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连升八级
元丰八年三月五日,38岁的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即位。
因为新帝年纪小,由他的奶奶宣仁太后曹氏代理国事,垂帘听政。这位太皇太后最讨厌新法,于是威风一时的新党人们吃不开了;元保守派司马光等一帮老臣再次得到重用,宋朝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元祐时期”。
后来,高太后垂帘听政,苏东坡立刻开始升官,五月,他就接到了复官朝奉郎的通知。六月,苏东坡以朝奉郎知登州。10月15日,苏太守终于到任,但只干了五天,凳子还没坐热,10月20日升官通知又来了。这回他被升为礼部郎中,即刻回京上任。就在他临走的前一天,奇迹般地出现了“海市蜃楼”。这种一般在春夏出现的奇景,在初冬时节破例上演了一次,让苏东坡惊喜不已,写了首《登州海市(并叙)》:
序曰: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大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这段小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很久前就听说登州的海市蜃楼的事,那里的老人说:海市蜃楼常在春夏出现,今年晚了,到现在还没出现,恐怕不会再出现了。我到那里观察了五日后离开,因为没有见到而感到遗憾,在海神广德王之庙祈祷,海神有灵,第二天果然让我看到了海市蜃楼;喜出望外,所以写了这首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老太后催得紧,苏东坡“提速”回京,12月就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京城,当了半个月的“礼部郎中”后,又改任“起居舍人”。苏东坡觉得自己的官升得太快,上书辞谢,可官运来了挡都挡不住,高太后不管那么多,三个月又给他连升四级,做了“中书舍人”,还兼了“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苏东坡连升八级。
按照规定,翰林学士知制诰每逢单日晚须在宫中值班,以便起草诏命,第二天双日公布。这天晚上,苏东坡照例值班,高太后忽然差人宣他进宫。
高太后要他写的是任命吕大防为相的诏令。事办完后,苏东坡准备告退,没想到老太后还不让他走,命人赐座,跟他聊开了天:
“内翰,你去年升迁之前,任何官职?”
“黄州团练副使。”
“现在呢?”
“翰林学士知制诰。”
“知道为什么升得这么快吗?”
“自然是皇太后的恩典。”
“不关老身的事。”
苏东坡暗笑,老太后这是想给孙子拉人呢:道:“那定然是皇帝的隆恩。”
“与皇帝也无关。”
跟皇太后、小皇帝都无关,“那定是大臣们的推荐。”东坡说。
“没有哪个大臣有这么大的面子。”
东坡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了,正儿八经的路都给堵死了,难道老太后认为我走了后门?这怎么可能呢,谁家的后门有您家大啊。苏东坡站起身来诚惶诚恐的说道:“太后,臣虽无状,不敢自他途以进。”
高太后摆摆手让他坐下,看看铺垫得差不多了,她终于给出了正确答案:“内翰有所不知,这都是神宗皇帝的意思啊。”高太后接着讲述:原来,神宗皇帝非常推崇苏东坡的才华,还是东坡的铁杆粉丝。这位皇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读到苏东坡的文章,总是赞不绝口。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知道,只要这位皇上吃饭的时侯停下筷子,那一定是在读东坡的文章。神宗常说大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一直想重用,每每遇到新党掌权者们编造各种理由加以阻挠。‘乌台诗案’东坡在狱中,神宗曾数次想赦免,御史台李定等人更是百般阻挠,神宗无奈之际,才想出了派宦官探狱的妙招,把东坡救了出来。之后几次想启用,可惜他过世得太早未能如愿。但临终嘱托皇后,一定要启用苏轼。
所以,东坡连升八级,应该是神宗的遗愿,太后在执行。
高太后一番话说得苏东坡泪流满面,高太后和哲宗也都落了泪,她最后说道:“内翰,你一定要尽力辅佐幼主,这便是对先帝最好的报答。”
苏东坡临走时,高太后命人撤下御前的金莲烛,照路送他回去。这种待遇,整个大宋王朝,只苏东坡一人享受过。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和太后的圣旨,参与国家人事任命。这期间,苏东坡拟定了约800多道圣旨,其中,主要的有:褫夺李定官职,把他隐瞒母丧未报补上,回乡居丧三年;贬谪吕惠卿,说这个奸妄小人‘始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党与交攻,几半天下。’王安石死后,朝廷要追赠荣誉,苏东坡草拟的圣旨说‘网罗六艺以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述,以新欺人。……,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是褒是贬?未得其详;或是东坡故意为之。
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职是三品,仅次于宰相二品;常规是由最有名望的学者担任,往往是下一步担任宰相的过渡。圣旨赠官服一套,白金腰带一条,御赐白马一匹,鞍鞯黄金雕饰配件,让苏东坡风风光光地早朝。这期间,苏东坡草拟的800多道圣旨,颇有文采,铿锵有声,简练畅达,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这时,苏东坡已经接近权力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