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37100000004

第4章

謹按此結語。可見本師先說大本小本。後說此本。可見淨宗本旨。專重持名。葢往生彼國。全賴彌陀本願。以名接物。大力攝持。其為易行道者在此。其為難信法者亦在此。故此經特應韋提希之請。開異方便。令當來眾生。現生親證。以堅正信。而仍結歸本旨。概稱念佛。又申結以即是持名者。以名可賅相。舉名而一切功德莊嚴自在其中。如稱天而日月星辰在其中。稱地而山川原隰在其中。眾生妄想分別。作觀難而稱名易。故特鄭重囑付。以顯名號本願威力之大。稱名者。一一聲中。不啻親證一切依正功德莊嚴也。然則往生之重在佛名號力可知矣。而淨宗本旨之專念他佛。仗他力。並無自佛自力之說。亦可知矣。善讀者曷審思之。

大集賢護經(隋都那崛多譯)

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若人發心求生此者。常當繫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便得生也。(節)阿彌陀如來。告彼人言。諸善男子。汝當正念。精勤修習。發廣大心。必生此也。(節)阿彌陀佛復告彼言。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當如是念。今者阿彌陀如來。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色光明。坐師子座沙門眾中。說如斯法。其所說者。謂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如不壞色。乃至不壞識等諸陰故。又如不壞地。乃至不壞風等諸大故。又不壞色。乃至不壞觸等諸入故。又不壞梵。乃至不壞一切世主等(節)。

謹按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土。西方合論中。已略具之。修淨業者。固當博觀全經。而阿彌陀佛說法。惟見此經。(密部摩護壇中。徃徃有彌陀說法。然皆梵呪。故無可引)合論失載。故特節錄於此。上云繫心正念相續。下云精勤修習。發廣大心者。葢即大本一向專念。萬行回向之意不壞色等者。不離根塵界處也。楞嚴二十五菩薩。各說方便即其明證。不壞梵者不廢諸天業休咎祲祥等也。不壞一切世主者。不廢十方國土。王法人情等也。此之謂立處即真。此之謂當下即是。此之謂唯此一身。身外無餘。此之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此之謂今現在說法。是故淨土法門。但說事修。不說理性。極平極實。正是極圓極妙。而不許說圓說妙。若必離平實而說圓妙。則早不圓妙矣。

