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诸葛亮对人对事能做到“开诚心,布公道”,“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这是历史学家陈寿对他的评价。李严是刘备死时和诸葛亮一同受顾命的大臣,是蜀国的二号人物,后来犯法,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把他贬官为民,徙居偏地。李严时时期待诸葛亮能再用他,诸葛亮死了,他料想不会再有人用他了,激愤发病郁郁而死。廖立,有才气,但傲气十足,自以为应为诸葛亮之副二,结果反在李严之下,时时发牢骚,骂人。说刘备措置失当失去荆州,说关羽有勇无谋,又骂蜀中大臣向朗等人,均属庸碌之辈,不足与论国事。被人告发,诸葛亮将他罢官,徙汶山郡为民。廖立在汶山,亲率妻子耕田种地。得知诸葛亮死去,痛哭地说:“吾终为左衽矣!”意思是说再也没有人能用我了,终生将老死于穷荒。诸葛亮惩治了李、廖,而李廖无怨言,唯诸葛亮持法公平无私才能如此。
史学家习凿齿说:“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李严)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诸葛亮堪称是美德的化身,他无论在个人生活,持家律己,教育后代,处世接物,还是政治大节方面,都可以说是世人的表率。他谆谆告诫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个人欲有所成,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把名利得失放在次要地位。诸葛亮在《诫外甥书》又有精辟的论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坚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早年无子,兄瑾将诸葛乔过继给他。诸葛亮虽任蜀国宰相,但对自己的子弟和诸将之子一视同仁,让他们到部队基层去深山峡谷中押运粮草,与士卒同劳苦,受锻炼,他在写给诸葛瑾的信中说:“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
今使乔督五六百名,与诸子弟传于谷中。”他教育子孙也都成才。邓艾伐蜀,亮子瞻,瞻子尚,都奋勇杀敌,血染沙场,为国捐躯,子孙中没有出过一个“高衙内”式的人物。诸葛亮祖孙三代,忠于为国,一门忠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是廉洁奉公的楷模。他给后主的表文里说:“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居丞相之高位,不谋一分一文之私利,死后家无余财。
他秉公执法,赏罚分明。长史张裔即称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这就是蜀之人士无论贤愚都为之奋不顾身的原因。《三国志》作者,史学家陈寿评论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也。”
诸葛亮的人格特征:忠君爱国。竭尽“股肱之力”,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世时其人格力量已使许多人为之倾倒,而死后,连他的敌手司马懿也慨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并非神仙,自有缺点。他的北伐战争消耗了蜀国的力量,魏国地域辽阔国力强大,蜀本小国经济上无力支撑长期战争的消耗。他因蜀国国力不足,过于谨慎因而拒绝了魏延的大胆合理的进军建议,他过多地看到了魏延的缺点,却没发现杨仪是个伪君子。魏延的被杀是蜀国的重大损失。刘备知魏延而予重用;诸葛亮也知魏延但不予重用;刘备知马谡而不重用,诸葛亮知马谡而予重用。刘备在知人用人方面胜过诸葛亮。诸葛亮忠心谋国而事必躬亲,是长处,但不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故魏延死后,西蜀再无可与魏抗衡的大将了。姜维并非大将之才,亦非司马昭、邓艾等人的对手。诸葛亮是蜀国的顶梁柱,蜀国的灭亡亦与他有关。
中国历来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诸葛亮一生从事功上说,蜀国只偏安一隅,他没有统一中国,那是形势制约了他,并非他没有能力,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具体为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修身养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正廉明,不谋私利,忠心谋国,大公无私。曹操的成就比他大,但曹操不得人心。后来统一中国的司马昭、司马炎之类和诸葛亮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诸葛亮一生奋进不止,为国操劳,年仅54岁时病逝于五丈原。大星陨落,举国震悼,或有哭死者。后世对诸葛亮的业绩歌吟不绝,成都武侯祠,历代香火不绝。杜甫崇敬诸葛亮,他在《咏怀古迹》中写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说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他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似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其品格功业与伊尹,姜子牙不相上下,指挥才能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他积劳成疾,病逝于征途。杜甫又在《蜀相》里慨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赵藩为武侯祠撰联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高度评价了诸葛亮治蜀的功德。
