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的做法打造了优秀的职业品牌。那么,一个人的品牌从何而来?从商品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品牌来自于外界的口碑和大家心目中的公认。就像我们在需要换手机时总会想到诺基亚,买电脑总会想到IBM一样,因为我们清楚这样的牌子质量好,又可靠。这种外界的公认本质上就是品牌的作用。
当然,树立自身的品牌并不是真的要求人无所不能,而是别人能做的你要做得更好,别人不能做的你要能够做好,别人不能做自己也不能做的要创造条件、寻求其他途径解决,达到好的结果。只有持续的这种结果积累,才会产生出品牌的效应。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以负责为保证,否则,不光不能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品牌,还会起到相反的副作用。
一家高级轿车代理商的总经理,决定从两位业务主管当中选出一位来接替他的位子。他找来两个人,布置了一项任务。
任务很简单,德国原厂50辆最新款的轿车就要运抵台湾,他想给这两位业务主管三个月的时间,谁卖得最多,谁就是新的总经理。老总特别强调一点,这款车有一个电子零件有瑕疵,瑕疵现象的发生几率只有50%,因为这个瑕疵不会影响到行车及安全性,原厂没有计划召回车子。但是若瑕疵真的发生了,零件要等三个月后,才能运抵台湾帮客人换修。
两位候选人都相当有信心,因为根据销售记录,两人都有在三个月内卖掉30辆车的实力。但最后的销售状况却出现了很大的落差——在三个月竞赛期届满的时候,其中一个业务主管卖出了49辆,另一位却1辆也没卖出。
老总很纳闷,他调出两位竞争者的销售日报表,惊讶地发现,两位的来客数及试车数不相上下,但销售量却相差悬殊。
好奇的老总于是请一位朋友乔装成顾客,分别向这两位总经理候选人买车。经过详细的介绍并且试驾后,老总的朋友很满意地向这位已卖出49辆车的业务主管说:“请问最快何时可以交车?”业务主管:“可以立刻交车。”老总的朋友回应两天内决定。
第二天,老总的朋友向另一位没卖一辆的业务主管试车,问:“最快何时交车?”业务主管答:“三个月。”老总的朋友问:“为什么要这么久?”业务主管回答说:“此车进量有限,我的配额刚好卖完。若您急着要车,我可以把您介绍给我同事,他还有最后一辆!”
老总在听完朋友的叙述后,好奇地找来那位落败的业务主管问:“听说,在他卖出去的49辆中,有30辆是你介绍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业务主管答:“从员工的角度,我有达成销售的责任,因此不能停止销售这50辆车。但从自己的角度,我无法卖一辆事先知道有瑕疵、却没有零件可以更换的车子给客人,这跟我自己的原则抵触。所以在向客人介绍时,我都如实向客人告知此瑕疵。虽然造成最后别人卖得比我多,但如果他被您选为总经理,就表示您比较在乎业绩,比较不在乎诚信。从职场生涯的角度看,我也不适合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卖了49辆车的业务主管走进办公室,脸色不大好看地拿了一张文件给老总。这是德国原厂发的电子邮件,上面写着:25件备品要再延30天才能交货。
这位业务主管不安地对老总说:“又要延30天,我有好多客户吵着要退车!”老总问:“有几位?”业务主管说:“25位。”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决定我们不只是在寻找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也不是谋求一时的生存,而是要通过塑造个人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获取比别人高的溢价,就不担心失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可以在各种活动、各种场合成功地行销自己,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的肯定和承认。
总之,品牌是企业竞争的法宝,未来的社会,品牌也是个人竞争的法宝。对于任何一个想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有所作为、想在竞争领域保持领先者,就必须要完成从职业到个人品牌的转变。
尽早为自己做好职业计划
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增强,理财、教育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投资已经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职业规划投资作为充分渗透于个人品牌、贯穿人生始末的一项内容,已渐渐成为人们投资自身及追求回报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职业规划投资成了人生的首要投资。
然而,许多人宁愿为换一部手机或买一套衣服花上几天的时间选购,并花费上千元的费用,也不愿意为占去我们一生近10万个小时的职业生涯投资一点时间和金钱,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遇到危机时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
职场中的人往往有着这样的经历:初进职场时冲劲十足,可是过不了几年,身上便带了几分拖沓之气,开始变得不求上进,对周围的环境也失去了敏感性。这些往往都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规划的结果。长此以往,我们便越来越没有危机感,难以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就离成功越来越远。
有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他们每天都要跑到山涧里去挑水。由于路途比较远,他们常常能在路上遇见,久而久之就成了好朋友。转眼3年过去了,有段时间,连着好几天,和尚都没有遇到道士来挑水。开始的时候以为道士在偷懒,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见到道士的影子。和尚终于忍不住了,心想:“我那位老朋友可能生病了吧,这么多天不挑水,怎么生活呢?”于是他来到对面的道观去找那位道士。
