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出生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当时正值元末,天下战事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 此时,朱元璋正雄心勃勃,争夺天下。其实,早在四年前(1356年),朱元璋就攻下了集庆(南京),然后将其改名为“应天”(顺应天命的意思)。那时的朱元璋已经立志要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当皇帝。他以应天(今南京)为根据地,积极地向四周扩展地盘。由于朱元璋的军事谋略高人一等,真可谓异军突起,所以很快就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现在,朱棣降生了,又多了一个儿子,朱元璋本应好好庆祝一番才是,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就在朱棣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倘若陈友谅能够攻陷太平,肯定会紧接着进攻应天,军事情况十分危急。因此,朱元璋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刚出生的儿子身上,一心想着怎样打胜仗。 当时,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没看上一眼,就直奔前线了。更不用说琢磨着给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了。按照当时的传统,人们习惯用数字给孩子起名,所以按照排行,朱棣被称为“老四”。 在朱棣7周岁时,朱元璋已经基本平定了天下,并准备登上皇位。此时,他才有闲暇审视自己可爱的儿子们,并决定为他们正式起名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专门祭告太庙,告文这样写道: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桐、曰棣。。可见,朱棣和兄弟们的名字多么声势浩大。这时,朱棣才和其他兄弟有了正式的名字。 童年在战乱中度过,战争是朱棣的胎教。跟随父亲东征西战,让这个男孩从小就嗅着战火、鲜血、背叛和阴谋的味道,而苦难的生活炼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和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心智。 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只是他26个儿子中的第四个。朱元璋的儿子中有好几个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在史学界,朱棣的生母是谁,到现在也依然是扑朔迷离,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是有一点众所周知,那就是在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是很森严的,一个人出身的贵贱好坏,会直接影响其一生。 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他的妾被称为庶母。尤其对于帝王家的皇子来说,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差别很大。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是嫡长子死得早,也没有庶子的份,哪怕你就是有三头六臂,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因此,很多人都只能屈服于老天的决定,背着庶子的名分,一辈子无法抬头。而朱棣不甘心屈尊他人之下,从小跟随父亲辗转于血腥厮杀的战场,小小年纪就有了深不可测的心计。他口口声声说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马皇后,并且这一说法到死都没有改变过。而据史学家考证,马皇后终生不育,并没有亲生的子女。很明显,朱棣在说谎,那么,他的亲生母亲不是马皇后又会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朱棣的亲生母亲是谁,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个神秘的话题,从史书上很难找出她完整的身世。今天所能知道的只是她比较特殊,别的女人怀胎十月,她只怀胎六月就生下了朱棣。朱元璋生性多疑,所以他觉得这个小生命是自己的女人偷情的成果。于是,盛怒之下,朱元璋把朱棣的母亲投入监狱,用烧红的铁片做成裙子状放在她的身上,直至折磨而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小朱棣算是侥幸赢得了一个活命的机会。失去母亲的朱棣,交予马皇后抚养。目睹了亲生母亲的被杀,为了能够更好地活下去,朱棣开始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谋心之术。 他深知,如果自己固执地为死去的母亲鸣冤,只能是螳臂当车——必死无疑,所以他把自己的悲痛深深埋在内心,表面上处处顺从大人,以赢得他们的喜欢。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讨厌母亲,喜欢马皇后,所以跟马皇后在一起肯定是对的,这就像靠了一棵大树,能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 所以,朱棣借着由马皇后抚养的有利优势,坚持称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马皇后。在宫闱之中,朱棣小小年纪就敢撒谎,并且敢于一千遍的重复下去,最后使之以假乱真,这份胆魄也足见朱棣的心计之深、勇气之大。 借着嫡出的身份,朱棣名正言顺地加入了对皇帝宝座的角逐。幼年苦难的生活磨砺了他的心性,使得他从小就精于算计、攻于心计,为后来成就霸业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然而童年的不幸,也给他留下了很多挥之不去的阴影,成年后的朱棣之所以十分冷血、嗜杀,与他童年的遭遇是分不开的。 由于朱棣从小就见惯了战场上的无情厮杀,目睹身边官员们脸上的谄笑和背后的阴谋、兄弟间的争斗和拉拢,甚至父亲下令杀死母亲的残忍。。这一切都让朱棣看清了忠诚和背叛、真实与谎言、欲望和禁忌、利益和道德,也让他开始学会利用这些手段来达到目的。在他的心目中,人与人之间只有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杀戮和被杀戮的关系。 朱棣耳濡目染了这一切,也就难免沾染上了嗜杀的心性,所以成年后的朱棣残暴成性、杀人如麻,曾制造多起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屠杀惨案,杀人手法之残忍令人发指。不过,倘若他过于仁慈,只怕登上皇位的就不是朱棣,而是另有其人了。 因此,从小时候起,朱棣就明白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定要用最美的品德来装饰自己,用最坏的打算来揣测别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苦难的童年,坎坷的经历把朱棣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儿磨砺成了千古大帝,成为了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谋略奇才。
““谋心”术”审时度势,择良木而栖。朱棣,本来不是嫡出的皇子,但却可以借到“嫡出”的名义,改变自己不利的态势,从而谋取有力的局面,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形势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此一时,彼一时。要想保持住有利形势,其实也不难,审时度势是关键。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可能一直占据着有利形势,所以就要借势。那么,又该如何借呢? 首先要学会审时度势,要看明白有利的形势在哪里,然后,要择良木而栖,这里的“良木”可不是指最有利的地方,而是指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英雄良木栖之,小人见风使舵,要不想变成人人喊打的“趋炎附势”的小人,就要讲究谋略。倘若整个皇宫都知道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那么朱棣的谎言,早就被戳穿。可见,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安稳,就一定要清楚,哪些势力是可以攀附的,哪些是攀附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