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AdvanceOrganizersInstructionModel)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在安排学习任务之前显示给学生上位的引导性材料,巩固已有知识,改善认知结构,促进新信息的获取和保持的教学模式。所谓“先行组织者”是一些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又是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以便学生用它去解释、统合、联系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将先前学国的材料加以区分。
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一般借助言语进行,因此教师必须提供有意义的材料。材料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学生和材料本身,都需具备:①学习材料是有逻辑意义的;②学习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③学生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奥苏伯尔认为,获得信息是就教学的基本目标,那么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三个问题:①某一领域的知识;②如何组织这些知识;③将这些知识传递到何等程度。因此,先行组织者教学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作为一种决定新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很好地获取并得以保存的最重要因素。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已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明晰性,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新信息的获取和保持。
“先行组织者”与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复习旧知或引导性评述不同,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应遵循两条原则:①渐次分化原则。先提出最一般性的、包摄性的概念,然后渐次分化为特殊的细节。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原则;②统合协调原则。是指新概念要有意识地同先前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就是有意义学习的意义原则。
(一)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根据这两个原则,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可以分成下述三个阶段:
⒈呈示先行组织者
可包括三种活动:①阐明本课的目的;②呈示先行组织者,比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更高层次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引导性评述是与学习材料处于同一层次的。一般有两组方式,一种是讲解性的,即先提供某一种类的一般概念,然后再为特殊的一类提供类属概念。另一种是比较性的,即让新概念同认知结构中相似概念相比较和区分,防止混淆。比如,重复与近似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又要区分二者间的不同;③促进学生将学习任务和组织者与以往相关知识的联系。
⒉提出学习任务或给予学习材料
在先行组织者先导的情况下,通过讲演、讨论、录像、演示等途径提供学习材料,要注意使材料的逻辑次序显而易见,便于学生的理解。
⒊增强认知组织,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产生积极的学习过程
包括四种活动:①促使新材料与现存的认知结构趋于协调。②引导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比较、思考等手段促使其积极地接受学习。③清晰化。通过对学习材料中已作出的假设和推论的知识、判断和思辨,使习得的知识更清晰。④具体化。把习得的知识用于新的问题或新例证,巩固所学的材料。
(二)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要点
⒈阶段序列。该模式分成三个阶段:①选择先行组织者。要求教师谙熟所教学科,并把该学科概念化为一系列有层次、有组织的概念或命题。而且只有在学生完全理解这一组织者时,组织者才能组织后继的学习材料。②教师应为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应阐明课程的某些方面,使新材料同学生现存知识融为一体。③教师应指出新旧知识和经验背景,以便学生统合协调这些新材料。
⒉教师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不断地把新的学习材料与组织者相联系,帮助学生将新材料与以往学过的材料加以区别等。
⒊教师应主动澄清新的学习材料的意义,把新旧材料加以分化和贯通;应与学生个人经验相联系,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努力寻求解答。
六、“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一般发展”是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1901~1977)实验研究的核心问题,他解释为:“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他的所有方面的发展。”“一般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在内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1957~1977年,赞科夫领导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室,对小学教育进行了大规模实验研究,提出了“小学教学新体系”,1975年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赞科夫认为,观察、思维和实际操作是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三条渠道,是发展的外因,而儿童的各种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顽强精神是学习的内部诱因。赞科夫指出,发展是自我运动,其源泉是内部矛盾,儿童内心的思想感情、愿望是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
(一)“一般发展”教学模式的原则
⒈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材偏易,进度很慢,多重复习,儿童的智力无从受到锻炼,不利学生的发展。他根据维果茨基关于“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力求使“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主张给予学生一定难度的教材,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并促进学生的发展。“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但不能低于“现有发展水平”。
⒉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学多次复习,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这一原则的含义是:辅助高难度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质量得以提高;通过多方面理解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无用重复;使教材的难度、范围和速度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高速度”并非无止境地加快教学进度,背离教学的巩固性原则,他并不反对复习,而是要求改变旧的复习方法,主张对教材从多方面联系起来理解,“经常使用所学知识,就有助于它们更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
⒊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学论调小学生的认识是具体的、感受性的以及主张“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则,削弱了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认识作用。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小学生技巧上的知识,而且要教规律性的知识,使之能举一反三。他强调技巧的形成是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深刻的理解有关的概念、关系和依存性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证明,一年级小学生已具有抽象、概括能力,学习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机联系的。
⒋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⒌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二)“一般发展”教学模式要点
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和意志,形成学生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个性在学生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生活中成长和巩固起来的”,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明显地证明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其教学方法的要点是:
