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55300000005

第5章 葫芦村轶事(2)

染坊取名“富达”,各取两人名字一字,好听又生财。仕达对富有说,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办染坊就要请最好的师傅,选最好的染料,顾诚信的伙计,宋富有十分赞同。于是赵仕达带足盘缠,往省城去,他走遍省城10多家布店,剪了数十种染色布料,带回旅店,分别泡进热水之中又搓又捣,他发现有三种染色布料泡出的水始终清澈,于是他找到店家询问布料的来源,居然全部来自省城一家叫“永固”的染坊。第二天他穿戴一新往永固染坊去,他向永固伙计说明来意想到染造工坊去看看,伙计通报老板,老板却不答应,老板担心技艺外泄。赵仕达毕竟是赵仕达,他塞给伙计一块银元,问知了染坊大师傅姓高名成禄,每天天黑时出染坊回家。到了天晚,赵仕达守在永固染坊门外,高师傅出门时,便有伙计发出信号,仕达悄声跟上,到一拐弯处赵仕达拱手恭叫师傅,说家中大人闻知高师傅大名,特叫他来拜会。做艺之人视名为重,听到此话,十分高兴,仕达便请高师傅到街边炒店小坐,酒菜仕达早已安排,两人举盅对饮,高师傅也读过几天书,几盅酒下肚两人说话便十分投机。酒至半酣,仕达便提出要请高师傅到宁城办染坊,工钱比省城加倍。永固染坊老板比较刻薄,高师傅早有他去之念头,现在遇赵仕达虽是年少却颇觉见情见义,便一口承诺。第二天高师傅辞去永固染坊,与赵仕达一起订购了省城最好的靛蓝染料,雇船回到宁城。

仕达挂出招收伙计启示,报名者甚众,仕达招收伙计一看身体二看身家。宋富有有一姨亲,送来儿子,一副萎靡之相,仕达了解到他有吸食鸦片,便坚辞不收,富有说情也不成。几天后富达染坊在鞭炮声中挂牌。高师傅毕竟是省城名师,染出的靛蓝布色调匀润,不结板不褪色,又价格低廉,不到一年就创出品牌,生意通达洞宫山里数县。富有和妇人看赵仕达处事不急不慢,思事精明灵巧,人又长得熊腰虎背圆头大脑,越看越中意,两年后女儿大秀嫁给了赵仕达。但是在如何举办婚礼上翁婿两人却出现了分歧,宋富有是一个本份守己不尚张扬的人,他常说财不露眼,富不显人,认为婚事要简办;赵仕达出身贫寒,他要把婚礼办得风光体面,他要让葫芦村人,甚至整个穆水溪畔知道他赵仕达衣锦还乡。直到这时宋富有才真正认识女婿赵仕达的张扬执拗,他有了一丝忧虑。

按仕达意见,宋富有陪嫁女儿三十六杠,我们这一带有说“三十六杠满路红”,这在当年是最气派的婚嫁场面,一杠就是一抬,一条漆凳一个木盒都得两个人抬着,讲的是排场。结婚那天女儿大秀坐上八抬大轿,最前头是4人举着红色喜牌,上面分别写着“赵府迎亲”字样,后面紧跟着4个唢呐手,吹着喜气洋洋的曲调。大秀一身红装坐在花轿里,轿顶结着5个红绸大花球,轿身罩着轿帷,红底黄线绣着龙凤呈祥图案,八个轿夫黄衣挂红,媒婆握烟斗摇圆扇在头前引路,轿后跟着72人抬着36杠。这天云岭古道一路唢呐声声,红喜滚滚,人头起伏。赵仕达在穆水溪畔葫芦村的榕树坪办酒100桌,请来全村父老乡亲,也请穆水溪上的渔人,他不收1分红包礼钱。赵仕达的婚礼震惊了整条穆水溪,多少年后人们还在传颂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婚嫁。

