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春天,父亲已辞世十载。还记得那年送葬回来的路上,天空中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天公也在为父亲的辞世而惋惜流泪。从那时起,我心中就有了一个念头,想为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做点什么,聊以告慰英灵。
前些年一直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因此这个愿望始终没能兑现。这几年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将父亲的作品、资料和事迹一一整理,于是脑中有了思路和立即动笔的想法。
知史、知世、知人、知心方可真实再现。由于志趣相投,父亲活着的时候对我期望最大,虽然在孩子当中我离他最近、跟他最亲,但毕竟从小到大因工作关系和种种原因始终是离多聚少。他每天想的是什么?都在忙些什么?在别人眼里他究竟又是个怎样的人?在他逝世以后,不少跟他一起战斗和工作过的战友、同志、下属写来慰问信或前来探访。在讲述和回忆中,许多事情终于浮出水面,零散的记忆由此得以拼接和复原。这使我的心胸豁然开朗,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父亲的理解,重新体会认知父亲那无悔的人生,同时这也为顺利完成这部小说打下了创作基础。
此外,我写这部小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为那些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生年华,虽功勋卓着却默默无闻甘居幕后的老一辈革命者、艺术家、电影人讴歌证明。让更多人了解那些无名英雄和幕后功臣的伟大与可敬。他们的精神应当被世代传颂并发扬下去。
这本书前后历时一年多,今天终于就此付梓。我要感谢女儿女婿在我一路创作中给予我的陪伴、支持与帮助。更要特别鸣谢:韩北极、毛瑞宁、费俊、赵桂甲、罗椂珍等众多老同志在父亲辞世后给予我们的关怀与慰问。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这部小说,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何珊
2014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