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800000033

第33章 高考!高考!(1)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全国五百七十万考生中,有将近一半的考生,在走出第一天的考场后秉烛夜读,加紧复习第二天的考试科目,准备再次冲刺。而这五百七十万考生中的另一多半,这天夜里却瞅着自己那张没有用过的准考证发怔,有的在哀叹自己的数理化基础实在太差,以至于鼓不起勇气走向考场;有的是因为没有路费,无法赶往县城;有的则是误了行程。

五百七十万领了准考证的年轻人,在这一夜紧张、兴奋、彷徨、忧愁、感叹,他们在电灯下、油灯前、星光里,以各自的方式掂量着这一天。

同时掂量着这一天的,还有北京地安门米粮库胡同五号的主人。邓小平这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几乎一言不发,吃晚饭的时候也是一直沉默,晚饭后许久了还毫无睡意。他甚至连夜把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以及田志远叫到家里,说想听听关于第一天全国高考的情况。

他说,没有睡意啊,惦记着孩子们啊。

刘西尧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大叠刚统计出来的报表,汇报说,第一天的考试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但是,毕竟考生数量太大,而且都十多年没有考过试了,还是发生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情况。

他说,首先是缺考情况严重。虽说知青们在刚刚得知恢复高考的事情之后,着实激动了一阵子,特别是报名都十分踊跃,但是真正进入考场的却只有三分之一,考场中很多位置都空着。很多学生都是报上名之后压根儿就没敢去考场,还有人到了考场门口却不敢进去。他们痛切地感到,高考对自己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了。

田志远补充说,除了刘部长刚才讲的那些自动弃考的学生之外,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没有按时到达考场。这是因为考点太少,加上路途比较远,很多考生在路上耽误了,还没赶到考场,结束考试的哨声就吹响了。

刘西尧点点头,继续汇报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知青没有钱,根本就掏不起路费和住旅馆的钱。如果是夏天还好,露天将就一夜,勉强还能参加考试,最多就是精神状态不太好。但是在寒冷的冬夜里,别说是在室外住上一夜了,就是在外面站上几个小时,身体也吃不消。

田志远又补充说,从各地反映的那些情况来看,考场里面也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的考生因为不熟悉情况而被判定为“作弊”,其实是有些监考老师没有讲清楚规则,同学们以为还能在考试中翻看教科书;有的老师管理得太不严格,一遍一遍地讲话和罗唆,严重干扰了考生的考试;还有一些考生没有带准考证,考卷上无法写考号;还有一些人带着铅笔去考试,这不符合规定;还有些考生甚至不理解考卷上装订线的意思,直接把名字写在了试卷上。

听完了这些情况汇报,邓小平长时间没有讲话,他的脸容在台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郁。邓小平慢慢地站起来说,我们到院子里去走一走吧。两位客人几乎同时惊叫,说这怎么可以,外面已经是零度以下了,还有薄冰。而邓小平却坚持让护士取来大衣,穿上以后就慢慢地走到了庭院里。邓小平一直往前踱步,走到那两棵枝干遒劲的“双龙树”跟前,抬起脸望着满天的星光。夜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在眨着眼,仿佛也被冻着了。

邓小平长叹一声,说娃娃们不容易啊。突然,他又回转身,目光直视刘西尧说,我们组织考试的准备工作也不充分啊,有疏漏啊。

刘西尧在寒风中点头说,邓副主席说的是,我们有教训,有教训。

这样吧,邓小平沉思了一下说,你马上回去,今天晚上,赶紧以教育部的名义给各省发封明码电报,把第一天出现的问题做个通报,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家再加把劲,一定要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刘西尧说,好,我马上就回去。

邓小平说,小田你再留一下。

田志远又陪着邓小平绕庭院缓慢地走了两圈。

庭院里静极了,除了慢慢行走的脚步声和一些风中的枯叶与地面刮擦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北京万籁俱寂,但是走在这个庭院里的两位踱步者却心潮翻腾。邓小平停下步子,对田志远说,有点像在大别山指挥打仗的感觉了。

