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普吕多姆(SuIlvPrudhomme,1839~1907),法国诗人,19世纪60年代前后曾参加帕尔纳斯派诗歌运动,并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帕尔纳斯派是由一些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高蹈派诗人组成的,是象征派的先驱。
文学生涯
普吕多姆的家庭并没有太多的文艺细胞,他生在巴黎一个工商业者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普吕多姆自幼聪颖好学,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入大学深造。
而他也是几度摸索才进入文学殿堂的。他早年当过职员、工程师,并从事过法律工作。坚实的科学修养使他想沟通诗与科学,而强烈的哲学兴趣使他更想从哲学思考中捕捉灵感,提炼诗的主题。
1865年,普吕多姆的第一部诗集《韵节与诗篇》崭露头角,引起诗坛重视。此后的《孤独》、《陡劳的柔情》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和忧郁的情调。他最受人推崇的还是哲理诗集,主要探讨人类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只是有些晦涩难懂。
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如诗集《考验》(1866)、《战争印象》(1870)、《法兰西》(1874)、《棱镜》(1886)、《诗的遗言》(1901)和散文集《诗的考察》(1892)、《从巴斯卡得到的真信仰》(1905)。普吕多姆去世后,他的另几部著作也出版了,书信集《与女友通信集》(1911),《私人日记》以及一组诗歌《飘流物》(1908)。他作品的七卷本《苏利?普吕多姆作品集》(1908)也是在他逝世后出版的。
优雅的第一
法国素有“文学艺术之都”的美称,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也居各国之冠,一般说来,历史上的“第一”人物即使不是家喻户晓,也是青史留名。然而第一位摘取该项桂冠的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却已经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即使在他的祖国,也不是一个很热门的名字。
但实际上,普吕多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散文家。26岁时出版第一部诗集,当时的批评界泰斗圣?伯夫赞扬普吕多姆“在诗中提出的新的运动,宣告着有如黎明前战栗一般的世界”。
他的诗歌如同古希腊的雕塑,高尚而优雅。他思考的是关于爱情、命运、战争、正义、幸福、真理等大是大非的问题,在写法上也十分优雅。正如瑞典文学院在授奖典礼上对他的评价:“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求、无法驱散的疑虑和忧伤,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作品形式完美,措辞严谨,并富有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
而他与一般诗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的为人处世近乎完美。他的思想不像波德莱尔、兰波那样无所顾忌、放浪形骸;他的人生经历也不像雨果、左拉那样曲折坎坷,在社会上呼风唤雨;他的情感虽有挫折以至终生未娶,但他把感情控制得恰到好处;获诺贝尔奖后,将部分奖金用于资助未成名的年轻诗人出版第一部诗集。时间是评判一位作家文学成就最公正的评委,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百年之后再回首,普吕多姆像他诗中美丽的花瓶一样,仍绽放着美丽的光芒。
诗歌特征
他的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诗歌以抒情为主,感情细腻,最广为流传的一首是《破裂的花瓶》:
马鞭草枯死在花瓶中\花瓶碰到扇子裂痕暗生\扇子只是轻轻一碰\裂痕在悄无声息间生成\可是花瓶受伤虽轻\裂痕却每天侵蚀水晶\过程不可见但很确定\一圈裂痕不觉已经形成\滴滴清水渗出瓶中\花儿汁液消耗尽净\无人察觉,无人心动\它已破裂,不要去碰\爱人之手经常亦不留情\它轻轻一拂,伤害却重\心儿不觉间裂开细缝\爱情之花就此凋零\依然完好,在世人眼中\心儿自感伤口扩大作痛\伤口细而深,心儿悲泣不停\它已破裂,不要去碰。
《孤独》诗集是他诗风的转折点。受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影响,他的诗逐渐转向一种哲学和玄学思考,试图将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创作一种博大精深、融天地与人性于一体的诗歌。然而,这位塞纳河畔的行吟诗人,徒然具有科学修养和热情,却不具备写哲理诗的才情,虽有许多至理名言,但往往只能流于干巴巴的空洞说教。
透过他留下的诗篇,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法国绅士手持卷束,低吟着美好的爱情,迷离的悲痛,孤独的忧伤。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无穷的回忆、悠悠的愁思和无尽的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