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4300000002

第2章 修立身如针,修心立德(2)

良好的内在修为与强悍的外在实力相结合,这就是天下人对“完人”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有作完人之志,也是成大事者雄心的体现。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做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于是她操持家务克勤克俭,家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所有的衣物都是亲手缝制的。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荡,还用担心什么贫苦呢?

可见,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就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畔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横行、形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著。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临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初志,失信于世人。在洋人不断入侵的情况下,却有殉国的念头:但愿战死沙场。

曾国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以恒看做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

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是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次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的“初志”是决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志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世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而真正能做到的几乎没有,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5.心静以修身,不变应万变

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世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宁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纯”与“宾”。

孔子说:“仁者静。”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

“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静”之一字,蕴含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静”字。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心。由此可见“静”字功夫的要紧,“静”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国藩在动荡不安、群势交错的险恶处境中,却可保持一颗平静之心,这与他的修养有很大关系。曾国藩生性好动,性情刚狠,在最初静以修身的过程中,没少在动与静、恕与忿之间纠结。他每日把静坐视为必做功课,认为“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因为他的坚持而使其内心获益良多。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精神修养方面的言论。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总会受到羁绊,若要想静就能静下来,确实很难得。曾国藩深信静以修身的要点是“制欲窒忿”,所以他以淡泊为依归,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诱惑之前就大彻大悟。

曾国藩不断地汲取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与精华,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郁,求得养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后,面对许多事情,他一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宽广。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籍守丧,奉命编练团练,抵抗太平军。这时候的他在朝野还是平凡之辈,当他在无数个团练中异军突起之时,许多人都惊异于这介儒生在军事上的过人才华,这与他在任京官时能耐得住清静,并且能在清静中奋发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对“宁静致远”的最好诠释。在用兵过程中,他也有一套“静”字心得。他认为以静制动是最好的计谋。以稳慎为主,不轻易冒险,不轻易变动,先稳住自己的阵脚,然后再随着形势的变化来改变用兵的策略。

“静”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后,曾国藩在磨炼中逐渐成熟,也变得圆滑老练,头脑越来越冷静。

曾国藩在咸丰八年(1858年)复出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他谨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后行,而且他把学得的保身之法充分发挥出来。在取得战绩、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现得异常冷静,不仅裁撤了五万自己亲手练出来的湘军,还把夺得首功的弟弟曾国荃送回了老家,从而保全了自己以及亲人的安全。

他认为,保持心情舒畅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谈舍得很容易,而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还能做到“淡泊”

二字实在很难,何况曾国藩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缠身。他能够践行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开阔者为学习榜样,读他们的诗作文章,体会他们宽广的胸襟。他还懂得去寻乐、求乐:他写诗、练习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这种体会诉诸笔端。后人读他的诗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浑之气与淡定的情怀,但细细品味,又有一种闲淡雅致。他的文章风格,也体现了他的办事风格。每日需要批阅的文件、书信很多,他学问渊博,文学功底甚深,但非常认真、仔细、幽默,而且耐人寻味。

平时与僚佐亲朋相处,他也处处表现幽默,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郭嵩焘、郭仓焘、郭昆焘同胞三兄弟与曾国藩的交往甚深。曾国藩这样评价他们:

论学,大哥嵩焘第一,政则,三弟昆焘第一,二弟仓焘两者居其中。因此,他常常戏称这三兄弟:“湘阴三郭,论学一二三,论才三二一。”曾国藩曾写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喜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副对联也是他自我修养的反映。他懂得在静中取乐,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写信、做诗都是如此。

他明白如果一个人不能静下心来,那么即使终日里忙忙碌碌,心思也总是浮浮沉沉的,不会看清事理,更不会踏实地做事,终究无法有所成就,只会随波逐流,而且还会影响身体。

养心与养身是本与源的关系。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难时,他主张要把心放得下,不要因为身处困境而郁郁寡欢,否则永远不会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难免会有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成败得失皆有可能。有时个人的努力并不能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受机遇、实力、人脉等等条件的约束。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过得轻松自如,就要想方设法戒除浮躁和抑郁,这样才可以给自己减压,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烦恼,烦恼也不觉得是烦恼了。俗话还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心结终究要自己解开。静下心来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获得内心的升华。

