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时间的主人,懒惰是时间的奴隶。
——民谚
对于先天后天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人来说,在成就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事实上却总有很大的差别。仔细想来,这种差别的产生,往往都产生于对休闲时间的利用上。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像跃涧的骏马,在人们身边匆匆而过;它如行空的飞梭,为人们留下一道道生命的印辙。茫茫宇宙,万物荣衰,均有它生命的周期,人的一生也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周期中度过,而这周期就是用时间来计算的。有的人碌碌无为一生,而不感到遗憾;有的人得过且过一世,而不觉得空虚。然而,有志之士则视时间如生命,把人生作为争分夺秒报效祖国的机缘。
人活着总是要做事情的,这是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生存的必要手段。那么怎样对待人生,如何度过有限的光阴呢?不同的人会填写出不同的答卷。忙、闲是现实中的一对矛盾,同一个“忙”字也有截然不同的内容:有的人忙于工作,有的人忙于家务,有的人忙于应酬,有的人则忙于享乐。我们这里所说的“忙”,是指勤勤恳恳地为事业而忙。一个人,不论工作多忙,都应科学合理地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是说,忙中有闲,闲中有忙,在忙与闲的交替中,才能完成人生的运转,如同音乐,高低音相伴,才有希望成为一支动听的乐曲。一个人如果像一根绷紧的琴弦,恐怕难以维持长久。
一位哲人说过:“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这话确实值得深思。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常年累月伏案工作,有时彻夜不眠,然而他还是抽出时间,带上妻子、女儿去郊外散步、旅游,使得他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我们不应做时间的奴隶,要做时间的主人。我们正处在改革奋进的时代,人们都在快节奏地生活与工作,于是,学会“忙里偷闲”就更显得重要了。
闲适与放松是人生之需,甚至是渴望之求。白居易曾有“偷闲意味胜常闲”的诗句,古人还有“将谓偷闲学少年”的妙语。这闲要靠“偷”才能得到,这闲要靠挤才能属于自己。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闲时又要有一种紧迫感,有张有弛,才能相得益彰。
我们这里讲的忙里偷闲,主要是指在完成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时,在忙忙碌碌之中自觉地挤出点滴时间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就是说用有意义的事情来占据这一片精神绿地,而不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有人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们要做时间的主宰,有效地利用零星的空闲时间。忙与闲充满了辩证法,我们既要善于“忙里偷闲”,又要善于“闲里偷忙”。牛顿在紧张的演算之余坐在苹果树下休息,是忙里偷闲,而他又因苹果落地悟出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又是闲里偷忙了。周恩来总理是最会利用时间的人,他把学习当作休息,又在休息中思考问题,运筹帷幄,指导工作。有一年夏天,周总理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会议驻地有一个书刊阅览室,周总理便利用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时间,到阅览室翻阅书刊,几乎天天如此。有一天下午休会,他和邓颖超一道去看书,从下午三点一直看到六点,邓大姐劝他休息一会儿,他笑着说:“这不就是很好的休息吗?看书也是一种休息呀!”正是这种忙里偷闲的功夫,铸就了这些伟人学识渊博、工作井然、临变不惊、处危不乱的品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也有支配时间的权利,时间像一份财产,它可以换取意想不到的财富。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歌德一生中写了许多优秀作品,至今还放射着艺术的奇光异彩。他视时间为财富,不肯浪费一分一秒,在一首诗中他这样写道:“我的财产是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正因为他充分利用时间,他的智慧在时间中增长,他的创作在时间中收获,他成功的花环在岁月的年轮上编织得越来越绚丽。
历史上有许多忙里偷闲而获得成功的故事。三国时,魏国大司农董遇特别喜欢学习。他少年时期正赶上兵荒马乱,和哥哥逃荒在外,寄人篱下,每天打柴、担水,十分辛苦。可是他不论干什么,总把书带在身边,有时在担柴的路上还要拿出来看一看,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望的学者。有人慕名向他求教,请他传授治学经验,他说:“你必须把要研究的著作读上一百遍。”对方说,这太难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呢?他回答:“可以用‘三余’的时间嘛!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就是充分利用这“三余”才成名于世。现在这“三余”对我们来说不一定都适用,古时候人们受交通、天气等影响,有时不能做户外的事情,但我们却可以借鉴他们忙里偷闲的精神,利用“偷”来的时间,去做有益的事情。
历史上还有一个“三上”的故事。宋朝的欧阳修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他刻苦自学,对自己写的诗文反复推敲,每天都伏案写作到深夜。有人向他请教,问他的学问从哪里来,他说:“来自‘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他惜时如金,又勤于动脑,使这“三上”的时间也不白白浪费,充分占有思维空间,终于获取额外的收获。
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一种事情,有的人有收获,有的人则白白度过。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丈夫也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古时候有喝茶的习惯,李清照与她丈夫也不例外。他们利用喝茶的时间,既做到了忙里偷闲,又在闲中取益。他们想的办法是在沏好茶后,由一个人讲史书上的一件史事,然后另一个人把这件事出自什么典籍、哪一朝代、哪一类别说出来,说对了,才可以喝茶,以此来加深记忆。从这种别出心裁的“茶令”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夫妇是多么善于忙里偷闲和闲中取益啊!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就是由时间构成的,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忙里偷闲、珍惜时间也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善于掌握时间,忙里偷闲的“偷”字,实在是奥妙无穷的生活艺术。我因为工作关系和个人的志趣,对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一系列艺术门类都有所探求。有人问我忙工作还来不及,哪里有这么多时间。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回答了这些关心我的朋友:我的写作、书法、作画的时间是在“今明两日之间,子丑二时之后”,我搞摄影都是利用节假日之时,这也可说是忙里偷闲或闲里偷忙了。对于这方面我的体会是:零散时间切莫丢,年节假日善于“偷”;乘机坐车写诗文,病中攻读抵闲愁;应酬候客勤思考,艺海觅宝苦探求;秉烛伏案丑时后,忙里偷闲几十秋。
生命苦短,岁月难留,要珍惜时间,忙里偷闲;要向时间要效益,向时间求价值,向时间索成功。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让我们在忙里偷闲中去获取丰硕的果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