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夫此七識。具足四惑八大。是真染污識也。然而迷悟由人。苟一念妙悟。使藏識澄清。則七識之思量執持者。俱淨而不染。併六識依此淨而不染也。是七識終無自性。任悟者一轉之矣。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每每七識。與我執俱生。執有我。而與無我差別。執有法。而與忘法各殊。是不平等也。今從初地發心時。不假思惟。不着覺觀。祇將末那之意根一悟破我。直忘功用。盡透法執。是以空合空。以水灌水。覓徧行別境一切心所。了不可得。豈非平等智哉。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我七識之所運轉。既通身是平等智。則不惟利己。還能利他。能令見者聞者。俱得受用十地菩薩根性。上品者。亦受我所被之機矣。如佛現百丈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說施度。現千丈身。坐千葉蓮華。為二地說戒度是也。然縮大為小。化多為一。則即今一微塵。皆為寶王。轉大法輪矣。是時時處處。俱為十地所被之機也。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好個記性)。界地隨他業力生(又却無記)。二乘不了因迷執(不悟八識)。由此能興論主諍(具眼方知)。浩浩三藏不可窮(流注生滅)。淵深七浪境為風(無盡因緣)。受薰持種根身器(身世由他)。去後來先作主翁(這是生死)。不動地前纔捨藏(一悟方了)。金剛道後異熟空(悟後境界)。大圓無垢同時發(還他無垢)。普照十方塵剎中(纔了唯識)。
奘師大意言。八識之性。能含藏過去未來緣謝影子。豈是葢覆遮掩得底。且本無善惡性。又屬無記。無奈具四緣。能為徧行作意。遂以一念之妄見者。蘊而為本識之種子。故三界九地性本非有。茲以識造境。還以境眩識。識境相因。牢不可破。皆此識業力成之耳。乃二乘不信有八識。因致大乘論主之諍。豈知論八識之體用。一為能藏之識。以其能含藏善惡種子。二為所藏之識。以其受現行習氣所薰。三為執藏之識。能執七識為我。能執四大不壞。具此三藏。以御根境之緣。是八識為淵。七識為浪。而境風吹浪。則五六七成風浪者。淵豈得清靜乎。境風者眾生之妄見也。若妄見不生。則浪息淵平。八識有何過也。唯境風吹浪。則淵即為波。波波無盡。然則八識受薰。持種而致受根器之界。生死去來之報。非八識誰為之乎。大悟之人。從初地至不動地。其有漏之習氣。看破已透。從作意時。便消釋俱盡。則念念入金剛之定。藏識之捨。異熟之空。由此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眼識俱清淨。是名無生義。由此耳鼻身意。一一俱轉。打作一個。照前照後。大圓無垢之鏡。則眼政可以見。耳政可以聞。鼻政可以嗅。舌政可以甞。身政可以觸。意政可以分別。末那政可以任用。賴耶政可以攝受。以其為成所作智也。見何曾是眼。聞何曾是耳。嗅何曾是鼻。嘗何曾是舌。觸何曾是身。分別何曾是意。任用何曾是末那。攝受何曾是賴耶。以其為妙觀察智也。即見非見非不見。即聞非聞非不聞。即嗅非嗅非不嗅。即嘗非嘗非不嘗。即觸非觸非不觸。即分別非分別非不分別。即任用非任用非不任用。即攝受非攝受非不攝受。兩頭坐斷。是平等智也。即三智渾淪脫化。絕無心迹。收來總一無垢圓鏡而已。是悟四智于一心。了萬法于八識者之第一義也。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原此識性。實無善惡。不過無記無覆者而已。所以緣非帶質獨影。而染淨諸法。俱不相應也。無奈能作意。引心趨境。則五徧行之中。無垢不藏。所以此識為總報主趣生體。而三界九地。俱由他業力生耳。如乾土不能相握。自成一聚。由水膠等。和彼乾土。方成無記之法。不能成器聚。由善惡業力。方成界地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唐言執持。以第八能持種子不壞。亦名執持也。小乘堅執六識。不信八識為因緣用。又不信八識為流轉還滅。作依持用耳。由此大乘論主。以十證頌辨之。十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無始時來。以此識與一切法為依止故。與現行法又為依止。此證持種心也。又云。有善惡心。累劫薰習。名為異熟心。招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熱心不應有故。此釋異熟心也。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以前五識業所感者。不徧趣生。以無色界中。全無此故。意識業感。雖徧趣生。而不恒有。唯異熟心。及彼心所。是政趣生也。又契經云。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此能受心唯異熟心。轉識無如是義。此釋受也。契經云。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以轉識如聲風等。無恒持用。惟異熟有恒持用故。立為持壽煖識。此釋識也。契經云。諸有情類。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且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意識。必不現前。六種轉識。行相所緣。必不可知。是散去有心。名生死心。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斷。應知即是第八識。