诸葛亮的人格力量,他的智慧忠贞,清正廉洁、不谋私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高风亮节、生死相随的长孙皇后
唐太宗的贤佐长孙皇后贞观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唐太宗在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李靖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取得了“贞观之治”,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当时即被画成二十四位功臣图像,悬之凌烟阁上,生前备受礼遇,死后陪葬昭陵,享受哀荣。但唐太宗身边还有一位辅佐,她就是长孙皇后。在皇后去世时,唐太宗悲恸万分,他说:“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唐太宗在朝廷上有魏征等人为辅佐,在内有长孙皇后为辅佐。以起到规谏拾遗补阙的作用,这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魏征的贡献与业绩,名垂青史,功不可没,长孙皇后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长孙皇后,其先是鲜卑族拓跋氏贵族,高祖官至大丞相,冯翊王。曾祖为平原公。祖为左将军,其父长孙晟,是隋代名将仕隋为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生长于这样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长孙晟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去世,晟妻乃隋代洮州(治今甘肃临潭县)刺史高励之女,治礼郎高士谦之妹。长孙晟去世后,士谦即将寡妹及甥儿甥女接到家中,后来即成为唐初名将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高士谦阅历颇深,善察人物。见李世民,便知其为非常人,后必大有作为,即将甥女许世民,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十三岁的长孙氏即与十七岁的李世民结婚。李渊之妻因病去世,十三岁的长孙氏即成为李氏家族的主妇,她为人贤惠,通情达理,协调人心,操持家务,府中上下一片和谐,使李渊父子能安心处理外界事务,无后顾之忧。李世民大为高兴。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嫉恨李世民,并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倾轧李世民,长孙氏见双方矛盾益烈,形同水火,她明察局势,对高祖极尽孝道,对其妃嫔们也极为恭顺尊敬,赢得了宫廷上下的好感,由于她的努力弥合,兄弟之间的矛盾没有公开化,这对李世民的伺机发展夺权大有好处。
在玄武门事变中,长孙氏为鼓舞士气,在刀光剑影、箭如飞蝗的血战中,她亲自为将士发放盔甲,并慰问鼓励他们,全军将士,士气高扬,似山呼如海啸,终获全胜,玄武门大捷,是李世民后来取得皇位的关键一战。
李世民即位后,时常向她征询治国之道,她说:“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很虔诚地回避。后人不当以封建思想视之,此实乃长孙皇后富有远见的政治家风度。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家庭凌驾于朝廷之上,再则可以避免枕头边的甜言蜜语干扰朝臣们的正确决策。长孙皇后不仅自己不“豫闻政事”,而且也“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唐太宗欲让她的兄长长孙无忌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仆射即宰相)。长孙皇后坚决不同意,然“太宗不听”,她又密遣无忌向太宗“苦求逊职”。无忌与太宗原是布衣之交,又是太宗的功臣元勋,功勋卓著,按理是受之无愧。长孙皇后多次苦求辞职,太宗不得已改授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长孙皇后为什么高兴了呢?因为“开府仪同三司”为一品文散官的称号,没有多大实权。