赵仕达是一个至孝之人,成亲后大秀陪母亲住在葫芦村,他要雇一个长工,料理家里家外粗重之活。他不雇佣葫芦村人,握把雨伞往山里去。他走过一村又一村,在一条山路边遇到一座茅草屋,见到一个中年汉子在挖地,汉子长得壮壮实实,转过身,却十分可怕,左脸长着一个拳头大的黑瘤,整个五官歪向一边,不过目光却憨厚善良。汉子见有过路客,十分热情,请仕达进茅屋喝茶。屋里没有家具,十分简陋,但干净条理,女人冲上粗茶,两人喝着茶说话。仕达知道了汉子叫龙头,是山脚下村子的人,因无田地便到山上开荒耕种,苛且度日。喝过茶仕达又拿上雨伞往山里走,过了半个时辰汉子龙头满头大汗追上仕达,递还仕达一个钱袋,钱袋里装着三个银元。仕达接过钱袋,掏出一个银元给龙头作为答谢,龙头坚决不要。仕达十分高兴,其实这个钱袋是仕达有意遗落,选长工他已看上龙头,他想试试龙头的品行。于是仕达不再往山里去,便与龙头一起回到茅草屋,说出想要雇龙头当长工,龙头夫妻本来就无房无地,便十分愿意。两天后龙头夫妻收拾铺盖,来到了葫芦村赵仕达家当长工。葫芦村人十分惊异赵仕达竟雇了一个长相让人害怕的山里人当长工。没人能知道精明的赵仕达的深谋远虑,孤身女人在家,长期与外来男子朝夕交往难免日久生情,唯此长相丑陋之人才能规避此事。安排好母亲和妻子,赵仕达又动身往宁城,经营富达染坊。

龙头果然十分忠诚,那一年,穆水溪夜间突发洪水,龙头扔下临产的妻子不顾,身背仕达母亲手拉大秀,转移到村中高地,再回到厝里妻子蹲在床上已经浸泡在水中。不几天龙头女人便生下一子,却是死胎。此后龙头女人一直不再生育,仕达十分愧疚,便四处求医,多年后龙头女人终于再生一子,却是兔唇,豁个嘴,龙头想把他扔了,仕达不让扔,他说这是一条命,长大了说不定还是一条好汉。后来这个兔唇娃真的就为仕达镇住土匪保卫大厝。仕达每年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回家探亲,风雨不变。仕达生育二子,儿子稍长便由龙头护送到镇上私塾念书,大儿子鸿儒一副儒雅之相,安静勤勉,好读诗书,仕达十分喜欢,二儿子鸿途却放荡不拘,坐不下来念书,常逃学到外疯玩,让仕达十分烦心。但是宋富有却特别宠爱二外甥鸿途,他认为男人不能读死书,得精明世道,鸿途8岁时,富有有意让外甥鸿途到宁城来念书同时感悟生意之道,仕达没有同意。仕达不希望儿子经商,他和父亲一样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希望儿子熟读四书五经,功成名就。富有觉得二外甥外向机灵,非是死读诗书的弟子,又劝仕达送鸿途到省城念洋学堂。执拗的仕达这次听从了岳父,到鸿途14岁时便送鸿途到省城就学。富达染坊日渐兴隆,赵仕达这时却有了另外打算,他想抽回富达染坊的全部股份,回到葫芦村购置田产,当一个有地之主,不再忙碌他乡。

这年天气大旱,夏天里赵仕达对岳父说,没书不叫智,没田不叫富,他想抽回富达的股份回到葫芦村购置田产,过安居闲适的生活。富达十分不舍,但他已深知女婿的脾气,仕达认定要做的事,三头牛也拉不转,只得黯然同意。仕达见岳父为难,便对岳父说,旺盛虽然少窍,但多年跟班已掌握经营之道,师傅高成禄技术高人厚道,他要岳父给高师傅一些股份,让其断绝后顾之忧,尽心卖力,赵仕达说富达染坊还是会生意兴隆。

