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回回村落的大分散现象也造成了宗教特征的差异,这因为他们周围的邻里社团的文化和宗教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地处偏僻、宗教色彩淡薄的社团通常向大的、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大的经堂学校的社团聘请一位阿訇来负责它的经堂教育和宗教事务。回回村落向其他村落聘请伊玛目的最早史料记录见之于明末,即纳家营邀请大理的蔡邑做伊玛目。我估计,从外面村落聘请掌教的习俗始于明中叶,如果不早于这时期的话。另一方面,在地区性的宗教事务中起带头作用的大社团也随时愿意在宣传和扩展伊斯兰教上以及出于施加其影响的目的而帮助那些小的村落。清初,从甘肃河州来的保善被聘请到滇西大理当伊玛目进行教学和督导该地的宗教生活。大理西北门清真寺的碑文说,保善于乾隆年间从甘肃经四川来云南从事经堂教育。但是,保氏族谱则说,保善系滇东北的沾益人;参见李兴华和冯今源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06页。17世纪中,大理的蔡邑被聘请到通海的纳家营当伊玛目。李兴华和冯今源主编的书,前引,第705页;还见纳为信的《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178页等。于是,从其他社团那儿而不是从本社团内聘请开学阿訇的实践促使形成了在地理上分散的社团间的紧密联系。聘请阿訇制度导致了在伊斯兰教传统上色彩浓烈的社团将其伊斯兰教传统和文化扩散到宗教色彩淡薄的社团。由此,这个制度为地区性的回回社会注进了新的宗教活力。
五、哈里发和经堂学校
促成云南回回社会宗教网络系统形成的另一个要素是哈里发求学于经堂学校。各社团的宗教气氛不平衡也反映于伊斯兰教教育。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大社团通常有规模较大的经堂大学,那儿有著名的吾梭波斯语ustad或阿拉伯语ustadh的译称,意老师,特指经堂学校中的教授《古兰经》和阿拉伯文各科伊斯兰教知识的经师。教授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经典。这样的有著名经师的经堂大学将会吸引许多来自于偏远的小村落的回回学生。而这些小村落仅仅开设基本的《古兰经》经文教育。如果本地区有一名著名吾梭且教育有方,许多哈里发将慕名而到这位经师任教的经堂大学求学。哈里发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教师和经堂学校来完成他们的宗教教育。黑鸣凤于17世纪早期去陕西学习伊斯兰教。胡登洲在陕西办的经堂教育有来自云南的经学生。有关哈里发负藉跋涉求学的最早记录出现于明中后期。参见《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前引,第44页;另见大理西北门清真寺的“保老师祖碑文”和纳家营的蔡老师祖墓碑碑文。他们一般完成学业后,将回到自己家乡的村落担任教职人员。于是,经堂教育和哈里发的求学促进了回回社团间的联系和交往。在不同的经堂学校之间的交流鼓励了从大的、发达的伊斯兰教社团将它的伊斯兰教传统慢慢地横向进展到小的、处于衰落边缘的社团中去。
六、朝觐
《古兰经》规定,一个成年人如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就必须在有生之年履行朝觐的义务。虔诚的回民,尤其是教职人员、圣裔和乡老以巨大的努力进行朝觐,并把它当作是保存社团的伊斯兰传统的最重要的宗教义务。有关朝觐的最早记录出现于马哈智(1344—1382)1405年立于昆阳的《马哈智墓碑碑文》,转引自马兴东:《论马公墓志铭的历史价值》,《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64页。,郑和的父亲,以及赛哈智,赛典赤的七世孙也很可能完成了朝觐主命。朝觐了伊斯兰世界的圣地回乡后,哈吉在社团中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地位。云南穆斯林尊称那些朝觐过麦加和麦地那为“哈吉”或“巴巴”(波斯语:爷爷,或宗教上学术渊博及虔诚的人)。参见李兴华和冯今源主编的书,前引,第75页。这些哈吉不仅受到本社团的热情欢迎,而且在归途中途经其他社团时受到他乡的穆斯林的热情欢迎。建水的麻栗树村的碑记。当张平安阿訇朝觐归来后,他所经过的回回村落都盛情欢迎他。在这样的长途跋涉中,这些哈吉们将沿途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做维护伊斯兰教传统的宣教工作。同时,有些哈吉在路经的社团中如发现有与《古兰经》和圣训相冲突的汉文化习惯或其他非穆斯林的文化习惯,他们将教育这些回回把这些违背教义的陋习从社团生活中剔除出去。李兴华和冯今源主编的书,前引,第704-705页;《蔡老师祖墓碑碑文》以及纳古乡历史编写组的《纳古乡史通讯》,1993年,第2期,第15-17页。朝觐旅行,尤其是教职人员的朝觐旅行会在散居的社团中增强伊斯兰教传统和宗教联结的纽带,并培养地区性的“伊斯兰民族”(阿拉伯语umma,乌玛)的感情。
七、一个松散、地区性的、半教阶制的宗教组织结构
在云南历史上,尽管回回并没有像什叶派那样的严密的教阶制组织,但是,在形成地区性的回回民族以及在诸如回回与政府、回回与汉族的冲突加剧以后,可以看见一个松散的、半教阶制的系统的确存在于回回社会。19世纪回民大起义以前,一个叫做“传帖”的通讯渠道在分散的回回村落中发展起来了。当某个社团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外来帮助时,它将向其他社团发送帖子。收到帖子的社团将响应紧急求援的呼声,同时将帖子继续传送到与它们临近的其他的社团。这种“传帖”是一种连锁行动。通过“传帖”,在短时间内,回回可以动员起一支强大的力量。这种“传帖”方式比封建王朝的驿站制度更快、更有效。荆德新编:《云南回民起义史料》,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94页。在宗教节庆季节,除了社团间的互相邀请外,在宗教仪式和社团事务方面,小的清真寺将依附于大的清真寺和大的社团。在经堂教育制度方面,有一种向心运动:来自经堂教学条件较差的各地小社团的哈里发们涌入有著名经师、有大的经堂大学的领头社团求学。在搬请教职人员方面,具有强烈的伊斯兰教传统的社团将应邀派出阿訇去那些宗教色彩淡薄的小社团做类似传教的工作。当散居的回回村落的经济条件得到巨大的改进后,通过这些途径,一个非正式的、垂直方向的结构在清初的回回社会中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