謹按佛勸父淨飯王。歸心極樂淨土。而未嘗棄捨王位。七萬釋種。同奉佛教。亦未嘗勸令出家。佛豈以其父與族黨。不足與語圓妙。而姑出於粗俗哉。試觀諸經。惟遺教專告比邱。(四十二章經。係彼土高僧譔集。故不論)餘莫不稱善男子善女人。兼在家二眾言之。此理顯而易見。也教判五時。除第二鹿苑時。說阿含小部諸經不論外。其第一時。說華嚴部。末後以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善財五十三參善知識。在家者居十之八九。童子如眾藝等。雜流如船師等。淫女如婆須密多等。外道如徧行等皆與焉。更何世法之可嫌也。淨土說在第三方等部。同部顯教。諸經義類。固應相通。亦姑弗論。密部教分三部。金剛部。以穢跡呪為總持。(此呪實說在涅槃時。以其同為密部。故備舉之)蓮華部。以大悲呪為總持。瑜伽部。以準提為總持。三呪皆護持行人往生極樂。皆許呪水。治產難諸病。準提並特開五葷不忌。尤為方便。則更何世法之拘礙也。第四時說般若部。般若為眾經母。大小乘顯密諸教。無不從此流出。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六百卷。窮元極妙。義富文繁。而天親菩薩造大智度論釋之。謂佛說此經。欲令眾生修念佛三昧。得增益故。(此念佛不必專指西方。而淨土持名法門。自在其中)且開卷先說六波羅密。包括萬善。其顯示般若。反覆開譬。不離根塵界處。與賢護經阿彌陀佛所說一切不壞等。非異非同。則平實之正是元妙。又何疑也。第五時說法華涅槃部。法華通敘如來說教本末。開權顯實。大暢本懷。授記現前大眾。皆得成佛。又特現女人受持斯經。往生極樂。以作當來榜樣。而其澈底開示。直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曰治世語言。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然則一向專念之必成佛道。萬善回向之不離世法。不背實相。較然可知。而又何擬議也。涅槃扶律談常。最為平實明顯。即以律藏論。一切諸戒。無不以在家五戒為根本。廣之為優婆塞戒。(大本言。無尊無[(白-日+田)/廾]。無富無貧。少長男女。共憂錢財云云。以近世人情觀之。可謂千古一轍。然即此可見佛法之圓融。其下文言何不棄世事。念道之自然者。正謂何必徒多膠擾煩惱。非謂當盡棄捐也。如優婆塞戒經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一分應供父母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應積俟用。又言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云云。然則依教奉行。不但無礙世法。且極精明。學者自誤會耳)又廣之為比邱二百五十戒。無非就世法人情。加嚴加密。復約之為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統制出家在家七眾。其隨時隨地開遮持犯。無非圓融世法人情。使不障礙。非有別法也。(詳見蓮池戒疏發隱。蕅益梵網合註。而合註為勝。發隱於殺戒中。內色外色一條。實誤。不可從)是以大本三輩往生。在家居二。皆以專念為正行。萬善為助行。其所謂善。自恭敬供養諸佛事外。不過就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間。勤修身三口四意三諸業。止惡進善。(五痛五燒章。節節唱言獨作諸善。即是翻上諸惡。文理極明)再三申勸。全同小乘。乃經前列眾歎德。特創一切大乘妙典所未有。直據本師示現受生。示現苦行。以至十相成道等。(會疏備詳。其總結言如來出世本懷。頓圓上上妙典。在文明白。誰容擬議。味道君子。請深著眼云云。可謂知言)因源果海。引發當經。(此段歎德。漢吳二譯無之。寶積經中無量壽會。唐譯本有之。大同小異。葢梵夾傳本。間有異同。諸經皆然。類如儒書。今古文家之別)葢結集者深達如來此會時節因緣。寄現前眾。表現在法。以見三世諸佛菩薩。歷劫修證。不離乎此。而眾生現前介爾一念念佛之心。直可現生取辦。此其所以為易行道也。(龍樹菩薩語)所以為實教也。(李長者華嚴合論。誤判為權教。袁宏道西方合論。已辨正之)純圓教也。(蓮池疏鈔。判為分圓。蕅益要解。已辨正之)所以當來經滅獨留也。(本經)所以為適道教源。濟俗要務也。(慧遠法師語)所以為三根普被。萬善同歸也。(永明禪師語)所以一切剎海不能麗。一切教網不能收也。(蕅益師語)嗟夫。眾生心量昏迷強弱之等差。不可勝數。四十九年中隨順說之。何所不有。至末後涅槃會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而圓教大法中。無不指歸淨土。則一代時教之本旨。斷可識矣。夫劫量無盡。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此非耳目所能及。而可意決其必然者也。即專論現在劫中。娑婆世界。中國九州。金人入夢至今。耳可得聞。目可得見矣。其中眾生百千萬億分不可說不可說之多也。所行之法。無非飲食男女倫常日用等種種世法也。而佛則如是若干眾中之一人也。所說之法。如是若干法中之一法也。使佛意必離如是若干眾所行之法。而後行我法。其為偏小極已。廢而不行久矣。何待三武之暴。諸儒之謗。使依教奉行者。必抑黜世法。而後為護持佛法。則其必不能護持亦決矣。然則今日法門之壞孰壞之。說法行法者之巧見戲論壞之。(才學念佛。便道莫著相。莫心外見佛等。皆是巧見。不行而空言契理不契機等。皆是戲論)非謗法者所能壞也。猶之國家立法之美善。而奉法者壞之。非外國人所能壞也。是故欲望法運之轉機。莫要於提倡淨宗。欲提倡淨宗。莫要於不壞世法。不談元妙。三經具在。諸方明眼。當共鑒諸。

答問(二十五則)