三天后41岁的赵仕达押着一担银元,告别生活了22年的宁城,回到葫芦村。葫芦村田地干裂,稻禾干枯,我们这一带遇到百年大旱,庄稼无收,许多人家断了炊,草根被挖光,有人外出乞讨。赵仕达回到葫芦村便挂出牌子,以极高的价格购买田地,他对乡亲说,谁的土地还是谁耕种,只要按比例交纳一定的地租就永远耕种下去。为了活命大家把土地给赵仕达,换回银子购买粮食,度过饥荒。没人抱怨赵仕达趁火打劫,都念赵仕达是救命恩人。仅只几个月赵仕达集中了葫芦村百分之七十的田地产,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地主。精明的赵仕达当然料想不到20多年后的这些田地像一片汪洋大海带给他灭顶之灾。

集中了土地后,住在土墙低瓦厝的赵仕达立意要盖一座俯瞰全村在穆水溪沿岸最大的房屋。仕达认定要做的事,一定要显个第一。葫芦村的后门山距离村庄二里地,像一个浑圆的馒头,山间树古滕长,为世代风水林,村人从来不动一草一木。山前有一片缓坡地,站在坡上,北依穆水溪,南望起伏云岭,葫芦村百多座厝舍尽收眼底。那天赵仕达抱着水烟筒走到这里,往前后左右一看,不禁喜形于色,这正是他心中构画的厝宅地啊,赵仕达仰天大笑。在他得意的笑声里有人对他说,地靠后门山属阴,不宜盖厝,赵仕达自负地说阴阳可变,我在就是阳。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的赵仕达相信自己,他不请风水先生,从能俯瞰全村的坐向整出一块阔大的宅基地。可是开基那天,几锹下去,地层里居然蹲伏着一只绿青蛙,绿脊背白肚皮,两个幽黑的眼珠滴溜溜转,扁扁的嘴翕张着,全场愕然。施工的人歇了手,不知所措,我们这一带都说绿青蛙是鬼的鸡,小孩是从来不捕捉绿青蛙喂鸡鸭的。赵仕达来了,赵仕达不信邪,他仕达喝一声山妖鬼都要点起火给他照路,还怕这一只小小的绿青蛙?他折下一根竹枝驱赶绿青蛙,绿青蛙却纹丝不动,四肢掌爪更深地抓进土层,赵仕达生气了,他像从前抓水鸡一样用左手食指和拇指箍住绿青蛙背腹拎起来,这时他看到绿青蛙的黑眼珠变成血红,他抓紧绿青蛙的手心一阵发凉,但是赵仕达没有畏怯,他大喝一声举起绿青蛙往林中仍去,这时有人看到林间腾起几缕紫色的雾气。赵仕达喝令继续施工。

女婿盖大厝开基,宋富有当然也来了。地基出现绿青蛙,不禁心中一怔愣。这天下午他靠在风水林的一株老樟树阴下歇息,迷糊过去,做了个梦,梦见那只绿青蛙,黑眼珠鼓出来,像灯笼,血红血红的。他找到仕达,说了自己的梦,劝女婿别在这里盖厝。仕达说岳父是虑多成梦,继续挖基不止。看到女婿那两横浓黑的剑眉,张扬跋扈,宋富有无限忧虑。赵仕达请最好的泥工木匠,选最好的砖瓦木石,精工细作,葫芦村人说赵仕达用白银在垒叠他的大厝。到大厝上大梁时宋富有又一次从宁城来到葫芦村,他看到一根根人抱粗的杉木柱鼎立在桶大的青石磴上,三寸厚的木枋纵横相接,所有木材都散射着年久的玛瑙色泽,沉香弥漫,宋富有不能不赞叹女婿赵仕达的良苦用心,他也忘了那只红眼珠的绿青蛙。大梁横架在两块石板条上,长三丈,绑着红布条,一圈圈密集的年轮记载着它百年的生命历程。上大梁是建厝最重要的仪式,奠定厝之规模,村里人都来了,仕达的母亲吴氏也柱着拐杖在丫环搀扶下来到现场。时辰一到,双声炮鸣响,几个壮汉站到厝架上拉起大梁两头的绳索,大梁缓缓升高,架到屋脊上,这时后门山却突然涌起了一团紫雾。当装满谷子的红布袋压到大梁中间预示五谷丰登红红火火时,百子炮齐鸣,赵仕达母亲吴氏仰头高兴,却突然有一阵紫色的风朝她吹来,她身子一歪,跌倒在地,口吐白沫,眼睛歪斜……全场惊乱。惟独仕达没有乱,他叫人抬母亲回下村旧厝又叫龙头到镇上请医生,一边继续镇定自若的指挥上大梁。

