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33500000004

第4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4)

那段记在党旗下,

誓言滔滔笔尖洒……

这礼物送给妈妈看,

说一说我的心里话:

光辉道路走到底,

广阔天地把根扎。

历史拼接:诗歌发表在1976年第三期《广东文艺》,该刊后来改名《作品》。尽管现在看起来,这明显是一首概念诗,但毕竟是当年生活的印记。知青的日子太揪心太难忘了,写知青的特别是写他们吃糠咽菜战天斗地生活的东西也不下万千,我不想重重复复,在这里仅想从另一个角度补綴一些回忆的碎片,也恰如其分地反映这首诗写作时的理所必然:

我当知青时,当了很长一段新闻报道员。那时候,正如毛泽东所批评过的"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新闻报道和撰写典型材料成了搞形式主义的灾区。凭空撰造、移花接木、拼命拔高、照搬乱套成了基本的写作手法。编得天花乱坠的对偶词、排比句、顺口溜比比皆是。动不动就是"搞好三个结合处理四个关系抓好五个环节做好六个字写好七篇文章……"不一而足,还美其名曰"提炼"。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是看你内容实在不实在,而是看你编得惊不惊人,"假、大、空"够不够彻底。因此,不少同行怀里都拽着一个本子,把报纸和材料上的标题、观点拼命抄下来,然后想办法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添砖加瓦,重新包装一下,便拼凑成一篇美轮美奂的文章。往往为了有一个"创新",通宵达旦,日以继夜,不辞劳苦,把眼圈熬黑,把头发熬白。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有个报道员采访一个几十年如一日赶牛车的老工人,当问到他赶车时心里是怎么想时,老工人说没想什么,就想快点到家。报道员不放过他,说不对,你肯定想得很多很远。老工人莫名其妙,说赶车就赶车呗,无非想车有没有毛病,牛吃得够不够饱,想多想远了倒不成了开小差?报道员急起来,说你难道就没想到要把车一直赶到共产主义?老工人一脸诧异……

我记得有一回撰写参加兵团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典型材料,我的任务是写三连建设"四好连队"的经验。还好,凭着平时提炼观点下的苦功,材料终于通过了,轮到连队指导员全继明读背材料(规定讲用时不能看稿)和上台讲用。那天晚上,我们和团的丘政委、政治处的老叶四个人同住在干校的小平房,政委亲自和老叶写的团党委的材料还没出手,他们还在一字一句地"斗"(广东话"干"的意思)。我负责帮助全继明背材料,老全是个"老土改",工作认真,二话不说,拿起卷子念念有词一丝不苟地读着,有不明白的便问我。我原以为那还不容易?区区几千字,"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搞啶。哪知道老全是个干出来的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不高,一天下来,还是磕磕巴巴的,丢三落四。我们漫步在干校的林荫小道,虽然凉风习习,老全的额头却布满汗珠。到了晚上十点来钟,熬累透的老全终于像散了架子般,挨坐在床沿,抹了抹被子,准备睡觉。可侧眼一看,丘政委和老叶还在灯下一字一句地敲打,精神矍铄,全无睡意。老全不好意思躺下,又拿起稿子喃喃着,如是好几次,一直熬到东方露出了一丝鱼肚白,丘政委打了呵欠,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衣斜靠在被窝上,老全才敢打个盹。

第二天,老全继续读背。在小道上转悠了好几圈,他终于忍无可忍地停住脚步,瞪着我问:"小曹,这、这"把关定向"是什么意思?呲牙咧嘴的。"我懵了。原来我这篇材料提炼了三个观点:"一,用毛泽东思想把关定向,掌好连队建设的舵;二,用毛泽东思想种胶育林,统好生产建设的帅;三,用毛泽东思想灌输头脑,抓好思想建设的根。"抓纲挈领主题鲜明层层深入,排比对仗工整凝练样样齐全,我自个儿挺满意,却没成想过不了老全这一关。我苦口婆心地解释着,谁知道越解释,老全便越糊涂,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说,讲实话,平时干工作哪有那么多九九,还不是上面怎么叫下面怎么干,真是文人多大话。不过,你们写得那么辛苦,又是上面定的,我只好硬着头皮背下去得了。我忙不迭谢谢他。好几天过去了,他好歹背了出来,却眼看他足足掉了好几斤肉。当他最后上台讲完,才如释重负地给我说了一句我终生难忘的话:"我原以为我们基层工作最辛苦,没想到你们写材料比我们干得还辛苦,更没想到我背你们写的材料比你们写的更辛苦!"

