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4800000006

第6章 北宋秘闻录(2)

然而,事不如人愿。淳化三年(992)十一月,赵元僖早朝回府,便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便去世了。太宗极为悲伤,罢朝五日,赠皇太子,并写下《思亡子诗》。元僖之死,据传是其侍妾张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宠爱张氏。张氏欲下毒杀害李夫人,但误毒死元僖。张氏恃宠骄横,对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罚,甚至有捶死者,但元僖并不知情。张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太宗后来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问。张氏自缢身亡,左右亲吏都被处罚,其父母坟墓亦被毁去。太宗又下诏停止元僖的追赠仪式,降低其葬礼的规格。元僖本得太宗喜爱,又与宰相交好,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建议立他为太子,本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死于非命,而死后又被太宗所厌,实是可叹。

赵元佐被废,赵元僖暴死,储位空缺,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这是个敏感问题,太宗正为此心烦,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自此以后,没有人再敢议论继承问题。不过,太宗本人被箭伤所扰,也知该早立储君,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太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为皇帝所忌。有哪个皇帝不想权力为自己所操控呢?况且早在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遥拜唐玄宗为太上皇而自立为帝。尤其是五代以来,子侄逼宫之事更是史不绝书。因此,太宗心中自然不痛快。幸得寇准说:“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太宗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太宗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宦官王继恩等人企图撇开太子赵恒,另立赵元佐为帝,幸得“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处置得当,才得以保证赵恒登基为帝,便是后来的宋真宗。太宗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的结束,守成时代的到来。

976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按常理推论,似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杜太后降下钧旨以后,赵匡胤已命赵普拟了传位诏书,并“藏之金匮”,赵光义是笃定要继兄位登大宝的,根本没有必要搞谋杀。究竟真相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也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然而太宗的一些做法,已的确让人值得怀疑。太宗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是打破常规了。如此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弑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这恰恰说明,太宗继位的确有许多疑点。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如果从赵宋王朝历代帝王的寿命来看,似乎都不长命。于是,当今的史家从家族病史的视角,诠释出了赵匡胤死因的真相:他是病死的,而他的弟弟并没有弑兄篡位。只是,在个人私欲膨胀后,忘记了兄弟相传的约定。于是,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作谈资的轶事。

§§§第三节 三冗积贫(上)

在人们眼中,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军事上的弱小,是为积弱。北宋对辽、夏等北方和西北地区统治者,以每年支出数十万两白银、数十万绢帛以及大量其他物品的代价换取和平。所谓的“积贫”,是指宋仁宗庆历初年以后出现的财政危机。“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

一个政权的政策,必然受其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久的国策,更是如此。据史料记载,宋代社会生产力较前已有显著提高。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农耕技术还停顿在“刀耕火种”阶段,其它广大地区,由于各地农作物的交流推广和优良品种(占城稻、天竺绿豆等)的选用,以及农具和耕作技术的改善,农业生产都有了发展,亩产提高到2石左右。特别在长江、钱塘江、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铁犁的改进,和五代遗留下的较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农业生产能力突破了原先的发展水平,亩产达到3石。因而,“苏、湖、常、秀”也就取得了“国之仓庾”的称号。可是,很多民户只有一小块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而大地主则大量兼并,隐瞒土地,造成登记在国家版籍中的垦田大量减少,加上每年对外的支出,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陷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首先来说“冗兵”。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就以“守内虚外”为立国的原则。宋初大约有22万禁军,仅驻在京师开封的就有10万之多,另外一半则分驻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内重外轻之势。太祖剥夺高级将领的军权,以“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一些开国元勋、高级将领的权力夺回,“更置易制者使主亲军”,任命资历较浅的、容易驾驭之辈担任禁军将领。太祖对其还是存有戒心,下令“殿前,侍卫诸军及边防监护使臣,不得选中军骁勇者自为牙队”。乾德四年(966),曾拥戴过他夺权的殿前都指挥使韩重斌,因“私取亲兵为腹心”,犯了大忌,险些被处死;后由于赵普的谏阻,才允许其出任彰德军节度使。天下的士兵,收归枢密院掌管,有发兵之权。京畿重地的统兵之权,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三帅掌管,而没有发兵之权。遇有战事,统兵的大将往往临时委派,以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和避免将兵之间结成“亲党胶固”的关系。对于地方军队,则采取“更戍法”。这样虽有效地防止了地方的叛乱和割据,却严重损伤了军队战斗力,将帅与士兵的频繁调动之中,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特别是西北边陲的将帅,一年间换三、五人,使军队“失于训练,今每指挥,艺精者不过百余人,其余皆疲弱不可用”。每当打仗时出师数万人,就将生杀存亡大权,在仓卒之间授予将领。作为统帅乃是临时受命,所统辖皆是非平常训练的士兵,使得三军将士不知究竟有谁,士兵不敢仰视将领。因此,在战场上首尾不能相顾,号令不能相通,所以多尝败绩。而想要让士兵与将帅共生死同进退,攻城掠地连战连捷,可是难于上青天呢!

