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个人发展问题上,表现为不断地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晋代的周处年轻时粗暴强悍,横行乡里,家乡人把他同河里的蛟龙、山中的猛虎并称为“三害”。周处为百姓杀了猛虎、斩了蛟龙之后,改过自新,日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年轻时干事浮躁,经营出版印刷业破了产,欠下巨额债务,几乎陷入绝境。但他没有颓丧沉沦,而是认真总结教训,决心专一从事某项事业。于是巴尔扎克重新振作,发挥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爱好与专长,终于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颗巨星。
周处和巴尔扎克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自我责求,自我改变,自我提高,故而在道德修养和成就事业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说,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正是由于他们为着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矢志不渝,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丰功伟绩。不是吗?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又为实现这些理想,刻苦研究、探索,一生殚精竭虑,终于登上了一座座高峰。
自我完善,是一条开拓积极人生的康庄大道。而青少年阶段是塑造未来形象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完善的意义尤其重要。记得列宁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人从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便是走向伟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