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过,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在于创新。
快乐木业集团的当家人还有一句口头禅:“我的文化水平低,但是经营意识不能低,什么时候不学习,什么时候我的企业就会出问题。”
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或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发展受阻,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学习。
快乐木业集团股份制2001年3月5日正式运转。
股份制之初,由于股份成员,即各分厂厂长的自身利益(分红)与企业的效益(盈亏)直接挂钩,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产品的销售,以及工厂的效益息息相关,迫使各分厂在研究市场,生产、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的同时,倒逼成本,狠抓产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改制尤其加强了分厂厂长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不当家不知材米贵”,真正“把锅支到他们肋骨上了”。只有不断自我加压,不断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才能够掌握企业的命运和前途。
股份制一开始也确实加强了分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快乐木业集团进入良性循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刻关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以销定产,减少了库存积压。
(2)控制人为降等,加大处罚力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快乐木业集团靠老板的超前意识和英明决策,企业发展迅猛,一帆风顺,生产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等待提货的大货车,常常在工厂大门内外排成长长的车队等货,这种“皇帝女儿不愁嫁”,产品不愁销售的供方市场,养成了快乐木业集团干部员工“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
具体表现为,干部“只抓产量,不抓质量”,工作只有产量考核,没有质量考核,工人工资按产量数量计件计酬,只要按时完成额定生产任务,就能够按劳取酬,按件计酬,质量“大呼隆”,出了问题,不能追根溯源,根本找不到责任人。
工人“毛手毛脚”,养成“出手病”,一身的坏习惯。长期以来,由于只抓产量,不抓质量,缺乏对工人进行质量教育,工人没有质量意识,甚至形成一种观念,就是“只要我来上班,做了就有钱,就必须给我钱”,而不是“做好了才能拿到钱,做不好不但拿不到钱,还要赔钱”的理念,于是形成“做好做坏一个样”的误区,那谁还会在乎质量,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呢?产品质量又怎么能够得到保证和提高呢?“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墙报上、宣传和会议纪要上。
如今时过境迁,市场发生了变化,还用原来那种不顾产品质量,不管企业死活,单纯用多劳多得去计薪计酬,去管理生产的方式,不但早已经过时,而且危害非常大,用老板的话说就是“做得越多越冲家”!
这使笔者又想起著名经济学理论——“水桶论”,水桶水位高低是由水桶的最短一块木板决定的,同样,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是由最差素质的员工决定的。快乐木业集团曾为此交过无数次“学费”,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快乐木业集团却从来不曾从中吸取过教训。
(3)斤斤计较管理,点点滴滴节约,降本节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股份制动了真格的,一是降低主材料成本,加强综合利用和代用,二是控制各项制造费用,减少浪费。
(4)减员增效。撕开情面,冲破关系网,大刀阔斧精简了一些可有可无的部门和不称职的人员;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服务人员(机、电、钳、铲、拖、磨,包括锅炉房、食堂等等)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不仅改善了服务态度,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
以上是改制初期取得的一些成效,显示出股份制制度的优势与可喜之处,可是不久,快乐木业集团各分厂乱象渐生……
=================
股份制是被下面“歪嘴和尚”渐渐念歪了经。
由于分厂管理经营者们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没有长久计划,加之观念陈旧、思路不清、方向不明、信心不足,导致决策失误,产品始终调整不过来。
比如出口产品:老板在1999年春节全集团开工大会上就明确提出远景规划。说二十一世纪快乐木业集团要走向世界,出口产品要占半壁江山。两年之后,2001年2月11日在组建董事局召开的主任以上扩大会议(这也是股份制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扩大会议,后来股份制期间老板很少召集、参加这样的大会),老板作了重要指示。
老板说“我仍是老板”,股份制进行了优化组合,权力的调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目的是为了快乐木业集团公司更好、更稳定地发展,宗旨是培养出更多的人材,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老板语重心长地要求大家把股份制改革深入下去,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告诫大家“要为快乐木业集团六千多名员工着想,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着想”,要“识大体,顾大局”,进一步阐述股份制的目的和意义。
最后,老板明确指出,拓展市场空间,开发出口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可是,耐人寻味,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最先在出口产品上调整过来的,不是三大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反而是没有改制的企业——环宇分厂。
环宇分厂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改制。
环宇分厂也是快乐木业集团唯一没有改成股份制的分厂。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