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首先写信给湖北的胡林翼和罗泽南,请求罗泽南率部重回江西救援,以解他及驻江西湘军的坐困之危。同胡林翼函商,则是打算将彭玉麟调到江西来充内湖水师统领。胡林翼知道彭玉麟与杨载福矛盾甚深,尽管经过他的苦心调解,双方仍不能尽释前嫌,也正愁如何安置他们,所以便非常痛快地同意了曾国藩的要求。彭玉麟于1856年初才赶到江西南康。
但湘军在江西樟树镇很快遭到太平军袭击而大败。樟树镇位于吉安与南昌之间,是赣南重镇和南昌南路的重要屏障。1856年2月,周风山见石达开率部来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全部营盘竟在一天之内丢失无遗,大量的官兵和勇丁溃向南昌。
曾国藩闻讯,惊骇不已,从南康乘坐一艘小舟,急速赶到南昌收拾残局。
他过去曾立下一条规矩,凡是溃散的勇丁,一律不准重新招募入营,但这一次他看太平军来势凶猛,而自己手下又再无可战之军,回湖南重新招募更是远水不解近渴,最后只得违背定制,将溃勇重新招集起来编组成军。然而,他仍决定将统领革职,另委黄虎臣和毕金科为统领。
在这个时候,曾国藩一面写奏折请求咸丰帝同意将从自己身边调走的罗泽南、刘蓉的那支能征善战之师重新调回江西,但却遭到了咸丰帝的拒绝。
同时还一面分别写信给胡林翼和罗泽南,希望他们能够了解他的处境救他于危难。
罗泽南、胡林翼都各有各的理由不能相助。且不久,罗泽南战死,太平军在江西节节进军,曾国藩更是困难重重。当年五月,曾国华等从武昌出发,经湖北威宁、蒲圻、崇阳入江西义宁,于八月抵达瑞州城下。同时,曾国藩的另一个弟弟曾国荃也在骆秉章和左宗棠等人的授意之下,募勇2000人,配以樟树镇败将周凤山回湖南所募勇2000人,合计共4000人组成一军,由湖南东攻江西吉安,称之为吉字营。
这样,到1856年9月,湖南、湖北两省先后组织了三支部队共计一万三千余人援赣。这些湘军部队的到来,使奄奄一息的曾国藩又抓住了几根救命稻草。正在此时,曾国藩发现太平军从江西战场上大量撤出,不久便知道天京发生内讧。
曾国藩依靠求救、自救、天赐良机终于使自己渡过了灾难。事后,为了在危急时刻不至于仰仗别人,曾国藩致力部队训练,他要亲手将湘军缔造成一支有胆有技、能征善战的队伍。经过艰苦的训练,湘军素质迅速提高,逐渐成为一支士气旺盛、能征善战的队伍,而曾国藩本人,也由一个儒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军事家和“训练之才。”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一是在艰难时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的抱怨是无用的;二是在困难时刻最重要的是要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办法,哪些是自己能办的,哪些是需借助他人的,在此前提下去努力经营,才可有成。
4.坚强不屈是成功基本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就退缩必然一事无成,想达到目的,就要有排除万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强行者有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都是在说,骨子里坚强勇敢的人是有志向懂自强的人,这也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这种人格表现在事业上,被称为豪杰,表现在为人风范上,被称为君子。
曾国藩是一位封建官僚,历来被称为顽固、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代表。然而正是因为他受过纯正的传统文化洗礼,所以在他身上,确实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某些精神。虽然他的成就远不能与古代圣贤相媲美,但在人格修为方面也曾被誉为“圣相”,足见其出众。曾国藩以书生身份成为名将,由文而武,亦文亦武,所谓“出将入相”,正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目标。
儒家理想中的人格,主要以“温、良、恭、俭、让”为特征,塑造出来的人物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尽管它包含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但总的来说,缺少一种豪迈劲头。于是,儒家又提出了第二个层次的人格模式作为补充,即豪杰人格。
所谓豪杰,是一种杰出、俊伟的人格形象,是大智大勇之人。力勇过人谓之豪,德智非凡谓之杰。与君子形象相比,这种人以天下为己任,敢做敢为,带有雄壮、伟岸的色彩,曾国藩就是最好的代言人。总体上说,豪杰人格具有下列特点:
(一)“义”字当先。礼多为旧制,而义者宜也,宜于时宜于势,崇义比守礼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豪杰之士有着极强的原则性和正义感,不受礼节的拘束,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是从。豪杰之士不会用古板态度面对制度和规矩,而是坚持更高意义的信,信于心,信于义。
(二)大仁大义,个性十足。豪杰比君子更注重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不把服从作为美德。豪杰只以义为贵,只服从于义,就是富贵、权势都不足以动摇他的意志,改变他的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是豪杰维护的最高价值,绝不容许有任何侵犯。由于相信义的力量,豪杰有着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只要坚信自己拥有义、符合义,虽有千万人反对、阻挠,豪杰也能勇往直前,这表明豪杰具有极强的信心。
(三)钢铁意志。豪杰之士有着刚毅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和凛然的正气。
