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夏
当年开林家铺子的林老板,现在办报了,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
前些年,有人管他叫“林总”,他很不爱用,因为这个称呼使他联想到林彪;有人管他叫“林头”,他更是哭笑不得,心里说:我这是哪位数以后的“零头”呢!现在起了一点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管他叫“林老板”。这一声声的“林老板”,喊得他心里开了一个油盐酱醋铺。一来,他想起了当年在那个小镇上当个林老板的种种辛酸;正如一位叫茅盾的人为他所概括的那样:“他,做生意多么巴结;他,没有害过人,没起过歹心……然而他一直如此命苦!”二来,现在的林总编可也圆了一个早年的梦,一个当老板的梦,当前,眼看着不少国有企业连年亏损,处境艰难,而他所经管的这个“国有企业”,盈利之高,形势之好,使得林某人时不时地暗暗赞许自己:经营有方,毕竟不是外行呀!
“丁零零……”今天凌晨两点多钟,一阵电话铃声把他从家中的席梦思床上叫醒,是总编室主任打来的。
“林老板,今天有重要新闻,要放头版头条。”
“那就放头版头条呗。”
“要这么简单,我就不给您打电话了,今天头版是早就安排好了的,一条广告,一个整版。”
“我还是那句话,除了特殊特殊情况,一切版面给广告让路!”
“林老板,现在我可是碰上了两个特殊特殊情况打架,拉又拉不开,劝又劝不拢呀!第一,这条新闻确实特别特别重要;
第二,今天是六月六日,六六大顺,头版上这条整版广告是经过招标敲定的,人家出价100万元。这,您是知道的。”
“这样吧,头版报眼上发一条标题新闻,后面加括号,注明详见本报今日第二版。”
“恐怕……恐怕不合适吧。”
“没那么多恐怕!别忘了,重视广告正是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上午九时许,林总编在他的办公桌前坐定,他要亲自起草一个大会报告。再过几天,是本报创刊四十周年,届时,本市现任党政领导以及部分前任党政领导将莅临祝贺。
“嘭嘭嘭……”
“进来。”
发行部主任一边随手关门,一边喊了一声“林老板”,五秒钟后,当他站在林总编的办公桌前,这才将来意禀告,“林老板,这个月的订户又下降了,势头很猛呀……”—“知道知道,坐下坐下。”林总编从从容容,满面春风,从一摞文件里抽出一张报表,放在了发行部主任面前:“你再看看这个,咱们的广告收入与日俱增,势头也很猛呀!喏,再盖两幢宿舍楼,可就都在这儿了!怎么,难道你不想住得更宽敞、更舒适、更气派一些?
至于对奖金有增无减,你的感觉大概不会比别人迟钝吧。”
“订户如果照现在这个势头降下去,就怕是过不了多久,咱们这张报纸再也经不起上轮转机呢!”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一定数量的订户是有保证的,这是咱们这张报纸的性质所决定的。”
“林老板,您……”
“好了好了,忙你的去吧。”
望着发行部主任的背影,林总编叹了一声气:“唉,某些人要改变观念可也难哪!”当他正要接下去写那个大会报告时,忽然想起来了,便把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改了一下,由原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改为“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很满意,轻轻地哼起了一支莫名其调的歌。
衣冠男女(两则)陈村
标准男士宗福先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描述穿衣服的宗福先。一般地说,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容易描写,这正如奇装异服容易夺人视线一样。可惜宗福先不是这样的人,相识十余年,我从未看到他有什么惊人之衣,甚至连比较醒目的也十分罕见。
必须指出,宗福先是个有教养的男士。所谓的教养,不光表现在不说没分寸的话,也表现在不穿没分寸的衣裳。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他从不赤膊。我是他家的常客,总见他一面感叹盛夏难熬,一面衣冠楚楚,如同随时准备接待女客或外宾。我知道世上有些人是赤膊的,往往还赤上街去,他们尊重身体的自由与卫生,懂得“此时无衣胜有衣”的奥妙。宗福先长得不够壮美,所以不能没有包装。有次出国,地中海边,同伴中连半老的老头也下水耍去,他却只在岸上望望,他说,没带游泳裤。我没问他,照我推想,他家中是不收藏这种裤子的。