田志远说,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

邓小平又不说话了,默默前行,在走到门厅时一挥手说,小田你也回去吧,天晚了。

这一夜,邓小平到后半夜才睡着。考场里那一半以上的空座位,密密麻麻地在他的脑海里盘旋着,他睡前泡脚的时间也比平日长了一些。

对于高考第二天的情况,邓小平连夜听了汇报。使他略感安心的是,这一天的考试情况比前一天确实好了不少。

邓小平觉得,这次高考需要好好地总结一下,下一步的招生方案也需要认真研究。这些天,他的案头又叠起了很多信件,反映的问题各种各样,许多都与高考有关。

教育部的几个部长与田志远又一次齐集米粮库胡同。

这一次的商讨,话题是从北京市的一张数学卷子开始的。邓小平取出了那张北京市教育部门设计的数学试卷,这令客人们很惊讶,他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邓小平是从哪里弄来的这张试卷。

原来邓小平最近听到反映,说北京市的高考数学题过于简单,不利于选拔人才。邓小平第一时间找人调查此事,结果属实。这张试卷,就摆在了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事先让自己的三个女儿都看了这张试卷,结果三个女儿一起摇头说“真的太简单了”。这一刻,这张试卷在几位教育部长与田志远的手中转了一圈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摆回了邓小平的案头上。几位客人的脸上都堆起了苦笑。

邓小平说,这种简单的考题不像是选拔人才的,更像是中学生的摸底考试,而且最多是期末考试题。按这种标准选出来的大学生,可能会很细心,却不一定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邓小平要求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同调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办法补救。

话题转向第二个方面,这个话题也是邓小平提出的,那就是扩大招生。邓小平要求马上把这个方案做好。

其实,扩大招生是一个时期以来邓小平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他总是想着要把全国各大专院校的潜力都发挥出来,招收更多的大学生,培养更多的人才。中国的文化断层已经太久了,必须加快速度弥补,而这里面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生的素养。

邓小平的这一考虑,获得了在座所有人的赞同。中国人才短缺的现状,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刘西尧点头承诺,扩大招生的方案,马上就做,而且要做好。

接下来的话题,就是高考结束后的阅卷工作和录取工作,这也是整个招生工作中任务量最大、最艰巨的一项工作。邓小平提出,要赶快召开全国高校录取工作会议,研究新一届大学生的录取问题。

这时候邓小平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他问刘西尧,我听说,很多高校不愿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的高中生,有这么回事吗?

刘西尧解释说,有这种情况,很多高校反映一九六六和一九六七两届高中生年纪都比较大了,很多人结了婚还有了孩子,把他们招进来,会给学校带来麻烦。

听刘西尧这么说,教育部的几位副部长都点起头来。这种麻烦当然是可以想见的,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邓小平的眉头却在此刻紧紧地皱了起来。邓小平说,我们有些同志啊,看问题从来就是这么简单武断,就学不会换位思考。老高中的学生底子好,是我们搞的“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他们的学业,耽误了他们的前程。我们要向他们道歉,要帮助他们把损失弥补回来,怎么能怕麻烦呢?

客人们显然都没想到,邓小平思考问题的重点会是这么一个角度,又有点不知所措。

其实,从邓小平眼里看来,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问题。邓小平首先感觉到的是,党和国家对不起这两届学生。他们大好的青春年华与求知的渴望,都被那场突如其来的“红色革命”打断了。他们被迫卷到了政治漩涡里,有的戴上了红袖章,有的没有资格戴红袖章;有的被称作“红五类”,有的被称作“黑五类”。而且,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是“红五类”还是“黑五类”,都通通地被下到了农村,掌心有了锄头,肩上有了扁担,成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对象。这首先是一个国家对不住他们的问题,是一个感情问题。不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而仅仅着眼于大学校园里可能出现的麻烦,这怎么能是一个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思路呢?