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此證第八識心為生死也。又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彼諸轉識。無力恒時執持名色。恒與名色為緣。緣者此第八識。此釋緣也。契經云。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轉識不能執持身命。唯其熟識。是勝食性。此釋依食也。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煖猶在。根不變壞。識不離身。由斯理趣。住滅定者。決定有此流注八識。無想等位。類此可知。此釋滅定心也。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因心而生。依心而住也。此識心淨染也。大意這一念不悟。便為染淨種子。種子或染或淨。差別不同。而念念常不斷。即名異熟。異熟必定趣生。落于界地所攝。即便有執受。不能離身相也。而所以致受必定。以地水火風。搏成息氣之呼吸。名持壽煖因。所以有生相死相也。當其投胎定緣名色。如覩日光而生天。見婬火而生人。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兩不離也。及其受根。決不能離食。是始終成就根緣者。俱八識為之首尾也。所以念念不能離此藏識。即住滅定。而心之在染淨者。根何能空。識何以除也。小乘悟不及此。豈能全證涅槃乎。
浩浩三藏不可窮
執種義為執藏。受薰義為所藏。持種義為能藏。頌云。諸法於識藏。識與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因緣法之無窮者也。然佛法無多子。久遠難得。人直下會取。直下具足。萬古碧潭摸新月。回頭。還在舊樓間。
淵深七浪境為風
浪波元相依。境風所擊。則多波生。五六七皆依八識。為見分所迷。則染淨法。從此無盡。則一識迷。而識識之種子俱不淨矣。何異七浪為境風所擊也。一說八識現種如波。境等四緣如風。若四緣之風。恒擊第八現水。則常起八識現種之波矣。如第七識緣于藏識。即第七識為境緣之風。觸動八識現行之波浪也。若以前七識之現行。熏此藏識。即此現行為境界風。觸動藏識種子。生起現行之波浪也。波浪無盡。故云不可窮。若悟此八識之性。則為華藏界帝網珠矣。
受薰持種根身器
第八識為總報主。能持諸法漏無漏種。所以持種能受前七識所薰。以其具四性故。一堅住性。二無記性。三可熏性。四與能熏和合。根身器界。原為八識所變相分之境故。以心緣心。即此根界。是其所熏所持者也。若以淨眼視之。則此根不啻如唾餘。所以道。見聞如夢幻。三界若空華。
去後來先作主公
人將入胎時。此第八識先來。然後前七種識次第生來。前七種識所造善惡業因。總于八識受其果報。如偈云。頂聖眼生天。人心惡鬼腹。旁生膝盖離。地獄脚板。出此八識後去之象。從染淨而分也。昔人云纔出。胞胎又入胎。聖人觀此動悲哀。幻身究竟無香潔。打破畫瓶歸去來。旨哉言乎。
不動地前纔捨藏
藏即阿賴耶。茲八識以清淨等覺。歷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歡喜地。離垢地。燄慧地。難勝地。遠行地。歷諸地。悟真如心。名不動地。則諸漏俱盡。破諸結使。現量比量。帶質獨影俱空。則內生之我執不行。即證第九白淨識。而藏纔捨也。然必執此階級。方破藏乎。奘師言。前五識曰圓明。初發成無漏。六云發起初心歡喜地。七云極喜初心平等性。八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曰初心曰同時。是大乘人一念悟入。超過等覺位之階級也。豈真許多淘汰所致乎。
金剛道後異熟空
異熟者。是善惡所引果故。或變異而熟。或異時而熟。異類而熟。名異熟性也。如本來共是佛。我却與佛不同。是業識純熟也。業至熟甘作眾生。不甘作佛。所以八種子一段貪痴。千佛難救耳。惟自肯承當。能信本分事。純以金剛智。破我破法。則煩惱一除。併忘鑽火。將淨法執者。亦與之空矣。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捨藏空異熟。則五識與八識。剎那成清淨覺。更不待第二時矣。良以現識轉識藏識。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為如意珠。即念宛然。似神通藏。絕無隔礙。所以有時以現而引起藏。有時以藏引起轉。有時以轉引起現與藏者。是識識各有種子。而能俱現。是識識各共一種子。而能互現也。余故謂體同用別。即此義也。然根即屬相分。識即屬見分。由見分而相生。由相分而見生。見相無根。同于妄想。妄想本空。原是淨覺。所以明不離暗。識不離性。亘古亘今。人人具足無垢鏡也。唯識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不透頂說破乎。唯識不明。反認是相宗為自性設障。豈不可深悲耶。
據識論。眼前立不得一物。則以多知漢說心說性。何○含血噴人也。當知識識皆有悟門。密以金針。引我合筍。如所謂徧行別境。併善十一。煩惱二十六者。放眼看來。畢竟是個什麼。不得以法塵影子。便認作自己茶飯也。如以為胸中似有一物相似。畢竟捨不得。亦須放開眼。看他體段。畢竟存躲在甚處。一一看破。真不值我一笑矣。故余謂。百億塵勞及微細命根。何殊網中吹氣。匣裏藏聲。乃愚者執等妙二覺。以修汰死法。束制行人。縱令有悟。不縛手縛脚耶。雖空心不空境。破執不破法。終為醍醐毒藥。只是秉金剛劍打頭。在千佛頂上。截取其頭。是與慶喜尊。出冤氣矣。不然多打葛藤。定為奘大師所唾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