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长处,即有一病处,其病处在所长之中。
——吕坤《呻吟语·问学》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我非常喜爱宋代卢梅坡的这首咏梅诗。
梅花和雪都有自己的独特之美,但二者相比又有各自的不足:梅花虽香但比起雪白则逊色三分,雪虽然比梅花白,但“输梅一段香”。此诗寓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应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而应在对比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在谈到道德伦理和完善人格时,总是倡导人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楚辞·卜居》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晏子春秋》说,要“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吕氏春秋·用众》云:“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还形象而深刻地举例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立大功名也。”以此来告诫人们,历史上那些立大功、成大名、有成就者,皆因取众家之长。可见,博采众长、取厚续薄、择优于己、化劣为优,是一个人治学、修身、成才、立业之宝。
要取人之长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人之长,只有发现、承认他人之长,才能自觉地向他人去“取长”。然而,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一是因为有人一见他人比自己强,就感到自己暗淡无光,心态失衡,不肯放下架子去向他人学习;二是有的人“气人有,笑人无”,你有本事他生气,说你逞能;你没本事他笑话你,说你无能。奸佞之辈,妒火炙心,常常采用卑劣手段去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三是有的人缺乏辩证头脑,或抱有偏见,只见他人所短,无视他人所长。
要补己之短,首先要敢于承认自己之短,并且要知道所短带来的弊端。有的人只知己长,不知己短,或只谈己长,常道人短。其实,“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一个人只有补己之短,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不注意补己之短,就会降低人生的价值。其结果,不仅会使事业衰败,还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在现代管理决策学中有一种“木桶理论”:假如组成木桶的木板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也不取决于木板平均的长度,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就需将最短的那块木板“补短”,使其增加长度。这样,才能增强整体优势。如若那块短木板不能补己之短,就要把它换掉。可见,自觉补己之短是多么重要。
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施展自己的才华,完善自己的人格,就要在人生之路上自觉地掌握“取长补短”这一良方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