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相信“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他喜欢辩证地讲“成功是失败之母”,他经常强调“过去的成功成为惯性就很危险,任何经验都不能简单地移植,必须适应当前的实际不断改变自己。”最精彩的是关于做人,刘国平说:“打掉了牙齿含着血吞下去,这才叫男人。”诸如此类,刘国平言谈举措总有些独立思考,总带文化味儿。这种气质和习惯必然带到他所承担的管理工作中,必然影响着他所负责的团队层面。中地集团公司的海外施工团队是一支知识密集型队伍,同时又具有流动分散施工、经常单兵作战的特点,人性化管理自然就是经营管理的主导理念。刘国平刻苦营造出的文化管理氛围和总是带有文化色彩的工作方式,极好地适应了海外施工环境。中地集团公司成功开拓北非工程市场,凭借的是实力和诚信,也凭借了坚实的企业文化力量。
1999年3月,在公司总部决策下,刘国平首次到阿尔及利亚进行市场考察。当时阿尔及利亚政局并不稳定,当年2月死于恐怖袭击的仍有数十人之多,在阿尔及尔几乎见不到外国人。就是那次考察,刘国平广泛收集信息,购买了SidiBel-abbes供水工程的标书,向公司提交了认为阿尔及利亚处于市场“时间窗口期”应择机进入的报告,从而成为中地进军北非的开端。当时,刘国平的职务是中地几内亚一马经理部总经理,但是非常关注北非市场。他认为阿尔及利亚严重缺水,供水工程市场潜力巨大。而布特弗利卡总统当政后国家正发生深刻变化,政局趋于稳定,石油收入使政府财政宽裕,做供水项目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所以,以供水工程项目为切入点进入阿尔及利亚市场的判断是准确的。2000年9月中地阿尔及利亚经理部(2002年12月改为中地北非经理部)成立之后,总经理刘国平领着员工们经过艰难曲折的开拓,实力不断壮大,在2005年夺取合同额超过亿美元的君士坦丁廊道项目和此后的合同额达数亿美元的汤姆拉萨特沙漠供水项目后,经理部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至2011年统计,中地北非经理部已在阿尔及利亚承接完成各类工程项目近30项,施工领域不断扩大,市场范围正向周边国家拓展,已经是中国国企在北非的一支劲旅。2008年12月,刘国平回公司总部任职,在2009年1月的述职报告中,他曾这样自豪地说,中地北非经理部累计完成的合同额“确保了北非经理部未来2—3年的项目储备。”这一切成果的取得,与文化管理、文化建设没有关系么?
在中地北非经理部,文化管理体现在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和每项具体事务中,无不显示着特殊的作用和激励员工精神的魅力。刘国平和经理部领导班子努力经营的文化环境大致如下:提高团队凝聚力和职工创造力的最好方法,不单靠物质奖励而是给予每个人发挥才干的平台并提供力所能及的环境与条件;团队能够不怕困难、持续作战的动力,是团队内坚持五湖四海、绝不搞小团伙,建立一种无障碍人际关系;与业主、监理及驻在国官方机构搞好关系的根本途径是诚信,用换位思考方式应对矛盾纠纷;经理部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取信于广大职工的办法是:以身作则、承担责任、信守诺言、诚心待人……或许我笔下的归纳并不全面,因为采访中刘国平谈及的事例确实太多。比如:他让我多写一些在施工一线奋斗的职工,比如他让我尽可能把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逐一介绍一下,他说这一切工作绝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刘国平的要求,我难以做到。但是,中地北非经理部文化管理肯定发挥着持续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总是第一生产要素,人性化管理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刘国平说:“用人成功了,事业就成功70%了。”刘国平和中地北非经理部在选用人才方面也很有特点,他们主张选用最适合的人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提倡人品第一“在好人中选好人”,坚决重用知艰识苦而且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并且重点使用经理部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这些难说是什么标准,却又是中地北非经理部多年实行的现实。能够证明他们人才选用合理的最强有力的事实是:现今北非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基本都是开创北非市场时期从国内各地借聘到中地的人;而至2011年底,北非经理部在海外工作10年以上员工已高达16名。尽管离开北非已经3年,尽管身兼数职进入公司领导层后事务繁多,然而刘国平始终以一种特殊的感情关注着北非经理部的成长。他认为,我们在文化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大量应提升的空间。今后,在企业制度健全中应当更充分地融入人性关怀因素,在完善激励机制中必须首先肯定职工的创造精神,在海外施工行为规范制定时需要多考虑家庭因素、情感交流,在团队建设和管理中应提倡尊重每位职工的个性……
2003年,刘国平在40岁的时候头发就已经大面积地开始发白了,从那年起开始染发,现今48岁的他那满头黑发是染过的。他身体素质历来很好,也喜欢运动,但是也是北非经理部艰难开拓时期起,他开始服用安眠药,不吃安定就睡不成觉。采访中,刘国平坦言他的思考与困惑,毫不掩饰多年海外拼搏是在惶恐与清醒、失败与胜利、失望与希望的不断交替中进行的。他从未陶醉于某项工程的成果,更未自傲于某种职务的取得,始终在自省中前行。我深切感到,正是这种可贵的男人的理性和面对现实的真诚,才使一位贫寒出身的农家子弟变成了血性依然的国企高管。
