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十日凌晨三点,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根据朱元璋生前留下的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朱允炆之所以会被选作大明帝国的掌舵人,自有其内在逻辑。他不仅聪明伶俐、智力过人,而且勤奋好学、熟读经典,更加重要的是品德高尚。朱元璋在遗诏中称朱允炆“仁明孝友”,绝不是空穴来风。 洪武二十三年(1390),太子身上长了个疖子,痛得睡不着觉。太孙侍候在旁,含泪抚摩,昼夜不离。朱元璋看到这些,感动地说:“有子孙如此,朕复何忧?” 太子去世后,太孙悲痛至极,居丧期间,事事遵古礼,形销骨立。朱元璋非常心疼,劝他道:“毁不失性,礼也。尔诚纯孝,独不念朕乎?”这才吃了一点粥。而在此前,他已经五天没吃没喝了。朱元璋临终前,太孙日夜侍候在侧,衣不解带,唾壶溺器都亲手提献。这些事传出去,满朝大臣无不太息感叹。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就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练习政务,处理日常奏章。朱允炆虽然年幼,但是少年老成,处理结果一般都比较周到。特别是朱元璋处事苛刻,而太孙常济以宽大,群臣无不暗暗高兴,期盼太孙早点接班。 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一般新帝登基的头等大事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威,消灭一切现实和潜在的挑战和威胁,朱允炆也不例外。朱元璋在世之时,基本上已经把开国武臣杀光,现在能够对帝位构成威胁的就是手握重兵的诸亲王了。 新君是一个书生,然而二十二史熟读之后,对历史上的权谋智略多有领会。登基之后,整个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消除诸王的威胁。不约而同,新君的心腹谋臣也都想到了这一点。建文帝即位伊始,两位文臣齐泰和黄子澄就秘密上书,建议皇帝削藩。 而诸藩之中,燕王朱棣的军事实力最为强大,而且他屡次建立战功,在朝廷中的势力实在是不可小觑。所以,很自然的建文帝就把眼光盯上了朱棣,并且欲除之而后快。赫赫战功的朱棣这么快就被幼侄建文视为了“眼中钉”。考虑到削藩的重要性,朱允炆自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后制订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 朱允炆从小接受儒学教育,受儒教思想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所以,他自然想做一个符合儒家教条的完美君主,一举一动都要讲究名分。要削藩,就要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在诸王中,最大的威胁是燕王。然而燕王平时举动谨慎,没有道德上可指责的地方,拿他开刀名不正言不顺。其他诸王则平时作恶多端,名声很坏。建文君臣商议多次,决定先拿其他诸王开刀,并且把这个策略命名为“先除枝叶,再除根本”。 建文帝毕竟是一个书生,虽然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自以为懂厚黑之学,通王霸之道,一上台就开始雷厉风行地削藩,其实正说明他没有读懂历史。他即位时,政局稳定,天下太平,没有哪个亲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动向他发起挑战。因此他完全有时间和空间,用更隐蔽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诸王之间的紧张状态化解于无形之中。 他可以借鉴汉武帝的推恩令,让诸王的权力越分越小。他也可以不动声色地找借口逐步收回诸王的军事指挥权,只给他们一个空头帽子。而现在,他迫不及待地主动下手,既迅速激化了矛盾,又明显违背了朱元璋的遗嘱,在道义上处于被动。
而更致命的错误尚不在此。即使主动削藩不够高明,如果他厚黑到底,也有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诸王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一举消灭潜在的危险。而他却又爱惜面子,拖泥带水,举动错乱,让朱棣看出了他的意图。 从即位后第三个月起到第二年六月,建文帝利用诸王平日里的诸多劣迹,先后削了周、湘、齐、代、岷五王,废去爵位,贬为庶人。并且每削一人,就公布他们的罪状,以安天下。一年之内,就连废了五个亲王,在气势上显得咄咄逼人。紧接着,他又以边防紧张为名,把燕王护卫中的精锐调到塞外驻守。随后又派了两名亲信,管理北平地方的行政事务。 面对小皇帝精心谋划的削藩政策,朱棣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燕王府,没有丝毫的动静。难道他要束手就擒,安于天命了吗?