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聚处,虽区别为各家族,各社会,各国家,而离其各种区别之界限而言之,则彼此同为人类,故无论家族有亲疏、社会有差等,国家有与国、敌国之不同,而既已同为人类,则又自有其互相待遇之本务可知也。
人类相待之本务如何?曰:无有害于人类全体之幸福,助其进步,使人我同享其利而已。夫笃于家族者,或不免漠然于社会,然而社会之本务,初不与家族之本务相妨。忠于社会者,或不免不经意于国家,然而国家之本务,乃适与社会之本务相成。然则爱国之士,屏斥世界主义者,其未知人类相待之本务,固未尝与国家之本务相冲突也。
譬如两国开战,以互相杀伤为务者也,然而有红十字会者,不问其伤者为何国之人,悉噢咻而抚循之,初未尝与国家主义有背也。夫两国开战之时,人类相待之本务,尚不以是而间断,则平日盖可知矣。
摘自《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0—231页
我们人民自古就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士是专门读书的人,他们是以知识擅长,可以称他们是知识阶级。商人是拿本钱做买卖,可以称他们是资本阶级。农工都是以劳力谋生的,本是四民中的劳动阶级。
摘自《告农民书》(1925年)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09页
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环境虽演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人类社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从自然的内部分化出来的;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成为它的基本的劳动过程,就是人类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这种物质代谢过程,包含着物理的,力学的等等自然的方面;人类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都是人类所变造所利用的自然的物质和能力。在这种意义上说来,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所显现的自然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
摘自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卷第351—352页
社会的构成形态(即社会形态),就是处于特定生产关系总体以及由它所产生的特定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之下的社会。并且这个社会是一定历史的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是有其特殊的、固有的特质的社会。因为“生产关系的总体,是构成称为社会关系,称为社会的东西”,所以社会形态就是当作特定的生产关系总体看的社会,譬如先阶级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就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体。这各种的社会,同时又造成了人类社会全部历史上的各个顺序的特殊的发展阶段。
摘自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卷第294页
社会制度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变革是更加困难了。当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时,甚至可能还没有替代它的其它制度。困难在于社会制度是由人际关系构成的,只有通过一致行动才能改变它,而一致行动不是一下子就组织得起来的。另外,社会情况通常是复杂的,参与改革的一个个人,他们的期望也可以各不相同。所以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为组织集体行动,对社会情况需要有一个多少为大家所接受的分析和定义以及一个系统的计划。
摘自费孝通《(江村经济)前言》《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页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摘自费孝通《乡土本色》《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不但社会的各种现象之间,自己相互都有联系,而且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还有联系。人类所组成的社会生长在自然界之中,必须以劳力采制自然界的物质以为营养,人类社会方能存在。这种“以劳动力采制自然界的物质”之过程便是所谓生产;社会中既有一种生产方法,各人分配在这种生产过程里,便成立某种的物质关系。因物质的经济关系之需要,社会中便渐渐发生各种精神关系(政治、道德等)。这些精神关系当然受那物质关系的支配。……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完全停止,则社会立即灭亡;物质的经济关系变,则其他社会现象亦变。
摘自瞿秋白《社会科学概论》《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卷第545—546页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此外有:政治、法律、道德、宗教、风俗、艺术、哲学、科学。社会便是这种种社会现象及其联系之总和。
摘自瞿秋白《社会科学概论》《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卷第546页
每一种社会的新形式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是前一形式发展之必然的结果。各种阶段之间,往往划不出明了的界限:两相勾连,转展而现。历史的阶段不是固定的、凝固的、自己有独立的个体的;——而是继续不断,互相勾连,转展变迁的。某种社会,应当寻求他的根源于前一阶段之中,研究他发生的原因;他形成的必要条件,他发展的动力。同时,又应当观察他的必然消灭的原因,发展的倾向,——那些倾向,又在预备新的社会形式来代替他。
摘自瞿秋白《现代社会学》《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卷第454—455页
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的联系”这一种劳动的联系便是所谓“社会劳动”。……社会乃包含人类之一切经常的互动而且依据于人类的劳动联系上的最广大的“系统”。这是纯粹的唯物论对于社会的定义。社会组织的基础是劳动联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的过程。
摘自瞿秋白《现代社会学》《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卷第468—469页
社会是一种现实的总和,是一种系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之系统。这种互动的形式及数量,非常之多,非常之杂,然而这些互动的现象虽然错综交接,形成极繁复的社会生活——他们之间却亦有一定的规律。假使种种互动的力量互相影响而并无丝毫内部的规律性,那时这些力量之间便不能有任何均势,社会更不能存在。
摘自瞿秋白《现代社会学》《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卷第467页
社会的形成,是有一种物质的基础。因为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必是由于物质的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生产力就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有作用的种种力量。
摘自杨幼炯《社会学述要》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第18页
人类生活资料必取之于自然界中,因此人类与自然接触实行生产竞争,力求战胜自然。人类战胜自然的方法,本在于结合互助。既有结合,则个人劳动,同时就是社会劳动;一个人能力很小,许多人的能力便大。因为人类从生产竞争中发现种种分工协作的方法社会的生产量便能增加,而社会的组织,遂随生产的增加,日益发展起来,造成种种相异的社会,所以社会可以说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合体。
摘自杨幼炯《社会学述要》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第19页