我们应当作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者,我们更应当成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现实主义者。纵观刘国平的一系列探索和努力,他好像一直在追求企业“人心塑造”的系列工程,这目标是不是过于“崇高、伟大”了呢?不。这正是一切企业、所有企业家应承担的最重大的职责。
我的一生问心无愧
——中地集团公司东非经理部原副总经理刘昌源的人生经历
题解:人生坎坷与人生走向
领袖人物有一颗平常人的心,恐怕是人世间最可贵的品质。
201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回到母校南开中学与师生交流。温家宝在讲话中回顾了童年的苦难,谈到了因父辈“历史问题”带来的坎坷,论述了在新时期人心的背向,获得了母校1500多位师生的热烈欢迎。温家宝说:“我同情每一个穷人,愿为他们的幸福献出一切!”总理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遍神州,感动了亿万百姓。
人生难免遇到坎坷,经历坎坷之后是意志消沉还是重扬风帆,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坎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坎坷之时没有继续前行的斗志和不懈的追求,在坎坷之后便丧失了生活的信念和信心。从古到今,历经坎坷而立世的榜样比比皆是。温家宝总理就这样回忆:“尽管家里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我仍然追求进步。我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总是把书本里学到的东西同现实加以比较,立志为改造社会而献身。”读着这张刊有温家宝总理讲话的《光明日报》,我忽然想起刘昌源。尽管一位是国家领导人,一位是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的普通职工,但是两人年龄几乎相似,经历几乎相近,而对人生坎坷与人生走向的认识就几乎相同了。
刘昌源,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资深法语翻译,终生并未取得什么特别辉煌的大成就,却有着值得特别令人尊敬的人生经历。由于爷爷是地主,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农村过了十多年的屈辱生活,但却形成了追求革命、坚信共产党的人生信念。当他的命运戏剧般地得以改变,而且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竟然坚持26年没有再回家乡,未曾与“地主阶级”再有任何往来。人生的得与失总在一念之间,而一种坚定的信念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至2011年10月,我采访刘昌源时,他依旧这样对我说:“没有共产党的培养,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所有失去的,我都不遗憾。我一辈子活得心安理得,我的一生问心无愧!”
还要提到温家宝。温总理已离开天津南开中学半个多世纪了,可是这位被称为“温爷爷”的国务院总理说:“南开培养了我,南开是我心里的一块圣地,我是爱南开的。过去如此,现在依旧,而且越发强烈。我愿同师生们一起奋斗,做一个无愧于南开的南开人!”同样,刘昌源说:“2003年办理退休手续后,我又回到东非经理部干了三年多。真的不是为了挣钱了。中地东非经理部像是我的家,中地的海外事业已经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两位同样年近七旬的人,人生观念何其相似。
博大的胸怀,坦荡的人生。当然,我们活得就是问心无愧!
上篇:走向革命
生活中有许多选择,选择里充满转机,正是选择与转机让人生有时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刘昌源自幼不认识父亲,对父亲完全没有一点印象。1943年4月27日他在山东省威海市乡村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参加我人民解放军跟着部队走了,从此再无音讯。刘昌源7岁那年,母亲改嫁,也从此离开了自己,他基本上是在爷爷家里长大的。不幸的是,爷爷是地主成分,解放以后特别是“土地改革”之后,地主爷爷不仅变得穷困不堪,而且成为社会最低贱的一族。刘昌源接受革命教育比较早,也痛恨地主、资本家剥削穷人的恶行,然而自己却披着一个“地主子女”的灰色政治身份,在童年、少年时代便尝到了处处受人歧视的屈辱,却无奈也无力改变处境和命运。少年时他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比贫下中农还苦。冬天没有棉袄和棉靴,冒着风雪也要去读书、去干农活,至今他的脚上还留着当年深度冻伤留下的疤痕。为了争取多挣一点工分、多分一点粮食,他拼命地干活,十三、四岁就把自己当成壮劳力,和村里的成年人一起参加重体力劳动。他经常用右肩挑东西,沉重的担子压坏了未成年的骨架,现在刘昌源右肩比左肩约低2公分,基本属于肩膀骨骼畸形,就是那段苦难生活刻下的深深印记。读书后初步认识了社会,刘昌源就非常懂事,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上努力刻苦,期望有个光明的前途。但是,在那种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里,“地主子女”的阴影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他,他最最简单的要求是能与其他孩子们平起平坐、受到平等待遇,这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