問曰。子讀儒書。近人講西學。子亦盛稱之。顧專談佛法。其將以佛法治天下乎。

答曰。是必不能。亦斷不可。利祿所勸。權勢所歸。必至名存實亡。奸弊百出。有元之國師。泰西之教王可證也。佛。師道也。其教止於脩身治心。罕及家國。上先師書已明辨之。(見卷附)三代以後。不可無佛教。醒迷歌已略言之。夫國所與立。萬億愚賤之心也。歷代典章制度。因之而變者也。人心之離散思亂。至今極矣。誠使三五年中。海內幸無事。儒教極四部之選。西學擅各國之長。各得數百數千人。功不至大效不至速哉。而盡中國四萬萬人。莫能與焉。莫能解焉。以為高遠莫及。可畏而不可親也。(中國人決定不信佛者。萬中之一爾。信而若存若亡。不知好者。十之七八。知好者十之二三。此兩語通言之。畏官長。良民也。以為不可親則殆矣。故誠欲親民。莫近於佛。因此見法藏比邱之棄國。實為大慈。悉達太子之出家。實為大孝。而我孔子盛德在庶。為萬世師。天之位置。何異佛之示同凡夫。豈無意哉)以為與己不同道。己所信向。且目為背畔犯禁忌也。(此專指念佛者言之)以為不如歸異教者。官為保護。莫敢指摘也。其平日之壅隔揣虞若是。一旦有事。沿海沿邊。耕夫漁戶。皆早入其彀中。我所召募勇兵。皆素拒之門外。四兩五兩之守糧戰粮。能得其死力乎。數千數百之博學高才。能獨治之乎。嗚呼。無與同好。誰與同惡。故竊謂今日中國以提倡佛教。固結人心為第一義。此義得而後西學真有用。否則被他人用爾。前車可鑒已。若夫儒之於佛為同為異。二教通喻盡之矣。聖人復起。不易我言。乃自論出後。惟香巖居士能通其說。餘皆不解。甚至不能句讀。根器陋劣至此。尚復何言。(葢嘗思之今之士習不變。仕途不清。實無一能為。子弟讀四子書畢。極多加詩經一部。便可應試入學。詩經能背誦乎。不能也。希見之字不識也。易幾卦何名十翼何物。書禮幾篇春秋幾公。概未觸手寓目。不知也 本朝開國至今若干年。咸豐以前年號。先後若何。不知也本省幾府幾縣。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師不教乎。父師先不知也。如此等人。一縣以數百計。無財則可以教鄉里。以其道傳徒。有財則可以捐納。可以得一榜。得甲榜。得館選得高官。問何所能曰能取巧。能敷衍。能搆虗架。孰教之乎。曰自其開筆作八股時。心思才力。一注於此。習與性成。不待教也。然則當局者。何取乎。曰正取其如此。則軟熟不生事。可苟安也。然則不能改法乎。曰非不能也。不欲也。為己子弟計。為宗族親戚交游子弟計。為同寮閱卷計。何苦作法自斃。且取詬病焉。嗚呼。人之無良。邦國殄瘁。其果無良至此乎。亦非也。七百年來。憑空。講中庸。習非成是。釀為風氣。一人言之。必有多人攻之。其攻之者。徒黨皆此類。彼眾我寡。明知必不敵也。夫如是雖有良民。誰能用之。余所以徃徃廢書而歎。憤極而涕下也) (一)。

問曰。禪教律淨。皆佛說也。何獨談淨。

答曰。禪佛心也。教佛言也。律佛行也。淨則佛境界也。得佛境界而心言行自在其中。同戒錄序已言之。(見卷附)捨禪取淨之故。法門綱宗已言之。曰既言淨宗無參無悟。則以何為得手。曰執辭害意。學者大病。綱宗此段。全對禪家立說。淨家本無所謂得手不得手。但念而已。因禪家耽著無想無念。身境兩忘為好境界。却是墮在死水。(故初祖達磨掃除六宗。呵為邪見。寂靜居其一)不知念佛。亦有身境兩忘時。(不可又誤解作事一心。及念自佛。葢祇如想一箇人。想至出神而已。凡人專注一事。徃徃有此光景。但自不覺耳。何足異哉)而一句佛名。朗朗在口。却正是活潑潑地。(近時惟玉峯師。為得淨土正宗。每見打佛七者。一時香燼止息。師家便道此是好消息。須着眼。玉師呵之曰。一向專念。不讚其功。蹔時止息。便稱好消息。豈念時反為惡消息乎。此語可謂立破餘地)非謂別有得手也 (二)。

