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不如人愿。淳化三年(992)十一月,赵元僖早朝回府,便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便去世了。太宗极为悲伤,罢朝五日,赠皇太子,并写下《思亡子诗》。元僖之死,据传是其侍妾张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宠爱张氏。张氏欲下毒杀害李夫人,但误毒死元僖。张氏恃宠骄横,对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罚,甚至有捶死者,但元僖并不知情。张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太宗后来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问。张氏自缢身亡,左右亲吏都被处罚,其父母坟墓亦被毁去。太宗又下诏停止元僖的追赠仪式,降低其葬礼的规格。元僖本得太宗喜爱,又与宰相交好,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建议立他为太子,本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死于非命,而死后又被太宗所厌,实是可叹。
赵元佐被废,赵元僖暴死,储位空缺,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这是个敏感问题,太宗正为此心烦,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自此以后,没有人再敢议论继承问题。不过,太宗本人被箭伤所扰,也知该早立储君,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太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为皇帝所忌。有哪个皇帝不想权力为自己所操控呢?况且早在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遥拜唐玄宗为太上皇而自立为帝。尤其是五代以来,子侄逼宫之事更是史不绝书。因此,太宗心中自然不痛快。幸得寇准说:“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太宗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太宗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宦官王继恩等人企图撇开太子赵恒,另立赵元佐为帝,幸得“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处置得当,才得以保证赵恒登基为帝,便是后来的宋真宗。太宗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的结束,守成时代的到来。
976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按常理推论,似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杜太后降下钧旨以后,赵匡胤已命赵普拟了传位诏书,并“藏之金匮”,赵光义是笃定要继兄位登大宝的,根本没有必要搞谋杀。究竟真相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也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然而太宗的一些做法,已的确让人值得怀疑。太宗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是打破常规了。如此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弑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这恰恰说明,太宗继位的确有许多疑点。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如果从赵宋王朝历代帝王的寿命来看,似乎都不长命。于是,当今的史家从家族病史的视角,诠释出了赵匡胤死因的真相:他是病死的,而他的弟弟并没有弑兄篡位。只是,在个人私欲膨胀后,忘记了兄弟相传的约定。于是,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作谈资的轶事。
§§§第三节 三冗积贫(上)
在人们眼中,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军事上的弱小,是为积弱。北宋对辽、夏等北方和西北地区统治者,以每年支出数十万两白银、数十万绢帛以及大量其他物品的代价换取和平。所谓的“积贫”,是指宋仁宗庆历初年以后出现的财政危机。“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
一个政权的政策,必然受其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久的国策,更是如此。据史料记载,宋代社会生产力较前已有显著提高。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农耕技术还停顿在“刀耕火种”阶段,其它广大地区,由于各地农作物的交流推广和优良品种(占城稻、天竺绿豆等)的选用,以及农具和耕作技术的改善,农业生产都有了发展,亩产提高到2石左右。特别在长江、钱塘江、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铁犁的改进,和五代遗留下的较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农业生产能力突破了原先的发展水平,亩产达到3石。因而,“苏、湖、常、秀”也就取得了“国之仓庾”的称号。可是,很多民户只有一小块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而大地主则大量兼并,隐瞒土地,造成登记在国家版籍中的垦田大量减少,加上每年对外的支出,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陷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首先来说“冗兵”。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就以“守内虚外”为立国的原则。宋初大约有22万禁军,仅驻在京师开封的就有10万之多,另外一半则分驻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内重外轻之势。太祖剥夺高级将领的军权,以“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一些开国元勋、高级将领的权力夺回,“更置易制者使主亲军”,任命资历较浅的、容易驾驭之辈担任禁军将领。太祖对其还是存有戒心,下令“殿前,侍卫诸军及边防监护使臣,不得选中军骁勇者自为牙队”。乾德四年(966),曾拥戴过他夺权的殿前都指挥使韩重斌,因“私取亲兵为腹心”,犯了大忌,险些被处死;后由于赵普的谏阻,才允许其出任彰德军节度使。天下的士兵,收归枢密院掌管,有发兵之权。京畿重地的统兵之权,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三帅掌管,而没有发兵之权。遇有战事,统兵的大将往往临时委派,以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和避免将兵之间结成“亲党胶固”的关系。对于地方军队,则采取“更戍法”。这样虽有效地防止了地方的叛乱和割据,却严重损伤了军队战斗力,将帅与士兵的频繁调动之中,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特别是西北边陲的将帅,一年间换三、五人,使军队“失于训练,今每指挥,艺精者不过百余人,其余皆疲弱不可用”。每当打仗时出师数万人,就将生杀存亡大权,在仓卒之间授予将领。作为统帅乃是临时受命,所统辖皆是非平常训练的士兵,使得三军将士不知究竟有谁,士兵不敢仰视将领。因此,在战场上首尾不能相顾,号令不能相通,所以多尝败绩。而想要让士兵与将帅共生死同进退,攻城掠地连战连捷,可是难于上青天呢!
