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41500000001

第1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統論所緣。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一性境者。性是實義。謂相分色從相分種子所生。故名為實。此復有二。一無本質。二有本質。一無本質者。即第八心王所緣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然約器界及他人之浮塵根。既是共相識種所變。亦得說有外質也。根本智親證真如。雖不變為相分。亦名性境。二有本質者。即今五識所緣現在五塵。及明了意識初念并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皆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猶如鏡中所現群像。雖約真諦言之則皆如幻如夢了無真實。而約俗諦言之則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成種。不同空華鏡像兔角龜毛。亦復不同過去未來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帶質.獨影二境下文方解。現量者。現謂顯現。量謂度量。五根對境分明顯現。依之發識緣慮度量。雖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然有自性分別得彼性境不錯不謬。任運了別不帶名言也。三性者。善.惡.無記也。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若與信等相應則善性攝。若與無慚等相應則惡性攝。俱不相應則屬無記性攝。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五根通于二界五地。惟無色四天乃無五根。今明五識則鼻.舌二識惟欲界得行。初禪以上無段食雜氣故不現行也。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禪內淨喜樂則無外色外聲外觸可緣。故并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現行也。三禪已上不言可知。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此明五識但與三十四心所得相應也。徧行五心所。謂作意.觸.受.相.思。徧一切心決相應故。別境于心所謂欲.解.念.定.慧。由同時意識所引。亦得于別別境生欲等故。善十一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欲界善。五識得與十善相應。但除輕安。初禪善眼.耳.身識并得有輕安故。中二隨煩惱。謂無慚.無愧。大八隨煩惱。謂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若惡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故貪.瞋.癡者根本煩惱之三癡。即無明。徧與一切染心相應。五識緣欲界順情五塵有任運貪。若緣違情五塵有任運瞋。故外道凡夫入初禪時。眼.耳.身識唯有貪癡亦不名惡。但名有覆無記。若佛弟子入初禪者。有觀慧故。不味著故。并無根本癡.貪及大隨八。但名為善也。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淨色根謂勝義五根。乃第八識所執受之相分。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雖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故名為淨色根。依此五根乃發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緣。依眼識則更須空緣.明緣.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方得生起現行。故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則除明緣。但須八緣。以闇中亦聞聲故。鼻.舌.身三識則并除空緣。但須七緣。以合時方知香.味.觸故。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種離中取境。故曰合三離二。觀塵世也。觀者能緣之見分。塵世者所緣之相分。五根對境無緣慮用。故大佛頂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圓覺經云。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五識緣境則有自性分別。任運起貪.瞋.癡。然猶無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所以不帶名言。不執為外。仍名現量。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然此根識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觀察乃能分之。若愚法聲聞則便難於分別。況凡外乎。

變相觀空惟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明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但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攝。惟是後得智攝也。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剛道後異熟識空。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菴摩羅識。名為圓明初發。爾時菴摩羅識所持五根成無漏故。依根所發五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能於盡未來時徧十方界示現三輪不思議化。度脫一切有情生死苦輪也。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即善.惡.無記。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也。此識若與五識同起。率爾緣現在境。不帶名言。不執為外。則屬現量。若入禪定緣禪定境。亦屬現量。若入二空觀智。或根本智親證真如。或後得智變相觀空。亦皆現量。若籍眾緣而觀于義不倒不謬。如見烟知火。見角知牛等。則名比量。若顛倒推求虗妄計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和。無我計我。不淨謂淨等。又如見杌疑人。見繩疑蛇等。又如翳覩空華。捏觀二月等。皆名非量也。三境即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已如前釋。帶質復有二種。一者以心緣心。名真帶質。即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及心所。第七識單緣第八識之見分是也。二者以心緣色。名似帶質。謂帶彼相起。有似彼質。如依經作觀。非是五識所緣現境故也。獨影境亦有二種。一者無質獨影。如緣龜毛等。二者有質獨影。如依經作觀。雖似托彼為質。終是獨頭意識所現影故。今第六識最為明利。故能通緣三境。而於三界輪轉之時最易可知也。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謂此第六識心與五十一心所皆得相應。所謂徧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大隨八.中隨二.小隨十.不定四。隨其所起或多或少。初無一定。故須臨時別配。具如唯識論中諸門分別也。根本煩惱即貪.瞋.癡加慢.疑.邪見為六。小隨十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謟.害.憍。不定四謂悔.眠.尋.伺。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言此第六識心。或時與信等相連則為善性。或時與根隨煩惱相連則為惡性。或時不與善惡相連。但與遍行.別境等相連則便為無記性。故三性恒轉易也。或緣欲界。或緣****。或復緣無色界。故三界恒轉易也。或時喜受。或時樂受。或時憂受。或時苦受。或時不苦不樂名為捨受。故五受恒轉易也。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謂身.語二業皆由此第六識方能動發。由第六識與發業惑相應。能造善惡引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由第六識與潤生惑相應。能造善惡滿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別報。所招總報名真異熟。所招別報名異熟生。若總若別苦樂萬狀。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發起初心者謂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初發起時。在于菩薩初歡喜地也。蓋由資糧.加行位中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現行。亦復助黑無漏智種令其漸漸成熟。故至初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然其俱生我法二執之現行纏繞及隨眠種子尚自未斷。猶須數數修習之力乃能伏斷也。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明菩薩第七地後俱生我執永伏。雖有俱生微細法執。或時現起而非有漏。故能觀察諸法圓滿明淨。普照大千世界機緣。隨應說法化度也。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此明第七識所緣乃托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本質。是真帶質。此識雖非善惡性惟無記。而由俱生我執隱真理故名有覆。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輪迴不證涅槃。通以此執為本。故名為通情本。隨所生處必緣第八識之見分。妄執為我。故名為非量也。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明第七識相應之心所也。大隨有八。徧行有五。別境惟慧。根本則我貪.我癡.我見.我慢。惟此十八恒得相應。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八則恒而不審。第六則審而不恒。前五則不審不恒。惟此第七末那于有漏位恒審思量。非我執我。此妄執之我相無始隨逐無時暫捨。所以有情日夜昏迷不能自拔也。四惑即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即掉舉.惛沉等。前六轉識修施.戒等諸善行時。由此第七念念執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六識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淨依。所以前六轉識呼此第七識為染淨依也。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謂此第七末那無始妄執我法直行。菩薩初歡喜地。第六意識入二空觀。斷盡分別二執種子。亦伏俱生二執現行。此第七識方初得與平等性智相應。然由俱生我執未斷。所以出觀之後仍復執我。直入八地無功用行。方不復起現行我執也。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謂四智菩提皆是如來自受用執身所攝。而用各不同。若為地上菩提所現他受用報身。則是平等性智之用。其所被機唯是十地菩薩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謂第八識非善非惡亦非有覆。故其性但是無覆無記。但與徧行五心所相應也。三界九地但隨夙世善惡引業所牽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張。豈可執為我哉。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第八識之行相甚為微細。難可了知。佛恐愚法聲聞妄執為我。故于阿含諸經姑未顯說。而二乘迷於佛旨。執于權教。不了此識是有情總報之主。生死涅槃之依。妄撥為無。故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以與之爭。蓋欲破彼妄執故也。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第八識其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所以浩浩而不可窮其邊際。淵深而不可得其源底也。此識持一切轉識種子。故名能藏。受轉識所熏成種。故名所藏。被第七識執之為我。故名執藏。此識如水。前七轉識依此得起猶如波浪。此識所現境界之相。能與轉識作增上緣。猶如猛風。此識一味無記恒時相續。故受前七轉識之所熏習。持一切法之種子。持內根身。持外器界。若于死位。此識最後捨去。若于生位。此識最先來執。雖非實我實法。而一期生死必以此為總報主也。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識有種種名。一名阿賴耶識。以其被第七識執為我故。此名至不動地前我執永伏即便先捨。二名為異熟識。以是善惡漏無漏業至成熟時所招感故。此名直至金剛道後圓滿佛果方得捨之。三名一切種識。通于因果凡聖等位。但至成佛之後則惟持圓滿無漏善種。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種子及一分劣無漏種皆永斷故。名之為無垢淨識。以其與極善無漏之慧心所恒相應故。名之為大圓鏡智。此識一轉。此智一發。則法界洞朗。真俗等觀。故云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同类推荐
  • 人伦大统赋

