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娜脸部浮肿,手被刺伤,只好先到附近德令哈市同学肖绒家疗伤。她一边向学校请病假,一边悄悄养伤。怕家里人担心,她也根本没敢告诉父母(直到2006年11月份,她家的邻居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消息,才向她父母说了此事。当时一家人很着急,立即给在湖南大学的女儿打了电话,而高春娜却对他们说没什么大事,只是划破了衣服,让他们不要担心)。休养治疗四天后,高春娜返回了湖南大学,仍旧只字未提西宁火车站发生的事情。
拷问心灵,高春娜说她也没想到当时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她只觉得是一种本能,所以没必要声张。不过,自己钱包被偷又让她失望,甚至沮丧。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高原格桑花
不久后的一天,高春娜在校园网上突然看到描述自己见义勇为的帖子,跟帖的人数之多超出了她的想象。这件事究竟是如何传到网上的呢?原来,帮助高春娜养伤休养的肖绒因为感动,把高春娜的事迹发在了许多大学的论坛里。但是,当某些堂堂须眉面对邪恶还避之唯恐不及时,人们如何能相信一个弱女子的挺身而出?因此,种种质疑和恶语攻击随之而来。这些,无疑给高春娜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同时,一场荣与辱心灵的较量也在校园里波涛起伏。
2005年3月10日,湖南大学校长办公室收到了一个写着“湖南大学校长收”
的特殊邮包。包裹里除了一个红色的钱包外,还有一封信。写信者在信中描述了高春娜在西宁火车站见义勇为的过程。校领导看完信后很快把包裹转交给高春娜所在的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当高春娜接到辅导员的通知,在院长办公室看到那个邮包时,她不禁怔住了:里面竟装着10天前她在西宁火车站丢失的钱包!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钱包,钱包里有100多元钱、一张工商银行的银联卡,还有一张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借书证,包内的物件一样都不缺。读完邮包中的信后,高春娜恍然大悟:寄钱包的,正是那个在西宁火车站偷走她钱包的人!这个还在上初三的兰州少年,因一念之差被人带到西宁做了小偷。那天,在高春娜见义勇为之前,他已悄悄盯上了她,并很快把她的钱包偷到手。得手后,他看到高春娜的口袋里还有一部手机,便想再次下手。就在他一路尾随时,目睹了高春娜与持刀歹徒搏斗、舍命夺包的那一幕。高春娜所做的一切,使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当晚,幡然醒悟的他按照钱包里高春娜的湖南大学图书馆借书证上的地址,直接把包裹寄给湖南大学校长,并请求校长“一定把钱包还给姐姐”。同时,他还给高春娜写下了这封信:“敬爱的姐姐,你是我的榜样,长了这么大,你是我最崇拜的人。我本来是一名初中学生,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希望我能成才,可是我不想读书。就在过年的时候,出来跟了别人当小偷。当我目睹了你那天的举动后,深受感动,我要继续回去读书,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再也不偷东西了,做一个勇敢的好人,谢谢你让我懂得了应该怎么做人。姐姐,对不起,您能原谅我吗?”信末署名:“一个曾经学坏的小偷、现在立志学习的中学生”。看完信后,压抑多日的高春娜笑了,曾经黯然神伤的心灵感到了由衷的欣慰:不是因为钱包的失而复得,而是因为自己的行动感化了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
但作为教过书的高春娜,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希望人们找这个重返课堂的中学生,来证实这点小事”。
3月12日,某报以《小偷寄来感谢信》为题,报道了这件事情,随后,全国各地媒体竞相报道,高春娜的事迹传遍全国。不久,高春娜被聘为“兰州少年心灵修复知心姐姐”,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又授予她“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她还被同学们誉为“高原格桑花”。
一场“不争”之争
富有传奇色彩的高春娜事迹成了网络论坛的热点。除了对她钦佩和赞扬的留言外,质疑和否认这件事的人也相当多。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女孩子敢和持刀歹徒搏斗,而且还会有那么巧的后续故事。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独角戏,很有可能是捏造出来的。有人甚至说高春娜“是在作秀,一切都是虚假,只有出名是真!”
这样的质疑,渐渐越来越多。那段日子里,高春娜的感觉甚至比搏斗受伤、比钱包被偷还难受。坐在电脑屏幕前,她双手掩面,泪水滚滚而下。这些赞扬或贬抑都在网上,也许跟现实生活中的高春娜无关。但她伤心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相信她的善良和无私?为什么见义勇为不能出于单纯的动机?在这种缺乏公信度的环境成长,人人自私自利,还有谁愿意做英雄、当雷锋?这个世界如何温暖?她的心灵再次受到拷问:到底该不该做这样的事?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当高春娜倍感迷茫的时候,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了她温暖和帮助,他们多次跟她谈心:“你就是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时间会证明一切。老师相信你,同学们相信你,大家都以你为荣!”
