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是用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来“教训”美军的轰炸机的,而萨姆—2导弹是用雷达来捕捉目标的。因此,萨姆—2导弹的“千里眼”就成了“百舌鸟”导弹要顺藤摸的“大西瓜”。当时,美国战术空军还特别组织了对付萨姆—2导弹的“铁拳”分队。这个分队由数架携带“野鼬”型雷达探测器的F—105型飞机组成。当“野鼬”侦察到越方的萨姆—2导弹时,F—105型飞机便将“百舌鸟”导弹发射出去,很快将敌方的雷达击毁,使萨姆—2导弹顿时变成“瞎子”,从而压制了越方导弹部队的射击。
“百舌鸟”导弹初上越南战场时,打了不少漂亮仗。例如,在1965年3月的“滚雷”战役中,美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的一个弹药库,其中就是以携带有“百舌鸟”导弹的十多架F—105“雷公”式飞机作为开路先锋的。由于“雷公”式飞机施放“百舌鸟”导弹,摧毁了越军不少雷达,压制了越军的由雷达制导的导弹和高射炮火力,从而使美军的这次轰炸取得较大的战果。
然而,“吃一堑,长一智”。越军在作战中逐渐摸了“百舌鸟”导弹的脾气与特点,也找到了对付它的有效办法:办法之一是,一旦发现“百舌鸟”导弹打来时,雷达操纵员立即关机,停放无线电波束,即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使“百舌鸟”无法“顺藤摸瓜”,把它一下子甩开,让它在几千米以外爆炸身亡。办法之二是,用3部雷达采用“车轮战术”来对付“百舌鸟”导弹,即当第一部雷达发现“百舌鸟”导弹时,立即关机;而第二部雷达马上开机,吸引“百舌鸟”改变飞行路线;当“百舌鸟”导弹改变飞行路线后,第三部雷达开机,用更强的信号吸引“百舌鸟”导弹……如此左吸右引,令“百舌鸟”导弹七拐八弯地飞行,最后把“百舌鸟”导弹吸引到无人区而自毁。办法之三是,雷达操纵员采取断断续续开、关雷达的办法,使发射的电波时有时无,“百舌鸟”导弹无法利用雷达波束来击毁雷达……
越军采取各种对抗“百舌鸟”的措施后,使它的威风大减,“黔驴技穷”,再也不能在“千里眼”面前逞强了。
就在这时,美国研制的第二代“反雷达导弹”问世了。它就是1968年装备部队使用的“标准”反雷达导弹。这种导弹的突出优点,就是增加了一种“记忆装置”。它是针对越南战场越军雷达突然关机而将“百舌鸟”导弹甩掉的实战情况改进而成的。
“标准”反雷达导弹比“百舌鸟”技高一筹。由于它有“记忆”本领,只要一发现雷达波束,它就记住了雷达的方位、距离。这样,尽管雷达突然关机,它凭着所“记忆”的方位和距离,仍能向雷达冲去,将雷达击毁。
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着。“标准”反雷达导弹虽然有“记忆”装置,但它在现代战场上也难免上当受骗。这种反雷达导弹最“恼火”的是,敌方用无线电发射机模拟雷达发生的信号,让它记住这个假雷达波,诱使它向这里拼命打来。结果,“标准”导弹粉碎舍身炸掉的只是一台无线电发射机,真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假雷达发出信号,诱骗“标准”导弹上当,使它不能在战场上大展雄风,这就促使美国研制成第三代反雷达导弹——“哈姆”。
“哈姆”反雷达导弹比起它的前辈,本领可强多了。它的最大速度达3倍音速。因而,当它以高速向雷达扑来时,一般的雷达操纵员都来不及做出反应。更令人惊奇的是,“哈姆”导弹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灵敏度高,可识别和区分真假目标。如果敌方想用假雷达发出的假信号来诱骗它,将会被它识破,从而白费心机。另外,它还有一个绝招儿,就是能做180°的大转弯,即调过头来攻击地面雷达或敌方军舰。这种回马枪,可杀得敌方措手不及。
这种新一代反雷达导弹是在1982年正式服役的。到1986年,它便在战场上首次显身手。那是这一年的3月,美国与利比亚在锡德拉湾发生军事冲突。在3月24日夜晚10点,两架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A—7“海盗”式飞机,飞到锡德拉湾沿岸,迅速向利比亚的防空导弹基地的雷达站发射了两枚“哈姆”反雷达导弹。只见两道火舌在夜空闪过。说时迟,那时快,雷达站的操纵人员还没有看清“来客”为何物的情况下,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便被夷为平地。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哈姆”反雷达导弹再次露峥嵘。美军的F—4G反雷达飞机,携带4枚射程为100公里的“哈姆”反雷达导弹(也叫做反辐射导弹),F—111和F—117A隐形战斗机也携带了“哈姆”反雷达对伊拉克的地面防空雷达进行了大规模袭击。仅空袭的头5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发射“哈姆”、“百舌鸟”反雷达导弹600多枚,基本摧毁了伊军的雷达系统,为夺得制空权和进行大规模空袭轰炸“铺平”了道路。
“哈姆”反雷达导弹不愧是袭击雷达的能手和雷达的克星。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敌方雷达波束突然中断时继续飞向目标,甚至可盲目发射;即使遇到假雷达和假信号,它也能去伪存真,识别真假,直到发现真雷达信号,再锁定加以摧毁。英国在海湾战争中投入使用的“警报”型反雷达导弹,可以和“哈姆”媲美,它能根据计算机内预先存储的目标参数,主动地去搜索和攻击敌方雷达。
雷达专家与一举成名的“爱国者”导弹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由于准确地拦截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而一夜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然而,你知道吗?“爱国者”导弹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秘密,就在于它有锐利的“千里眼”,这就是“爱国者”导弹配备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的一种新型雷达。它探测的距离达150~160公里,能完成对目标的搜索、跟踪、敌我识别、电子对抗以及制导等多种任务,所以叫做多功能雷达。这种雷达与众不同的是,它不需要转动天线,而是采用电子扫描,转换迅速,能同时掌握100多批在不同高度上飞行的来袭目标,并制导8枚导弹,因而能很快地捕捉目标,进行准确的拦截。
那么,这种雷达在海湾战争中又是如何探测和拦截敌方导弹的呢?