在军事上所推行的这一整套措施,虽达到了防范武人跋扈擅权的预期目的,但却造就了一支冗弱的军队。另外,统治者继续采取文臣治军的措施。在北宋掌兵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中,担任长官的,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太宗一朝共有35员,真宗朝有44员,仁宗甚至朝达到77员之多,基本上占到担任长官人数的六成以上。狄青是北宋著名的武将,在升任枢密使后,尽管忠心耿耿,但仍遭到猛烈的排挤。这是因为不遵守祖宗之成规,武将不能任职枢密院。最后,狄青被逐出朝廷,忧愤而死。宦官作为监军却始终不断。北宋初年名将郭进,个性刚烈、战功卓著,而监军田钦祚却对其横加指责,最后郭进不能忍受,遂自缢而死。名将杨业同样是由于监军刘文裕所迫,铤而走险,以身殉国。每当有战事发生,统治者总要多方限制武将的权利,打仗前要亲授阵图,令将帅按图行事,结果以深宫之内事先画好的阵图,去指挥千里之外瞬息万变的战场,则损兵折将、屡屡败北必成定局。

宋太祖采取了饥年募兵之策。他认为,灾荒之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流离失所的灾民招募为士兵,从而防止他们发动暴乱,四处盗窃,危害国家统治。这种做法使军队成了难民收容所,不仅兵额扩大,且战斗力极弱。这样的兵源使军队整体战斗力削弱,范镇曾指出:“现在河北、河东养兵有30余万之多,就这30余万中,有一半皆是老弱怯懦。老弱怯懦之人,遇到敌人则立刻溃散败亡。”宋太宗时期,张洎就针对当时“分师而驻守,列壁相望”的状况,提出“聚集河朔之兵,缘边建立三大镇,各统辖十万之众,鼎据而守”的建议,但这一主张没有被接受。尽管后来西北边防形势吃紧,统治者们也不允许配备更多的军队。真宗曾告诫辅臣,“天下的州郡士兵不可太多太强大,必须防患于未然。”仁宗时,兵源素质日益下降,御史唐介奏道:“比起往年所招募的禁军,多是幼小瘦弱,竟不能穿上铠甲。”据记载,到宋仁宗时期,京师的兵力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开封府地界驻有禁军34万人,而同时期的河北有12万人,河东有8万人,陕西有16万人。而且,西北边境的军队,又是分散在5路、24州军和几百个堡塞之中,结果是每当与辽或西夏的军队交锋时,北宋便常常处于绝对的劣势。