在军事上所推行的这一整套措施,虽达到了防范武人跋扈擅权的预期目的,但却造就了一支冗弱的军队。另外,统治者继续采取文臣治军的措施。在北宋掌兵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中,担任长官的,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太宗一朝共有35员,真宗朝有44员,仁宗甚至朝达到77员之多,基本上占到担任长官人数的六成以上。狄青是北宋著名的武将,在升任枢密使后,尽管忠心耿耿,但仍遭到猛烈的排挤。这是因为不遵守祖宗之成规,武将不能任职枢密院。最后,狄青被逐出朝廷,忧愤而死。宦官作为监军却始终不断。北宋初年名将郭进,个性刚烈、战功卓著,而监军田钦祚却对其横加指责,最后郭进不能忍受,遂自缢而死。名将杨业同样是由于监军刘文裕所迫,铤而走险,以身殉国。每当有战事发生,统治者总要多方限制武将的权利,打仗前要亲授阵图,令将帅按图行事,结果以深宫之内事先画好的阵图,去指挥千里之外瞬息万变的战场,则损兵折将、屡屡败北必成定局。
宋太祖采取了饥年募兵之策。他认为,灾荒之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流离失所的灾民招募为士兵,从而防止他们发动暴乱,四处盗窃,危害国家统治。这种做法使军队成了难民收容所,不仅兵额扩大,且战斗力极弱。这样的兵源使军队整体战斗力削弱,范镇曾指出:“现在河北、河东养兵有30余万之多,就这30余万中,有一半皆是老弱怯懦。老弱怯懦之人,遇到敌人则立刻溃散败亡。”宋太宗时期,张洎就针对当时“分师而驻守,列壁相望”的状况,提出“聚集河朔之兵,缘边建立三大镇,各统辖十万之众,鼎据而守”的建议,但这一主张没有被接受。尽管后来西北边防形势吃紧,统治者们也不允许配备更多的军队。真宗曾告诫辅臣,“天下的州郡士兵不可太多太强大,必须防患于未然。”仁宗时,兵源素质日益下降,御史唐介奏道:“比起往年所招募的禁军,多是幼小瘦弱,竟不能穿上铠甲。”据记载,到宋仁宗时期,京师的兵力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开封府地界驻有禁军34万人,而同时期的河北有12万人,河东有8万人,陕西有16万人。而且,西北边境的军队,又是分散在5路、24州军和几百个堡塞之中,结果是每当与辽或西夏的军队交锋时,北宋便常常处于绝对的劣势。
如前所述,北宋的灾荒年募兵是以防盗为主,一遇灾年便无休止的招募士兵,根本没有数额上的限量,所以北宋军队数量不断膨胀。据统计,在开宝年间(968—976),全国拥有兵籍的总人数有37万8千人,而禁军中的马、步两军有19万3千人;至道年间(995—997)时,有军队66万6千人,天禧年间(1017—1021)时为91万2千人;而到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全国兵籍则达到125万9千人,其中禁军的马、步两军有82万6千人之多。我们不难看出:从公元968年到1041年短短的73年中,北宋军队增长了3.3倍,其中归北宋中央直接掌握的禁军增长4.2倍。如果从宋太宗统一之后算起,则短短46年间,北宋军队增长了2倍,禁军增长了2.2倍,可见军费开支十分惊人。神宗时期的枢密院副使富弼根据建国80年间的军费开支状况,曾指出:“自建国以来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十分之八九都被用来赡养军队。”三司使蔡襄依据仁宗末年状况,也曾指出“臣已一岁来计算计,天下收入不过缗钱6000万,而养兵之费约有5000万。是天下财帛的六分之五多,五分用来养兵,一分用给郊庙之祭祀、国家之费,国家凭什么不穷呢?百姓怎么会不穷困呢?”北宋用倾国之力供养这庞大的军队,积贫之势不可扭转。
§§§第四节 三冗积贫(下)
北宋建立后,针对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统治。为分割宰相之权,北宋中枢实行文武分治,号称“二府”,文职事务归中书省由宰相办理,军事政令则由枢密使执掌。宰相与枢密使分别奏疏,互不相知,以便皇帝直接控制政权与军权。同时,为防止宰相擅权,还设置了副相,名为参知政事,以图牵制。
随着北宋统一战争的推进,五代十国各政权的许多官职原封不动地被继承下来,大批旧官吏被留用,同时又增设了大批的新官职。所以形成了北宋官、职、差遣三种官员并存的独特的官僚体制。
官是指沿袭下来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仆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等官员,他们除非有官家的特别旨意,是不管本司事务的。职指殿阁职称,如集贤殿学士、龙图阁学士,他们一般只享有一些荣誉头衔或封号,并凭此领取俸禄与津贴,没有实权。
差遣则是政府派遣的手握实权的新贵,即实际管事的官。而且,官员不问有无才能,都是按年资升迁。这种推行官职分离的政策,无论是北宋的中央官制,还是地方的官制,都是如此。地方官中,由中央政府派遣的知州、通判等官握有一方大权,原来有的大量旧官职,如节度使、防御使、转运使、常平使等等,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朝廷还广开仕途,采取科举、荫补等措施,尽量将更多的士人吸收到各级政权中来,试图扩大统治基础,将种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后世统治者承袭了太祖采取一切办法来扩大统治基础的做法,北宋科举取士人数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唐代科举进士一科每年不过取仕30余人,而太宗时期曾一次取数百人;仁宗一朝,共取进士4千余人,诸科5千多人。北宋恩荫之广,也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一般朝代只荫及子孙,北宋荫官不仅荫子、荫孙,而且还荫及前代、荫及故臣,有的一家荫官多至一、二十人。其它各种入仕之途,北宋也都“大开绿灯”。清代史学家赵翼曾分析道:“宋开国之初,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官僚队伍空前庞大。据记载,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已有1万余员,仁宗皇年间(1049—1054)多达2万余员。
这些官员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耗费了巨额经费。有人曾总结:“仁宗时每年收入3900万,官俸支出占三分之一;英宗时,每年收入4400万,官俸支出五分之一;而到了神宗时,每年收入5060万,全部作为官俸尚不能维持。”官俸开支已是开国时的80倍。另外,许多官员还代表大商人的利益,要求朝廷放宽对茶、盐、矾等的专卖。自仁宗天圣八年起,解盐实行通商,当年朝廷收入就减少了9万贯,以后每年损耗200多万贯。可见,北宋冗官的泛滥,不仅使养官冗费不断增加,而且还使国家财源日益困顿,直接导致了积贫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