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范老桅一下子就老了,老得满脸是核桃皮,若不是行船跑海练就一副好身体,他早就一病不起了。范家一向要脸面,可渔村第一个入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二儿子。接着,大儿子的造船厂破产了,范大锚成天垂头丧气地揪着头发,一天不说一句话。大儿媳春芳呢,不知啥时离开的渔村,去了县城,陪孩子念书,天知道是不是嫌弃了范家,一去不复返了。这一连串的打击,范老桅怎能承受得起,不老那才怪了呢。
孙子范天齐正在县城读高中,很快还要上大学呢,哪一天不需要钱,可海里的鱼已经撑不开渔民的腰包了。整个渔村,只有范老桅还在坚持出潮打鱼,除了他具有一双鱼鹰般的的锐眼,谁还能看出大海里哪儿还有鱼在零星地游动?出潮的时候,再也不需要鱼筐鱼篓了,带走半船的网,回来时,拿根绳子穿过鱼腮,打上来的鱼便全拎回来了,能赚出礼尚往来的钱,能够全家正常的生活费用就很不错了,要想攒出几个钱,供孙子上学,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了。这还得是范老桅,换个别的渔民,天天出潮,还不得赔个底朝天,别说是渔船渔网,房子家具,恐怕连屙屎的茅坑赔得都剩不下。
渔村的码头里,萧条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渔船挤得没处泊。现在,码头里稀稀落落地就那么十几条破船了,而且一年四季都趴在码头里随风逐浪地飘着,只等打海蜇的那一天,才出一次潮。这几年,海上穷得连鱼苗都不成群了,网网下去网网空,干赔着柴油和人工,谁也忍受不了。辽东湾里,只剩下没心没肺的海蜇,还能旺盛地繁殖一回,等到每年的八月初,封海的禁令一解,所有的渔船便都放射进大海里,狠狠地捞上一潮。弄好了抢出个四五万斤海蜇,就够全家活几年的了,若是这一潮抢不到,下一潮海蜇就全被别人打光,一年就是血本无归了。
这哪里是出潮啊,简直就是赌博,赌赢了,喜气洋洋,赌输了,倾家荡产。渔民哪能承受得起呀,亏了本的渔民,把气撒在了渔船上,毁的毁,拆的拆,卖的卖,更有甚者,当众把自己心爱的渔船烧了。
海上捕捞如此的惨淡,范大锚的造船厂注定是黯然无色。
范大锚却是个死犟死犟的脾气,这么多年,始终顽固地坚守着船厂,他期盼着有一天,海上的鱼虾突然间旺盛起来,船厂的大院子重新挤满木匠铁匠,重新飘起黄花松的清香,重新响起“叮叮当当”繁忙的敲打声,重新听到渔船下坞时“噼哩叭啦”的鞭炮。可是,现实却让他的希望一天天地破灭,他所有的美好愿望,只能在梦中抓得到,醒来时,面对他的依然是不敢面对的残酷。
幻想与现实,总是矛盾在范大锚的心中,很多的时候,幻想总是超过现实,范大锚就这么一直挺着,挺了好几年,实在挺不住了,才肯宣布破产。建造船厂,是范大锚从小的梦想,可好梦只让他持续了三五年,接下来的这些年,便完全是噩梦了。范大锚陷入了沉重的债务之中,越想拔出来,却越陷越深,深得无法救药,只能宣布破产了。
破产还债这一天,渔村里的人都替范大锚惋惜,从今以后,渔村不再有造船厂了,这不仅是范大锚的损失,也是渔村的损失。范大锚的破产,也就等于宣布,渔村里的人离大海会越来越远了,真正意义上的渔民,还能维持多久?