夜里,宋富有和女婿赵仕达喝茶,他从吴氏突然病瘫说到红眼珠的绿青蛙,劝女婿放弃这盖了一半的大厝,富有说把这财废了吧,破财求平安。仕达却说,生老病死均乃命定,人无法规避,盖厝却是成事在人,非绿青蛙可以左右。富有说不动女婿,长长叹了口气,他拉着女儿大秀的手,眼泪哔哒哔哒往下掉。他对女儿说你归皈佛门吧,他又对女儿说今后爹和兄弟就不再与你攀亲了,你也不用回老家,咱们就忘了父女之情,富有预感到这个桀骜不驯的女婿总有一天会生事牵连到自己单薄的家族。此后的世事演变,证明宋富有的预感是正确的。大秀的泪像断线的珠潇潇而下,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也听懂了父亲的话。大厝建成后她便在家里设起佛堂,吃素念经,行走庵堂,不理家事,人称“赵善人”。

民国十一年冬天,大厝建成。厝依村之后门山,厝四周青砖高墙,厝前拓一沙土大坪,与铜钉铁板大门衔接。站在威风的大门口望葫芦村,百座房厝尽在脚下,百亩田畴尽收眼底,仕达得意非凡,说我这里就叫上村吧,从此这后门山边的孤独大厝便成了上村,古老的葫芦村便是下村。上村和下村相距两里地,仕达从大厝前的沙土坪,沿着坪下的荒草地修了一条六尺大道,连接到下村,接上那条云岭古道。赵仕达踌躇满志,他穿起长衫,留起胡子,还接了一条假辫子,在身后晃着,作显自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遗老。我们这一带属三县交界,山高皇帝远,虽然是民国多年了,留辫子的男人缠小脚的女人还多着。晃着假辫子的赵仕达悠闲自得地从这条大道走到下村,大家称他老爷,对他俯首,仕达满足地吸上两筒水烟,又走回上村。到了秋天,又一轮地租入仓,仕达突然觉得应当给18岁的大儿子赵鸿儒订亲了。他看上邻近桐山村老秀才张顺堂的女儿,张秀才是真辫子,饱读诗书,在桐山村办个私塾,求学者甚众。他女儿叫寒梅,16岁,长得如花似玉,针黹女工样样拿手,跟着父亲耳濡目染,也开口能词赋,落笔会字画。赵仕达托人提亲,媒人称仕达富甲一方,秀才顺堂却要学富五车,不肯答应,直到见了鸿儒,看弟子一副儒雅之相,才欣然同意,不久便订了亲。赵仕达一辈子崇尚读书之人,能与乡闾知名的秀才结亲,他又一次得意非凡,举办了一场非常隆重的订亲仪式。

