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雕刻
雕刻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雕刻的题材多为人物和动物形象。原始的人物雕刻以女性人体雕像居多,这类雕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母性的崇拜。此外,一些动物形象的雕像也颇为生动。原始的雕刻材料多为象牙、兽骨、岩石和木块等。原始雕刻的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生动逼真的风格和创作技巧,在客观上不能不说它们的的确确就是艺术作品了。
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复活节岛是坐落在波利尼西亚最东端的一个孤岛,它之所以如此闻名,并被称作“神秘之岛”,皆因那矗立在岛上的近千尊巨人石像。这些人像都用整块巨石雕成,巨石雕成的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石像一般高7~10米,重30~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
石像的面部表情丰富,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石像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颇为壮观。相传,这些石像起初都背海竖立在被称作“阿胡”的大平台上。平台用磨光的巨石砌成,下面有埋葬死者的墓穴。
据考证,这些石像是由400年左右来到岛上的人雕成的。一些石像已被毁坏或被推倒,大约在1680年,岛上的两个部落之间发生过一场战争,每个部落可能都推倒自己的石像,再去雕凿更大、更好的石像。
除此之外,复活节岛上的古文物中,还有二十多块上面刻着人、兽、鱼、鸟等图形符号的木板,岛民称之为“会说话的木板”。这些符号刻在木板上可能是用于记录一些重大事情。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维纳斯”像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女性雕像通常被称为“维纳斯”像或女神像。这些雕像较为普遍的是裸女雕像,大多把女性的肉体特征加以夸张、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妇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中的重要地位,也可能实际上表明了母系氏族崇拜仪式的产生。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很多这样的雕像。
威林道夫女神像在1908年被发现,出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威林道夫。
这是一件高11厘米的石雕像。该像很显然是特意地夸大了女性的肉体特征:硕大丰满的乳房垂附于腹上,腹部涨圆,臀部臃肿肥大,向后撅出,肥胖的大腿充盈了两腿间的缝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搭在硕大乳房上的双臂细小得不成比例,通常令人们所注重的面部全没有刻画,倒是头发被雕成精细的小卷,据推测,这可能是当时妇女流行的发式。这种对女性形体特征的夸张,显然蕴涵着一种对繁殖生育能力的祈求和赞美,以至于其他部分都被异常地简化了。
布拉桑波尼女神像被发现于法国的布拉桑波尼的帕普洞,是一件高3.7厘米的象牙小雕像,只有头部,眉弓和鼻梁很清晰,但没有嘴部。颈修长,发披肩,前额似齐齐的刘海,侧面看去,宛若少女。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被绝大多数学者推测为最早的雕塑作品的法国洛塞尔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又称“洛塞尔维纳斯”,它是雕刻在一块石板上的女性裸体浮雕。女神右手托住牛角形觥,左手抚腹呈立姿。该作品多采用线刻而成,女神面部刻画粗糙,而乳房、臀部等女性特征夸张醒目。人们一般认为,此作品中的女神可能在主持一项巫术仪式,可能具有祈祷多产与丰收的巫术意义。
动物雕刻
原始时期的人体雕像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动物题材的雕刻也毫不逊色。
动物形象的雕刻有的是作为对实用器物的装饰而出现的,有的是对动物的单独雕刻,还有的则是在石、骨、角片上的线刻。用于装饰实用器物的雕刻,最初多在骨刀、角叉、石刀、象牙器具等物的把柄上,后来发展到连棒、杖等武器的末端也加以装饰。如法国马达齐尔洞窟出土的一件投矛器柄,是用一块驯鹿的肩胛骨雕刻而成的一只小羚羊,它精巧地利用了鹿肩胛骨的扇形结构,塑造出生动活泼的小羚羊的形象。这类雕塑还有瑞士出土的刀背部被雕成一牛头形的骨刀,比利牛斯一带出土的刀背部雕有马头或野猪头形的骨刀,等等。
作为动物形象的单独雕刻,其中不少只雕动物头部。如马特兰洞的骨刻马头,雕刻得很精致,准确且生动。从它那张开的嘴巴似乎可以听到它的嘶鸣。雕成动物全身的作品也有发现。在德国的沃盖尔黑德洞发掘出一件牙雕小马,长4.8厘米,在小马的臀部刻有几何图形。可惜的是,马的腿部已缺损;在法国蒙代斯班洞中还发现有用泥土堆塑成的熊,可能是为巫术而制作的。
