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雎,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仰慕范雎的辩才,叫人赏给范雎十斤黄金和酒,范雎辞谢了。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雎把秘密情报告诉齐国才获赠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雎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被人用箔卷起来,丢在厕所里。接着魏齐设宴喝酒,喝醉了,轮流朝范雎身上小便。后来,范雎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能忍者若是可以做到这一步便可谓人中之龙,能伏则伏,能起则起,该聪明时绝不糊涂,该糊涂时也绝不聪明。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来说,这完全是对的。
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讲到: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却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成大事。一时的“糊涂”换得一国的平安,何乐而不为?相反,不忍让而“乱大谋”的事也不鲜见。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指名辱骂,甚至画了画,污辱曹咎。这下子惹得曹咎怒从心起,早将项羽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真是,“冲冠将军不知计,一怒失却众貔貅”。
这不忍、不中庸便铸成了千古大错。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人的传世警言,也是成大事者必具的“中庸”品质。现实不能尽如人意,能忍者方能立业修身。胸怀全局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和个人利益,有时还会为此做出牺牲。这种策略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治世之大道。