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德的相补性在肉体上的投影。因而不管怎样,男女性爱是完全正常的。作为其基本形态的交接现象当然要在德的相补性上考虑。因此,对孩子的男女两方的爱具有父母爱的相补关系。这种父母爱决非与性爱相同。在此应看作性通过自身进展为与自己相异的爱。这个事实实际上应看作文化现象的一个基础。
摘自(日本)今道友信《关于爱》第6章第151页
人在表面上被人羡慕的时候,其内心却潜在着深深的孤独。也就是说,当你羡慕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他在忍受着孤独。
摘自(日本)箱崎总一《论孤独》第30页
羡慕他人的成功是人之常情,但是凡事都好羡慕人的人十分关注他人的事情,感情尤其容易被他人的成功所牵动,形成了爱赶时髦,希望引人注目的浮夸性格。他们为什么总爱两眼盯住别人呢?这是由于他对自己不满足,每每拿自己与他人相比较的时候,总感到别人比自己快乐、比自己优越,不能正确地区别“我是我,他是他”。
摘自(日本)箱崎总一《论孤独》第114页
没有热情的人,就象走了气的啤酒,没有燃料的汽车。热情会给人以力量、以美的魅力,进行伟大事业的人,政治家、实业家、学者、艺术家,胸中都燃烧着热情的火焰,即使他尽力不使其形于色表,内心也一定是烈焰熊熊。
摘自(日本)梅原猛《学海觅途》第196页
对于人来说,耻感心理有着普遍性的心理依据,但它之所以在青年和战士思想中表现特别强烈,是有一定的心理学原因的。作为人的情念和本能,深层心理学最重视的是性本能和优越本能(权力欲)。目前的问题是后者。从广义上讲,所谓优越本能,就是总认为自己比他人优越,希望自己处于他人赞赏之中的一种欲望。它在权力欲和冲击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优越本能的反面,往往伴随着在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潜在的自卑感和屈辱感(即耻感)。优越感越强的人,自卑感也愈强。总之,这种感情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中,是表现得尤为突出的一种心理倾向。因为成长期就迫使他在社会上占有一定位置的时期,所以,这种心理活力是外向的,其目标是针对他人的。在这一点上,应该把战士称为是“精神青年”的一种存在。另外,在战场上,战败往往意味着死亡,因此,对于优越的欲望也就必然要变成拼命。在荷马式的人和日本武士身上明显看到的耻感心理,目前可以从带有这样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心理学观点加以说明。
摘自(日本)汤浅泰雄《东方文化的深层》第二章第87—88页
心者,气之构形也。情者,心之交于物者也。
摘自(朝鲜)尹镌《白湖全集》中庸解说
情者,心有所感而动者也,才动便是情。有不得自由者,平居涵养省察之功至,则情之发自然中理中节;若无治心之力,则多有不中者矣。志者,心有所之之谓,情既发而定其趋向也。之善、之恶,皆志也。意者,心有计较之谓也。情既发而商量运用者也。故朱子曰:“情如舟车,意如人使那舟车一般”’。念、虑、思三者,皆意之别名,而思较重,念、虑较轻。意可以伪为,情不可以伪为。
摘自(朝鲜)李珥《圣学辑要》《栗谷全书》1卷第456页
大抵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发之以下二十三字,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无先后,无理合,不可谓互发也。但人心道心,则或为形气,或为道义,其原虽一,而其流既歧,固不可分两边说下矣。
若四端七情,则有不然者。四端是七情之善一边也;七情是四端之总会者也。一边安可与总会者分两边相对乎?
摘自(朝鲜)李珥《答成浩原》(壬申)《栗谷全书》1卷 第198页
情是心之动也,气机动而为情,乘机者乃理也。是故理在于情,非情便是理也。性发为情,其初无有不善云者,是单举善情一边耳,非通论善恶之情也。四段即明德之发,名目岂异哉。合心性总明曰明德,指其情之发处曰四端耳。善情是循天理者也。于情上见天理之流行,非谓情是天理也。
摘自(朝鲜)李珥《答安应休》《栗谷全书》1卷第249页
“……我们人生下来,都会遇到种种棘手的问题,一个能干、超群的人,他的能干和超群之处就在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让它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轨道上……”
摘自(泰国)吉莎娜·阿索信《夕阳西下》下第288页
性格上认为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有时也能酿成大端。因为有些人的某种性格,显然会伤害共同生活者或与之交往者的感情。
摘自(泰国)吉莎娜·阿索信《夕阳西下》中第16页
幸好女人生来就比男人文弱、温柔。不然的话,男人至今还将保留着动物的野性和鲁莽。所以男人不是这样,是因为女人的温柔帮助男人克服了动物般的野性。可以说,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是很有功劳的。……
女人和男人在身体和性格上的这种差异,还应该感谢大自然或者造物主,因为这样才使得男、女双方能够互相补充,变得完善起来。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都是爱自己所没有而对方有的东西。如果每一方都完备了,那为什么还求爱?