問曰。何以無參無悟。

答曰。禪家以疑入。故須參悟。淨家以信入。故不須參悟。楞嚴大勢至圓通章。事理雙顯矣。先以二人相憶。喻專念他佛。次以如母憶子。喻彼佛願力接引。乃言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謂惟其如此。故但憑現前一念信心。常憶常念。直至見佛。其事相類。又申明其理。言去佛不遠。不假方便。(上來二十三菩薩。所證圓通。皆是參悟方便。文殊偈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亦正指上文。講家以無量方便釋之。誤矣。既用方便。則是遠打之遶)自得心開。謂如此則正同母子相憶。不相違遠。故不須參究。自然得見而開悟也。大勢至本彌陀次子。為西天淨土初祖。傳法如此。何庸致疑 (三)。

問曰。見佛之悟。與參得之悟。為同為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恋绝颜之乱世覆天

    倾恋绝颜之乱世覆天

    她是丫头,身份成谜,受不了主子的虐打而死。两年后碧眼银发,重新现世。众人绑她上焚烧台,道她是祸国雪姬。他是西陆少主——西洛誉。由最先的利用她,到了后来的愿为她打下半壁江山,随她嫣然倾国。可她却已经恨了他,所以她变强,一统四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黑了他来了

    天黑了他来了

    看见了吗?他在笑,只是这身皮囊而已,你们找不到隐藏在笑容之下的罪恶。他却一直在暗处微笑的的看着你们,注视着……
  • 人间大妖

    人间大妖

    神秘幼童从天而降,落入一个被誉为大妖险地的地方,长大成人。大妖教导下,人类之躯,修行妖道,在两界徘徊,最终化身神龙,成为大妖!
  • 爱你如本能

    爱你如本能

    你有没有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喜欢到没有智慧和心机,只凭着本能去讨好和索求……到了最后,爱一个人,成了自己的本能。
  • 一步登天

    一步登天

    他到别墅还钥匙,被错认成姐夫暗喜:办了这萝莉小姨子,让她真姐夫负责去吧!然而正办好事,姐姐却前来捉双……一场咸鱼翻身的好戏瞬间爆发,一段屌丝逆袭的传奇惊艳开挂……
  • 天妖王

    天妖王

    天穹百族,人族最弱,备受欺压奴役,主角意外得到一份异世传承,历经百般磨难,终于成为最巅峰的强者,同时帮助族人崛起,成为大陆主角,创造了自己的巅峰神话。已经完本了一本小说《大千世界修真路》所以各位书友可以放心收藏,每天最少两更,新书期间需要大家的支持,弧光再次拜谢了。
  • 未来新星

    未来新星

    2048年,地球资源告竭,在命运交织的钢琴曲下。命运的五人,探索新的星球,同享福祸、共同进退!
  • 背弃全世界也要找回你

    背弃全世界也要找回你

    他在我失忆时强势闯入,却原来,这是我失忆的一部分。在外人面前,他是冷酷面瘫说话笔直刚的大老板,但是谈起恋爱来,南禾才解读到了他的本性。他吃醋时:我吃醋了,需要你哄。他悲伤时:你看我都哭了,你就知道我很难过了。他委屈时:委屈的表情挂在脸上,你哄我都不带搭理你的。某一天纪谦辰惹火了南禾,百般撒娇都不管用,南禾终于忍不住问他一句了。“纪老板,你咋戏这么多呢?”“书上说……烈女怕缠郎。”手指在沙发上画着小圈圈,表情委屈的很到位。
  • 螳臂敢挡车

    螳臂敢挡车

    生活感悟,我手写我心而已。本无需赘言,奈何字数有定,为之奈何?
  • 稚子封言

    稚子封言

    生生世世的情缘,伤过痛过我感谢上天还允了一个你给我。——宋稚言我只希望你可以活的肆意妄为。——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