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通喻
空有相資。無方無盡。本此立教。中道斯顯。教由緣起。其緣維何。千萬億年。千萬億眾。人心結成。時至理彰。有聖人出。因斯建立。法爾如然。初不作意。自有生民。嗜欲日開。機智日出。變故日更。養欲給求。日新月盛。規制損益。亦日整齊。譬如造屋。梁柱椽楶。長短大小。牆壁窗戶。厚薄闊狹。與地相準。斧者削者。鋸者鑿者。斵者汙者。次第奏工。色色粗備。大匠指揮。遂成廣廈。非散匠拙。而大匠巧。時之未至。則物不備。物之不備。即時未至。至斯備矣。備斯至矣。法爾如然。緣起故也。惟我孔子。生春秋時。書契以來。羣聖制作。爰集大成。故稱至聖。釋迦降生。先百餘歲。過去七佛。化儀遺教。道通為一。故稱法王。其先後者。中國西竺。眾生緣熟。機感不同。應蹟斯異。隨宜設教。大旨維均。其均若何。如屋成已。此屋主人。與其眷屬。下迨奴婢。於此屋中。舉足下足。無非空地。安置家具。無非空地。方位左右。次序上下。維適維宜。無非空地。初不在於梁柱之上。牆壁之間。安身立命。亦復不計此為梁柱。彼為牆壁。制度何若。并其從前土木經營。辛苦有此。承誰之力。亦都相忘。惟遺大匠所記簿籍。料配羣材。丈尺贏縮。及其間架寬窄之度。鉅細分明。後來仿造。隨地變通。不離都較。上來取譬。孔教大旨。比例可知。佛教亦然。相資為用。教分五時。善巧方便。發明心性。緣此心性。隨時隨處。無在不在。難言說故。如屋主人。忽逢人問。向所造屋。土木萬千。堆砌而成。汝居其中。不窒礙否。主人則答。屋中空曠。受用自在。向所經營。梁柱椽楶。牆壁窗戶。但是外廓。何所窒礙。復問主人。汝云空曠。都無窒礙。故得自在。向之土木。將非幻化。抑太虗中。可搆造耶。答云否否。我屋實有。不同化城。太虗空中。無可措足。安能建立。我之自在。實據平地。復問主人。室廬外廓。汝力所成。自是己有。所據平地。非關汝力。孰容汝據。答云此地。是我祖遺。曠大無垠。莫識涯畔。隨屋所在。都是世業。復問主人。屋據平地。上下四旁。邊廓周正。其中實空。空非太虗。與地相資。此空與地。較屋外者。有分別否。答無分別。又復問云。汝之自在。由地與空。既與屋外。空地無別。則屋虗設。從前經營。得無多事。答云否否。屋外空地。盡眼所見。莽蕩無歸。為見空故。轉不自在。即今屋中。空地相資。習久不覺。承問憶屋。乃始恍然。故知一向受用自在。全賴有屋。屋雖外廓。原與空地相資不離。居之斯安。不為多事。又復問云。如斯受用。承誰之力。答云我念屋中空地。雖我本有。不加尺寸。非屋不顯。不得受用。輾轉推求。大匠之力。今寶所記經營簿籍。傳之子孫。流播世間。普同自在。上來取譬。佛教大旨。比例可知。故知凡教。不外空有。有不自有。空不自空。即有見空。即空見有。互顯互隱。中道宛然。并中道忘。斯為極詣。工夫階漸。仍在二邊。由是則知。世人種種演孔刮佛。佛日儒星。彼此相傾。都成戲論。由是則知惟孔與佛。離不成二。合亦非一。並垂萬古。不容偏廢。由是則知孔佛而外。決無他教。可參為三。緣有與空。人心所同。物理亦爾。離空有外。更無三故。普望一切。異見眾生平心靜氣。諦審思之。
雜說
理學家言。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無所謂輪迴。世多信之。以為精理。不知善人惡人。多不免死。善人死後還之太虗。猶之可也。惡人死後。亦還太虗否。還則樂得作惡。不還則在何處。若云其氣澌滅多盡。此滅盡處。有空隙否。若有空隙。仍是太虗。若無空隙。仍在一氣。何云澌滅。即如彼說。似乎還之太虗。常存不滅為勝。澌滅都盡為劣。既太虗矣。誰受勝者。既澌滅矣。誰受劣者。善惡報應。皆無所施。輾轉矛盾。何以立教。
今人不識自心。所以不信佛。以上六條。門內人自應洞然明白。門外人乍聞念頭是用。別有一心是體。必然大駭。今不得不設喻以明之。心譬如鏡。念譬如鏡之光。念東念西念好念醜。譬如鏡光。照東照西照好照醜。假若除却一切口可得說。眼可得見之名物形狀。便無從起念。可見此念頭上之東西好醜。全是外物影子。落在心光裏。並非心體。然心體無從尋覔。無可拈舉。不比鏡體易於辨別。以纔欲尋覔拈舉。即是念頭。早已落在光上。非心體矣。