6.戒骄戒躁戒妄言,人必自强

人生在世,谁都有得意之时及失意之刻,越关键的时候越要不露声色。焦躁之情既不利于处世,也会给自身带来危害。平心静气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气度和修养。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之人皆严于律己,戒除恶习。这种自省自察的品行使其得益,终成大业。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戒骄戒躁才能家兴、人兴、事业兴。曾国藩宦海沉浮几十年,由一介儒生逐渐转变为深谙处世之道的官场中人,他的几次转变都能称得上是飞跃,这与他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总结自己过错得失有很大关系。

人必自毁,方能他毁,人必自强,才能真强。与人交往中有许多禁忌,一旦触犯,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为了发现缺点毛病而不自欺,曾国藩提出四个禁忌来警醒自己。后人皆可以此为鉴。

第一忌,忌妄言。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这其中无一褒义。

这种心态下的人常常夸夸其谈却又谈不得法。

有一次,曾国藩拜访好友陈岱云,与其谈论诗歌。曾国藩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沾沾自喜,兴致极高。可是回家后,他为自己天天沉溺于诗文而深感后悔,他觉得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夸其谈,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长此以往,不仅遭人厌恶,还会惹祸上身。真正有才学的人,不必卖弄,不必张扬,而应该从戒惧、慎独上切实下工夫,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

《诗经》中的一句话:“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言妄语。现代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说得太多就容易废话连篇、惹人讨厌。曾国藩对此深有感悟,多次向人提到了要克服“多言”的毛病,他认为谨言慎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要自省、自知。言语伤人是不可取的,言语少而精且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忌,忌自大。自大之人心中常有得意自满之气,喜好为人师,总以教导者自居。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自大之不可取之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但若处处以教导者自居,时时不忘警戒训导他人,是极易惹人反感的。

曾国藩对于晚辈,只有教训,没有商讨;对兄弟,商讨得少,教训得多;对同僚,商讨多,但教训也多。长此以往,受其教训之人甚多,再加上本来性情就耿直,祖父又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于是他养成了一股倔强之气,总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指导教训他人的习惯性言行。

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在检讨、反省自己的这个毛病。

1860年8月,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恭读朱批(皇上御笔),而戒余之师心(好为人师的思想)自用。念昔己亥年(1839年)进京,临别求祖父教训,祖父以一“傲”字戒我,今皇上又以师心戒我。当刻图章一方,记此二端。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在于善思能悟,当他得到皇上的如此御批,回想起曾经多次冒犯他人,曾国藩意识到了好为人师的严重性。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改变自大的心理,少教训别人,多提醒自己。

第三忌,忌非议。在背后议论他人是很猥琐的行为。对他人的言行妄加猜测与评论,就是对自己教养的批判,也是招惹是非的祸端。曾国藩说:“凡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由此可知,只有思想不成熟、阅历浅、尚不经人事之人,才会做出非议他人之事。成熟老练的人都明白:不当的言论会引发阴谋诡计,导致针锋相对,稍有不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曾国藩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

“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中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告诫弟弟:千万不要过问外边的事情,以免惹来是非。可见,不议论他人的是与非,才能换得自己的清与逸。

第四忌,忌贪欲。贪,是一个无底深渊。有贪欲者,得一而想三,无休无止。曾国藩说:若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不可贪财。人一旦有贪念,就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终有一天会被人看不起。贪由心生,亦可由心灭。

同类推荐
  • 会说话赢职场

    会说话赢职场

    本书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好口才的途径、必须掌握的说话技巧、禁忌和把握分寸。具体包括:武器讲道德的魔力、注意和“上帝”交谈的技巧、巧妙的办公室说话艺术、与下属的交谈技巧、会说话赢在每一天等。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作者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结合各种事例对如何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从做事时目的要明确、讲究条理和方法、不怕失败、善于借力、细节、创新、机遇等方面出发,借鉴和汲取了许多处世办事的精华,配以生动的事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和技巧。通过阅读《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读者朋友可以在做事时把握好分寸,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做好。
  •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世一门

