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的时候,日本人把祖师像偷偷运到日本去,后来藏祖师像的那个人要死了,他的日记给人看到了,才发现原来那就是石头希迁祖师的像,就把像请到日本曹洞宗的总本山横滨总持寺保存、供养起来。
这些都是没有障碍的,要能性相圆融,由相而见性。真正见性的人又能不舍相上的一切六度万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见性功夫很透彻,行持又非常平实。
《参同契》有很多种,道家里面还有一种《参同契》。有个修道的人叫白玉蟾,海南省人。他在福建武夷山修道的时候,当时宋朝有个朱熹,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也在讲学。
有一次讲学的时候,朱熹的学生来问老师:“老师,道观里那个道士白玉蟾,听说有先见之明。”朱熹就笑一笑说:“偶中尔。”是说他没有什么功夫,不过就是偶然被他说中而已。
隔了几天以后,白玉蟾就派一个弟子来邀请朱熹一起来游武夷山,走到半路的时候不巧就下雨了,朱熹和他的学生就赶着往树底下跑来避雨,但白玉蟾身体的周围都没有一滴雨,朱熹就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可以有这个功夫呢?”白玉蟾就微笑一下说:“偶中尔。”朱熹就真正明白了,他私底下跟学生讲的话白玉蟾都会知道。朱熹这个人很谦虚好学,就一直追,说白玉蟾到底是学什么?后来就知道他学的是《参同契》等等这些,总之我们要能性相圆融来修。
所以经典的断句很关键,有时断得好就让你豁然大悟。
比如有位禅师号为破楞严,他读《楞严经》跟常规的断法不同,常规的断法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读的时候就把它断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然后豁然大悟。
这个也是如此,照江居士这么来分段,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就能真正地不住两边,不是堕到偏空里面去。如果单纯地把它连起来作一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那就只是偏空,你只是见到性那一边,相这一边没有圆融,没有性相双融。性还是性,相还是相。你修行功夫还不到,如果把它分作两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就非常圆满了,能双遮双照。
第五分还有最后一句: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前面只说身相,这里进一步展开来说。实际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都是依他起性的缘生事相。八识所见所缘的种种相,种种事都是识所变现的,都属于相分。能见的是见分,所见的是相分,都是因缘所生,有相无体。种种相既不是实有,也不是空无。因为体性本空,所以它不是实有;因为幻相宛然,所以也不是空无。要能远离两边,才能见诸法一相无相的实相。诸法一相都是一真法界,才能见到自他不二,凡圣不二的法身如来。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以《金刚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有无穷意味,都有无量法义,都能让我们在任何一个点上,时节因缘成熟,让我们豁然大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见如来就是见法身佛,法身佛的本体就是真如,不由缘生,住无为境。
这段经文其实有两重要义,把它归纳起来引到实修上来说,不是单单口念过就好,也不是要记住那些名相,而是要真正地通过听闻《金刚经》把凡夫知见里那些心结都打开,把我们种种的情绪波动都消除,以智慧观照就能把凡夫的妄情消融。
两重要义的第一重就是:欲见如来,要深达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念念无住不执著,才能亲见凡圣不二之如来,就是见法身。
《维摩诘经》中释迦佛问维摩诘居士:“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居士回答得很妙:“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自己生灭身之中的实相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实质上就是开悟见法身佛了。
这一段就是说明不但世间如幻,出世间佛陀也是如幻。有些人知道世间是如幻的,都是染污的,但他会执著于佛的清净相,要执著于那种清净相还是不能解脱。前者世间如幻,是染污的因缘所生。出世间佛身相好庄严,是清净因缘所变现;前者是本性空寂,后者其实也是本性空寂,无有实体的。因为有众生得度的机缘,所以化身佛才示现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上虽有差别,体性都是相同的,所谓“其相虽殊,体本同一”。
可见,世间、出世间都是平等不二、如如一体的妙理,这样来修,知道“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能真正达到离分别,去执著,证实相。成正觉的目的,不单单是不执著于世间的染污相,对佛身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清净相,对自己修行境界上的清净相,也不可以执著。你要有执著,就还只是神秀禅师那个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状态,还是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开悟,因为你还执著于有一个清净相,所以要知道见诸相非相,是真正的见如来,见法身。
