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步步向左转,最终加入左联,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对马列主义的学说他一知半解,但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崇高情怀打动了他。他一直在黑暗中探索,但是几十年下来,还是一片迷茫。“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模式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胡适则与他完全不同,先是对苏联的模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认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很快他就看到这种政治模式背后的负面,对左翼文人便敬而远之。他与鲁迅一生最大的分歧就在这里:一个希望以科学与民主精神重塑国家,一个要成为劳苦大众的孺子牛。他们的政治主张分别被不同的集团所利用,两个人也分别被不同的政治集团争取,一个是国民党人的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人的毛泽东。
鲁迅与毛泽东其实一生都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惺惺相惜,根本的原因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毛泽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解放全中国,争取一位文化大师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他比鲁迅小十岁,在鲁迅名满天下的时候,他还在长沙读师范。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部也长期不能“显山露水”,一直到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之后,才正式确定其进入常委。夏衍后来回忆说:“中国共产党的几起几落,都与第三国际有关,都与斯大林有关。”夏衍说法是真实的,从中国共产党第一届陈独秀到毛泽东的更换与任用,都与共产国际的指令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就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大家对共产国际都很迷信。
为了与国民党争夺宣传阵地,吸引民众支持共产主义,一九三零年春天,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阳翰笙、夏衍、潘汉年、钱杏邨、冯雪峰、蒋光慈、郁达夫、柔石等五十多位作家参加。鲁迅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也是共产党最早争取的对象。就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坐在客厅里谈谈社会主义,高雅得很,漂亮得很,然而并不想到实行的。这种社会主义者,毫不足靠。并且在现在,不带点广义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作家或艺术家,就是说工农大众应该做奴隶,应该被虐杀,被剥削的这样的作家或艺术家,是差不多没有了,除非墨索里尼,但墨索里尼并没有写过文艺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家,也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如中国的新月派诸文学家,以及所说的墨索里尼所宠爱的邓南遮便是)第二,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
我记得好像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反动派且已经有联合战线了,而我们还没有团结起来!”其实他们也并未有有意的联合战线,只因为他们的目的相同,所以行动就一致,在我们看来就好像联合战线。而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
鲁迅成了左联的精神领袖,在他和毛泽东之间,开始有了联络渠道。担任这个联络工作的,便是左联内部的党团书记冯雪峰,他也是左联的实际领导者。在左联工作三年后,他向毛泽东汇报工作,重点介绍的对象便是鲁迅。他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还说鲁迅看过毛泽东的几首诗词,认为毛泽东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因为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早在上井冈山之前,他在演讲中就表示要做革命的“山大王”。冯雪峰从陕北回到上海后,又向鲁迅介绍工农红军长征及毛泽东的“天才领导和军事上的战略与战术”。鲁迅听得非常认真,几次都是默默地微笑,“然后怡然自得地,又好像忘我地,缓缓平静地说:我想,我做一个小兵是还胜任的,用笔!”
冯雪峰在鲁迅与毛泽东之间,如同一座桥梁。鲁迅与共产党交好,并且越来越融洽,全因为冯雪峰的桥梁作用。毛泽东早在瑞金时期就和冯雪峰说过:“我没有见过鲁迅,五四时期在北平,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见过鲁迅。今晚我们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毛泽东似乎有点遗憾,因为他与鲁迅的许多见解、主张简直如出一辙。或者可以这样说,鲁迅是坐在书房里的毛泽东,而毛泽东,是指挥千军万马的鲁迅。他们一文一武是如此的完美契合,怎么可以到今还没见过面呢?但他们一个在长征,一个在上海,一时很难见到面。但是现在有了冯雪峰的联络,他们很清楚对方的政治主张。后来鲁迅曾委人带火腿赠送给毛泽东,得知红军结束长征后,他还打电报向毛泽东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