因为他们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恢宏的气魄,以志率气,故能“持其志,无暴其气”,一种广大、刚强、正义凛然的精神。因而,豪杰之士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四)历史责任感强烈。豪杰之士以义为生命的价值所在,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实践义,比君子具有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这种人格形象,自觉地把救世利民、行仁义于天下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越是危难之世,越显英雄本色。因而,豪杰不相信任何救世主,把救世救民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豪杰之士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把一切挫折、困顿都看作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认为只有吃大苦、耐大劳,才能立大志、成大业。
总之,豪杰人格是一种英雄气象。君子注重内在的修养,豪杰则侧重外向的济世利民,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相结合,对“匹夫有责”有自己的一番理解。所以说,豪杰比君子具有更加强烈的感召力,许多对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心中对自己的定位都是如此。
以曾国藩为例,虽然本质上他只是一个书生,出身传统,也没有盖世武功,但他内在的志向却并不软弱。他选择了内外双修的成功路径,从自身修养出发,端正人生态度,持身以正,处世以方,同时以扶危救困为旨归,由正己而正人,由治国而治天下。因此在他身上,同时体现了圣人人格和英雄人格两种特征,趋于完美所以有“完人”之称。
我们通常所说的“坚强不屈”,首先在于刚强。刚强并不是表现在待人接物的那种执拗、固守原则,而是指克服人性的弱点,使自己能够自立起来。
这正好是对立于人性软弱、贪婪的方面,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自胜。I刍胜者,心胜,心胜为万事成功的保障。
《老子》中说:“自胜者强”,即指此意。惟有自胜,才能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甘于沉默,惟有自胜,才能立志高远,坚定信念,争取成功。由此推之,“强’字乃成就大事的第一关。曾国藩用总结性的口吻说道:“古来英杰,非有一种刚强之气,万不能成大事也。”从其语气中就可读出,刚强是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和必备条件,不可缺少,也是他推崇并实践的精神。
曾国藩的刚强体现在他一生的行事处世上。他严于律己,以圣人为目标,以豪杰为榜样,不甘颓废自弃,克服了许多人性的弱点。豪杰人格的四个特征,在他身上都得到了突出体现。他不仅以“强”字自律,还一直谆谆告诫兄弟子女。长子曾纪泽性格较柔,曾国藩多次训诫,并给他取字名刚,加以警示。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他在家书中写道,泽儿“天分甚高,但少刚劲之气,须用一番苦工夫,切莫把天分自弃了。”同治六年(1867年)他专门给曾纪泽写信,教给了他一套变柔为刚的方法:
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日劫刚,恐其稍涉柔弱也。这里,曾国藩主张让儿子立高志。他认为因为志趣高,所以不昧于流俗,不甘于颓废;因为志向远,所以不为个人私欲所困,不局限于个人些许荣辱毁誉,而是着眼于大局,有拯民救世之责任心,有身系天下之使命感。有了高远的志向就自然拥有了刚毅的气质,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强”字体现在曾国藩的性格上,就是倔强。他在给郭嵩焘的诗中说:
“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这里所说的倔强与那种固执己见的牛脾气完全不同,它又称为“强毅”。曾国藩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他说:不辞劳苦,不畏艰难,“而强之勤劳不倦,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换句话说,就是强制自己事事勤劳,敢于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就是“强毅”,也即“刚强”。
曾国藩之所以能在各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也得益于自己的秉性。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的道路是极其艰苦、坎坷不平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要冲破这些障碍,就要靠一股敢于排除万难的精神。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不然天下恐怕就没有能做成做好的事情了。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未遇的大转折时代,要达到自己救国安民、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困难更大,需要牺牲的东西也更多。曾国藩自己很清楚这个道理。他认为,以往的圣人豪杰之所以能够完成自己的志向,都是排除了万难之后的结果。正所谓“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为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要立身于世,创业于世,一定要具有“阳刚之气”。曾国藩分析道:“盖人禀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于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其见于仪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风。”因此,“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曾国藩相比于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可算是事机颇顺,无论科考中举仕途升迁,都没有经过太多波折。但他在成就大业的路途中仍然遭到过无数磨难,仅陷入绝境、濒于自杀的情况就有数次,而军事败绩、遭谗被陷、众人猜疑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后来他总结说,平生长进,全在遭受折辱之时,这时候志向会更明确,意志也会更坚决。人终有所成之后都会感叹:坚强不屈是成功之根本。