如前所述,北宋的灾荒年募兵是以防盗为主,一遇灾年便无休止的招募士兵,根本没有数额上的限量,所以北宋军队数量不断膨胀。据统计,在开宝年间(968—976),全国拥有兵籍的总人数有37万8千人,而禁军中的马、步两军有19万3千人;至道年间(995—997)时,有军队66万6千人,天禧年间(1017—1021)时为91万2千人;而到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全国兵籍则达到125万9千人,其中禁军的马、步两军有82万6千人之多。我们不难看出:从公元968年到1041年短短的73年中,北宋军队增长了3.3倍,其中归北宋中央直接掌握的禁军增长4.2倍。如果从宋太宗统一之后算起,则短短46年间,北宋军队增长了2倍,禁军增长了2.2倍,可见军费开支十分惊人。神宗时期的枢密院副使富弼根据建国80年间的军费开支状况,曾指出:“自建国以来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十分之八九都被用来赡养军队。”三司使蔡襄依据仁宗末年状况,也曾指出“臣已一岁来计算计,天下收入不过缗钱6000万,而养兵之费约有5000万。是天下财帛的六分之五多,五分用来养兵,一分用给郊庙之祭祀、国家之费,国家凭什么不穷呢?百姓怎么会不穷困呢?”北宋用倾国之力供养这庞大的军队,积贫之势不可扭转。

§§§第四节 三冗积贫(下)

北宋建立后,针对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统治。为分割宰相之权,北宋中枢实行文武分治,号称“二府”,文职事务归中书省由宰相办理,军事政令则由枢密使执掌。宰相与枢密使分别奏疏,互不相知,以便皇帝直接控制政权与军权。同时,为防止宰相擅权,还设置了副相,名为参知政事,以图牵制。

随着北宋统一战争的推进,五代十国各政权的许多官职原封不动地被继承下来,大批旧官吏被留用,同时又增设了大批的新官职。所以形成了北宋官、职、差遣三种官员并存的独特的官僚体制。

官是指沿袭下来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仆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等官员,他们除非有官家的特别旨意,是不管本司事务的。职指殿阁职称,如集贤殿学士、龙图阁学士,他们一般只享有一些荣誉头衔或封号,并凭此领取俸禄与津贴,没有实权。

差遣则是政府派遣的手握实权的新贵,即实际管事的官。而且,官员不问有无才能,都是按年资升迁。这种推行官职分离的政策,无论是北宋的中央官制,还是地方的官制,都是如此。地方官中,由中央政府派遣的知州、通判等官握有一方大权,原来有的大量旧官职,如节度使、防御使、转运使、常平使等等,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朝廷还广开仕途,采取科举、荫补等措施,尽量将更多的士人吸收到各级政权中来,试图扩大统治基础,将种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后世统治者承袭了太祖采取一切办法来扩大统治基础的做法,北宋科举取士人数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唐代科举进士一科每年不过取仕30余人,而太宗时期曾一次取数百人;仁宗一朝,共取进士4千余人,诸科5千多人。北宋恩荫之广,也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一般朝代只荫及子孙,北宋荫官不仅荫子、荫孙,而且还荫及前代、荫及故臣,有的一家荫官多至一、二十人。其它各种入仕之途,北宋也都“大开绿灯”。清代史学家赵翼曾分析道:“宋开国之初,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官僚队伍空前庞大。据记载,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已有1万余员,仁宗皇年间(1049—1054)多达2万余员。

这些官员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耗费了巨额经费。有人曾总结:“仁宗时每年收入3900万,官俸支出占三分之一;英宗时,每年收入4400万,官俸支出五分之一;而到了神宗时,每年收入5060万,全部作为官俸尚不能维持。”官俸开支已是开国时的80倍。另外,许多官员还代表大商人的利益,要求朝廷放宽对茶、盐、矾等的专卖。自仁宗天圣八年起,解盐实行通商,当年朝廷收入就减少了9万贯,以后每年损耗200多万贯。可见,北宋冗官的泛滥,不仅使养官冗费不断增加,而且还使国家财源日益困顿,直接导致了积贫局面。

同类推荐
  • 丐世奸雄

    丐世奸雄

    从卑微的乞丐,到主宰世界的奸雄。血与泪的交织,阴谋与杀戮的人生。你过的又是怎样的人生?如果你在古代,是鲜衣怒马,肆意妄为,还是救苦救难,造福百姓,或者安分守己,寿终正寝?邓镶:我不做那盖世的英雄,只做随心所欲的奸雄!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潜行万界