当伊拉克的多枚“飞毛腿”导弹打过来时,由指挥控制车确定首先攻击的目标和拦截时间,并将飞行数据装入“爱国者”导弹,导弹便按预定控制程序飞行。紧接着,相控阵雷达的制导天线不断地发出指令,按目标数据修正“爱国者”导弹的飞行弹道。导弹在飞行中,其头部制导舱内的小型相控阵雷达天线也在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当导弹上的雷达一旦探测到“飞毛腿”的踪迹后,就跟踪不放,并向地面提供自身和目标的位置信号。地面制导雷达及时发出指令,控制导弹扑向目标,将飞毛腿拦截、击毁。
相控阵雷达随着“爱国者”导弹的成名而红得发紫,身价倍增。然而,相控阵雷达的发明者却鲜为人知,默默无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想了解他的身世和他如何研制成如此神奇的雷达的。
这位美国人叫卡利拉斯,是一个贫民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希腊人,后来移居美国。卡利拉斯出生在纽约曼哈顿。6岁前,他只会说希腊语,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上学后,他对课外科技活动很感兴趣,尤其喜欢组装矿石收音机。没想到,这小小的收音机竟成了后来他发明“爱国者”防空雷达系统的开端。
卡利拉斯在学校读书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出类拔萃的才能。但因家境贫寒,未能上大学,只能在免费的纽约市立两年制专科学校学习。
毕业后,卡利拉斯在一个大型电子计算机公司当工程师。这时,他的出众的才华被“爱国者”导弹的制造厂家——雷声公司看中。1966年,他进入雷声公司工作,并担任技术部长。1969年,他受美国国防部的委托,带领由40人组成的一个小组,专门负责雷达的研制工作。当时,卡利拉斯很自信地向美国军方许诺——两年内研制成功“爱国者”导弹的防空雷达系统。但是,负责订货的陆军军官对此半信半疑,以致当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同雷声公司事业总部的负责人就是否能研制成功这种防空雷达而赌了两杯马爹利酒呢!
时间飞快逝去。两年后,由卡利拉斯带领的技术小组在曾经试验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地方——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一个导弹基地,进行“爱国者”导弹武器系统的拦截能力试验,并获得成功。至此,“爱国者”导弹的雷达系统便正式问世了,卡利拉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美国国防部为卡利拉斯举办了盛大宴会,并向这位雷达专家颁发了特别奖金。
实战使用表明,“爱国者”导弹的雷达系统能探测和识别半径为160公里空域内的数百个飞行物体,并可选择出需要拦截的敌方导弹,以及通过电子计算机在瞬间分析出敌方导弹的速度和弹道,然后向己方导弹发出指令。这种雷达系统有如此快的反应速度,因而就使“爱国者”导弹的拦截成功率高达90%。军事专家认为,拦截导弹这样小的目标,其拦截成功率能超过70%就是相当大的成功了。由此可知,“爱国者”导弹的雷达系统已成为现代雷达家族中的佼佼者。
现代雷达的新伙伴
作为战场“千里眼”的雷达,可说是在与反雷达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特别是反雷达导弹的出现和“挖眼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千里眼”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威胁。面对这种紧迫情况,在本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些雷达的新伙伴,如不发射电波的“无源雷达”、将发射机与接收机分开安装的“双基地雷达”、不用人值班的“无人雷达”等,它们个个本领高强,能与反雷达导弹巧周旋,从而保证了雷达的正常工作和人员的安全。
反雷达导弹是现代雷达的最凶恶的对手。为了对付“有记忆”和“有思考能力”的反雷达导弹,1987年在国外出现了一种不发射无线电波的无源雷达。这种新型雷达从根本上就断了反雷达导弹“顺藤摸瓜”之路,也即避免了“引狼入室”惨剧的发生。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雷达不发射电波怎样探测敌方飞机呢?