⒈情绪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能够提高或者降低生命活动力。当人遇到某种不懂的、引起疑问的东西时,要使其感到“惊奇”和激动,这对于展开积极的、创造性质思维活动是很重要的,并能够使之矢志不移地把思维活动进行到底。
⒉学习和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所带来的喜悦,会给人增添新的力量,赋予活动以高涨的精力,而苦恼、忧郁则会抑制人的活动。赞科夫要求把各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品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和道德情绪。
⒊赞科夫把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等认识的需要提到第一位。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以这些精神需要作为学习过程的内部激发力量。
⒋赞科夫认为:意志和智力是不可分割的。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力,不能把教学法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
⒌赞科夫重视教给学生“组织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求为学生创造发展言语能力的情境和机会,建议学生结合所读的课文进行谈话、复述。
⒍赞科夫认为,学生写作文是不要专门准备的,那样会限制甚至压抑学生的个性。他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采用相应的富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情绪反映的变化,更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给学生提供新鲜感,增强教学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涨的情绪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倡的教学方式有:激发诱因式、设置障碍式、层层深入式、随机应变式、快速前进式、启发提问式、自由谈话式、深入观察式、自我监督式、区别对待式等等。
⒏重视对差生的研究和帮助。差生的心理特征等: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学习的愿望,观察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差。赞科夫认为补课对差生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差生的结症是发展水平低。所以改变差生的方法是:不给他打分,减轻他的思想负担;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树立信心;积极引导他观察事物,语言的描述丰富了,开始有了求知欲;要求他在发展上慢慢提高;吸引他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参加班级的其他集体活动。
⒐改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赞科夫认为,教师“要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愁,恐怕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这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七、目标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模式(GoalOrientedTeachingModel)是以系统的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管理并谋求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要素中,后三个要素都受教学目标的规定,而前三者又都受到教学评价的调控,这已成为各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我国学者在借鉴布卢姆“掌握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教学模式及“目标教学三级操作结构”。其主要的特点是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可开发性。
目标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控制论的教学模式,它使教学系统通过反馈和控制机制动态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是一种科学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形式结构,已成为各种现代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但是运用目标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注意特点:一是相比上述各种现代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本身并没有体现特别的教学策略,只是一种能让教师的教学从“无法”到“有法”、由“经验型”走向“规范化”的基本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应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二是目标教学的确十分有效,但倘若仅仅强调“双基”很可能成为片面教育、应试教育的助推器;若能全面地设计教学的“目标群”,也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加速器。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观和设计了何种教学目标。
八、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许多探索,从CAI、多媒体到教育网络,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将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飞跃。目前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络虚拟教师、校园网和Internet等形式在网上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网络虚拟教室中,通过网络能为学习者实时和跨地域地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基于校园网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学习地点甚至指导教师的选择。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在任意时间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的藏书,还可以向国内外的专家们请教。在Internet上可以利用WWW技术、电子邮件、BBS、在线交谈(OICQ)等方式实施教学及信息反馈、交流。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测评等材料编制成HTML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文档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这些页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电子邮件、BBS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则再通过电子邮件或BBS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有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交谈方式进行实时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在网上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像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另外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用教师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其他学生或专家进行探讨。网络教学的教学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可以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较高,而且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一套能充分体现教学特点,并通过适合网上信息表达与传输的图、文、声并茂的优秀电子教材及与教材紧密配合的信息资料库,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网上教学系统。
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好处,因而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由于网络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它也是一种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是一种开放式教学,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者影响更大。因此,如何较好的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构建利于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发挥网络优势,避免和排除负面影响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就成为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系统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