赵仕达十分孝顺,母亲病瘫,他日夜牵挂。两年来请各路名医给母亲看病,但母亲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这天又请来省城一个著名的老中医。老中医白发白须,仙风道骨,望闻问切后开了一副中药,老中医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说要亲人的“肉”作药引子。鸿儒听到这话,便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弟鸿途已去法国留学,这药引子只能取自父亲或他,他不能让父亲身上割下肉,便偷偷取了一把菜刀躲到楼上,褪下裤子,抓起大腿的肉就割,剧烈的疼痛加上鲜血涌流的恐惧,儒弱的鸿儒当即昏厥过去。当楼下人发现楼板有血滴下冲到楼上时,鸿儒已浸在血水之中,还好老中医没走,立即止血抢救,留下一条命。鸿儒身体本来孱弱,这一割肉、失血和惊悸,便病倒床上。当夜鸿儒的肉作药引子,熬了中药端给仕达母亲服用,仕达母亲虽然偏瘫,但是神志还清楚,喝上加孙子大腿肉作引子的中药,感觉到一股浓重的腥味,吞下就反吐,便拒绝饮服。大家劝说无果,仕达来了,仕达对母亲说这可是加了鸿儒肉的神药,喝下便能走路了。想不到母亲一听说这话,眼睛一瞪便说不出话,至夜深断了气。

肉引子不能治愈祖母,反而害死了祖母,鸿儒抑郁重病,不久咳起了血。我们这一带有以喜冲病之说,赵仕达与秀才张顺堂商量要娶回寒梅,秀才顺堂一口答应,于是择定了婚嫁日子。想不到就在嫁娶那天,鸿儒吐血不止,两眼长闭。悲痛里赵仕达又一次作出惊人的决定,他托媒人找张顺堂,说要娶回儿媳妇寒梅终身守节。秀才张顺堂依然没有二话,他说好女不事二夫,我女儿张寒梅就是你赵家人。于是17岁的活人寒梅嫁给了死人赵鸿儒,关进了大厝后厅西厢房,终身守节。

同类推荐
  • 晚清之后是民国

    晚清之后是民国

    本书系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袁世凯》)续篇,由晚清而入民国,由个案扩及群像,从大历史角度描述自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嬗变。古老的东方帝国,在一跃成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之后,不但没有新生,反而陷入内斗的泥淖,一切都在崩溃: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信心和信仰……最后不得不以再度集权的方式,画了一个简单的句号。真实的北洋民国是怎样一种状态?内外各种势力如何博弈?世道人心如何演化?历史走向是否可以掌控?这一切与国民性有何关联?作者从容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其间,偶然与必然交错,变幻与恒定交织,振奋与悲怆交替。
  • 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

    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

    张谷若以成功译介哈代的三部小说《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而著名,其中《德伯家的苔丝》译本最受广大读者欢迎。《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它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两把名刀就这样被分开了——乾云与坤龙,这一对相生相惜、呼风唤雨的凶器!其中的乾云刀终于被剑魔丹下左膳从“神变梦想流”武场夺走,顺便还带走了世间的平静:一场惊涛骇浪即将登场!这个独目独臂的左膳,究竟会让乾云刀尝尽多少人的鲜血才算结束呢。
  • 我在精神病院当医生

    我在精神病院当医生

    一个医生在精神病院的魔性见闻,总有一些让你脑洞大开。才华横溢的人,大多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他们或痴或狂,或醉心于虚妄,或者被关进精神病院。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上了“不容于世”的道路?在他们眼里,他们是英雄、是救世主,他们掌握着真理。可在你眼里,他们也许就是个笑话。但你要相信,你身边的每一个神经病,都天赋异禀!一个精神病医生用八年的见闻告诉我们:大部分精神病都聪慧过人,思维超然!《我在精神病院当医生》分享精神病人那些脑洞大开的故事,让你啼笑皆非之余,未免感叹世道的不公:他们那么厉害,咋不上天呢?
  • 全怪谈:扶桑鬼话(套装共6册)

    全怪谈:扶桑鬼话(套装共6册)

    取材于日本本土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譬如日本历史上因战败而被灭族的平家怨灵,狐仙、柳树精报恩的故事,幽灵伸冤的秘闻……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弥漫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独特风味以及浓厚的扶桑国乡土汁味,或诙谐,或警示,或讽喻,丰富多彩,形态多变,呈现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本套装包括:《怪谈》、《全怪谈拾遗》、《全怪谈.古篇》、《全怪谈.今篇》、《怪谈 今昔物语》、《怪谈·高野圣僧》。
热门推荐
  • 重生豪门娇妻难哄