那一天,渔村的人对范大锚格外的开恩,一根木条也算抵上几千块,拿走了债也就清了,造船厂分光了,债也就等于还净了。可是,一个梆梆硬的壮汉子,也就倒下了,家里连一把吃饭的米都没了。
冯大岸伸出了援助的手,送去了米面油粮,希望范大锚能够帮助他协理老滩,万亩滩涂啊,他总归要找个知近人帮他管理。范大锚思索再三,还是决定不去了。事实上,十几年前那次海难过后,范大锚总是在心里和冯大岸叫着劲儿,看谁是渔村最有本事的人。可是,大海嘲弄了范大锚,却成全了冯大岸,这多少让范大锚的内心无法平衡,凭本事干,谁比谁差呀,是老天不长眼啊。
范大锚不喜欢寄人篱下,在生存面临危机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归,选择了重新出潮,他要回到风浪中去历练,忘却海难留给他的恐惧,像火凤凰一样,获得重生。
其实,冯大岸早就预感到,范大锚的船厂是撑不下去的,可范大锚却是个一根筋的人,越劝越来劲儿,不撞个头破血流,决不回头。他有心帮助范大锚,却无从下手,于是,他就想到了春芳,让春芳管理进老滩里挖蚶蛤蚬贝的雇工。
渔村好多媳妇争抢这份差事,春芳也理解冯大岸的一份苦心,可她望了眼天上的太阳,还是拒绝了。多忙多累,春芳都不在乎,她就在乎自己这张脸,她不想让海风吹皱,她害怕海边强烈的阳光。
这么些年来,范家一直拒绝冯大岸的帮助,就连不争气的范二毛,也不愿领他的情份,冯大岸总觉得亏欠范家的实在是太多了。范家的生活如此的艰难,他必须伸出援手,曲线帮助范家了。他从县城里找来一个朋友,委托朋友来渔村,把春芳用海钻子穿出的长城、黄山、故宫、天安门,还有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等等,一股脑全都买走了。
真是天降喜事,春芳正在为儿子的学费、书费、住宿费还有伙食费发愁呢,一下子,全都够了。高兴之余,春芳又添了一份忧伤,忧伤诞生在从县城回来的路上。到县城的高中一股脑地把那些钱全塞给儿子的那一刻,春芳还是满有成就感的,当她的眼光游离开儿子,看到别的孩子光滑的脸庞,饱满的身材,还有洒脱的衣服,一种自卑感从春芳心底油然而生,儿子和同学们的差距太大了,一眼就看出,他们家的范天齐就是穷困家的孩子。
春芳的眼眶里立刻盈满了泪水,她真后悔拒绝了冯大岸交给她的差事,脸黑了就黑了吧,能换来儿子脸上的光鲜啊。儿子看懂了母亲的心事,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妈,你儿子的好东西都在里面呢,全校排榜,你儿子又是前三名。
这么好的儿子,是上天修来的福分,春芳觉得,为儿子做的事情实在太少了。
海钻子又在春芳的手中滚动了,她在穿一件更好的鲤鱼跃龙门,她在心中祝福儿子像鲤鱼一样,跃上国家最好的大学,也在祝愿这件工艺品卖上更好的价格。一件工艺品,用千万个海钻子穿成,黑天白夜地忙,也得穿十天呀,能卖出二百来块钱,已经是很不错了。前一阵子出手的那批海钻子工艺品,是她攒了几年的呀,卖出这么一堆才能看出钱来,可这做一件卖一件,只能撵吃撵喝,离供出儿子念完大学,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呀。
后来,事情就有了转机,收购春芳工艺品那个人,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工艺美术厂,用机器给海钻子打眼儿,雇十几个女工流水线生产,聘春芳做生产副厂长,月薪一千多。春芳满腔热情地赴任了,可她一生也不会知道,这个厂子就是冯大岸的,更不会知道,其实,厂里的许多产品,大多成为冯大岸的礼品,送给了天南海北的客人。
这也是冯大岸过人的精明之处,送工艺品即有海的特点,又高雅脱俗,避免了把那些贵重的海鲜当礼品了。
37
没有老婆在身边,范大锚不仅心里头想,生理更想。可是没有办法,老婆说啥也不肯回渔村,她说她好忙啊,忙完了厂子,还要忙孩子。副厂长的位置,让春芳充满了朝气,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价值,可以在风吹不到、日晒不着的地方,用海钻子编织梦想了。她已经不需要渔村了。