我原来对这个材料充满自信,自认为可以在师里打响,谁知道另一个连队建设的材料更冒尖。年深月久,这个材料的对偶排比顺口溜编的精巧程度已经淡忘,但其调子之高却至今仍记忆犹新。说的是"连队建设的方向:是政治为先还是生产为先?--必须坚持政治为先;连队建设的关键:是育人为主还是育树(指橡胶)为主?必须坚持育人为主;连队建设的根本:是育李玉和还是育王连举?必须坚持育李玉和。"试想一下,区区一个本质上以老农民为构成的农场生产队,又是在和平建设年代,竟要担负起培养革命烈士而不是培养叛徒的重任,这在现在看来,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提法,然而,在当时,却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据说这还是作者废寝忘食苦思冥想了好几个日夜,在经受尽无法突破的苦恼时,突然看了京剧《红灯记》顿悟后的"妙手偶得"。

由于受这种"党八股"的折磨,所以我后来对此类东西十分反感。好的文风往往是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的有力武器,而坏的文风则是搞乱思想、败坏风气的消蚀剂。回顾过去,有多少回历史的关键时期不是靠鲜明形象简单扼要的宣传口号打动人心的?一句"打土豪、分田地",一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一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一句"改革开放",一句"科学发展",区区数字,言简意明,把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概括得清楚明了,好读易记,琅琅上口,老少咸宜,自然风行全国、席卷大地,深入人心。幸好改革开放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实事求是的作风得到恢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促使机关文风有所好转,才使我们少受这种折磨。当然,并不排除有人还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不是讲实话办实事下实功,而是编几句假话套话空话,排比对偶顺口溜耀目眩眼,自以为很有水平,机关文风也还有颇多不正之处。回想起当年的故事,岂不感到这种作态可悲可笑吗?

烧烤场边忆柴草

假日,我们全家到广州市麓湖公园烧烤场。一阵忙碌后,我们烧起了熊熊的篝火,翻动着火上的牛羊肉串,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一家子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凝视着跳跃的火苗,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煮饭烧柴草的情景,便自言自语地说:"那时候天天要靠烧柴草煮饭,可麻烦了。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谁知,女儿竟惊喜地叫起来:"哈,你们天天都可以烧烤,那不是太好玩了?"

女儿的天真,令我哑然失笑。女儿啊,你们这一代太幸福了,哪想象得到父母小时候那个年代的艰苦环境?那时候,我家的房子还不到十平方,在露天晒台上搭一个一手宽的瓦棚就成了厨房,三面通天六面来风,每逢刮风下雨,得打着雨伞去煮饭炒菜。小小的灶台上摆着个像篮球般大的柴炉,旁边堆满了杂七杂八的木柴干草。煮饭时,得用纸屑木柴生火。火要烧得旺,必须通风,所以木柴要架成一个空架子,让空气不断从木柴的孔隙中补充进去。这样,擦跟火柴,就很快可以把火点起来。边煮饭炒菜还得不断加柴草和调整好柴架子,不像现在用煤气炉煮饭,一打着火就万事大吉。柴草还得干燥才好烧,若碰到阴雨天气,柴草潮湿,就不容易点着,常常弄得浓烟滚滚,呛得人眼泪直流。炉边还备了个用竹子做成的吹火筒,火要灭了,就把吹火筒伸进炉中,用嘴对着吹火筒的口子拼命地吹,常常弄得一鼻子灰,也没把火旺起来。这样一来,有时花二三个小时,还吃不上一顿饭。

