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直谏
唐太宗早就听说魏徵的才干,便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太宗求治心切,不时单独召见魏徵,在他的寝宫商议政事。魏徵感激太宗对他的特别恩遇,总是毫无保留地道出心声。由于魏徵的建议切实中肯,深合太宗的心意,不久被提升为尚书右丞(尚书省的官员),依然兼任谏议大夫,参与尚书省的政务,并监察朝政得失。
魏徵日益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来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发现这些谣言纯属诬告。
温彦博向太宗汇报说:“魏徵作为臣子,没有处理好与朝中大臣之间的关系,因此才受到这种没有根据的毁谤,应该提醒他以后注意。”太宗便让温彦博去警告魏徵要引以为戒。
第二天,魏徵上朝对太宗奏言道:“臣听说君臣一心,叫做一体。君臣上下以诚相待,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臣子应该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多办实事,把心思都放在了关系上,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国家大事?如果朝廷上下都这样,国家的命运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太宗听后一惊,点了点头,说道:“朕明白了。”
魏徵叩头又说:“臣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有些不解,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处吗?”
魏徵答道:“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逄、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人享有美名,君主也得到光荣,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遭难被杀,君主就会落得昏庸残暴的恶名,国亡家灭,所谓的忠臣就只不过是个空名罢了。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区别。”
太宗听了连声赞叹。魏徵畅言道:“君主所以明智,在于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所以昏庸,是由于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古代尧、舜当政,开放四方言路,使自己能够看到各方面的事情,听到各方面的言论,当时尽管有共工和鲧这样的奸人,也没有受他们的蒙蔽;尽管有些人言行不符,也没有被他们迷惑。秦二世深居宫中,专信赵高,结果秦的统治迅速崩溃,天下人纷纷起兵造反,而他还不知道。南朝梁武帝相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听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一点儿也不清楚。因此说,君主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奸邪之徒就无法蒙蔽,下情才能上达。”
太宗感慨道:“君主理政,事务繁多,如果一人独断,不听取臣下的意见,是不可能处理好的。君主如果有过失,大臣就应该及时进谏。”为了表彰魏徵的忠正耿直,太宗下令赐绢五百匹。
当时。唐朝大臣能够自由地上书言事,唐太宗也能够虚心地听取臣下的意见。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一生节俭
魏徵不断劝谏唐太宗节俭戒奢,爱惜民力,他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官至宰相,仍然保持非常朴素的作风,居住的房屋又旧又小,唐太宗几次要为他建造新房,都被他拒绝了。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魏徵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唐太宗派人探视,并派名医诊治,见魏徵居处连一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下令限期为他临时建了一个客厅,还赐给魏徵素色的布被、几案、手杖等一套生活用品,以补家中之缺。
魏徵弥留之际,唐太宗亲自前往探病,询问魏徵还有什么要求。魏徵只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思是寡妇不为织布的线少而发愁,只担心国家的兴亡。唐太宗听了,感动得老泪纵横。
魏徵去世后,唐太宗下令按一品官葬礼治丧。魏徵夫人辞谢说:“魏徵生前一贯勤俭节约,如果现在予以厚葬,那就违背了他生前的意愿。”唐太宗只好遵从魏徵的遗志,改为薄葬。
魏徵去世后,太宗思念不已,上朝时对大臣们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在魏徵死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