    人伦大统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菜赞

    野菜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昨梦录

    昨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阎王在我家做官

    阎王在我家做官

    阎公子在自家的地牢来去自如,但没想到这次居然落到了别人的手里!第一次见面,他被捆绑在地上,却依旧脸色不改,调笑道:“如此好颜色的姑娘,不在闺阁间好生将养着,怎地会来这污秽之地?”没想到对方冷笑,反唇相讥:“如此俊逸的郎君,不在书房中好生读书,又怎会跑入我黄泉路来?”再次见面,阎公子被美色所惑,三言两语就掉入了对方的坑中。既然你不要我惹是生非,那我就只能粘着你了!——“姑娘,你的东西掉了。”——“你是东西吗?”男强女强/美救英雄,背景架空,较真你就输了,画风不正经,内容很正经。前面是男主视角,慢慢转变女主视角。
  • 神医毒妃:妖孽王爷枕上宠

    神医毒妃:妖孽王爷枕上宠

    玄门第三十六代门主,医毒双绝,一身奇脉,竟穿越成了宁侯府痴傻嫡女楚玥安。亲娘惨死,亲爹不疼,刁奴欺辱,继母虐待,姐妹算计,还有一位将她当做奇货的祖母!她楚玥安岂会任人拿捏?奇葩亲人阴谋陷害?谈笑间送去地狱!未婚夫渣男嫌她貌丑?惊艳容貌闪瞎他的双眼!
  • 禅海蠡测

    禅海蠡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
  • 良遇

    良遇

    -以女主为引线抒写多个迥异的校园故事-李熙是个偏远山区来的小姑娘,单纯无邪在校园里摸爬滚打过后渐渐懂得了很多,原来校园是一个缩小版的迷你社会,它能映射出许多社会上的事儿
  • 弦断情缘

    弦断情缘

    徐晓琪,因长相难看,被同学排挤,成为学校讽刺人物,一次意外自杀让她遭遇了巨大的改变,以前遭受过的她要统统还回去。
  • 嫡女重生倾天下

    嫡女重生倾天下

    她为叶家嫡女,生出名门世家。却惨遭背叛,含恨自杀。幸不辱命,天不亡她;涅槃重生,欲要成王。朗朗乾坤,棋局纵横;坐观江山,道指天下。看她如何,一步一步,登基为王!
  • 不负流年,不悔时光

    不负流年,不悔时光

    从他们相互见到的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你的眼里,我似乎永远都比不过你心里的那个人,即使我愿意付出我整个生命…”“我只愿流年不负,时光不悔,岁月可期!”
  • 追艺青春

    追艺青春

    李喻文在初中末尾青春期的一系列巧合、意外、冲动乃至失误之下,变成了一名传说中的艺考生的故事。
  • 学习修仙记

    学习修仙记

    这与普通的平凡世界没有什么两样,但这里的学生却是修炼者,他们日常用的文具便是法器,每次考试便是渡劫。希望大家喜欢新人写书不喜勿喷。
  • 尘与决

    尘与决

    想改变世界的人数不胜数,拥有选择权的他们,该如何抉择?被卷入纷争的年轻人,逐渐看清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