烧柴已够麻烦了,要弄到足够的柴草来烧还不容易呢。那时候柴草很缺,要定量配给,每户每月只供应十几斤木柴,不够烧几天。那怎么办?除了省着用,平时还要到街上捡枯枝干叶,或到郊区的山上砍柴取草。一到星期天,爸妈就得为柴草的事奔波,常常累得筋疲力尽。我和小伙伴们一下课,就人手一根尖头长铁条,边回家边把掉地上的树叶叉起来,甚至连纸片、布屑都被我们捡得干干净净,一路回来,有不少"战利品",够家里烧两瓶开水。我们那里长一种叫"木麻黄"的针叶树,高大挺直,是抗台风最好的防护林,就是落叶多,而且是针叶,一落就密密麻麻铺了一地,环卫工作不好对付,但小伙伴们却视为宝贝,早早就都备了柴耙和柴筐,一有空,就去耙叶子,倒在筐子里背回来。这种叶子有松油,特别好烧,家里最喜欢。人们为了取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柴草,都会绞尽脑汁。有时,园林绿化的工人砍一棵大树干躺在路边,还没来得及运走,就已经一窝蜂般围上了一堆小家伙,用菜刀螺丝批来敲树皮,往往不够一袋烟的功夫,就剩下光溜溜的树干。因此,那时候,街上路边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卫工人不用多操劳。

刮台风的季节是捡柴草的最好时机。台风把那些枯木朽株甚至好好的枝丫刮个满地狼藉,正是送上门的好柴草,只是找柴草的人太多,僧多粥少,也是不容易抢到的,因此,往往风还没停定,人们就抢着出门,"先下手为强"。记得有一回,十二级以上的台风刮了一整夜,水停了电也停了,狂风暴雨还呼啸不已,"噼噼啪啪"的树枝断裂声不断传来。我担惊受怕地睡在被窝里。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却发现妈妈不在家里了。外面,风声比半夜是小了一点,但依然在嘶叫着,我打开窗户一看,被风刮断的树木、电线杆子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残枝败叶和被风吹落的花盆、玻璃碎片、断了的电线满地都是。我担心极了,妈妈肯定又趁着风雨去捡柴草了。果然,过了好一会儿,妈妈一手抱着一大堆树枝,一手拖着一大捆长长的椰树叶子回来了。只见她浑身湿透,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泥水。她喜笑颜开地抹着,连声说道:"要的人多,街边的树枝我不跟别人争。我跑到海边去了,风浪是大一点,但任我捡。这回好了,又够烧好几天啦!"我流着眼泪接过她手中的柴草,她却一个转身,又走进风雨里去……

听完这些往事,女儿感叹道:"原来以前的生活那么艰苦,我还当好玩呢!"我很认真地告诉女儿:"是啊,虽然现在已告别了烧柴用煤炉的时代,不用再为柴草发愁了,将来还会有更方便的炉具和燃料,但这是一代一代人努力奋斗所得来的成果啊。没有人们的艰苦奋斗,社会就不能发展。爸爸讲过去的故事,就是希望你别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发表于广东省《少先队员》杂志)

炉火正红

离开湛江机械厂算算也有十五、六年了。我从上山下乡的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城市后,被安排在机械厂的铸冶车间当炉前工。我在厂那阵子,尙属"文革"期间,虽然急风暴雨式的"人斗人"停止了,但文革中的派性依然顽固地潜在工厂里头,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斗个不停,谁跟谁来往还有人暗地里跟踪,有人通风报信,很快就风言风语,谣言四起。社会上也一天一个花样,批这批那,要社会主义的"草"还是要资本主义的"苗"扯个不停,一讲生产势必成了"唯生产力论",几千年前的孔子也被挖出来鞭挞一番,不少老工人压根儿不知道这是何方神圣,既记不住他的名字,更听不懂他讲的"之乎者也",只记得他在家里排行第二,綽号叫"孔老二"。企业缺乏活力,生产停停打打,车间"金鱼"(指那些没事可干的工人在厂里到处游荡神聊)出没其里,上班干私人活成风……似乎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年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言犹在耳,难以忘怀。