一直以来,邓小平对于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学生都佩服有加,尤其是对于其中敢于进入考场的这部分考生。这说明这些人十年来始终没有丢弃过自己的理想,还愿意以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与社会,这是多么可贵的一代。想到这里,邓小平的手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办公桌。

这一拍桌的动作,让所有的客人都吓了一跳。这时候他们就听见邓小平一字一顿地说,如果我们对他们进入校园也怕麻烦,这样的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

显然,这句话说得是够重的。

客人们一起点头,表示接受邓小平的这个意见。邓小平和缓了口气,对教育部的几位领导说,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妥善解决好。

告辞的时候,刘西尧以明晰的语气对邓小平说,小平同志,我们一定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

他说这句话的语气,是十分诚恳的。走出邓家大门的时候,田志远小声对刘西尧说,刘部长,刚才听小平同志说出“千古罪人”四个字的时候,我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这个戎马一生的首长,对娃娃们,是菩萨心肠啊。

刘西尧说,别说了老田,他是对的。我们这些人啊,过于事务主义。

举世瞩目的高考终于在寒冬中结束,全国各省市的邮电局刹那间成了“香饽饽”。各地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纷纷挂长途电话或者寄信,向各自的家庭报告迎考战果。这一天,田源从西双版纳邮电局挂到家里的长途电话,正好被母亲曹慧听见了。曹慧这两天几乎天天跑来四合院,询问田志远有没有儿子的电话,田志远总说没有,但偏是在这一天,令人等得心焦的电话铃声终于响了起来,曹慧大叫说来了,来了,快呀,老田。

看着腰系围兜的前夫从厨房跑出来时那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曹慧干脆一个箭步抢上前去抓起了桌上那部电话。

果然是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说,妈,您怎么在爸爸家?你们住一块儿了吗?您放心吧,我觉得我这次考试发挥特别好。对,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北大历史系。我觉得没问题,尤其是作文。您是不知道,当时考的时候,别人都抓耳挠腮的,我觉得文思如泉涌,那是一气呵成的。写完以后,我觉得心里压抑了十年的郁闷一扫而光。妈,我文章写得好,可是从小受到您的熏陶啊。

曹慧激动得连连应声说好、好、好!填报北大历史系好,妈妈真是太高兴了,你要跟爸爸说话吗?

曹慧还没有来得及把听筒交给田志远,那头的电话已经挂上了。田志远握着发出“嘟嘟”短音的电话听筒,说可能他没钱了,然后接着问前妻儿子到底怎么样。

曹慧满心激动,以至于话都说不流畅了,只是断断续续告诉前夫儿子发挥得很好,尤其是作文写得挺好,但是儿子那一句“心里压抑了十年的郁闷一扫而光”是什么意思,她却解释不了。田志远也一下子解释不了,但是心里却划过了一丝隐忧。

这对昔日的夫妻,在亮着台灯的木桌边坐了许久。曹慧也应邀吃了田志远所烧的那顿简单而难吃的饭。他们断断续续的话题都是围绕田源展开的,没有一句涉及两人关系的未来,也许是双方觉得这个话题,就目前来说并不特别重要。

曹慧临走时又问了一句,老田啊,“心里压抑了十年的郁闷一扫而光”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田志远说他也不知道,但是此刻他心里的隐忧又添了几分。

当然,远在千里之外的田源,根本不会感受到父母亲对他这句话的担忧,也不会明白他所说的这句话的意思,会连接着一场后来使他目瞪口呆的政治风暴。

教育部在一九七七年严冬的状态,犹如一座嗡嗡作响的大蜂巢。各个司局的工作人员,都如一群群提前降临到首都的蜜蜂,忙得不亦乐乎,许多人连上楼下楼都采用跑步的姿态。

刘西尧抓紧着他的高考录取工作。他自己也是起早摸黑,一个礼拜之后脸都瘦了一圈。

相比考试来说,录取工作显然繁琐得多。特别是第一次改革之后的高考录取工作,对全国各高校和各级教育机关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由于时间过于紧迫,不能实现省一级统一阅卷,只能下放到地市一级组织阅卷,但“下放”就容易导致漏洞。刘西尧拍板决定,阅卷工作封闭进行,阅卷人员不能与考生有任何关系。