問曰。既云離念之外。別有心體。而又無可尋覔拈舉。將何作證。答曰。仍將念頭作證。譬如室中。懸一大鏡。四面不露邊際。門外人不知有鏡。而驟見己身。及一切物影子。在對面顯現。便決定知其有鏡。夫不見鏡體。而可就其光之照影。證其有體。則不見心體。亦可就其念之照物。證其有體。
問曰。鏡或銅質。或玻璃質。故能發光。心無形段。光從何來。答云。此問甚善。可以識性。凡物虗極淨極則有光。如火。(本當喻以雲海鏡光。因見者少。姑借火喻。其實火無自體。頗類識神。明眼者辨之)平極淨極則有光如水。密極堅極則有光。如五金如玉石。心無形相可言。此虗淨平靜堅密六者。則其性也。由有此性。不同頑空。是故當知。性從心生。其文左心為母。右生為子。聲兼義也。又復當知物各有例。此六者借物例推。實不同物。其虗也。一切莫能窒塞之。其淨也。一切莫能汙染之。其平也。一切莫能高下之。其靜也。一切莫能撓亂之。其堅也。一切莫能破壞之。其密也。一切莫能間入之。故曰性善。柳子厚大鑒禪師塔碑云。其教人也。始以至善。終以至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可謂知言。
今心為念。亦聲兼義。說文云今急時也。世間最急莫過於念。如念阿彌陀佛。後念纔起。前念已滅。微細推求。當念阿字時。前念佛字已滅。念彌字時。阿字已滅。念陀字時。彌字已滅。念佛字時。陀字已滅。句句字字。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然則念念是現在。即念念是過去。念念是未來。三際皆不可得。畢竟何物是常住不滅者。若無常住不滅者。則亦無過現未三際矣。四時代謝而不窮。為天常住也。五方易位而不亂。為地常住也。(天無實體。地有變滅。姑借以發喻耳)人肖天地以生。而念念不停若此。獨無常住不滅者在乎。此理可深思矣。
戰國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孟子辭而闢之。纔一二百言。而其道遂熄。今其書僅存。(楊氏之書。附見列子)無傳其業者。佛法入中國。殆二千年。漢魏迄唐。儒家攻之。僅在粗述。(漢魏間闢佛大意。略見牟子)宋儒輩出。以為是固未足以服之也。於是略涉其藩。并其精義。而亦巧辨醜詆之。此風相沿。至今未息。可謂極盛。其間復經三武之暴。(魏太武帝。劉宋武帝。唐武宗)設為厲禁燬滅之。而到今天下佛法如故。自搢紳先生。下至氓庶。無智無愚。斷然以為不足信者。千中不及一二。夫楊墨之言盈天下。其禍烈矣。孟子闢之如是之易。使佛果為禍於中國。二千年來貽害無窮。不啻百倍於楊墨。乃以人主之威力。諸儒先析理之精審。持論之嚴正。曾不能動其毫末。吾不知闢之者之心思才力。猶有所未至耶。抑其道果不可闢耶。兩者必居其一矣。使果不可闢。請無以孟子藉口。使猶有所未至。則狂夫之言。聖人猶述焉。具如後條。幸平心察之。
方今法門衰極。僅存粗迹矣。敢即就粗迹略論之。直省州縣。僧徒多少。通牽約共四百人。香工等之依以為活者。約百人。是一千三百餘州縣。統計得六十餘萬人。此六十餘萬人。不耕而食。不蠶而衣。誠哉可恨。徐而察之。直自魏晉至今。歲歲如是。終唐之世。且不啻數倍之。假使此千八百餘年中。天下郡縣。率有六十餘萬飢民。需終歲之賑。恐雖有聖人。不能以一朝居。自頃南北數省飢荒 國家發帑。官紳勸分。約二百萬金。首尾不及兩年間。已竭蹶不遑若此。然後知福田利益布施之說。所以破慳囊為久計者。固非自私而自利也。以昌黎原道之義正詞嚴。而必結以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蓋知其故云。