早知老婆不肯回来,范大锚说啥也不会同意在城里租房子,宁肯让儿子范天齐当住宿生。孩子刚上高中的时候,春芳想得直掉眼泪,十七年了,春芳从来没离开过孩子,可想归想,她只能盼着月末假,和儿子聚上两天,做上几顿孩子的爷爷送来的海鲜,又亲亲热热地把孩子送走。可是,自打当上了那个破副厂长,春芳就不断地鼓动他,孩子上高二了,学习越来越紧张,宿舍里人多,影响学习,孩子又舍不得吃,眼见得瘦下去,衣服脏了又没时间洗,回家一趟,往返得耽误一天,孩子的时间比金钱还宝贵呀,在学校旁租个房子吧,我去服侍他,让孩子安心学习,一定把咱孩子供出去,说啥也不能让孩子回渔村了。
那时,范大锚正在为造好的渔船卖不出去犯愁呢,造一条渔船成本四十多万哪,没人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范大锚就要倾家荡产。造这条船时,春芳就极力反对,谁都看到了海里的情景越来越惨淡,谁还能买船啊。两口子为这事,没日没夜地打架,范大锚把春芳的脸都打肿了,春芳都没服。现在,造好的船晾在坞道,无人问津,后果明摆在那儿了,范大锚这才不吱声,闷闷地揪头发。春芳没完没了地说孩子的事了,他的心更烦了,索性摆着手,随着春芳的想法去,走了耳根子就清净了。
谁想到,春芳这一走,竟然不回来,挺直了腰板,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人也养出了细皮嫩肉,怎么瞅也不像四十岁的人,十年前的风韵又回来了。
一些流言蜚语在渔村里流传开了,说春芳电影明星一样盘着头,穿着翻领小西服,和一个小白脸男人在街上走。说老范家的男人都咋的了,背上不驮个硬壳子不舒服。尽管这是猜度,范大锚的自尊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范大锚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是恩爱夫妻,春芳不可能背叛他。夜里,身体煎熬得难受的时候,他总是用回忆填充他焦虑的心,他们相恋时的一个个小细节,一个个小动作,他都玩味好半天。他清楚地记得,十八年前,也就是那场海难来临前两年的初冬,他到辽西丘陵的山沟里寻找山榆树。造一艘好渔船,必须有好龙骨,山榆木又沉又重,特别结实,不怕水浸,不招虫蛀,是做龙骨的最好材料。那时候的辽东湾,蟹满虾肥,鱼群相追,满海流金,解下身上的布衫子都能兜上几条活蹦乱跳的鱼。海里是一网金一网银啊,谁不想趁机多捞一把,渔民们纷纷造船,快把辽西丘陵的山榆树砍光了。
范大锚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已经寻找得很疲惫了,也很失望了,正打算放弃寻找山榆木,返回渔村。无意间,他发现山坳的深处有一户人家,那户人家的门前生长着一株粗壮的山榆树,他喜出望外地奔过去。进了那家的院子,他看到了一个让他更加喜出望外的人。
那便是长得和海神娘娘一模一样的春芳。
春芳细眉细眼,小巧的鼻子,樱桃小嘴,脸梨花儿一样嫩白,笑起来一排白晶晶的小芝麻牙。她正在树下穿针引线地绣一朵牡丹花,看着范大锚失神地望着她,她的心乱了,绣花针也刺破了她的中指,她调皮地瞥了范大锚一眼,边往屋里跑,边用山泉般甜润的嗓子喊,爹,来客人了。
谁能想到,远离人烟的山坳里,藏着这么个动人的小姑娘,范大锚的眼睛直了,步也不会迈了,他没有想到,他心中一直敬慕的海神娘娘就这样活灵活现地浮在自己的眼前。直到春芳的父亲走出屋,他还是那样傻站着。
那一次,范大锚出了天价,买走了那棵树,一棵树的价格,足可以买下山坳里的四间房子。那一次,他的大方与诚实,打动了春芳的全家,允许了春芳与他的往来。还有春芳那个让他爬悬崖峭壁,取劲草花的考验,想起来,现在心里还泛着蜜,那个小伎俩,真能难住别人,可对飘泊在船上,风里浪里长大的范大锚,那就不足挂齿了,船上的风浪早就让范大锚的手脚像壁虎一样。那天,范大锚之所以弄掉那些碎石,还故意悬在峭壁上,就是让春芳为他揪心,为他春心大动。