实际上,雷达不发射电波不等于不利用电波探测敌机,它巧就巧在借敌机的电波来探测敌机。现代作战飞机一般都有许多电子设备,能辐射很强的电波。既然如此,何不借这种电波一用呢,省得自己发射电波,避免遭“杀身”之祸。不发射电波的无源雷达,就是专门利用灵敏的接收机来接收敌机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电波,从而暗中探测敌机的方向和距离。
由此可知,无源雷达的优点是保密性好,设备少,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招惹灾祸。目前,这种雷达已在一些国家使用,受到人们的好评,今后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们通常将设置雷达的地方,叫做雷达站或雷达基地。在雷达站或雷达基地里,通常设置有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和电源等,其中天线和发射机是用来发送无线电波的,雷达主要靠它们来探测目标的。然而,天线和发射机往往又成为惹是生非的祸端,常常被敌反雷达导弹作为“顺藤摸瓜”的藤蔓。因此,要想避开反雷达导弹的攻击,使雷达免遭“杀身”之祸,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发射机和天线分出去,设置在离阵地较远的地方,自成一个较安全的基地。这样,就与原基地的接收机和显示器分开,形成了两个基地,从而出现了“双基地雷达”。
双基地雷达的突出优点是,由于将发射机与接收机分开,接收机可以平安及时地接收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从而有利于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
随着现代电子战的发展,双基地雷达又出现两种新型式:一种是将雷达的发射机安装在运输机或高空无人驾驶飞机上,而把雷达接收机安装在地面。由于接收机与快速处理装置结合在一起,所以能及时发现和跟踪目标。另一种是将雷达发射机安装在人造卫星(或无人驾驶飞机)上,而将雷达接收机安装在战斗机上。这样,招灾惹祸的发射机在天上,得用“太空武器”去摧毁它,而战斗机上没有发射机,不发射电波,不要担心反雷达导弹的追踪袭击,因而“两个基地”都将安然无恙。因此,这种“双基地雷达”将成为反雷达导弹的“克星”,使它无用武之地。
现代战争对雷达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雷达盲区尽量小,操作简便、安全,又要求雷达网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和有效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人们采用高新技术在研制没有人值班的“无人雷达”。
美国国防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一个代号叫“冰霜搜索”的计划,组织专家初步研究“无人雷达”的方案,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美国计划将这种“无人雷达”设置在人烟稀少或气象恶劣的高山、海岛和边远地区,并预计研制70部这种新型雷达,以便用来代替远程报警线上的老式雷达。
无人雷达的特点是,它的机内设有自动检测和故障诊断装置,因而可靠性高,一般不需要维修,如果某个零部件性能降低时,它会自动显示出来,从而避免了技术人员用仪表费尽苦心去查找,只要随手更换一下就行了。当然,无人雷达是指的无人值班雷达,既不需要许多士兵24小时轮流操纵和观测,也不需要很多技术人员经常去维修,但还要少量人员定期去检查。更使人感兴趣的是,无人雷达像机器人似的不怕艰苦,不讲条件,昼夜全天候工作,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何惧反雷达导弹的袭击。
“丹麦眼镜蛇”的“巨眼”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意思是说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现代武器的雷达何尝不是这样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雷达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强。尤其是威力巨大的洲际导弹出现后,更促使雷达向更高水平发展,其种类也日益增多,形成了一个兴旺的雷达大家族。例如,仅美国就拥有七八百种雷达,其中包括地面雷达、军舰上的雷达和飞机上的雷达等。
现在世界各国除了生产和改进常用的各种雷达外,主要是研制适合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新型雷达,如三坐标雷达、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侧视雷达和激光雷达等。而“丹麦眼镜蛇”雷达就是新型相控阵雷达的典型代表。
眼镜蛇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毒蛇,而丹麦眼镜蛇更使人不寒而栗,它不仅个头大,而且模样可怕,从其毒牙射出的毒液会致人死命。给新雷达起了这个别出心裁的名字,看来是想说明这种雷达非常“凶残、厉害”,能致敌人死地。
实际上,“丹麦眼镜蛇”是美国曾研制“爱国者”导弹的雷声公司在谢米亚岛为美国空军建造这部大型雷达起的工程代号,后来人们就习惯地称这部雷达为“丹麦眼镜蛇”了。
“丹麦眼镜蛇”雷达是为了对付洲际导弹而研制的,被称为监视和跟踪洲际导弹的“巨眼”。之所以将它称为“巨眼”,是因这个“千里眼”是个庞然大物,它的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和专用计算机等设备都安装在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6层大型建筑物里,而且能探测几千公里以外的目标。你说,这个“眼睛”大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