    一世一门

    守一门,既是地狱之门,亦或是人间之门。“我欲渡世间众人,可谁人能渡我?”
  • 怀颜念久

    怀颜念久

    十三岁时,她叛出云安府,成为雨华阁的杀手,以怀颜为名来祭奠母亲。天下人看来,她冷血无情,称她赤衣血刹。相遇时她飘若浮萍,一心只求变强,而他刚失去养育自己的师父,欲为师复仇。问他姓名时,他犹疑许久才答了钟念久三字。相遇是缘,相随却源于算计,她习惯独身,一贯少言。他也只在她面前才有许多话讲,他说和她在一起会感觉自己很安全,确实,与她一起时,睡觉都很安稳。天下人求长生诀,为求长生。念久却是为了求真相,为给恩人报仇。而怀颜,她说不上来为了什么,许是为了变强,或者为了这个与记忆中那个影子重合之人,只因他求。
  • 都市之大唐科技帝国

    都市之大唐科技帝国

    宇宙大唐帝国皇子一出生就被李世民派回太阳系蓝星,在蓝星的现代都市中发展得风生水起,一边建行星采矿工厂,空天航空母舰,海上城市,太空城市,一边想办法回到大唐科技帝国。他利用高科技,纳米战甲,宇宙战舰等,无数次强势把别人的逼装在自己身上,把入侵蓝星的外星人打得丢盔弃甲。本书有唐三藏但不是西游记。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用纳米空间科技做的,会72变,但不是神话故事。钢铁侠战甲是纳米做的,三体庆余年娱乐,不重生,不洪荒,不斗罗,不战神,不玄幻修仙,不异界,不领主,不火影,不美漫,不超神学院,只是有点神豪,有点漫威宇宙天使,有点黑科技。
  • 弹剑束春风

    弹剑束春风

    神纳香火佛度人,鬼吸阳气魔剜心。仙人乘风游北海,圣者著书教苍生。作为医学狗的石辉,穿越之后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安安静静受到社会的毒打和挫折之后,理直气壮的回家继承家产。直到那天,九州十三域,蛮夷并起,神佛窥视,一群又一群的人抱剑而去,斩尽春风未肯归。东岳通天碑下,石辉拿着一壶酒,一杯敬了天地,一杯敬了众生,一杯敬了自己,还有一杯敬了那些可爱的人儿。你说,没酒了?那便,点落星辰千酒瓮,借得寒渚御金樽,少年弹剑束春风。
  • 影御世

    影御世

    不想碌碌无为一生,不想出名一世,只要静静地当个影子改变世界。
  • 翻身为主:坏坏老公别嚣张

    翻身为主:坏坏老公别嚣张

    安似水从小就一直绞尽脑汁想怎么样才能把一起长大的竹马吃干抹尽,等啊等终于被她逮到了一个机会。妹妹,妹你妹啊,睡都睡,还说只把她当妹妹,好,看她安似水怎么整死他,哼哼。当许流年反应过来,其实他是爱着那个小女人的,可是,什么,不爱他了要跟别人结婚,那怎么可以,都是他的女人了,怎么可以嫁给他人,从始至终这个成语她懂不懂,不懂没关系,那他好好教教她。且看冰山男神如何坑蒙拐骗,耍赖,卖萌,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追回小娇妻。
  • 三笑天下

    三笑天下

    她,因为被岭外魔教七层地狱的追杀而初涉江湖。他,因为背负着对武林盟的血海深仇而行侠仗义。有一天,他们相遇了,然后她便赖上了他,直到发现了那个惊天的秘密……
  • 荒天志

    荒天志

    一粒尘埃蕴含上古异界,一缕花香穿越时空而来,颠覆万里乾坤。走轮回,转苍穹,破了这虚妄世界,再现那朗朗乾坤。这是一个主宰者的故事。
  • 玄破苍穹

    玄破苍穹

    传说中,五魂令牌可以让人成为至高之神,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吗?龙玄图案直指五魂令牌,主角被爱人欺骗,为了实力,毅然决然踏上寻找之旅,巨大危险,时刻笼罩……但他坚定向前,仰望着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