    潜行万界

    李享乘坐时空虫洞潜行仪意外来到了西周末期,附近城楼上正在上演着‘烽火戏诸侯’的典故。随行的物品只有一个几乎万能的Watch留了下来,李享可以通过它下单购买可乐饮料等等之类的现代物品,还能通过手表的GPS进行定位,也可以拍照录像、播放音乐……当李享他看到褒姒那倾国倾城的盛世美颜之后,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竟是胆大包天地把这位美人给劫走了!幽王怒而发布全国通缉令,结果李享从此就过上了浪迹江湖、没羞没臊的生活……
  • 列疆晋阳

    列疆晋阳

    大魏帝国七十年,魏国已经一统天下七十余年矣,魏元帝十一年,江南王龙家被冤杀,一场新的风暴开始了……
  •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我,一个服装导购,21世纪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凡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花容月貌,每个月底薪1600?提成,下来连2500都拿不到,某一天,这又是造了什么孽,碰上个250顾客,影响了一天的好心情不说,上完二班赶公车,奈何,就这么可悲地赶上了终点,人生终点……
热门推荐
  • 雪落凡尘

    雪落凡尘

    她是西北大将军之女,拥有倾城的容颜,灵动脱俗,向往自由与靖王世子青梅竹马,她以为他是她一生的幸福,当幸福遭遇背叛,她该何去何从……被迫嫁与晋国三皇子,他是她的命中注定,还是另一次的欺骗……
  • 武枭

    武枭

    禹皇五斧劈山,化天下为九州!而后铸九鼎,以镇妖蛮!时过经年,而后,九州大陆分为五大疆域,其中,东、南、西、北称之为四玄域,有禹皇镇妖鼎庇佑,乃是人族疆域。而九州大陆中央,浩瀚几亿里疆域,却是被妖蛮侵占,称之为妖域!太初元年,天外星域,忽降四块玄妙石碑,落于四玄域之中,其上横书八个大字‘人族不朽,大道永昌!’据说四大神碑,每万年便会显灵一次,若是有幸得到神碑,参透神碑之中玄奥,便可一飞冲天,登临巅峰…
  •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本书首先介绍了高新区相关概念和内涵,对高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对高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了归纳,并研究了国内外典型高新区发展经验。同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高新区发展对莱芜高新区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莱芜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重点对高新区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创新体系、循环经济等做出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形成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该研究对于指导高新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混沌演义之英雄折戟

    混沌演义之英雄折戟

    《神级文明》是人类史上第一款高度自由的智能全息网游,面世后全球同时在线人数高达十亿。贾渊因生活拮据无法购买进入《神级文明》的游戏头盔而受人嘲讽,一怒之下,他连夜侵入《神级文明》服务器,导致《神级文明》系统发生故障,玩家尽数留在《神级文明》中无法返回现实世界,包括始作俑者贾渊……【本文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事迹有些是根据史实,有些是凭空杜撰。感兴趣的小哥哥们可以去查阅一些正史野史】【原本是想写成升级流,结果写着写着,写成游戏异世争霸、玄幻科幻修真并行的四不像小说,尴尬中……】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她爆马甲那些年

    她爆马甲那些年

    何为顾兮,冷淡、学霸、绝色可否具体,全能、大佬、颜控可否再具体,珏爷的心头肉
  • 一醉流年泪

    一醉流年泪

    时光深深浅浅地踩在我们的记忆上,留下足迹,仿佛我们曾在青春的花园里飞奔后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把过往的故事刻进岁月的笑窝中,湿润了梦境中的回忆,温软甜腻
  • 国龙在都

    国龙在都

    第一次写出来的东西,只能试试,能看就看着呗。
  • 你是我的守梦者

    你是我的守梦者

    一位女孩的追梦路,在那条艰辛的路上,她情窦初开,她有是四处碰壁,她喜欢上了她的偶像,她的追梦路,追星路,和爱情道路都使她的生活变的拥有颜色,人生追梦路漫漫,虽漫长,但精彩,何不尝试一下呢
  • 傲世狂尊

    傲世狂尊

    这里没有华丽而繁杂的斗气与魔法。无属性的战气与灵术,稀少的念能者,特别的职业与种族,更有强大而神秘的地域。拳破天,脚裂地,狂意冲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