线雕动物形象,即用针状石器刻出线条来表现出的动物形象,大多被雕于石、骨、角片等材料上面。如出土于瑞士的一件骨器上的线雕,表现的是正在吃草的驯鹿,它生动地刻画了正在低头觅食的驯鹿怡然安详的姿态。在热尼埃遗址出土的一块宽7.6厘米的石片上,刻有欧洲野牛,蹄子结构刻得颇为准确。比较出色的一件线刻作品是在法国劳尔泰洞中出土的用驯鹿角制作的骨杖,上面刻满图画,全长24厘米。若将其展开,便可以看到一幅精彩的场景:3只驯鹿缓步行于水中,几尾鲑鱼穿梭于鹿腿之间,最后一只驯鹿警惕地回顾后方,画面就此断掉。显然作者是借助于穿梭的鱼来虚写河流,并成功地刻画了最后那只驯鹿回首警惕的表情。这表明当时的创作者已具备了充分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及熟练的雕刻技巧。
充满灵气的洞壁艺术
古时候的洞壁艺术,就是在溶洞里和岩壁上用涂画、雕刻和堆塑的方法制作出动物形象、人像、手掌印及其他图样,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绘画艺术。欧洲许多地区都发现了洞穴壁画遗址,其中以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最为著名。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阿尔塔米拉洞穴是1879年由工程师索特乌拉和他的女儿玛丽亚发现的。它可以说是保存史前洞壁艺术的最著名的一个洞窟。大多数大型彩绘壁画集中于该洞的天顶上。
创作者通过在天然岩石上凸起部分的周围描绘和雕刻的动物,成功地传达出一种浮雕的感觉,赋予动物以生命。洞中的壁画通常是以黑色勾勒出轮廓,或全部涂以黑色或红色。也有一些多彩画是先以线雕拓出轮廓,然后再敷以色彩。
动物图像的尺寸一般很大,长度常在1.2~2.2米,少数几个精彩之作,如野牛和母鹿则更大一些。
其中一大幅多彩画长约14米,包含有20多种动物图像,有欧洲野牛、母鹿、野马和狼。在这些动物图像中,尤以表现种种姿态的野牛形象最为生动,它们或卧,或站,或身体蜷曲作挣扎状。最突出的是人们常常举出的一幅《受伤的野牛》。它以黑、红、白色渲染,间以线条,把野牛躯体的起伏结构表现得颇为准确,表情也十分生动逼真:受了伤的野牛因伤痛无法站立而倒在地上,只得借低下的头来支持自己,进行生命的最后挣扎。这幅画表现出了动物顽强的力量和求生的本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些壁画工整精致,在风格上较为统一。在一些大型动物形象之间,常夹杂着一些小型的线刻画,描绘对象多为动物的头部、戴面具的人头像或线形结构的符号。此外在洞中还可见到若干线刻及绘画,有阴文和阳文的红色掌痕、红色船形纹、圆点、动物形象和记号一类的杂乱涂划,它们可能具有某种宗教意义。
拉斯科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蒂尼亚克镇附近的韦泽尔河谷。1940年,4个男孩在寻找一条狗时偶然发现。由于洞口在旧石器时期就已崩塌而被封死,因此在发现以前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自然力的侵蚀也减小了许多。
洞中遗存有保存完好、颇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的壁画和雕刻,为此被人们称为“史前卢浮宫”。洞窟分为主洞、内洞、边洞以及联系三洞的通道。洞顶及通道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极其优美的动物雕像、素描及彩绘。彩绘是在浅的底色上,以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褐色以及黑色构成的。被描绘的对象主要是动物,如马、牛、鹿、猛犸以及犀牛、山羊等,约有百余只,奔逐驰跃,生机勃勃,场面气势宏大。
在内洞中有一只极为引人注目的大黑牛,整个躯体着以黑色,只有眼睛略呈褐色,但由于采用了阴影晕色的方法,给人以大而不空、平而不板,立体感和真实感颇为强烈的效果。尤其是在牛角及牛腿关节部位处,描绘得极其细腻准确。同在内洞还有一匹技法上别具一格的马,被称为“中国马”。它以黑色的线条,熟练地勾勒出马的蹄部、关节部、腹部及头部等重要部位,并用深浅不同的黄褐、深褐色使马显得虚实分明、色泽协调,颇具东方绘画之韵味。
此外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洞窟最深处绘有一幅组合的画面:一边是一头腹部受了重伤的牛,它奔腾冲撞、狂怒咆哮,在它前面是一个倒下的猎人,猎人脚下有一带钩的棒,画的另一边还有一根投枪器。这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狩猎场面。像这样具有一定情节的构图,在旧石器时代的壁画中是极为罕见的。
其他著名的原始洞穴壁画
肖维特洞穴位于法国南部的阿尔代什省。1994年,3位洞穴学家发现这处洞穴里竟然完好地保存着旧石器时代精美的壁画,随后肖维特洞穴名声大噪。该洞穴里包含着许多动物的壁画,其中多数动物都已灭绝,洞穴地面上存留着人类和远古动物的足迹。该洞穴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艺术遗址。
马古拉洞穴位于保加利亚西北部,距离首都索非亚180公里。该洞穴的壁画覆盖了不同时代的壁画,最早可追溯至青铜器时代早期。洞穴中的壁画描绘了舞蹈中的女人、跳舞和打猎的男人、带有面具的男人、大型动物、太阳、星辰和各种劳动工具以及植物。