令他吃惊的是,道士的身体健康得很,正在悠闲地练太极。和尚奇怪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不用喝水吗?”道士笑着带和尚走到道观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3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挖出井水,我便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
当我们工作和领取薪水的时候,就好像是在挑水,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与计划,才是挖井。聪明的职员能够像道士挖井一样尽早规划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有针对性地积累经验和资源。当其他人还在领取微薄的薪水的时候,他已经脱胎换骨,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小张毕业于某知名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成功进入一家韩国公司。两年多的时间他过得非常充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得到了上司的器重。小张在那儿接受了非常正规的跨国公司的系统培训,让他受益匪浅。
但年轻的冲动使踌躇满志的小张不甘现状。之后他跳槽进入了另一家北美跨国公司,入职时从最基层的销售员做起。可是在外企,每个岗位都有非常明确的个人工作职责,不到一定的岗位,无法全面涉及销售管理。一年半后,小张结束了第二份工作,接受了一家私企销售经理的职位。他以为在那里能更好地了解公司运营的整个环节,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然而,私企的管理体系与外企截然不同,在新单位里,他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无从适应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风格,使得已经年近30岁的小张备感苦恼。自己的职业生涯遭遇了“滑铁卢”,在心灰意冷之时他不免扪心自问:我的职场到底怎么了?
其实,职业规划的过程就是投资规划的过程。在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张一样的迷茫者,他们在“盲目尝试后收获的失败”中,继续寻找和明确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所以很多人至今也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投资的重要性。
毫不夸张地说,走好第一步,直接关系到今后职业生涯的成败。我们中的很多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会注重选择知名企业、热门部门,但很少会考虑到自己的客观条件和自主意愿。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够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短期内的目标,制定出长远的人生计划,都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影响。俗话说,早投资早受益。尽早地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理性的投资,可以先于他人获得更多的收益。
扬长避短是基本的做事之道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工作的时候,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精心准备,方能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种竞争的前提是,既要明白自己的长处,还要清楚对方的长处。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假如你对对方的情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你将会无的放矢,对自己不利。只有清楚对方的长处、优势,才能够在竞争中寻找他的短处进行攻击。
美国着名的“优势理论之父”、盖洛普公司已故的前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认为:“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关键就在于发现并发挥优势……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会无暇顾及发挥优势。同时可惜的是,任何人的缺点总要比才干多得多,而且许多缺陷是后天难以弥补的。”
某集团公司决定从去年招聘的两个大学生小陈和小王中提拔一人做集团宣传部报纸的总编辑。小陈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人,上上下下很吃得开,人缘不错。他一直担任宣传干事,时有文章见报,在宣传部乃至公司上层皆有较好的声誉。而小王话不是很多,显得稳重老成一些,在报社担任编辑、记者,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总编在即将离任时还特意提到了他,想让他接替自己的职务。而且,小王与省市报纸、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比较广泛,有利于发展业务,提高企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