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削的小脸,她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你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母亲只好抱着孩子重新上路。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了。可是,这位母亲却奇迹般地带着孩子穿过边境线,住进了难民营。这位母亲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也无法保护孩子,就没有人能够帮她把孩子养大成人。
在难民营里,她又遇到了那位邻居。
“你和孩子都需要支撑。”那位邻居说,“只有你们互相支撑,才能母子平安。”
这位母亲此时才明白了邻居的好心。
爱是一种支撑。爱,支撑了母亲和孩子的生命。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爱能够支撑起一个希望,那么,爱又有什么无法支撑呢?
惩罚的滋味
四月的阳光非常灿烂,我们年级组织去春游。班上的刘江姗姗来迟,而且穿着一套“奇服”,俨然像去参加一个演出。我陡然恼火起来,如此大型的年级活动,他居然会这个样子。我站在班级的最前面,感觉到刘江一直在注视我。班级里的其他几个同学也在注视着我,仿佛在试探着。
我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如果我没有追究责任,那接下去会有很多的奇服出来。说心里话,我很不想在如此大众场合点燃战争的导火线。我也懂得维护学生的面子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刘江必须得处罚。
我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江又很得意地从衣服袋里拿出一副耳环(刘江是个男孩子),在自己的耳朵上开始“折腾”。那个耳环是屡次被我没收,而且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还给他的。
我决定不给他机会。因为他的挑衅,即使是“怀柔政策”在他身上也没有用。但是我必须打胜这一仗,这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争。
我让刘江从队伍中出来,转移到另一个“战场”。在校园的角落里,我要求他拿下耳环,并要求他打电话给家人马上送校服过来,否则取消这次春游的机会,所交的费用一律退回。而且今天我也不去了,就陪着他专门学习校纪、校规。
也许是转移了“战场”,也许是刘江发现我是很认真的,他没有再很嚣张。由于我的固执,也由于我的不尽如人意,那次春游刘江没有去成。
春游回来,我特意去刘江家里家访了一次,也跟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事情没有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很庆幸。
也有很多同事很友善地跟我提出:有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也有同行说,你这么“认真”,会被学生记恨的。翻阅许多的教育大家的书籍,他们都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在追求平等、尊重人格、崇尚人权的今天,很显然,我的做法不是很符时令。我在自己的教育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反思。
我不想对自己今天的较量作出简单的评价,但一味地迁就学生只会助长学生的脾气。在今天的家庭中,很多孩子已经很受宠。如此的娇嫩,怎么能肩负社会责任呢?我很担忧。也许我是对的,为什么不能给孩子适当地惩罚呢?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很少用惩罚性的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心和改正缺点的动力。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与失败。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太一帆风顺,一个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曾受到批评或惩罚,那他将来会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在学生时代,一个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面对,接受批评或处罚,从思想深处认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是需要自己积累的。
我们要维护学生的自尊,这一点不能动摇,但也不能否定教育需要惩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自尊,只有从缺点和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自强自立,才有尊严。
教育反对惩罚,因为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但适当地惩罚与固执有时候不仅不会伤害学生,反而能拯救学生。
蹲下来的美丽
元旦假日期间,我带两岁的女儿去商场买玩具。商场里的商品真可谓是琳琅满目。我兴奋地到货架前挑选女儿最喜欢的洋娃娃,可她却在我的身后号啕大哭,还吸引了其他顾客的注意。我大吃一惊,赶忙弯下身子,问:“你怎么了?”
“妈妈,我怕!”女儿边哭边用两只小手使劲地抱着我的双腿。
我更吃惊了:“有什么好怕的呀?你看多么漂亮的布娃娃。”
她不仅不听我的话,反而使劲地把我往地上拉。我蹲下来往地上看,根本看不见玩具,只见密密麻麻的脚在来来回回地四处移动。顿时,我什么都明白了,赶快将女儿抱起来,看到了好多漂亮的玩具,她终于破涕为笑。
由此,我不由得联想到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像喂孩子吃东西一样,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一讲到底,然后以定论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久而久之,这可能使学生产生习惯性的抵触情绪,或者无形中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使之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引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苏轼说得好:“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它启示我们:只有共鸣,才会有美妙的琴声。同理,只有当教师与学生达到心心相通、彼此理解的时候,教育才会达到美妙的境界。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学会“蹲下来看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如果能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很多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也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构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共享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为什么我们的笑容如此灿烂,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如此自信,是因为我们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当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和博大的知识、智慧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我相信教育艺术的明灯就会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高高悬挂。”