科斯奎尔洞穴在法国马赛市附近,现今该洞穴的入口处位于水下,是由亨瑞·科斯奎尔在1991年发现的。现今这个洞穴可通过一条175米长的隧道抵达,该入口位于海平面37米之下。洞穴中包含着的数十幅壁画和雕刻作品,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壁画艺术标志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较早的手绘图案和相关的图形,可追溯至2.7万年前的格拉维特时期;较新的符号绘画和动物绘画可追溯至1.9万年前的梭鲁特时期。这些壁画中绘制的典型动物包括野牛、野山羊、野马,以及海豹和水母等海洋动物。
埃及金字塔与神庙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人们特别重视作为“永久住宅”的墓葬。于是掌握着强大政权的法老、贵族们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埃及金字塔。由于这些庞然大物绝大多数修建于古王国时代,故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
胡夫金字塔
传说中埃及人崇拜太阳,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人们认为人死后就像太阳西落一样。因此,各代君主都把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的西岸,映着西落的太阳,显得沉稳而又从容。金字塔的艺术体现在其严密的几何构图,其协调的尺度与比例构成的优美组合,被称为埃及金字塔式构图,这在现代建筑中仍被广泛使用。
在金字塔中最著名的要数胡夫金字塔,因为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浅黄色石灰石砌筑而成,外面贴一层白色石灰石。原高146.5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这座金字塔底面呈正方形,边长约232米,斜面和底面的角度为52度左右,金字塔周长将近1公里,占地面积52900多平方米。据估算,金字塔由230万块石头垒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是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叠合在一起。石块打磨得相当平整,以至于5000年后的今天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插入石缝之间。据估计,如此巨大的工程,如果驱使10万人做劳役,大约要30年才能完成。
胡夫金字塔的内部有如一座宫殿,结构很复杂,塔内共有墓室3处。整个金字塔只有一个入口,位于其北壁,离地13米高,是一个由4块巨石支撑的三角形拱门,目的是分散金字塔的压力。从入口进去是一条不到一人高的通道,沿通道一直向下走,约100米左右,就到了一个长方形的墓室。墓室高5米,它不在塔身中而是深入塔底,离地面约30米处。由于胡夫对这个墓室不满意,便改变施工方案,在下坡甬道的中途,另辟出一条上坡甬道,一直通向一间约6米高的“王后墓室”。在上坡甬道上端,又开了一条高8米的大走廊,大走廊的尽头,才到达安放胡夫石棺的那间墓室,人称“法老墓室”。此处距地面约40多米深,所处位置已接近金字塔结构的中心。
哈夫拉金字塔
继胡夫之后,哈夫拉在他的金字塔不远处,又建起一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低3米,但有着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有祭庙。祭庙是带有平顶屋盖的直角形建筑物,用大块石灰石建成,修建得很精细。祭庙中央是带有四面体整块花岗石柱子的大厅,大厅的两边,有两间用来祭奠国王雕像的狭窄房屋。
大厅的后面有一个露天庭院,环绕着露天庭院的是扁倚柱以及以神祇奥西里斯姿态出现的国王雕像。灵堂分布在较远的地方。盆地上大门的立面,成为通往金字塔的整个建筑综合体的进口,大门的立面高12米,由两扇门组成,大门的里面也有带四角形花岗石柱子的大厅,沿着大厅的墙垣安置着用各种石料制成的法老的雕像。
在祭庙的西北方,踞伏着一尊人面狮身的巨石雕像,古希腊人称之为“司芬克斯”。它的面部就是哈夫拉法老本人。这尊巨大雕像高20米,长57米,脸孔高度5米,鼻子高度1.7米,耳朵高度2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凿成的。在司芬克斯头上,戴着国王的条纹头巾,在前额雕出了神蛇——埃及人称之为乌莱。按埃及人的信仰,它守护法老与神祇。下颌下面是埃及国王与贵族所戴用的假须。脸孔涂上了砖红色,头巾上是蓝色与红色条。这样一个带有法老面孔的庞大怪物,在当时必然会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表现着强有力的神权合一的观念。由于人为的破坏,现在,它的鼻目已辨认不清细节,面孔残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想见它当初的威严和风采,正是靠着这般威严,这般神秘,它无声地震慑着这块古老的土地。
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