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在濯溪泉,跪在石块上,浣洗五祖所传的衣钵。有一僧前来礼拜传承的法衣。
六祖问道:“上人有什么专长?”
方辩道:“擅长塑像。”
六祖正色道:“你试塑给我看。”方辩一时无措。
过了几天,方辩塑了一尊六祖像,约七尺高,塑得唯肖唯妙。
六祖笑说:“你只解塑性,却不解佛性。”
伸出手来为方辩摩顶,说:“永为人天福田。”并取出自己的法衣酬谢他。
方辩将此法衣分为三份,一份披在塑像上,一份留作己用,一份用席子包了埋藏地下,发誓说:“以后得到这件法衣的人,就是我来世在此住持,重建庙堂。”
方辩只善塑性,而不善佛性。故当惠能酬以衣物时,方辩就礼谢而去。
其实,惠能要他试塑看,已暗示方辩在外塑人像的同时,不妨内塑心性,由此通往涅槃解脱之路。只是方辩不解,当面错过了一个成佛的大好机会。
六祖认为方辩未了解自性真像,所以能塑出来的像,也只不过是形似的假像,塑不出佛性真像,那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艺术塑造成的,才可以说是有自性真像的份。
人要是只知道拜假像求作佛,那这人一定是只会拜佛之行,却不会成佛之道。
惠能大师所倡顿门见性法,如日上中天,旁无依傍,处在虚空,毫无气息可供栖泊。这样才有可以得大自在,故非一塑像可塑其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