其实,宗福先的体型还看得过去。四十余岁的,不光不发福,还有个小蛮腰,实在可以骄人一回。
有次看到宗福先十余年前的形象,那是《于无声处》剧组赴京献演。录像带上,他穿一件军大衣,剃个小平头,宛如清纯少年。这样的装束久违了,看起来竟有亲切感,这是剧组的统一着装。后来,我就认识了他。印象中,宗先生从不落伍,也从不激进。进步中偏于保守,保守中又有出新。大处保守,小处见新。
有一阵,我以为他是不在意服装的,谁知并不。相处长了,知他第一要端庄,第二要整洁,第三则是小小一俏。端庄靠款式和颜色,他不取没有定评的服装,不用鲜艳的颜色,更忌讳配色绚丽。整洁靠洗。靠将衣服折叠悬挂熨烫,靠不在口袋里放任何东西。所以,他和女士一样,四季总是离不开包。他站坐有相,不敞着怀,不袖着手,只要是扣子,基本都扣起来。假如到此为止,就将他的爱美之心埋没了。他会中意某种领式,某种饰物,这就是他的俏了。我想他的心也是希望自己打扮出众,引人注目,不知为什么,真的穿戴起来便怯了场,便不自在,便又躲回灰调子中,只在小处透露出春的消息——一枝红杏出墙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条街上,如果都是这样的男人,倒是令人肃然起敬,整个民族性也会温文许多。可是,这样的街决不好看。
前些日子,宗福先访问意大利归来,宣讲他深为折服的古罗马的古典美,并出示彩照百余帧。画面上宗先生最美妙的衣着不是他精心选购的领带西装,而是在罗马街头即兴购得的一件鲜红的T恤。穿着这件价值五美元的冒牌鳄鱼衫,宗福先竟也神采奕奕,一改常日的倦态。地中海的阳光照耀着这位红衣男士,他欣躇之余,破天荒地做了一个振臂欲飞的动作,潇洒得令人咳嗽。我不由地擦擦眼睛:这也是宗福先吗?
王安忆的服装梦
按一种夸张的说法,我是看着王安忆长大的。不过,这仅仅是指她在文学上的成长,因此,我多次写过文章。作为她的同行和同事,我有幸常常见到她,可是见也白见,说起她的服装,脑中竟是朦胧得很。
在我的印象中,王安忆似乎从不穿什么新衣服。这印象当然是不确的。这大概与她往往乔装朴素,常喜爱旧衣般的新衣有关。此论的根据是我在各种场合,都没见她穿过光鲜的衣服,绚丽的衣服,更没有忽闪忽闪的料子。
在文学上,王安忆是个时常变化的人,她的小说一段时间一变,向来准时。衣着的变化却没这种规律。她通常是保守的,含蓄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她对服装一定是用心的,但看不出用心的痕迹。似乎在衣橱中扯过一件就穿上了,或在货架上扯下一件就买下了。她没有很贵的服装,虽然她比那些“名牌族”更买得起。她的衣服数量似乎也不太多,不必为穿这穿那费尽心思。
我又想,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些印象,一定是不确的。因为王安忆常常谈论服装,比谈小说要多得多。当然不是和我谈。
女作家们凑在一起,最迟第三句话一定要谈服装,我只是顺便听听。她们谈得那么入神,旁听者会以为这些人是做服装生意的(当然她们去做生意是注定要亏本的)。谈论服装对女人来说想必是一种非常的愉快,所以说到服装的功能,应该加上“谈论”这一条。在这样时刻,男人不妨走开。以前我曾插话,说什么衣服“这么难看”,立即遭到“你懂什么”的训斥。在这种时刻,男人不妨显得笨一点,听听王安忆们在说什么。王安忆的点评通常言简意赅,不容置辩。
假如我不揣冒昧的话,我想说王安忆作为一个为城市提供服装美的市民是不称职的。穿着的趣味需要积淀,需要感悟力,还需要层出不穷的奇思异想。王安忆想必没有这份阅历和精力,也不准备大动干戈巨额投资。所以,她基本是中庸的,是人群中亲切的一个常人。人们不会被她的服装拒之千里或为之失魂落魄,人们也不会从她的衣着中得到某种新鲜的启示。
自然,这并不是说王安忆永远是平庸的。我曾说起过她从美国归来时的宽衣窄靴。后来细想,令人过目不忘的主要还是那种精神。时间久了,美国后遗症克服了,她又回到往日。这个人不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抢镜头的人。不知因为羞怯还是其他,她曾谢绝过诸如上电视之类的美差。她基本上出现于稿纸之后,这样性格的人,我们怎能指望她在街上闹出许多动静呢?
可是这样说还是不完整。王安忆的内心想必是愿意在服装上出类拔萃的。这从她对服装的关注,从她手腕上叮当作响的异国饰物上可以发现。此外,我有幸听她说过一个梦想:她说想当个时装模特儿,一套一套衣裳穿到台上,最后全场肃静,她穿着婚纱登场。说这话时饭已吃饱,众人信口讲点半真半假的话。然而,王安忆的神情是极其严肃的。我知道此话不能当真,此人永远不会这样上台。这只是她的一个说漏嘴的梦,有点可笑。不过,想到这也是全体女子的梦想,就觉得其实也不可笑。一个人怎么可能去笑地球上的一半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