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改革家
19世纪70年代,康有为在别的孩子懵懂尚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思索,思索如何才能够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强国之路。此后的20多年里,他发奋苦读,博览群书。1895年,他来到京城参加会试,而此时,中日甲午海战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双方签订《马关条约》。这位佛山青年于是发动同来会试的1300多人,联名上书,力陈时局忧危,请求清政府能够拒绝签订和约,变法图强,这便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而这位忧国进言的年青人正是康有为。
此后的三年时间,康有为又多次上书,详细论述了变法革新的重要性和具体方针策略,为此,光绪皇帝还专门诏见了康有为。
1898年6月,在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戊戌变法开始实施。虽然最终被慈禧扼杀在襁褓之中,但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和思想启蒙运动,为日后中国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大胆投身现实斗争的政治活动家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梁启超为康有为祝寿
康有为在讲学中教授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和西学译著,培养出了许多立志救国的优秀人才。
梁启超生来十分聪慧,12岁即中进士,家中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然而,当他18岁入京会考时,却仍未能连科登第,金榜题名,只得同父亲一起经上海回到广东。不久,他结识了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进入康有为开办的“万木草堂”后,很快成为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并作为高才生而被指定为“学长”,领导新生读书。
他在康有为的指导下,攻读了《公羊传》、《资治通鉴》、《诸子语类》等,对其倡导的“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的独特见解,在思想上引起了极大变化。学则须疑,每有疑问,梁启超总是向老师仔细请教,种种独到之见,使他终身受益。
在康有为70岁生日时,梁启超从北京赶到上海为恩师祝寿。
思想认识的转变
康有为自幼聪明好学,家人对早慧的康有为寄予厚望,希望他学有所成。11岁时,父亲去世,他就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
18岁时,康有为跟朱次琦学习,朱次琦是今文经学家,主张“济人经世”,用学问为现实服务。康有为深受朱次琦的影响,思想认识有了极大的转变。
1879年,康有为研习了一段时间的佛学后便去了香港,他看到香港的英殖民者所建的良好统治秩序后,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好得多,从此开始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程。
逃亡生涯
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乘英国客轮“重庆”号逃往日本。当他要上岸时,却遭到日本政府的刁难。
与他在维新时期受到日本政界广泛欢迎的情形大不相同,日本的山县有朋内阁认为,中国的维新运动已经失败,维新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已经难有作为,因此对康有为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拒绝康有为在神户上岸。无奈之下,康有为只好写信给自己在日本的弟子欧榘甲求助。此时,清朝驻日公使李盛铎已得知康有为来到日本,他立即致电清政府。慈禧太后旋即命令李盛铎派密探秘密跟踪康有为,并伺机抓捕他。
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在这样险恶的情势下,日本政府不准康有为登岸的命令,无异于帮助清政府共同谋害康有为。在品川弥二郎等日本人士的力争下,康有为终于得以入境。
当康有为刚到日本时,孙中山也正在日本招兵买马,准备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日本人想借此机会促成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孙中山为扩大队伍也非常希望争取改良派。于是,在日本人宫崎滔天等人的联络下,孙中山多次与康有为商谈合作事宜,要求康有为放弃保皇改良主张,实行“革命的办法”来拯救中国,携手推翻清王朝。但康有为坚持“不忘圣上(光绪皇帝)知遇之恩”的顽固立场,拒绝与革命派合作来对抗清王朝,谈判最后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