忘不了"治理整顿"那一年,铸造车间新上了一个五吨的铸钢炉。在当时,这可是机械厂乃至整个城市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就好比现在上一个大型钢铁厂、汽车厂那么稀奇。因为那时候小小的市里,大凡有铸造的机械厂,都只有一两吨的化铁炉,炼的是铁水倒铸的也是铁水,而铸钢已经是十分先进的工艺,全省其实只有广州、韶关个把工厂才有。如今,我们车间也有了,预示着工厂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因此,消息不胫而走,在厂内外传得沸沸扬扬。更新鲜的是那些整天喊着批判"唯生产力论"的人突然噤若寒蝉,冷眼旁观,仿佛在等着看笑话。一时间,车间上下人声鼎沸,大家早就巴不得工厂不断发展,都憋足一股劲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厂里还组织工人到广州、韶关参观学习。点火开炉那天,车间跟过节一样,热闹非凡,全厂的人都围在车间门口观看,几条写着"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快上作贡献"之类的大红标语横贯车间。随着车间主任一声令下,传送钢料的履带直流向炉膛,电房里电闸打开,"啪"的一声,钢炉的电极碰出了激烈的火花。这座足有两层楼高的滚园滚园的像个大碉堡的大家伙终于吐出了火舌,车间内外一片掌声。我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鸭舌帽和黑眼镜,掌着钢钎,和老师傅一起冒着烘烘的炉火扒钢渣,自感到那样子,和当时流行的大幅宣传画里的钢铁工人差不离,心里装满了帅气。后来,由于缺电,每晚十时后过了全市用电高峰期才开炉,一直到天亮才出钢水,我们熬夜苦干。即使在寒冬之夜,仍汗流浃背,面孔被烤得火辣辣的。倒钢水的时候,天车吊着圆圆的钢水包来回跑,我们按着出水杠,钢水乖乖地往铸模上流,钢花像灿烂的菊花花蕊,往我们身上乱溅。到了下半夜,我们常趁着刚浇铸出来的铸件的高温,杀鸡宰鸭,把大锅往通红通红的铸件上一放,熬夜粥吃夜宵。

最难忘的是老师傅们总是干活在前,把舒服留给我们。我们那时候年轻,有时抵不住困,在炉膛还在熊熊燃烧的当儿,躺在废铁堆边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老师傅总是让我们多睡会儿,还往我们身上搭件工作服。他们不但干活在前,而且不怕危险。在铸冶车间,有的尽是危险,当时设备落后得很,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任务又很繁重,常常不是控制不了炉膛的火舌,就是吊在空中的钢水包出水口被烧熔钢水在车间乱喷乱洒。有好几回出了故障,老师傅们二话不说,冒着火龙火舌的威胁,爬上舷梯,在炉顶上排除险情。记得有一回,车间副主任黄贤才被突然喷出的大火烧着了,虽然抢救了过来,但头脸全残废了;还有一位开吊车的老师傅,当大火还在下面熊熊燃烧,他却坚守岗位,把吊车开到没有人的上面,可自己的双手却从此残了。啊,刘亚金、黄贤才、龙济兴、莫观养、庞土贵……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大概不少已经退休了,乃至已经回到农村安度晚年了吧。好几个的老伴都在上百里地远的农村,夫妻分居一辈子,只有到退休了老夫老妻才能琴瑟和弦。他们辛苦了几十年,该奉献的都奉献了,所得到的无非是晚年有个蜗居栖身,无非是让儿子顶职进厂。每想到这一点,我总是感慨不已,嗟叹不已。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商市街

