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冬”节气与“候应”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时间正值
·农历十月·
立冬其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一到农历十月,阳历11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为“立冬”节气。结合农业生产,一般说来,每年一到此节气,我国各地开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事等活动。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霜降”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每年一到农历“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所谓“冬,终也”,其意思,亦可理解为人们将一年四季最后一个季度,阴历十月至十二月(俗称“腊月”),名曰为“冬季”,或曰“冬天”。不仅如此,而且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将“立冬”节气作为冬季三个月时间的开始。
水始冰其规律性,每年一到农历十月“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其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明显,就是许多地区,渐渐开始结冰。所谓“冰”,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水在摄氏零度或以下凝结成的固体,称为“冰”。
然而,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冰”亦有一定的认识和解释,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或者叫做“水寒而凝结也。”(《荀子·劝学》篇)
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水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水寒而凝结”的自然现象,归纳概括为“水始冰”,作为“立冬”节气一候的“候应”,列入了“七十二候”。
地始冻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立冬”节气,后,渐渐开始出现结冰的一种自然现象,给称作为“水面初凝,未至坚也。”随着水出现“水面初凝”的自然现象,使大地亦就会随之渐渐受影响,即每年一到“立冬”节气后,继“水始冰”之后,地亦就会逐渐结冻。所以,自古始,人们将“立冬”后的第二个“候应”,归纳概括叫做“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节气的这个“候应”,它同雀人大水为蛤一样,亦是属于古人观察性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亦就自然不必说了。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立冬”节气与“候应”,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霜降后十五日,斗柄指乾,为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圻也。三候,雉人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归蜃大蛤也,……。”
2.“小雪”节气与“候应”
——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成冬
小雪 自然气候规律性,其变化反映,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农历十月阳历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开始,为“小雪”节气。亦就是说,自然现象“雪”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立冬”节气后,阴历十月阳历11月,开始进入降雪的季节,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的不同。将每年“立冬”节气后,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称作为“小雪”。
其实,我国气象上规定:(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000米或以上;(2)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称作为“小雪”。
所谓“雪”,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从云中降落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及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也就不同。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雪”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将人们的这种认识和解释,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归纳概括叫做“小雪”,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立冬”后的节气,名为“小雪”。
虹藏不见何谓“虹”,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在春季“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虹始见”里,已经说过了,这里自然不必重复。这里倒是有必要将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虹”的认识和解释,说一说,用古人的认识和话来说,就是叫做“阴阳气交为虹”,或曰“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则虹生焉。”又云“虹为雄,色赤白霓为雌。”
然而,自然界反映出来的“虹”,自古始,亦有它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始见于“清明”气节前后,而一到冬季“小雪”节气,人们就会看不见“虹”出现了。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亦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虹藏不见”。
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经过不断观察,发现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其本身对节气亦能说明问题。所以,古时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说:“言其气之下伏耳;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因此,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这种认识,归纳叫做“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二候、三候的“候应”。
然而,有趣的是:“天气上升”这一类似性的认识,使明代大小说家吴承恩亦受到影响。为了紧密配合、虚构、夸张、刻画描写典型人物,以及故事情节上的需要,大小说家,吴承恩运用文学艺术创的方法,恰到好处,将“天气上升”类似的认识,亦给撰写进《西游记》第一回小说里了。其原文,为:……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地清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日,人生于寅。
对冬季“小雪”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这里亦有必要说一说。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的认识和解释的话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日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三候,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3.“大雪”节气与“候应”
——鹖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时间正值
·农历十一月·
大雪其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阴历或曰农历十一月,阳历12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开始,为“大雪”节气。所谓“大雪”,一般指降雪强度较大的雪。我国气象上规定:(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2)24小时内雪量大于5毫米的雪,皆称为“大雪”。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小雪”后,农历“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认识,归纳叫做“大雪”,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继“小雪”之后,为“大雪”节气。
鹖□不鸣 鹖,为鸟名,雉类。据古籍名著《山海经·中山经》里记载: “煇诸之山……其□鹖。”并且学者张揖注释云:“鹖似雉,斗死不却。”不仅如此,而且《禽经》里还指出,其“鹖”的突出特征表现在“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所以,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鹖”亦还别称为“勇士”的冠名。并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冬季“大雪”节气一候的“候应”,因为每年一到“大雪”节气“鹖”就不鸣了,说明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所以,归纳概括为“鹖□不鸣”。《礼记·月令》里,亦有记载:“[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圻,鹖旦不鸣。”
虎始交虎,分布亚洲,北至苏联西伯利亚,南抵印度尼西亚,印度均产。我国有东北虎和华南虎。不论东北虎、华南虎,兽中之王——虎同鹿一样,自古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虎每年一到冬季阴历或曰农历十一月“大雪”节气,其生活习性,则才开始交配。按照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叫做“虎始交”,并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大雪”节气二候的“候应”,名曰为“虎始交”。
荔挺出其“荔挺”,详见“荔枝”,原产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栽培最多。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其规律性,每年一到冬季,植物中的“百草”(或曰“众草”),一般说来,一到“大雪”节气,皆枯萎了。但是,植物中的“荔挺”,却与众草格外不一样,每年一到“大雪”节气时,它却“挺出”生长,显然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所以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大雪”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概括为“荔挺出”。
对冬季农历或曰阴历十一月“大雪”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亦作了古老认识性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一月“小雪后十五日,斗柄指壬,为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一候,鹖□不鸣。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云:黄黑色,故名为褐。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皓与方氏亦日求旦之鸟,皆非也。夜即鸣,何谓不鸣耳。丹铅余录作雁,亦恐不然。淮南子作□□。诗注作渴旦。二候,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日能辟恶魅,今感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三候,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螽,实焉薤也。郑康成、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满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寒陵香,殊不知寒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4.“冬至”节气与“候应”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冬至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个节气,其规律性,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农历十一月阳历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节气。每年一到“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每年一到“冬至”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除继续进行防冻、积肥、深耕等工作外,还应注意保护耕畜安全过冬。
其实,我国早在春秋时代,“科学家”,就已经开始用土圭(古观测仪器)对日影(古时称“日景”)长短的变化进行观测,发现一年四季春秋冬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时间里,总有一天白昼最短,而夜间最长。所以,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就将这天名曰为“短至”,或曰“日至”,或曰“日南至”,即今称的“冬至”。例如,古籍名著《左传》里,对“日南至”,即今称的“冬至”,就有两次记载:一次是在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一次是在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并且西晋学者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里,对“日南至”即今称的“冬至”,其突出的特征,做了比较透彻古老性的认识和解释,他说“冬至之日,日南极。”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现象,归纳概括为“日南至”,即今称的“冬至”,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的需要,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冬季“大雪”后的节气——“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