是这样的习惯。例如住宅有内外院之分,妇女在家除和家里人以及至近亲戚(男)在内院相见之外,也不和男的来宾相见,家中男仆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须请女仆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询问也是在室内说,男仆在室外回答,这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听政要用“垂帘”的形式,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上都是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风尚。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是从“垂帘听政”开始到最后执掌国家大权的。
袁世凯拜师是怎么回事
袁世凯是我国近代史上臭名昭着的人物,孙中山先生在讨袁护法运动中斥责他不忠于君,不忠于党,不忠于友。其实这还未能概括他的为人,他还有一条是不忠于师。
袁世凯从小一心习武,不想习文,读书总不长进,最后索性弃家出走,到登州投军。当时登州驻军长官吴长庆是袁世凯叔父的拜把兄弟,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拜当时在其幕下办理重要函牍的状元张謇为师,学习八股时文。张謇虽然见袁世凯不是读书的料,但见他平时办理营中事务井井有条,也是个有用之才,便在吴长庆面前极力推荐他。自此袁真的好风凭借力,步步高升。他对张謇真乃感谢不尽,叩头请安,口称“多谢恩师提拔”。
然而事过境迁,当袁世凯后来攀上高枝时,却反过来打小报告说吴长庆的坏话。而对张謇的态度更是每况愈下,书信往来不称老师,而称“季直先生”。后又改口称“某翁”,最后干脆称“季兄”。张謇目睹这种小人变态,给袁世凯写了一封长信说:“謇今昔就是一人耳,而老师、先生、某翁、某兄之称,愈变愈奇,不解何故?”从此两人10年不通音讯,袁之为人,即此可睹一斑。
是谁请白求恩到中国来的
学过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的都知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来到中国。那么,是谁请白求恩到中国来的呢?
1936年7月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联合华侨和国际人士,支持国内抗战、促进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力量的联合,自筹经费,奔走呼号于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1937年7月30日晚,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疗局举行的欢迎西班牙人民之友宴会,当白求恩大夫来到陶行知面前时,主人热情地为他俩作了相互介绍。白求恩大夫一听说陶来自中国,立即紧握陶的手。陶行知激情满怀,向白求恩介绍“七七事变”后的中国,白求恩被陶行知爱憎鲜明的话语感动了,毫不犹豫地表示:“如果需要,我将愿意到中国去!”“谢谢您,谢谢!”陶行知的眼眶湿润了。于是,在这一天的记事簿上,记下了一位不平凡者的名字:诺尔曼·白求恩。
1938年3月14日至4月24日,正是世界各国援华热朝高涨时,陶行知在半年多时间里,第四次访问加拿大。使他激动不已的是,他得到了白求恩大夫正率领医疗队赴延安的消息。
你知道“烈士”称号的由来和演变吗
“烈士”一词,最早见于商代。伊尹说:“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春秋末期,孔子也用过烈士一词:“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古代所谓烈士,虽有“谓以身殉道,而不屈者”之说,但一般常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活着的人。如三国时,曹操的《龟虽寿》诗中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指人虽老但仍有抱负,有才干。元、明、清时,对战死的军人,称“阵亡”或“战殁”将士,而不称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对抗战殉难者,褒称“忠烈”,烈字含义始有演变。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仍沿元、明、清时的用语,战场牺牲的指战员,叫“阵亡将士”。
1947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公布施行的《东北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阵亡烈士抚恤暂行条例》,由“阵亡将士”改称“阵亡烈士”。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演变,烈士一词始成为现在意义的、最光荣的称号。198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规定:“我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革命斗争中、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称为革命烈士。”给“烈士”一词赋予完善的含义。
香港的租期为何是99年而非100年
香港的租期从1898年6月30日算起,到1997年6月30日,正好是99年。这是19世纪末西方殖民者瓜分中国的结果,也是旧中国的耻辱记录。
19世纪初,英国商人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对华进行大量鸦片走私,这不仅掠夺了我国的巨额财富,而且严重残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1838年,林则徐奉命禁烟,此举狠狠地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贩子。于是英国政府派出“东方远征军”前往中国,发动了臭名昭着的鸦片战争,强行霸占了香港。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不久,英国又制造借口,同法国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败后,只得听任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
接着,德国以两个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事件为借口,出兵占领了胶州湾,并在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租期为99年。
在南方,法国军舰也于1898年1月开到了广州湾。在俄国的支持下,法国提出在广东、广西机会均等,并提出租借广州湾99年。
在法国提出租借广州湾后,英国自然也不甘落后,强迫清政府同意让英国租借香港99年。英国提出的“99年为限期”,显然是仿照德国和法国的做法。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中国政府向英国要求缴付租金时,英方代表居然说:“我不知道,我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人付租金了吗?俄国人付了吗?我想,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会感到满意的。”
随着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屈辱的历史终告结束。
历书为什么称皇历
相传,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3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
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宣明历》。该书对日月、时辰和节令已有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滥印,唐文宗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审定”,官方印刷。因此,人们把历书称为“皇历”。
另一种说法为,宋代有位学政主持考试,批阅试卷时,发现不少秀才写错日期。问其原因,秀才回答说:“书生昼夜读书,只能夜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为此,学政奏明皇帝,请翰林院修撰历书,以便秀才们掌握日期,由于是皇帝命令修撰的,所以叫“皇历”。
21世纪应从哪一年算起
21世纪究竟是从2000年算起,还是从2001年算起呢?这是个争执已久的问题。
对如何划分世纪,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世纪”与“年代”的关系。在我国的报刊中,“年代”一词的应用十分广泛,无一例外都是从“0”年起始。我国天文学界专家学者认为,如果主张2000年为21世纪的第一年,那么2000~2009年则可称为21世纪的初十年代;如果主张2001年为21世纪的第一年,那么2000年则无法纳入任何年代的一年。因此我国天文学者认为世纪应从“0”开始,2000年应是21世纪的第一年。
古代是怎样传递消息的
在没有汽车、火车,没有无线电的古代,人们怎样传递消息呢?早在27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
烽火台是一种约高出地面7米左右,用砖砌成的呈方形的台子。平时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和干狼粪,柴草点燃后火光冲天,狼粪点燃后浓烟滚滚,如遇外敌入侵,就将该地的烽火台上的柴草点燃,邻近的烽火台看到火光或狼烟后,也相继点燃,军队看到烽火,便可立即出征,迎击敌人。
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就是这一历史的真实记载者,它每隔十里一个烽火台,绵延不断地跨越了8个省、市、自治区。烽火通讯到了西汉时期日趋完善,具备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的规模。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已有乘马车传递的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更为严密的邮驿制度出现了。“邮”就是步行传递,“驿”就是利用马匹传递。当时的邮驿主要用于传递军情和官府书信,民间甚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筑驰道,兴水运,使邮驿遍布全国。到了西汉时期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驿程可达2万多千米。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朝的驿卒戴红头巾,穿红袖衣服,背的信袋为红、白两色相间,为的是叫沿路车马、行人远远看到就能赶快让路。宋代对邮驿进行改革,遇有紧急情况时,用“急脚递”,日行200千米。最快的叫做“金牌急脚递”,可日行250千米。邮驿制度一直沿续到光绪年间设立邮传部为止。
古代臣民对君主怎样称谓
在我国古代,诸侯臣子、平民百姓对君主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