对于招生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他难以作决定的,都及时与方毅副总理甚至邓小平直接沟通与请示。

譬如,关于要不要给少数民族考生“特殊照顾”的问题,他就向全国招生办和各省招生办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邓小平是这样说的:我个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们完全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而且在具体政策上更多地照顾少数民族利益。少数民族考生在文化学习上要克服更多的障碍,在录取上可以采取适当的照顾政策。中央有民族学院,地方院校也可以专设少数民族的科班。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将来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非常重要。

又譬如,关于要不要给解放军考生“特殊照顾”的问题,邓小平是这样说的:解放军应该是群众的榜样,战士们要在训练间隙进行学习,确实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也是一种锻炼人才的手段。解放军考生不要照顾,因为照顾反而对解放军不利。这个道理要给全军讲清楚,军委要发文件,而且军队应该保证战士们的学习条件。

刘西尧觉得自己的工作劲头越来越大,他的几个副手也有同样的感觉。现在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上下都有了一种共同的认识:一九七七年的这次全国高考工作和招生工作搞好了,对我们这个具有明显人才断层的国家而言,真是一种决定性的推动。这是民族之幸,也是教育部的荣耀。尤其是移用印刷“毛选”的纸张印刷考卷,更是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谈资花絮,为大家津津乐道。

邓小平对这段时间教育部的工作状态是满意的,但他也明白,长期笼罩在教育部上上下下的习惯性思维是多么的顽固,而这确实也不能全怪教育部的同志,这是关系到全党全国的思想理论问题。如果这些思想理论问题没有突破,全国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无法有效地推动。

在这一年时近年底的时候,他好几次把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请到米粮库胡同商谈,他希望胡耀邦及其党校的那个写作班子,能在思想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上有所突破。

他好几次对胡耀邦说,你们那帮秀才,思想还要再开放一点。

同类推荐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细说汉初三杰

    细说汉初三杰

    韩信之死真的是应了那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究竟是谁向他举起了屠刀?张良胸有韬略,胸有奇谋,为什么却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刘邦的尊重?萧何受到了刘邦的多次猜忌,为什么却一生权倾朝野,名闻天下?本书为您拨开历史的尘埃,解开重重的谜团,却发现这段历史是如此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本书讲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的传奇,一个具有胡人血统的平民诗人,让唐诗在国势衰落的轨迹中,再次腾飞向上,不能不说他具有“魔王”一般的功力,而“诗王”、“诗魔”的称谓也应证了他对唐诗的改造过程和承认。白居易拓展了诗歌的体裁,皇室爱情、平民疾苦,都在他笔下被还原,而他生命的波折,也让人感叹时代造就了一个不一般的诗人。伟大的诗人不会去选择时代,而是在时代中造就自己。白居易适逢乱世,但他并不因为身处乱世而悲哀,而是用他的笔和才思,去忠实记录乱世的根源,并对受苦难的人民给予了无限同情。诗人终究老去,白居易也在争鸣中走向历史的深处,但诗人的传奇却没有散去,而是随着他的诗歌永远在文学的天空里飘荡,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翻新。
  • 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本书讲述了12位皇帝的性格、才干、气魄、成败、是非,以及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他们曲折起伏的人生和政治生活,再现了大清王朝的兴衰成败、治乱祸福的脉络,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的内在规律。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热门推荐
  • 鬼域奇门

    鬼域奇门

    我是一名军人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去决定去支教时,父亲给了我一块玉,在未来碰上灵异事件,很多时候都是这块玉救了我,后来,和婷婷接触的时间里,颠覆了我的世界观,那一个“它们”一直寻找的门,到底是什么。。。。。
  • 团宠公主马甲要捂好