平和是金,沉默是金。在高春娜始终不发一言,宽容地“笑纳”网上质疑时,她的同学校友却为之义愤填膺,联名在网上声援她,引发了一场社会的心灵之战。
“你根本不了解高春娜!以她的人品做出这件事情完全是意料之中。她所获奖金也都捐给了她过去任教的一所贫困地区中学。这些你都不知道!老兄!别再大放厥词了!”“现在有许多好人好事,一旦被曝光出来就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长此以往,谁还敢见义勇为,谁还敢助人为乐?”
而且不断有陌生人加入:“我没有见过高春娜,但是,我相信并且佩服这名女大学生。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社会上许多的虚伪、欺骗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对高春娜的怀疑和指责,是一种悲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信件也雪片般飞到高春娜手中。很多人在赞扬她的同时,还关切地提醒她以后注意安全,不要莽撞行事。在老师、同学以及无数陌生人的鼓励下,高春娜逐渐冷静下来。她心里因做好事却被人怀疑和误解的阴影,再次消散了。但是,她一再婉拒学校、媒体宣传。她只想使校园再平静、再温馨些,她宁愿无声无息,只愿世界公平、好人好报。这就是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们,让我们为之感动的精神所在!
高尚心灵需要关爱和培固。2006年1月,高春娜所在学校湖南大学的老师专门到了青海乌兰县高春娜家进行了慰问。高春娜负伤后就诊的医院开具了“疾病诊断证明书”,高春娜在德令哈市的同学肖绒细说了高春娜的为人和那几天的情况。两位老师还到西宁火车站事发现场进行了勘查。兰州《西部商报》记者也给学校寄来了最关键的一份证明:被高春娜感化的“小偷”找到了!春节后,央视《人与社会》栏目讲述了高春娜的故事。网络论坛再起波澜,不过,这次更多的是感动和对高春娜的钦佩。不久,在湖南大学举行的“2005年感动校园十大学子”活动中,高春娜以学生海选投票的最高票数当选。
立志向善,塑造美好心灵
高春娜出生于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一户贫困农家。父母在她一两岁时就到青海打工,她从小跟着当小学校长的爷爷一起生活。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高春娜4岁便开始上学,期间跳级两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长期担任班干部。
10岁那年,高春娜以全乡统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古桥乡白庄中学。在这期间,对高春娜来说,更重要的是,她从爷爷那里学会了如何去帮助别人。爷爷总是教育她:山里的每棵树都是向阳的,山里人的每颗心都是向善的。在爷爷膝下,高春娜从小就懂得宽厚待人,助人为乐。那个时候,在河南老家一说起高春娜,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懂事。
11岁那年,高春娜被父母带到青海乌兰,和妹妹、弟弟三个挤在小租屋里艰苦生活。为供她姐弟仨读书,父亲在当地的煤矿、砖瓦厂、食品加工厂等找活干,妈妈以给人家当保姆来补充家计,高春娜因此边上学边挑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
上学时,高春娜在学习上特别用心,因此成绩一直不错。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也准会找她,而且她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大方、热心、爱开玩笑,身边的人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12岁的高春娜报考了青海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三年后毕业,因成绩优异,她又被老师推荐到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续读,16岁她拿到大专文凭,到乌兰县赛什克中学教语文兼班主任。
昔日的赛什克中学,一片平房,墙皮斑驳,窗户残缺,课桌破旧。而且很多孩子因为家境贫穷而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早退。初出茅庐的高春娜经过几天观察后发现,最调皮的孩子就是朵巴西,比她还大一岁,还高出一头,经常打架欺负同学,偶尔还去小卖部白吃白喝。经过家访,高春娜才知道朵巴西的父母离异,又经常遭到父亲痛打,因此性格变得粗暴冷漠。因为常常挨饿,同学们带来的食物也常常被他攫取……那时高春娜心里还没有“小偷”的概念。她几次诚恳地对朵巴西说:“老师工作忙,以后中午你帮我挑水砍柴,咱们一起做饭吧。”最终,朵巴西点了头。
中午,高春娜把朵巴西领到宿舍,简单吩咐他干了点活,很快,热腾腾的饭菜便做好了。朵巴西执意要走,高春娜问:“这饭菜是咱们一起做的啊,为什么你不肯吃?”朵巴西终于勉强坐了下来。吃完饭,朵巴西红着脸说:“高老师,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了。谢谢您。”高春娜的眼圈倏地红了。
很快,朵巴西变成了好学生,另外一些调皮的学生也进步很大。那时,高春娜第一次感到少年儿童的心灵,最易修复又最可塑,尽管她工资也很微薄,但她做梦都想多帮助些穷孩子……于是,高春娜选择2003年参加高考,同年8月,她如愿以偿地接到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编导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从此,高春娜走进大学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远离了风沙和牧场,远离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但这一切变化,都不曾改变高春娜的梦想和那颗向善的心。在大学校园里,高春娜不仅品学优良,还担任了湖南大学舞蹈协会会长、湖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同学们都喜欢她,称她“娜姐”。