    重生豪门娇妻难哄

    咱要讲的,是一个……嗯……干啥啥不行,废的不行的女主是咋逆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逆袭大路漫长,各位小朋友请多包涵哈。
  • 云欢问仙

    云欢问仙

    前世,她找了个大靠山,结果靠山却睡她的夫君,毁她的修为……今世,拥有逆天灵根的她,决定翻身做主当自己的靠山!等等,重来一遍,不是应该事事顺心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糟心事?都说能经历多大的赞美,就要经历多大的磨难,她倒要飞升到仙界去问问,究竟要给她多大的赞美!
  • 孤独三部曲

    孤独三部曲

    完全是一部包括很多简短的随笔文章,青春早期颓废风格作品。懵懂青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爱,总是喜欢把自己内心的自卑和孤寂卸载文字里,没偶人告诫自己要洒脱地活着不要后悔,因此如今青春离我远去,我真的很多遗憾和后悔。如果每个人都有一次后悔的机会,我大概就是想回到青春懵懂的时光很认真地再活一遍,那么你会做什么呢?
  • 格斗至尊

    格斗至尊

    对搏击的热血已经全部倾洒在八角笼中擂台上无畏的斗士们,他们挥洒着热血,只为那神圣的金色腰带。他们带着不屈的战意,只为竖起自己最强的丰碑!谁才是格斗之王?谁才是终极的武者?血与血的碰撞,肉与肉的搏击,武者的尊严,永不允许被践踏!
  • 天道爸爸的修仙日常

    天道爸爸的修仙日常

    谁说我是天道之子,气运之子?那些都是弟弟,我是天道他爸!
  • 可以记得的我

    可以记得的我

    要是没有仇恨那该多好,我们一定会很幸福的“夏然,去自首吧,我等你出来”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不是吗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得到的痛苦和你得到的痛苦,就连时间都不会允许这伤疤愈合“单慕辰,算了吧,我不想牵你的手了”“砰”如果一早知道这枪对准的是我自己,那个时候应该多爱你一些的单慕辰,对不起,我爱你,可我忘不了那刺我入骨的仇恨
  • 开局就给神兽送外卖

    开局就给神兽送外卖

    一部逆天的外卖手机,一个个奇葩的配送订单请求,且看一介凡夫俗子如何完成这些超级订单!“叮,太白金星有一个订单请求配送!”“叮,九尾狐有一个订单请求配送!”……
  • 末日游戏中的狂徒

    末日游戏中的狂徒

    新纪元247年,星标游戏公司推出了全新大作《末日灾祸》,一发行就受到大量游戏爱好者的追捧。游戏以丧尸和科幻元素为背景,呈现了一个残破不堪的世界,号召玩家前来重建文明或是——生存……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小妖的神仙夫君

    小妖的神仙夫君

    若有一日你回到了过去,却发现此生挚爱已是黄土陇中白骨枯。庆历三年,依山傍水的南坪子村出了一桩怪事,尚未及笄出嫁的少女梨娘,突然哭哭啼啼说自己是城中沈家公子的夫人,她娘以为女儿遭了风邪,巴巴的请了隔壁村的郑娘子来驱邪。梨娘的"风邪之症"未有起色,却诊出了两个月的身孕。梨娘不管不顾的到沈家去认亲,却被沈家拒之门外,管事痛斥其言行无状,实在荒唐,原来沈夫人的独子沈岳,早在多年前便因疾而逝了。当下十里八乡又出了一桩奇事,夜夜有年轻的男女一夜之间衰如叟妪,却不得因由。有好事者言说,乃是南坪子失了风德,天将灾祸于众矣。荒唐荒唐太荒唐,直逼的赵家寡母自缢,幼弟无依,梨娘入深山为祭。三百年后,九嶷山苍梧之野出来两个专收孤魂野鬼的小妖,这一脚踏入红尘便捡了个朗月清风的俊俏公子,前世今生如乱麻一般再也纠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