第二重要义就是:见如来即是成如来。见如来就是当下见实相,成法身佛。经上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释迦牟尼佛金口玉言,真实不虚。一切诸佛和诸佛的成佛之法都是从《金刚经》里面出生的,因为他就是当下见性,当下见实相,就是成法身佛。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凡夫众生往往看到一切相都容易生起执著心,即使事情过去了还是恋恋不舍。中国的那些诗歌大部分都是这样,不管文采多么好,都是凡夫迷的心态下写的。
比如李商隐有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有那些怀古的诗。与白居易同时代有一个叫元稹的人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诗,有一首是《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历史上的事情,唐玄宗都已经过世很久了,但那些老的宫女还在说起他,如此种种都是执著相。
还有古人的名句:“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世间的凡夫就是这样,同学之间的相处,亲人之间有缘相处在一起的时候,当时觉得很平常,不珍惜,甚至吵架,但隔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回头再一想,过后追忆就会恋恋不舍,觉得那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凡夫就是这样,总是活在一个虚妄境界、活在一个错觉里,不肯活在真实境界里,不肯当下活在智慧里,而愿意活在悲伤、愤怒、贪欲等种种的情绪里,就不肯回头,不肯当下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所以就流转生死难以出离,这些都是由于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每天都活在情绪之中,不断地向外看,向外去追寻,然后有比较,有分别,有看不顺眼。
所以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世间过,你就是被情绪主宰。不见世间过,你就是被智慧主宰。一直向外去追寻的时候,你当然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快乐。世间一切人都想找快乐,无论他是要找好工作,还是要找好的婚姻,无论他做什么都是为了追寻快乐,但他找错了方向,一直向外去找永远不可能得到,得到的只是烦恼、痛苦、怨恨等等。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是我们神智不清的投影。”我们大脑里面不清晰,是众生共业投射出来这么一个世界,真正要改变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心。真正要空掉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空掉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这是向内看。
所以学习《金刚经》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向内省察,向内觉照。注意力的方向由外转向内,这是一个分水岭,你一直向外求,不管学多少年佛,你还是门外汉。听了《金刚经》懂得向内了,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来所赞叹。
因为凡夫的欲望很狡猾,那种欲望会让你自己还误认为你很有道心,一直向外去求:念什么经,每天读多少,念多少佛,做多少大礼拜,到哪里受灌顶,到哪里去打坐,从来就不肯向内心去清净自己的心,不肯去降伏自己的妄心。那样你诵很多经也不是修行,不是真正求解脱,但你误认为你在求解脱,实际上最多也就是一种祈福。
因为一直心在向外求,把修行也当做一个向外求的事情,看经典上讲得那么好,诵这个经有什么什么功德,久了以后好像觉得我也没有得到,动力就减弱,这都是自己用功用错了,所以要懂得把注意力由外在转向内在,内在心灵的力量才能被开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以后,一下子就能从困顿的状态之中跳出来,就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所以通过内省,向内觉照,你就可能忽然发现一个自己根深蒂固的制约,发现自己心智模式上的盲区,从惯性的固定思惟模式之中跳出来。你陷在那里面的时候觉得无可奈何,好像别无选择,如果你能跳出来当然就有无限的选择和自由,就能超越它,打破局限性,当然烦恼就当下息灭,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心灵空间,不会再因此而烦恼,真正拥有心灵的自由,心无挂碍,是证悟空性,是开悟的人。
所以说:如果心里烦恼很多,其实并不是事情繁杂,也不是处理困难,而是活着的原理不清楚,在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快乐,得到的只能是惑业苦,我们要能在生活之中学习无字的《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愿大家能因这个般若法会而真正地见如来。
我们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如母有情得遇明师,得闻正法,早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