    商市街

    本书是萧红完成于1935年5月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特色,但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生动而真实描写了城市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今天看来仍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
  •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以徐志摩平生经历为经,以徐志摩的诗文为纬,带领笔下最纯净的自由、爱和美。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剖开诗人矛盾杂糅、繁复瑰丽的内心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坠落中冒险的灵魂,感受他在如火的激情和如水的温柔交织中颠簸挣扎着的心灵。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菊花禅

    菊花禅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或叙述与胭脂口红有关的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或对某种草木的描述与解读中,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热门推荐
  • 绯色豪门蜜宠:试婚101天

    绯色豪门蜜宠:试婚101天

    一次纠缠,路语扉招惹上了神秘家族的继承人。他强势、霸道,用各种手段除去她身边异性,困她做他的私人小宠!当误会滋生,她消失三年。再相见,他将她扔上大床,欺身而上,“路语扉,千万不要再让我看到你眼中出现别的男人,否则、我杀了你!”床边,小萌宝眨巴着大眼瞅他,一脸困惑,“可我也是男人肿么办?”
  • 总裁在上之娇妻不要跑

    总裁在上之娇妻不要跑

    上一秒甩了渣男,下一秒就上了贼车,千暮玥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冷邢爵,轻声说:“我想下去。”冷邢爵挑了下好看的眉头:“你想下就下,我岂不是太没面子?”一日片场。拍吻戏NG六次的千暮玥第十一次的回头看向一个坐在一个角落里的一个长相不出众的男演员,为什么她感觉那男演员像她家的心肝儿?晚上,千暮玥在酒店房间里看剧本,冷邢爵走了进来,抱住千暮玥:“老婆,拍吻戏的感觉怎么样啊?”千暮玥:“!!!”
  • 这不是我渴望的长大

    这不是我渴望的长大

    这不是你渴望的长大吗?你怎么愁眉不展的?你的笑容哪去了?
  • 逐陆纪

    逐陆纪

    几百年前,逐陆之战如何挑起……前尘往事,情节多少扑朔迷离……新仇旧怨,如何开启时代篇章……儿女情长,伊人又是几度缘牵……兄弟携手,又将闯出几世名堂……这里没有斗气,魔法……这里只有修行者,灵眷者……这里还有二十八宿将……一切精彩,尽在《逐陆纪》!!!
  • 乱世兵车行

    乱世兵车行

    中州之地,烽烟四起,战事连天,少年孟宗竹随父入世,意欲平息战乱。但是在无意间卷入到“兵车行”的事件后,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世间传说,只要找到所有的“兵车行”便可以进入终极之地,找到长生与仙神之道。于是群魔乱舞,各路牛鬼蛇神开始粉墨登场。孟宗竹处在其中,身不由己,他只能不断与命运抗争,在这乱世之中逐步强大......
  • 校园护花狂少

    校园护花狂少

    【免费】美女拜师,校花倒追,女神倾心,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是一个来自修真世界的王者,为了寻找漂亮的小师妹,而身陷红尘的香艳故事。
  • 消逝光芒

    消逝光芒

    仰望星空,你看到的每一束缥缈星光,都是湮灭的星球在亿万年前发出的光芒。
  • 未来穿越之叶罗丽之梦

    未来穿越之叶罗丽之梦

    以未来的科技,帮助有梦想的孩子,她叫什么?进来看看就知道了。
  • 校草大人:清冷女神求青睐

    校草大人:清冷女神求青睐

    (请忽略前面傻莜年幼不懂事的妄想,后面会好的) 处女作啊处女作~(为了不辜负看我的文的小伙伴儿们,特意写一个简介?不可能的,写不来) 【*宠文*】【*1V1*】【*作者有病*】【*女主懒癌晚期*】【*男主纯情冷酷(?)*】【*女配人设出乎你的意料*】【*男配爱上女配系列*】
  • 校园雷霆修真群

    校园雷霆修真群

    少年被一位老人拉入修正大会这个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