“娜姐”为人特别低调,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而且“事后也很害怕”。她还对记者说:“我有好多缺点:有惰性,自控差,容易受外界影响。但在我成长的这些年里,社会上的善良、宽容、博爱、微笑、坚强、勇敢始终伴随我,正是这些品质,使我始终坚信正义和良知。”在她的床头,在那个很小巧但鲜红夺目的党员示范牌上,写着她的人生格言:“我是一滴雨,要用生命感恩大地。”
高春娜勇斗持刀歹徒感化“小偷”的事浮出水面后,湖南大学授予她“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称号,并奖励1000元钱。她马上将钱捐给了曾经任教的赛什克中学。其实,高春娜的家境并不好,自己的学费都还靠助学贷款。新西兰奥克兰邱氏集团总裁、华人邱先生看了中央电视台关于高春娜的节目后,主动打电话到学校,表示愿意资助她到新西兰留学,也被高春娜婉拒了。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授予她“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并特意委托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派人来看望她。当高春娜接过基金会的5000元见义勇为大奖时,她先是想到给大学贫困生募捐,继而是捐给她教过书的柴达木学校。在大家婉言谢绝后,她还是坚持要给孩子们买书买衣服。
高春娜有一个秘密,她现在最感谢的,是那个从未谋面的“小偷”弟弟。她写了一封信,想通过媒体告诉那位已经回到学校还立志要考到湖南大学的弟弟:
知道吗?姐姐收到你的这封信时也同样被你深深地感动了。作为一个因一时之念而犯错的初中生,你能坦诚地直面它。姐姐相信你一定会因此而改变思想和生活态度。以一种积极向上、诚实勇敢的面貌重新面对社会。你的信也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举动是值得的,让我更加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的心灵是纯真的,以后遇到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都会尽力去做,只要能帮助别人。而这些,也是你的勇气与坦诚带给我的!
多么美好的心灵啊!
大学时代的春娜成熟了,她那“捉蛇反被蛇来咬,来年还要再捉蛇”的心,已经布满春日的芬芳。熟悉高春娜的人们都知道,她那颗向善的心已经飞得更高、更远,一个柴达木少女之梦,正在演绎着坚实而瑰丽的人生……滴水见海。也许在某些时候,善行义举只是一个人默默无闻的牺牲和奉献,甚至被扭曲、被抹杀,但随着岁月流转,它必然会带来我们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高春娜以她平实而不凡的举动,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赞歌,在当前具体而生动地深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情系灾区,爱的奉献——唐山十三农民
唐山十三农民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忠、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2008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南方大部分地区,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年三十下午,宋志永和12名乡亲租了一辆中巴车奔赴灾区湖南郴州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正月初二上午到达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一干就是半个多月,直到完成任务后才返回家乡,他们被当地媒体誉为“唐山十三义士”,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008年5月12日下午,宋志永和12位农民兄弟得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他们又主动来到灾情最重的四川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之一。宋志永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标兵,获得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集体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情系南方灾区
2007年入冬之后,我国南方发生的罕见雪灾牵动着唐山众多老百姓的心。
得知那里受灾严重,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再也坐不住了,他想亲手帮助南方人民抗击雪灾。“我琢磨了好长时间,一直想怎么支援南方。腊月二十八那天我才决定,要自费到湖南去帮助救灾。”宋志永说,在他的倡议下,同村王保国、王加祥等12位村民也都决定和宋志永一起赶往湖南。
于是,他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准备好了锹、镐等工具,准备大年三十出发奔赴湖南。
家人成为坚强后盾
出发前,宋志永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张宁。
一听宋志永说这件事,张宁心里便咯噔一下。马上就要过年了,谁不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个大年,张宁当然不愿意丈夫大年三十远行。
“我一看她不太愿意让我去,就赶紧劝她”,宋志永说,“我和她说,30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灾,我们当然要去支援他们。”张宁很快被说服了,开始精心地为宋志永收拾行囊。
“大年三十,从来都是一家人过团圆年,今年就少了一个,心里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