中国封建社会,女为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外戚渐次登上政治舞台,封侯拜相,或大将军、大司马,或窥伺帝座,或逼宫弑君。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一心护着娘家人,断送汉王朝。其子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商、立、根,逢为关内侯。“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布满朝廷。”“王氏愈盛,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五侯群弟争为奢侈。”“五将十侯”“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王氏兄弟相继居大司马高位,凌驾皇帝之上,外戚势力恶性膨胀,终于培育出一个篡汉的大野心家王莽。东汉桓帝时外戚梁氏专权“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其结局是灭族之祸随之而来,国家亦随之崩溃解体。略一回顾比较,便可见长孙皇后的明智远见,高瞻远瞩了。长孙皇后不让亲戚托庇于自己的裙带,其根本动机,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也为了长孙家族的安全。她临终前对太宗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亲戚)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长孙皇后熟谙两汉历史,吕后专权赢得的是吕氏灭族,而王政君、梁皇后的贪权祸国灭族惨剧,更令她清醒明智。她深知保护子孙宗族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慎勿处之权要。”长孙皇后这种不愿“豫闻政事”“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的做法,似浩浩浊流侧畔的一泓清泉,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众多权势热昏者队伍外的一位山林隐士。孔子有六言六蔽之说,世上事物大抵是利弊相生。居高位,掌大权,可干大事,可发大财;但也可闯大祸,犯大罪,受大辱。居下位,甘劳苦,平平淡淡;但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终生自得其乐。
长孙皇后并非心如枯井的世外人,有的政事她是愿意“豫闻”的,而且“豫闻”的方式十分高超、绝妙。某次,唐太宗要杀魏征,她心中一震,立即挺身而出,挽救了魏征。“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
‘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贞观之初,法律较严,对死刑有多次复审的规定。但是皇帝在盛怒之下随意杀人的事是常有的。长孙皇后听说要杀魏征,她深知太宗脾气,此时用正面讲大道理的方法去规劝恐未必奏效,于是急中生智穿朝服祝贺。朝服是宫中朝会,参加受册封,等隆重大典时皇后才穿的礼服,故太宗见之大吃一惊。长孙皇后用表面赞扬实暗中讽喻之法点醒太宗,实妙不可言,她柔中有刚,温柔可人,这是多么聪明的方法。
长孙皇后不仅自己不去“乱天下法”,而且她在后宫中也能按法而治,替太宗解除了不少后顾之忧。据《新唐书》记载:“后廷有被罪者,(长孙皇后)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她在太宗盛怒时,能实事求是地排难解纷,不使暴怒的夫君把事情弄糟,既按法处置,又不令臣下含冤受屈,为太宗“补阙”。《通鉴》记载:“太宗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廷之中,刑无枉滥。”在太宗暴怒时,不趁怒进谏,待其息怒时,再依法徐徐处理。
长孙皇后对子女的态度,亦值得后世师法。《通鉴》记载:她的女儿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太宗因为她是皇后的女儿,“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永嘉长公主,是李渊的女儿,唐太宗的姐姐。唐制,皇帝的姐姐、女儿同属“视一品”,所受的待遇是一样的。唐太宗,出于私心,偏爱女儿,令其嫁妆比姐姐多一倍,这就违反了旧制。经魏征进谏,太宗接受了。
当太宗和长孙皇后谈及此事时,皇后十分感动,叹息说:“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她十分敬重魏征,以一个臣子的身份敢于直谏,为国坚持正道,比自己有胆量。随即“遣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缗此心,勿转移也。”皇太子李承乾的宫中缺少什用器物,太子乳母劝长孙皇后出面“奏请”皇帝给予添置用物。她表示坚决反对说:“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她严格要求太子,当务之急是修养身心,立德扬名,研习治国之道,对物质享受不可沉迷,这是一种有远见的督导教育。
封建社会后宫的妃嫔之间嫉恨仇杀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但长孙皇后不是这样,她秉性仁厚善良,心胸阔大。据《新唐书》记载:“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药资之,下怀其仁。”又《通鉴》记载:
长孙皇后对豫章公主“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她爱人以仁,待人以宽,稳定后宫,在她率先垂范的治理下,嫔妃互敬互爱,宫廷井然有序,一派升平祥和氛围,为李世民创造了一个恬静温馨的生活环境。这需要政治家的非凡的气魄与才干,所以她赢得了上自唐太宗下至后宫妃嫔诸皇子的敬重和爱戴。她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为纪念她兴建了“慈恩寺”,成为大唐帝都的名胜(即今大雁塔所在地),瞻仰之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