    团宠公主马甲要捂好

    她是顾家百年来的小公主,十二岁出国留学,华丽归来后马甲无数。他是墨家太子爷,外界传闻他不近女色,心狠手辣,却殊不知面对她是什么样子。当面对家人活泼可爱,面对外人冷酷无情的她面对心狠手辣的他将会发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男主墨寒vs女主顾辞)
  • 特级大厨

    特级大厨

    现代顶级大厨程似锦意外穿越到一个饮食业繁荣的古代世界,带着制作一张能超越满汉全席菜单的目标,他投身到一家濒临倒闭的饭馆利用自己超凡的厨艺帮助这家饭馆摆脱危机,继而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并最终成为一代传奇的故事。
  • 斗战情癫

    斗战情癫

    林辰死亡后,来到无名世界,一棍斗战,为情癫狂
  • 隐婚日常:傲娇总裁宠上瘾

    隐婚日常:傲娇总裁宠上瘾

    某记者访谈会上,女记者A:“请问您会支持苏小姐在演艺圈的工作吗?”某叶少不答反问,:“我问你,爱一个人需要做什么?”女记者迷茫的摇了摇头,只见叶少一把搂住他身边的小女人,笑的无比妖娆:“当然是爱她,宠她,无条件支持她!”女记者眼冒红心,坐在他旁边的苏小姐笑!“那您爱苏小姐的实际行动是什么呢?”某位姓叶的记者微笑着提问。“当然是无时无刻的让她开心,怎么舒服怎么来。”叶少一本正经地回答。苏小姐默这把狗粮喂的真好,要说到狗粮,a市就属叶少家的狗粮最多,为全市的单身狗买单!没有最毒舌,只有更毒舌。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重生影后撩夫记

    重生影后撩夫记

    上一世的林采薇是史上最悲催的一个影视天后,因为心地单纯,没有防人之心,她被人害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短短的一生全是泪水,最后连个正常的寿终正寝都没有得到。重活一世,林采薇还想做影视天后,只是她已不是上一世的那个圣母白莲花,做影视天后也不再是为了名和利,只为了报上一世的仇和恩……本文是架空文,请勿深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错过一生的诺言酷王爷爱上冷王妃

    错过一生的诺言酷王爷爱上冷王妃

    小时候她是他小诺,他是她的言哥哥。长大后,错娶为妻,却只是相见不相识。中秋宫宴,她一舞惊艳了星月国,那清冷的眼神透露着无欲无求,她只愿自己能成为他的妃。成亲后,富丽堂皇的王爷府,她却独独去了落败冷清的冷苑。他,人称世上最多情冷酷的王爷,殊不知喧嚣背后,是那颗孤独无助的心。初次见面,她说:“让我当你的王妃吧。”情动初识,她说:“我只求各自安好,互不相扰。”国破落难,她说:“我是你的妃,理应祸福共担。”待到国家新立,他依旧是王爷。这一次,不再是各自安好,互不相扰。他要她成为这个世间最令人羡慕的女子,可是她说:“繁华似梦,我只求冷冷清清过完此生,管他权倾天下富可敌国,我只要闲云野鹤就好”
  • 我从海底来

    我从海底来

    五年浴血,四海为王。创建海神殿,驰骋天地间。如今,我从深海殿内,回归都市。曾经的宵小魑魅,一剑荡平。昔日的爱人亲友,一肩守护。我是海王,亦会是,都市之王。
  • 我有继续下去的理由

    我有继续下去的理由

    他,爱上了她,15年;他懂她,而她,爱他。
  • 异破乾坤

    异破乾坤

    天才少年陆天羽,在创造了家族空前绝后的修炼纪录后突然成了废人,种种打击接踵而至。就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一缕灵魂从他手上的戒指里浮现而出,一扇全新的大门在面前开启,经过艰苦修炼最终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