此六十餘萬僧徒中。窮極無歸者十之七八。怨懟自廢者十之二三。或逃罪。或躭閒。錯雜此兩類中者。十或一二。真知佛理而為之者。千不得一焉。浮慕其名者。百或得一焉。綜此數類。大率鄉愚無知。氣質粗駁。假使吾書院義學中。歲歲聚此一輩鄉愚而教督之。歷千八百年之久。其不敗壞者幾希。今彼中略識字者。居然十得九。粗解筆墨者。居然十二三。且皆勉就範圍。粗嫻禮貌。其借法售姦者。百中或二三。公然為惡。全無顧忌者。千中一二耳。而其間出類拔萃。通知大道。行解相副。卓然為一代宗匠者。歷朝史傳。先賢文集。及諸家燈史所載。指不勝屈焉。然後知一代時教規制之善。罪福因果報應諸說。裁成變化之巧。實有合於古昔盛王先養後教之遺意。明道先生於某寺觀齋僧。歎為三代禮法。盡在於是。蓋知其故云。
印度文字。與泰西各國相類。但有語聲。並無義理。經律論三藏。皆是語錄。翻譯時先通其語。代以華言。然後述為華文。譯語與筆述者。各有巧拙不同。故諸經有前後數譯本者。詳略亦異。然大旨皆同。即金剛六譯本可見。諸呪相傳。有五不翻。或謂如軍中口號。但許密傳。故不許翻。或謂一句兼數義。故不能盡翻。諸說皆是臆度。蓋印度語言。有中國所無者。如人名地名物名之類。現翻泰西各國之書。祇能肖其口音。不能以文字替代。泰西各國之書。載中國人名地名者亦然。即如稱中原為采納。實則彼國向無中原之稱。仍是中原二字之轉音耳。佛書稱中原為支那。正與采納相類。皆轉音也。昔人即不解呪語本無可翻。創為五不翻之說。理學家尋縫覓隙。遂謗為呪必淺陋。借不翻以藏其拙。均是癡人說夢。五不翻中。其一謂惟佛與佛能解。此頗近理。佛菩薩及八部鬼神之見聞境界。與人不同。譯師不解。祇能仍其本旨。諸呪從無弟子說者。是其明證。四果八部之名目。不與凡夫同類。難以文字替代。故亦仍其本音。猶今西國各書之稱中國人名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但翻心字者。心之一言。華言所有。故能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字。華言所無。但知其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稱。譬如中國常言。至精極妙一語。彼國所無。但知為極好之稱。故甯譯釋其意。而不改其口語。一則以其為一代時教中總要名目。故極意加謹。不敢輒易。一則佛之常言。諸經屢見。故亦仍其本真。示尊敬意。如遼金元三史。多仍國語。其詔旨直錄原文不改。即其證也。
佛制諸經不立文字。蓋有深意。照錄當時語言。直敘問答氣象。一涉文筆。易失真面目也。如諸經中世尊語止復說。必重呼弟子名。不憚再三。弟子答語。亦累呼世尊。不憚再三。且有節節詳述世尊向某人邊。某人向世尊邊。不憚再三者。讀之覺世尊慈悲懇切。弟子親愛尊敬之意。流露言外。其偈頌則是佛教中文字。如中國詩歌箴銘之比。故必申明欲重宣此意而說云云。以見長行是語。而不是文字也。偈語原必有韻譯以中國文字。則無可協。故無韻。間有用韻者。如後出偈經之類。譯師善巧點竄。既是文辭。但求達意。不妨略改。令人易誦也。華嚴字母。教中極重。流入中國。遂為韻學鼻祖。是其明證。儒者不解此理。刻意求疵。見偈中有韻者。反謂彼教焉得有有韻文字。斷為緇流臆造。且即以證經之類多臆造。何不思之甚也。佛教既不立文字。故三藏皆是語錄。本無經傳序記等名目。經之梵語。為修多羅。原翻為線。言其貫穿也。流入東土後。以中國文字經為尊稱。故亦稱經。既是語錄。弟子尊其師說。有聞必錄。不必皆有深義。如小乘中傳述因果報應。或問答名義諸小品。在中國成書。則如雜攷雜說之類。醫痔經偶說方劑。呪水治病。在中國成書。則如藝術之類。教中亦不以為重。但同是平鋪直敘。而無中國文字一切體製。不得不概謂之經。儒者分別觀之可也。鬥諍堅固。不暇深求。纔覩首題。便斥為僭竊吾聖人箸作之尊號。然則楊子之太元經。文中子之元經。既同其名。并擬其體。何說乎。兵家術數家藝術家亦多稱經。甚至相馬相貝品茶品酒。亦概稱經。更何說乎。且惟帝王制法於民。則謂之律。臣下箸。述章程之屬。罕有敢用此稱者。(惟醫門法律。他未之見)今不惡律藏之稱律。獨惡經藏之稱經。平心自思。其故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