5.持之以恒,奋发进取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
曾国藩深知此理,所以自始至终担起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责,在连年的征战生涯中,他遭受了旁人难以想像的挫折与磨难,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始终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坚持到底,并不断努力。其弟曾国荃开始在雨花台扎营时,曾国藩就劝说曾国荃道:“太平天国军气势犹如旺盛的火焰,现在不可对他们有什么意图。”他又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希望曾国荃明了清军所面临的险境,速速退兵。曾国荃却认为在坚固的城池下面驻兵,可以持久,因此他无论如何都不退兵。
当时整个战局对曾国藩很不利,曾国荃不听劝阻轻兵冒险前进,力量薄弱,这时湘军各营又遭到疾病的困扰,导致湘军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一旦天京城下的湘军被太平军击溃,再想组织足够的力量形成包甲之势简直难上加难,其结果不只是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曾国藩无法向朝廷交代。所以,曾国藩根本睡不着觉。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自己这两个月十分忧心战事,牙痛得也厉害了,心情更是糟糕。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曾国藩费尽心思,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用以援助危在旦夕的雨花台大营。为了得到最为真实的消息,做出没有私毫偏差的判断,曾国藩躬身前往雨花台大营进行视察。一路上劳苦奔波,未加休息的曾国藩就急于听取曾国荃的汇报。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下,曾国藩又亲自视察了雨花台的防护措施,看到曾国荃的所有防御工事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4月2日,曾国藩从大胜关赶赴金柱关、龙山桥,随后由东西梁山入裕溪口小河,查看了雍家镇、运漕镇、石涧埠、无为洲,接着从神塘河出发回到了北京。短短一个月内,曾国藩不顾舟车劳顿,查阅了进兵天京的各部湘军的防御工事,他认为“曾国荃围军坚定,水陆楫睦”,决心取消撤兵的念头。曾国藩反复将双方力量进行对比,全面分析后得出湘军不能撤,撒军恐怕扰乱军心,军心动摇则胜利遥不可及的论断。
最终,曾国藩凭着自己的坚强的忍耐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耐力是人适应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的总和。曾国藩的战略中最忌打持久战时“势穷力竭”。他认为作战时将士们的精力、士气、整个战争中战略战术的布局、全部的作战计划、粮饷的补充都至关重要。两军相峙中没有这些准备,根本就没有力量与对方抗衡,更谈不上取得战争的胜利。曾国藩带兵打仗并不求胜心切。
与此相比,他更注重战势的发展,认为在持久战中要让士兵充分休养,养精蓄锐,抓住时机再举兵攻打,必然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在《有叵箴》里说道:“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即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曾未问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又说:“闻日知录:
易经有日‘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读之不觉愧?”曾国藩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有恒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在日记中说道:“我几十年来因循守旧不肯下苦功学习作文,现在我己渐渐衰老,悔恨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无论做人,还是带兵打仗,都有一种坚韧进取的精神。
不下决心则已,一旦下了决心,那么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前途如何险恶,他都义无反顾、不避艰难、奋进拼搏。
自咸丰三年曾国藩带兵作战,直到攻下安庆,在这段时期,他可以说天天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坚持不懈,奋勇进取,从困境中寻找生机,终于获得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屡受挫折,但愈挫愈勇,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不忘坚忍和进取,令人不得不佩服。
曾国藩的有恒和进取不仅体现在战事上,更体现在家训中。他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暮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五分老少,事五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可见,为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持之有恒,方能有所成就。观点虽然简单易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6.坚持不懈保大局
有利的形势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坚持,问题就有可能解决;放弃,就注定失败和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