向上的秘密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几个学生跑进来说刘敏有一本《阅读无极限》的课外读物,大家都想借来看看,可是刘敏就是不借。他们想通过我让刘敏把书借给他们看几天。
课前,我走到刘敏跟前,微笑着说:“刘敏啊,最近你爸爸又给你买课外读物没有呀?”刘敏抬起头,紧张地说:“老师,没有啊,这一段时间我爸爸比较忙,即使到城里去提货也是急匆匆地去了就回来了。”她婉言拒绝了此事。
下午放学后,我去了刘敏家,见到了她的爸爸。我告诉刘敏的爸爸说,想请他进城提货时帮我买一本新书——《阅读无极限》,想通过它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没想到刘敏的爸爸一听说书名后立即说:“我前天刚给刘敏买了一本呀,让她和你一起用不就可以了。”我立即高兴地说:“真的呀,那太好了,我正害怕买不到呢。”刘敏的爸爸立即叫刘敏过来:“敏敏,前几天我给你买的《阅读无极限》那本书呢,以后你和老师一起使用吧。”刘敏嗫嚅着:“书被我弄丢了。”我赶紧接过话头:“在哪里弄丢的,是在我们学校吗?要不要老师帮你找?”刘敏赶紧摇着头说:“不用了,不用了,让我爸下次去提货时再帮我买一本吧。”我笑着说:“那好吧,要不也帮我买一本。”我便掏出五十元钱放在桌子上,走了。
第二天,我刚到学校,刘敏边把五十元钱放到我的桌子上边笑着说:“老师,我的书已经找到了,借给你看看吧。”她把书放下后又说:“老师,这本书我只借给你看,请你不要借给同学们看。”我连忙拦住她:“向老师说说为什么,好吗?”刘敏的脸立刻红了,她低着头站在那儿。我从桌子上拿起书说:“谢谢你肯把书借给老师看。不过你先看,老师这几天正忙,等有时间看了再向你借。”她拿着书悄悄地离开了。
上课时,刘敏的脸依旧红红的。我微笑着说:“同学们,在没有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荷兰的一位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商人对这种名贵花卉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连一粒种子也不肯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
三年过后,他那名贵的花已经繁育了上万株。令这位商人沮丧的是,这些花的花朵已经变得很小,花色也差多了,完全没有了它在非洲时的那种雍容和高贵。
难道这些花退化了吗?可非洲人连年大面积种植这种花,也未见这种花会退化。他无奈,便打电话向那家非洲的花卉公司咨询。公司负责花卉繁育的植物学家听他叙述情况后,问他:“你家花圃隔壁是什么?”
他说:“隔壁是别人的花圃。”
植物学家又问他:“他们种植的也是这种花吗?”
他回答道:“这种花在荷兰,甚至整个欧洲也只有我一个人有,他们的花圃里都是些郁金香、玫瑰、金盏花之类的普通花卉。”
植物学家沉吟了半天说:“我明白花退化的秘密了。尽管你的花圃里种满了这种名花,但毗邻的花圃却种植着其他花卉。你的这种名花被风传授了花粉后,又染上毗邻花圃里的其他品种的花粉,所以它退化了。”
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谁能阻挡风传授花粉呢?要想使你的名贵之花不失本色,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你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你的这种花。”
于是商人把自己的花种分给了邻居。次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朵又肥又大,花色典雅,朵朵流光溢彩。这些花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商人和他的邻居都发了大财。
“同学们,种花如此,其实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共同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心灵无私,才是我们保持自身高贵、永远向上的唯一秘密。”
第二天,那几个向我求助的学生高兴地向我报告:“老师,班里的图书角里多了几十本课外读物,其中就有那本《阅读无极限》。”
真情留言,开启学生心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热衷于阅读情真意切的短信,对短信倍感亲切。我从中受到了启示:在教育学生时,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在很多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于事无补,效果也不是很好,而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作业本上留下老师的真情感言,或者针对学生近期的表现给学生留一张饱含老师期待与鼓励的便条,其效果远远胜过苍白无力的说教。
赵宇是三班出了名的“懒王”,经常拖欠作业,以前代过他课的所有科任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对此,新任班主任老师特意请我为他出谋划策。开学的第二天,我第一次走进赵宇所在的班级上课时,就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他们拿出练习本,在封页上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后,再翻开本子在第一页工整地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大家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就不敢怠慢,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就连赵宇也一点没敢懈怠地按要求完成了任务。我还特意观察了他写字的情景,神情专注,一点也看不出他的懒性。当时我心中感到一丝欣慰:孺子可教也!作业本交上来了,我特意把赵宇的本子找出来,在他的本子上留下了我的肺腑之言:“赵宇,你的字儿写得真棒!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老师真诚的希望你以后在作业时一直这样认真的写下去,好吗?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老师期待你的行动,我相信你能行!”
第二天本子发下去后,同学们都好奇而兴奋地打开了自己的本子,许多同学看见我在他们的本子上的留言,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又注意观察了赵宇的举动,只见他的手不停地摸索自己的本子,眼睛还不时瞅瞅他周围的同学,好像不敢打开自己的本子似的。我心里感到纳闷:这是为什么呢?我犯难了,他有什么心结呢?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笑着对他说:“怎么,不想知道老师对你的最初印象吗?请你大胆的打开本子看看,好吗?”这时,我看他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打开了本子,很快地浏览了我给他的留言,随后胆怯的给了我一个不经意的笑。第二天我便收到了赵宇写给我的信:尊敬的刘老师:
你好!
昨天我读了你给我的真情留言,我很感动!说老实话,我特害怕看老师在我的本子上的留言,因此我就经常不交作业来逃避。您一定想知道我害怕看老师留言的原因吧!那我干脆告诉你吧。那是在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坐井观天》这一故事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题目: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我拿出作文本这样写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好……”刚写到这儿就下课了,等我上厕所回来,好心的同桌已经帮我把作业本交了。”我傻眼了,“我的故事还没写完呢,等着挨训吧!”一节课后本子发下来了,我翻开本子一看,“放你的臭屁”几个鲜红的大字深深地刺伤了我的心!我虽然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我万万没想到老师会这样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