人类社会的活动的起因,主要的是生产与生殖,前者是一切生活的物质需要,后者则是人类自身生物的要求。
摘自杨幼炯《社会学述要》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第19页
经济要素在社会生活中,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建筑在物质的生产方面。所以社会内人对人的关系,根本是经济关系。人类使用劳力及技术对付自然界,人类自己之间,便能发生某种经济关系,社会的生活,也随着生产力及生产性质而变异。
摘自杨幼炯《社会学述要》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第32页
社会现象决然不是独断地,或无因地突然发生。它常常为别一或别一组现象所决定,而又是决定另一或另一组现象者。它决然不是由人类——少数的英雄与天才或群体——自由意志地加上或除掉。既是这样,社会现象才可以寻出公律。社会公律象自然公律一样,它决不指示什么是“应当”发生的,而只论及“过去”与“现在”的“发生的事实”,更以预测“将来发生的事实”。
摘自卢剑波《社会的价值与变革》上海启智书局1929年版第9—10页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合体。社会是人类的系统,但就广义说,物也是社会之中的一部分。任何物质离开人类社会只是一块自然物。物的系统中,当然以生产手段为主体,但不属于生产手段的物质,对于生产也有关系。……社会不仅是人类的物理的系统。人又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不仅生产物质的财货,还生产精神价值(如科学艺术等)。预言之,社会不仅生产“物”,还生产“观念”。这些观念一生产出来,便互相适应而成为观念的系统。所以社会之中有3个要素,即物,人与观念。社会的系统中,含有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观念的系统。这3个系统,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构成社会的系统。这3个系统,又是互相调和互相均势地存在着。换言之,这3个系统若不是互相适应地存在着,社会便不能存在。
摘自李鹤鸣《社会之基础知识》新生命书局1929年版第11—12页
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阶级的、因袭的、丑的、恶的、战争的、轧轹不安的、懒惰而烦闷的、少数幸福的现象,渐渐减少,至于消灭。
摘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27页
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
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便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所以社会的组织和秩序,是应该尊重的。
摘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9页
人类社会是建筑在物质的基础上。人类决不能从虚无缥缈的精神现象中找出维持生活的因素来,也不能用“辟谷”的道术断绝饮食,延续它的生命,必须不断地设法扩大它的物质生活的范围,加强它的物质生活的基础。假使这种努力停止了,社会就只好宣告退化,以至破灭。……人类社会变动必定是先由物质生活的变动引起的。物质生活一有了变化,各种的精神生活才会发生变化。所以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张本,决定社会的性质的,不是人的精神,而是现实的物质。
摘自李平心《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序论》(1930年)《平心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卷第62—63页
社会是不断地呈出矛盾的。原始的人类社会没有阶级的分划,但是人类却时时刻刻在同自然斗争。往后社会阶级分化了,于是有阶级和阶级的冲突,反映到社会意识方面,也呈出急遽的矛盾现象。当社会的生产力发达到了某一个阶段而旧的生产关系不能同它适应的时候,就会引起一个总的矛盾,即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矛盾,这种矛盾形式同时亦会表现于人类的社会意识方面——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伦理等。
摘自李平心《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序论》(1930年)《平心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卷第61页
有人说社会现象比较复杂而富有变动性,又有人说社会现象是有人的意志参加进去的,所以因果规律无法存在,这说法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其实前者只是表示出社会规律的不易把握,并不能便否定了它的存在。后者虽然是社会现象具有的一个特质,而且还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这只是说明了人的意志对于社会现象,可能起着作用,但还不是说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是离开入的意志在独立地依着自我的规律向前发展着,并不因人的意志而稍有改变的。
摘自李平心《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1939年10月)《平心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卷第333—334页
社会的停滞不进,总的原因是由于贫弱的生产力受着现存的固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使它不能进步,因而社会的生产不能扩大其范围,所生产的仅够勉强维持社会的生活。社会没有剩余的生产物积蓄起来,文化当然不能进步。所以在这时候,社会的一切现象都陷于滞涩的状态。那种进取的精神和活泼的气象为顽固的社会关系所遏抑住了。大家的心理只是苟安,保守,厌恶新的事物。即使偶然有人有什么科学的技术的发见和改良,也为社会所不容,社会不但不促进生产方法的改良,而且在习惯上思想上阻遏它的进步,试想这个社会的生产如何会发展呢?
摘自李圣锐《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光华书局1932年版第195页
社会既然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在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就找不出静止的永存的均衡和统一法则来。所以整个的社会只是一个含有无限的矛盾性的活动体系。人类社会不独要不断地同自然斗争,发生“外部的矛盾”,而且它本身所含的内在矛盾性在那里时刻演出种种的社会活动现象来。
摘自李圣锐《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光华书局1932年版第137页
如果我们拿社会比之于一部机器,我们显然看见社会的诸组成分子是同机器的组成分子一样,有一种相互的联系的。……事实上,社会是一个现实的整体,这就是说,社会的诸组成分子之间不惟是互相关联,而且是互相影响的。社会的组织和构造纵然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的,但在它们之间却要发生一种互动的关系。生产技术虽然能决定一切社会的形态,但同时别的生活形态,也能影响到物质的生活,譬如政治制度虽然要受着社会的生产形态的规定,但反过来政治制度在某种情况之下,亦能影响到生产的发展。
摘自李圣锐《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光华书局1932年版第117—120页
人类社会决不是偶然结合起来的,也不是建筑在不可思议的心灵现象上。它在人类脱离动物的生活以后,就已逐渐显示它的特质。
成立人类社会有两个主要的条件:第一是自然界,第二就是人的劳动。不待说,自然界是一切生物的环境,决不是人类独有的。然则除了自然界以外,使人类同动物发生分野的唯一界标,岂不是劳动么?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条件,乃是毫无疑义的。
所谓劳动,就是人类同自然斗争并且和自然交换物质和能力的过程。
摘自李圣锐《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光华书局1932年版第62页
社会是人类社会在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永恒的劳动关系的最大的现实总和。
摘自李圣锐(平心)《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光华书局1932年版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