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他幼时反应并不敏捷,村镇上有人叫他“呆罗罗”。他6岁时上了本镇的小学,12岁入县立初中。初二前数学成绩并不出色,还得过“不合格”。他成名后,有人问起这事,他坦诚地作了自我批评:“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我们知道,“贪玩”倒不是华罗庚的本意,“逃学”的主要原因是他小时候的爱好不在数学而在国文。
这一天,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周公诛管蔡论”。题目中说的是周朝初期曾经发生的故事:周武王因病去世,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史称成王),这位小国王年仅13岁,这样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理政事。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眼瞧着周公旦代行天子职务,心里很不服气,就伙同武庚等一起造反,结果失败了,被周公旦处死。
一般的说,就这样的历史故事命题作文,一般人的写法都是顺着历史既定的说法,骂管叔鲜、蔡叔度作乱,赞扬周公旦平乱有功。但华罗庚没这样做“顺水文章”,却说了周公旦的“坏话”。这下可把老师惹火了,责骂他“污蔑圣人”。面对这样的历史成见和武断专横的批评,华罗庚心里很是不服,忍了忍,想了想,“老师是需要尊敬的,但道理还是要说明白的”。于是就跟老师讨论:倘若老师只许赞颂周公旦,那题目就应当叫做《周公诛管蔡颂》。既然是“论”;那就应允许学生自由“议论”,允许有不同写法、不同说法。是啊,他说得入情入理。老师沉默了,深深地记住了这位学生。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华罗庚回答说:“没有,也没听说过这本书。”原来这道题出自《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也余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1925年华罗庚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靠着几本旧的几何书,一边帮着父亲整理杂货店,一边顽强地自学数学知识。有时看书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莫名其妙的事惰,时间长了,邻居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1929年,金坛县发生瘟疫,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持续高烧昏迷不醒。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总算活过来了。但是,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在卧床期间没有经常翻身,华罗庚的左腿关节变形,留下了残疾。后来华罗庚走路是左腿先划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跨一小步,行走十分吃力。面对这一不幸,华罗庚却十分乐观,还幽默地戏称自己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为“圆周与切线的运动”。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激励自己道:“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19岁那年,华罗庚凭着自学的数学功力看出了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有错误,写出了著名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很快在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刊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这篇论文后如获至宝,立即四处询问作者的身世经历,要人写信邀他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2年秋天,当华罗庚一瘸一拐地走出北京前门火车站时,来接他的人愣住了,没想到这位22岁的青年,不仅出身卑微,而且身体残疾!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熊庆来教授的关照下当上了数学系的助理员。此后,华罗庚如鱼得水,在数学的王国里自由地起飞了。在清华大学的四年中,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一年半之后,他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德、法文。24岁时,他已能用英文撰写数学论文,25岁时,已成为斐声国际的青年学者。1936年,他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先后在美、日等国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赞赏。
1950年,华罗庚执教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5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华罗庚开始了数学研究的真正黄金时期。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则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常常研究到深夜。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时常深夜从床上爬起,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空白处进行演算,论证。走进他的屋子,桌上、床上、地上,到处堆满了演算稿纸。
1956年,华罗庚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全分析》,荣获中科院第一批科学奖金一等奖。随后,他的《数论导引》问世。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巨著,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强烈震动。他和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一书,在国内外引起更大的反响,国外数学家再次为这位中国数学家惊叹不已。
在经济困难时期,华罗庚思考以数学知识为国民经济做贡献。于是,他筛选出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1964年,华罗庚给毛泽东写信,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两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毛泽东回信称赞他的想法“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受此巨大鼓舞,华罗庚开始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方法和工业的普及应用上。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到工厂、矿山,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工人和农民介绍优选法和统筹法,行程10万多公里。他使数学直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华罗庚是中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84年,华罗庚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