非也,朱棣这是以不变应万变,他静静的呆在燕王府中不做任何动作,为的就是在小皇帝的诸多动作中,看清楚他的真实意图。他到是很想看看自己这个年幼的小侄子,究竟要搞什么名堂。 表面上看起来小皇帝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到,布置不可谓不严密。然而,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了半天,却没有触动燕王的根本,反而是一直按兵不动的朱棣把他的意图和心思看的一清二楚。 朱棣静观小皇帝的种种表演。百般举动,虽然眼花缭乱,却越发显示出优柔寡断和底气不足。小皇帝越是搞小动作,朱棣就越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以静制动,让小皇帝越来越尴尬。 建文帝的两大谋臣齐泰和黄子澄都是儒生出身。君臣三人经纶满腹,遂自认为通阴阳之道,怀管葛之术,有定国安邦之才略。然而,事实上他们毕竟是一群书生。其实,真正的英雄人物,做大事并不需要认真的借口,有借口要做,没有借口制造借口也要做。做成之后,自然有人给你掩饰。一位机敏的君主从来不乏正当理由使他的背信弃义显得冠冕堂皇。 朱棣不愧是一位谋略中的高手,在这样火烧眉毛的紧急情况下,依然能够沉得住气。做大事者,只有有了十足的胜利把握,才会伺机而动。而平时则是要养精蓄锐,所以自然是静若处子。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棣眼看着自己的皇侄建文开始大刀阔斧的实行他的消藩计划,虽然心中也有些急躁,但是毕竟在战场上拼杀多年,什么场面没有见过,还不至于为这点事就自乱阵脚。此事急不得,关键时候一定要沉住气,这才是大将风度。 兵法上常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朱棣沉住气,在探清建文真实意图之前,他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朱棣要等,静静的等,等待着时机成熟的那一刻。 权力往往是男人们最醉心追逐的事物,对于权力的渴望,催动着朱棣的神经,让他浑身都充满了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动力。如今,新登帝位的建文怀疑自己垂涎帝位,并且是欲除之而后快。 既然矛盾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勇敢面对。朱棣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知道,建文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这场博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是建文削藩成功,自己的余生就禁锢在这小小的燕王府中,管理管理府中的几百名仆人;要么就是自己谋权大业一举成功,建文灰溜溜的下台,而自己则荣登宝座,君临天下。 随着建文削藩政策的不断落实,朱棣已经很明确的感觉到,这个大决战已经要拉开帷幕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的朱棣心如止水,他知道,两军交战,拼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心理。归根结底自己和建文的拉锯战就是一场心理战,谁先怕了、慌了,那么谁就会先路出马脚,然后倒下。
面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朱棣没有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因为这样做的结果,
只会让建文帝更容易的抓到把柄,从而更快的对付自己。 朱棣以静制动的策略实在是十分的高明,他按兵不动,反而让建文帝揣摩不透他心里到底在想写什么,对于他即将出手的招式更是讳莫如深。朱棣静的时间越久,建文紧绷着的神经就越发的不安,如此一来,在朱棣动手之前,建文就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士气大减,朱棣自然就更容易一举获胜了。
““谋权”术”以静制动,关键时刻要沉着冷静 建文刚登帝位,就开始大举削藩,面对飞来横祸,朱棣并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草草的调动自己的兵力用以自卫。朱棣不愧是战场上的老手,他呆在自己的燕王府中,静观其变。关键时刻,朱棣的沉着冷静,让他保持了一贯的理智,他以静制动,看出了建文的真实意图,最终赢得了这场博弈。 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还是现代生活中的平凡普通人,遇事慌张、自乱阵脚都是十分不可取的。尤其是面对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时,更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保持理智,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