摘自(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作为一个集体,作家表现了人民的良心。
摘自(缅甸)沙瓦那在1962年2月举行的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上的发言(见《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发言集》第23页)
我看到了汗流浃背的农民,对地主收租子的斗、筐,我投之以憎恨的目光。看到村里许多家庭主妇缺这少那的贫苦生活感到无限同情。我也看到了实珍洋行等英国公司、印度、中国的大商人和高利贷者们组成的罗网,已经把大街小巷、每家每户每个角落都笼罩了起来。
摘自(缅甸)吴登佩敏《旭日冉冉》第615页
一位作家能令人沉浸在幻想之中,通过幻想的手法使你陶醉,我想这是一种很高的造诣。
摘自(缅甸)吴登佩敏《旭日冉冉》第241页
当今世界紧张、冷战、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但归根到底必将被手足之情、亲善友爱、安宁详和所替代。
摘自(尼泊尔)前外交大臣赛连德拉·古马尔·乌帕德雅雅选自“尼泊尔名人录”一书
毛毛细雨湿润大地,使土地变得肥沃;片片柔情深入心田,使创伤得以弥合。
摘自(巴基斯坦)拉迪夫·卡西米里《番红花》第5章第80页
美的诱惑实质上是人格的诱惑。
摘自(巴基斯坦)拉迪夫·卡西米里《番红花》第8章第116页
我们为每一种新的热诚的行为或情感所感动。“我们有时满意,有时生气;有时高兴,有时悲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我们受着不同感情的支配。智者的道德多半依赖于情感的适度。因此,我们需要一位实际的角色,也就是领袖,他使我们不适度的情感产生协调,使我们的生命趋于平衡。
摘自(巴基斯坦)苏来曼·纳德维,引自库拉姆·吉拉尼·巴尔克《伊斯兰教哲学家》第280页
不要再悲观失望,
那将使一切好处落空。
忧愁在这个世界上,
能降低人们的勇敢;
人们只能靠着大胆,
才能把事情来干。
在这时候,聪明的人!
要坚定,要勇往直前。
摘自(印度)蚁垤《罗摩衍那·战斗篇(上)》第2章9页
一个人如果灰心丧气,
心里面塞满了忧愁;
他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他自己会大触霉头。
摘自(印度)蚁垤《罗摩衍那·战斗篇(上)》第2章7页
宁愿同敌人住在一起,
或者同忿怒的毒蛇;
也不愿听朋友的诽谤,
他实际上是敌人的喉舌。
摘自(印度)蚁垤《罗摩衍那·战斗篇(上)》第10章56页
一心讨好,勉强忍受狂徒恶言语,
暗制心中泪,虚情假意装笑容,
还要向被财富毁坏了智慧的蠢人敬礼,
希望啊!今后你再怎样将我耍弄?
摘自(印度)伐致呵利《三百咏·离欲》150第69—70页
情感之力是把事物转变成我们生命构成的基本创造力。宗教徒也是人,他并不仅仅是一个神学家,他的敬神感虽然是创造性的,但因缺乏情感之火,他对神的全部认识不能成为他的本质。
摘自(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个艺术家的宗教观》第41页
我们的情感是一种胃液,可以把这现象世界转化成我们更为熟悉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外在世界也具有它自己的胃液,它有各种属性,可以激励我们的情感活动。这在我国梵文修辞学上称为rasa(味,功能),意指能使我们情感的内在汁液作出反应的外在汁液。据此来看,一首诗是含有汁液的一个或多个句子,这些汁液能刺激出情感的汁液。它使我们产生由感情激发的思想,并随时准备造就成我们本质的生命原素。
摘自(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个艺术家的宗教观》第42页
〔钵颠阇利:〕烦恼是无明、我见、贪、嗔和现贪。
无明是其他(烦恼)的基础,(无论这些烦恼是)暂时停止的,(还是)轻微的,交替(出现)的,(或是正在)发生的。
无明是把无常、不净、苦和非我当作常、净、乐和我。
我见是(认为主体的)意识力和(对客体的)观察力同一的表现。
贪是愉快引起的。
嗔是痛苦引起的。
自己欲望的波动,甚至在智者那里也形成,(这就是)现贪。
〔毗耶舍注:〕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存在着自我祝福:“让我永不消失。让我活下去。”这种自我祝福对于那未领受过死的特性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存在的。由此,可推论出前生的经验。……甚至一条刚生的昆虫亦怕死,……这种苦恼不仅存在于极端无知的人那里,它也同样存在于知道生命起点和终点的智者那里。
〔钵颠阇利:〕:(当)这(五种)烦恼(仅仅是处在)潜伏(状态时,它们可)随着(瑜伽行者心的)活动的消失而毁灭。