也就是从那天起,范大锚就有了未婚妻。婚后,范大锚告诉了春芳这一秘密,气得春芳直捶他,不断地埋怨着,原以为你山榆树一样,是个沉甸甸的实心,谁想到也像八爪鱼一样,藏了这么多心眼儿,早知道会骗人,说啥也不嫁给你这个鱼黑子。
两个月之后,就是春节了。春节时的海风,除了有些发潮,和山里的风没有什么区别,渔村里的人也都开朗大方,过着一掷千金的幸福生活,春芳没觉得渔村有什么不好。在山坳里孤独惯了,面对热情慷慨的亲友和乡邻们,她感动了好一阵子。趁此机会,范大锚在她的肚子里播下了范天齐。
春芳是在挺着大肚子的时候,后悔嫁到渔村了。那时已经是盛夏,春芳去码头等候贪恋捕捞的丈夫,回到家里照镜子一看,她吓了一大跳,白白嫩嫩的脸一下子被海风吹黑了,黑得像被人泼了墨,怎么洗也洗不净。
春芳大哭了一场,从此也像天后宫里的海神娘娘一样,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这一躲,就是十八个春秋,可是无论怎么躲,海风还是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她梨花般的脸上总是沾上一层快要凋零时的锈色。她讨厌海风,讨厌海边的日头,它们差一点儿让她失去花容月貌,可她却无法讨厌待她千般好的丈夫范大锚和乖儿子范天齐,顶多埋怨一顿丈夫把她骗进了渔村。丈夫让她感到自豪,建起了辽东湾西海岸最大的私营造船厂,儿子呢,也一直很争气,从小学到高中,全是学校的尖子生。
如果大海里的鱼虾不衰败,讨厌海风的春芳会守在屋里,做一辈子贤妻良母。可是,严酷的现实迫使她不得不走出家门,她不能因为钱让儿子搁浅在奔向重点大学的路上。感谢苍天,给了她一件她最喜欢做的事情,也给了她儿子的未来,她的收入起码能撵得上儿子念书的费用。
春芳无法知道,苍天就是冯大岸。
38
范大锚决定重归大海。那一天,他趟进过胸深的海水,从日出站到了日落,潮落下的时候,他追着浪头往海里走,潮涨上来时,他随着潮头往回退。那一天刮着很大的南风,浪头劈头盖脸地裹卷着范大锚,海水都淹红了他的双眼,可他却依然站立在海水中。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范大锚走回了岸边,他的腿没有软,他浑身还充满着力气,他攥着拳头,冲天高呼着——
大海,我不怕你了。
事实上,范老桅始终关心着大儿子。大儿子红火的时候,他为儿子感到自豪。大儿子衰败的时候,他悄悄地接济着孙子,减轻儿子的负担。大儿子失魂落魄的时候,他始终跟踪在儿子的身后,以防不测。
看到大儿子终于战胜了自己,范老桅再也按捺不住了,从岸上的树丛中跳出来,抱住湿漉漉的儿子,一双老泪泉水一般涌出,大儿子没有让他失望。
太阳唤醒渔村的时候,父子两人开始准备十几年后的第一次共同出潮。
像许多许多年以前那样,范老桅牵着儿子范大锚的手,来到了渔村的码头,跳上了渔船。那艘80马力的渔船起锚了,从那群昏昏欲睡的渔船中脱颖而出,机器嘎嘎嘎脆叫着,直奔大海的深处。
范大锚回头望过去,十几年没从大海里看渔村了,渔村已经变得让他不认识了,渔村里的平房间,隔三差五地挺出一座气派的小洋楼,小洋楼把身边的平房挤得格外寒碜,原先的时候,渔村的房子虽然破旧,从海里看,是那般的整齐,现在小洋楼矗起来了,整个渔村反倒显得零乱了,无序了。原先的渔村,就像无风时平潮的海,看得清澈透明,现在呢,全成了风暴过后的海,连一寸深都看不明白了。
辽东湾也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海面上经常飘浮着五颜六色的柴油,见不到鱼群拱破海面的波纹了,看不到叼鱼郎兴奋的翅膀了,大海是那样的寂静,寂静得只剩下渔船干燥的马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