业的意乐以烦恼为根源,并在可见和不可见的生命中被经历。
〔毗耶舍注:〕在业的意乐中,那些到达地狱生活中的,被称为在不可见的生命中被经历。
〔钵颠阇利:〕如果根源存在,这(业的意乐)就成熟为生命状态、生命时间和生命经历。
根据善与恶,这些(生命的状态、时间和经历)以乐和苦为果。
〔毗耶舍注:〕这些,即生命状态、生命时间和生命经历,由善引起时,以乐为果;由恶引起时,以苦为果。
摘自(印度)毘耶舍《瑜伽经注》
〔迦那陀:〕从乐产生欲。
此外,(欲与嗔)通过根深蒂固的(印象而产生)。
(欲和嗔)还通过不可见力(而产生)。
(欲和嗔)还由于出生的不同(而不同)。
〔商羯罗·弥尸罗注:〕人类对稻米等有欲求……鹿对草等有欲求……嗔亦如此……(如)獴对蛇等(有欲求)。
〔迦那陀:〕在(产生)法与非法的活动之前,(先有)欲、嗔。
摘自(印度)商羯罗·弥尸罗《胜论经注》
在自然界,本能的畏惧是生存的基础。生活周期始于畏惧,而止于横死,猎物从捕掠动物的爪牙下逃生,白鸽在老鹰的追捕下飞走,田鼠从毒蛇的凝视下逃逸,母鹿从虎口下逃生。
畏惧带来敌视。如果认为他人的意图可疑,如果假定他人是敌人,就会以恐惧的心理看待外人。仇恨就是这样产生的。
摘自(印度)拉吉夫·甘地《地球公民的形成会议开幕词》,选自《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世界观》第54页
“不苦不乐”——无苦为不苦,无乐为不乐,以此(不苦不乐之语)是表示此中的乐与苦的对治法的第三受,不只是说苦与乐的不存在而已。第三受即指不苦不乐的含而言。以反对可意与不可意的经验为相,中立为味(作用),不明显(的态度)为现起(现状),乐的灭为足处(近因)。
“舍念清净”——即由舍而生的念的清净。在此禅中念极清净,而此念的清净是因舍所致,非由其他;故说“舍念清净”。《分别论》说:“此念由于此舍而清净、遗净、清白,故说舍念清净”,当知使念清净的舍,是中立之义,这里不仅是念清净。其实一切与念相应之法亦清净。但只以念的题目(包含一切相应法)而说。
摘自(印度)觉音著《清净道论》说地遍品第147页
(三解脱门)因为这(行舍智)是由三种随观而转起,所以说以(信、定、慧)三根为主而入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即是说以三种随观为三解脱门。所谓:“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即无相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诸行为区限与路向,并以导其心入于无相界;(无愿解脱门是)对于一切诸行由于意的恐惧,并以导其心入于无愿界;(空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法为他,并以导其心入于空界。故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
摘自(印度)觉音著《清净道论》说行道智见清净品第615页
“无知的蠢人执着生存因素,一再蒙受痛苦。因此,智者明了痛苦产生的原因,不会执着生存因素。”
摘自南传大藏经《经集·弥德古问》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佛除尘垢无烦恼,不复重来生与老。刹那刹那间,智者分分除,渐拂自垢秽,如冶工锻金。如铁自生锈,生己自腐蚀,犯罪者亦尔,自业导恶趣。不诵经典秽,不勤为家秽,懒惰为色秽,放逸护卫秽。邪行妇人秽,吝啬施者秽,此界及他羿,恶法实为秽。此等诸垢中,无明垢为最,汝当除此垢,成无垢比丘。
摘自《法句经》垢秽品
“那些人不知道痛苦,不知道痛苦的产生,不知道怎么完全彻底灭寂痛苦,也不知道平息痛苦的道路。”
“他们没有达到思想的解脱和智慧的解脱,不可能达到终极,只能陷身在生和老之中。”
“那些人知道痛苦,知道痛苦的产生,知道怎么完全彻底灭寂痛苦,也知道平息痛苦的道路。”
“他们达到思想的解脱和智慧的解脱,有可能达到终极,不再陷身在生和老之中。”
摘自南传大藏经《经集·二重观经》
“在这世上,痛苦形形色色。痛苦产生的根源是生存因素。由于无知,愚者执着生存因素,一再蒙受痛苦。因此,智者看清痛苦产生的根源,不执着生存因素。”
摘自南传大藏经《经集·二重观经》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行,灭寂诸行,痛苦就不再产生。”
“知道诸行产生痛苦这种危险,平息诸行,灭除诸想,真正理解这一点,痛苦也就消除。”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识,灭寂诸识,痛苦就不再产生。”
“知道诸识产生痛苦这种危险,平息诸识,比丘便没有欲望,达到彻底平静。”
摘自南传大藏经《经集·二重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